(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借鑒、應用?。?br>
本文理論依據:《傷寒論》、《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藏象生理學》
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網絡上,有人看了我的文章,覺得我寫得好,還稱贊我知識淵博。
其實,您是不知道我的底細!我這個人呀,天資駑鈍,對很多問題,領悟得非常慢。
至今,我還記得這樣一件事兒。
我初出茅廬那陣子,有一回,碰上一個患者。
這人啊,男性,年69歲。什么毛病呢?自己說,就是總反胃,要么是反酸水,要么是噯氣打嗝,要么是腹脹惡心,總之啊,這胃里頭一年到頭不安寧。
這個狀態(tài),他已經持續(xù)三年了。
三年來,他也到醫(yī)院檢查,被確診為反流性食管炎,但是經治療效果不佳。
他來找我。我一看,患者舌淡、苔白,脈象弦細。
我一想,這好辦啊。明顯,人家是脾胃虛弱,胃氣不降。那我就給他補氣,以四君子湯打底,加上點陳皮、厚樸、半夏之類的和胃降逆之品,再來點煅牡蠣。
我當時想,這點小事,應該難不住我的。
但是,我想錯了。人家服用的結果,依然是沒有改善。
我想,這不對啊,于是轉而請教我的老師。
我老師一聽,立刻提醒我兩件事兒:1,這個人的脈,是不是細中帶弦?2,這人的癥狀,是不是在緊張、思慮過度、情緒不好的時候加重?
老師這一問,我才回憶起來。這人脈象確實偏硬,而且他年過六旬而離異,生活中多有不如意。
我老師知道以后,給我出主意,讓我在原來思路的基礎上,加入張仲景四逆散,再配上一點清熱的黃芩。
我一聽,連忙照做。最后形成的配伍是: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實12克,厚樸10克,陳皮9克,法半夏10克,黨參15克,白術5克,茯苓10克,煅牡蠣25克,黃芩12克,甘草6克。每日一劑,水煎分服2次。
結果,10劑以后,患者諸證大減,噯氣反酸消失,心情愉快。
后來,我遵原方,稍作增損,最終讓患者滿意而歸。
事后,我長出一口氣:這一次真實涉險過關啊。
然后,我就開始琢磨老師為我指出的這條道。為什么加四逆散呢?這里頭有什么說道?
我老師不嫌麻煩,給我講了一遍。我覺得受益匪淺?,F(xiàn)在,我把我的學習心得,說給我的讀者。
這個四逆散啊,是張仲景在《傷寒論》當中的配伍,用于疏肝解郁,宣行陽氣。它的原方啊,就是炙甘草、枳實、柴胡、芍藥各6克。其中柴胡枳實都是行氣、疏肝、解郁的,芍藥柔肝斂陰??傊哪康?,就是調養(yǎng)我們的肝氣。
那么,為什么一定要調肝呢?
首先看,這個人脈象偏弦,癥狀在情緒不好、思慮不止的時候加重。這本身就是有肝郁的問題在。肝膽之氣啊,主咱們氣機運轉的通暢與否。胃反酸、噯氣、胃脹這些事兒,都可以看成是胃氣不降的表現(xiàn)。胃氣不降,原因之一就是肝膽之氣不暢。肝膽的氣升降失常,直接導致胃氣通降失常。
雖然說,患者也有脾氣虧虛的問題,但是它還是源于肝膽之氣不利。因此,不調肝膽,就抓不住根本。我原先只用健脾益氣的四君子湯打底兒,注定效果一般。
本著這個思路,我老師讓我加入四逆散,再稍佐黃芩來清熱。因為肝膽之氣郁滯,容易化火啊。因此,前面驗方的方義,歸納起來就是,黨參、白術、茯苓、陳皮、厚樸健脾行氣,半夏降逆止嘔,黃芩清熱,煅牡蠣制酸。這些,都是治標,以柴胡、白芍、枳實來疏肝調肝,用于治本。這就是基本思路。
所以說,從治本的角度來說,患者三年的反胃、反酸,其實就是用柴胡、枳實、甘草、白芍這四味藥組成的經方,治好的。這一組配伍的應用,是有決定性影響的。
我把這個經驗寫出來,供我的讀者參考借鑒。文中配伍,非專業(yè)人士,要在中醫(yī)師的辯證指導下借鑒、應用。
我想說的是,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很快。許多人因之患上胃病。反酸、胃脹、欲嘔、噯氣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類似反流性食管炎的毛病,并不少見。這樣的人,是胃不好嗎?不見得。我看啊,是肝不好。胃的后面,藏著一個后臺老板,那就是肝??!所以,這類人務必要控制好情緒,調整好心態(tài)。肝氣順暢,胃氣才能通降。這是很淺顯的道理,也是很實用的基本常識。
好了。就說這么多吧。歡迎關注“微門診”,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