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從誡先生在《倏忽人間四月天》中說:“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后的喜悅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件事?!睂τ谶@首詩的創(chuàng)作意圖,梁先生說得很客觀。目前的學(xué)界對于林徽因女士此詩創(chuàng)作意圖的理解基本趨于同一,即這首詩是一首情詩,是為已在天國的徐志摩而作。但是筆者卻并不認同。結(jié)合林徽因?qū)π熘灸Φ那楦杏嘘P(guān)表述及她的情感歷程,聯(lián)系她當(dāng)時的心境,仔細揣摩分析《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詩中的意象和情感,筆者認為這樣的動情之作如作為她為徐志摩寫的情詩,在他去世之后幾年才出現(xiàn),是不太符合現(xiàn)實和情感邏輯的;林徽因是一個母親,有著對孩子強烈的母愛,為孩子寫一首這樣輕快靈動的詩是絕對可能的。故而筆者認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不是一首情詩,而是一首表達母愛的親子之詩,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首對生命的贊歌。
在筆者看來,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情感因為徐志摩的突然遇難,而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徐志摩去世之前,林徽因?qū)λ兄捎谒麑ψ约旱陌V戀和他的才華而產(chǎn)生的心靈相通的欣賞和戀慕之情;徐志摩去世之后,林徽因?qū)λ亲纺詈透袘阎?。生死大限,古今同情?/p>
徐志摩遇難后,林徽因?qū)懥恕兜恐灸Α罚耐袑λ耐蝗蝗ナ赖恼痼@與哀思。她說:“我們中間沒有絕對信命運之說的,但是對這不測的人生,誰不感到驚異,對著那許多事實的痕跡又如何不感到人力的脆弱,智慧的有限。世事盡有定數(shù)?世事盡是偶然?對這永遠的疑問我們什么時候能有完全的把握?”
徐志摩去世四年之后,1935年,林徽因?qū)懥松⑽摹都o念志摩去世四周年》,還有一首詩《別丟掉》,散文表達的是同志式的懷念和傷感,而詩歌則暗示性的表達了她內(nèi)心豐富的情感,寫出了她對徐志摩的那份情感,她不會丟掉“那份過往的熱情”,她要他相信她會永遠記得他的愛:“你仍要相信,山谷中流著,有那回音?!薄盎匾簟本褪菍λ^去在《你去》中說的“我愛你”,那一句話的銘記,這首懷人詩用情很深,足以見她對徐志摩的情誼。
因為陰陽相隔,林、徐之昔日情感在林徽因的心目中成了“此情可待成追憶”,余下的只是追念。藍棣之在《作為修辭的抒情》中說:“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感情故事,在1932年夏天寫過《別丟掉》之后,從詩歌這方面來看,雖然不能說已經(jīng)丟掉,但是就差不多不再記起來了。”如果認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寫給徐志摩的,此語顯然就值得推敲了?!赌闶侨碎g的四月天》作于1934年,是林徽因發(fā)表《別丟掉》和作《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前一年,這段感情因為徐志摩的早逝,已經(jīng)不能再相互激發(fā),而是演變成林徽因?qū)π熘灸Φ淖纺詈透袘?。徐志摩已?jīng)缺席,沒有心靈的交流與碰撞,林徽因不會再為他寫出動人的情詩。因此這首詩只能是親子之詩,是為兒子的出生而作的生命贊歌,這可以從林徽因作為詩人和母親雙重身份及其心理得到確證。
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在筆者看來,如林徽因不曾對梁思成先生說過這首詩是為兒子出生而作,依梁思成先生的性格絕不會無中生有的。假如這首詩真是為徐志摩而寫,林徽因絕不會說是為兒子寫的。因為,無論徐志摩是多么的有才華,以世俗的眼光來看,畢竟也只是一個短命的詩人。林徽因是才女,但不是仙女,更何況她又是一個母親。雖然她將徐志摩失事現(xiàn)場撿回來的飛機殘片一直保留作為紀念,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作為一個母親,她會將寫給一個已經(jīng)在天國的昔日戀人的詩說成是寫給她親愛的兒子的,這應(yīng)該是她要忌諱的。作為一個母親,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平安、健康、幸福。盡管林徽因少女時代就游學(xué)英國,但她畢竟在中國的傳統(tǒng)大家庭長大,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必然存在。她曾在給胡適的信中說過:我的教育是舊的,我變不出什么新的人來,我只要“對得住”人——爹娘、丈夫(一個愛我的人,待我極好的人)、兒子、家族等等,后來更要對得起另一個愛我的人(按:即金岳霖),我自己有時的心,我的性情弄得十分為難。前幾年不管對得起他(即徐志摩)不,倒容易——現(xiàn)在結(jié)果,也許我誰都沒有對得起,你看多冤!
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也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實上太不可能。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是我愛我現(xiàn)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志摩也承認過這話。
在這段話中,她將自己對徐志摩的感情與自己對家人的感情對比,并且在爹娘和梁思成以及金岳霖和徐志摩之外,還特別提到了“兒子”,可見“兒子”在她心目中的分量。因此她的佳作當(dāng)中,有一首是寫給兒子的,就非常合情合理了。她在1938年給費正清夫人費尉梅的信中說到自己的孩子:“寶寶(梁再冰)常常帶著一副女孩子的嫻靜的笑,長得越來越漂亮,而小弟是結(jié)實而又調(diào)皮,長著一對睜得大大的眼睛,他正好是我所期望的男孩子。他真是一個藝術(shù)家,能精心地畫出一些飛機、高射炮、戰(zhàn)車和其他許許多多的軍事發(fā)明。”她贊美自己的“所期望”的兒子是個“藝術(shù)家”,疼愛之心充溢字里行間。由此可以看出,在林徽因的心目中,兒子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她不會舍得以兒子的名義來紀念徐志摩。再者,既然林徽因可以在給胡適的信中坦白地說起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這三個愛她的男人,并且曾經(jīng)向梁思成坦白過她愛上了金岳霖的事實,因此,假如這首詩真是為徐志摩而作,她根本沒有必要也不會向梁思成隱瞞自己寫作這首詩的真實意圖,也就更沒必要將寫給徐志摩的詩說成是寫給自己兒子的。故而從作者性情之真及她的母親心理這兩個角度來分析,這首詩絕不會是情詩。
為便于分析,我們來看這首詩: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句愛的贊頌
林徽因懷抱梁從誡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fēng);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fēng)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篇鵝黃,你象;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中期待的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藍棣之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有意識與無意識》中說,事隔四年,林徽因?qū)π熘灸χ赖哪欠N傷感已經(jīng)淡化,她相信徐志摩已經(jīng)是一個自由的精靈了,所以寫出這樣的詩。如果寫給兒子的,不會這樣寫,可能會寫一些祝福期望之類的話,而不是寫這樣的話。這好像不太吉利。正如前面所說,如果這首詩不吉利,那林徽因為什么還說是寫給自己兒子的呢?何況這首詩中我們看不到不吉利的意象,如果說詩中有意象不適合比喻孩子的話,那只能是“黃昏”、“夜晚”、“月亮”、“白蓮”這樣的意象,但是,詩中“黃昏”是吹著“軟”風(fēng)的,“夜夜的月圓”卻又是吉祥美滿的;“白蓮”也是“夢期待”的、“柔嫩喜悅” 初放在“水光浮動”之上的。它們盡管是冷色的,但純凈美好,充滿生機。
林徽因我們可以比較《別丟掉》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兩首詩中的意象,很明顯,前一首中的意象和情感非常符合懷念故去徐志摩的寫作意圖,“幽冷的山泉底”、“黑夜”、“山谷”、“渺?!?、“隔山燈火”、“月明”等凄清幽冷的意象描畫的就是內(nèi)心對死者的懷念和“嘆息”,有些懷亡者的凄涼況味,也足以見她對于徐志摩之死的傷痛之深。后一首詩中的意象和意味則截然不同,如“春”、“笑響”、“細雨點”、“鵝黃”、“新鮮初放的芽的綠”、“柔嫩喜悅”、“花開”、“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等等,這些意象溫馨美好洋溢生機,而且詩歌的內(nèi)在情感節(jié)奏輕靈歡快,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內(nèi)心的歡欣與喜悅,而迥然不同于《別丟掉》那種憂傷幽緩的嘆息。徐志摩的死在林徽因的心靈里投下了很深的關(guān)于死亡陰影,故而《別丟掉》里的彌漫著憂傷嘆息,其散文《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寫到經(jīng)過徐志摩的故鄉(xiāng)時的傷感、1935年發(fā)表的小說《鐘綠》對美人鐘綠及其男友韶華之年早去人間的幽幽感嘆,都顯示了作者心靈里對于徐志摩之死的震動、傷感與思索。以情詩來解,就很難理解林徽因為什么能將對已故的徐志摩的懷念之情寫得如此輕靈生動,文學(xué)史上也罕見有用這樣輕快靈動的風(fēng)格來寫一個離開人間不久的逝者。因此,在筆者看來,這首詩寫給徐志摩是不可能的。它不可能是一首情詩,因此只會是一首親子之詩,是一首對生命的贊歌。
藍棣之先生說:“寫給孩子的詩會提出期望什么的?!笨v觀中國文學(xué)史上詩人們?yōu)楹⒆觽儗懙脑?,確有其例,但并不盡然。茲略舉幾例:
林徽因?qū)⒆犹岢銎谕挠?a target="_blank" >李商隱《驕兒詩》:“兒當(dāng)速成大,探雛入虎穴。當(dāng)為萬戶侯,勿守一經(jīng)帙?!彼寄詈⒆拥囊灿?,李白《寄東魯二稚子》以生動細膩的筆觸寫出了一位慈父思念小兒女的骨肉真情:“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寫出兒女嬌態(tài),表達父愛的也有,如南朝左思的《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織素,口齒自清歷。鬢發(fā)覆廣額,雙耳似連璧。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濃朱衍丹唇,黃吻瀾漫赤?!庇纱丝磥?,父母對幼小的孩子的感情不只局限于期望一類。父母之愛子,歷來符合自然和社會的法則,也一直在人類社會中綿延不息。柔嫩的嬰兒以其幼小、稚嫩以及新鮮的生命力和對世界孩子氣的好奇和探索喚起父母心中濃烈的愛憐,故而文學(xué)家們都會感受和表現(xiàn)出孩子們的童趣的一面。在母親眼里,孩子就更是很奇妙的天使。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開始》中說:
林徽因、徐志摩與泰戈爾你的溫柔在我年輕的肢體上開花了,像一道曙光在太陽出來之前劃過天空。
天堂里的第一個寵兒與晨曦一同降臨,你沿著世界生命的溪流漂浮而下,終于在我的心頭停泊。
當(dāng)我凝視你的臉時,神秘感震撼著我,原屬于一切的你,竟成了我的。
因為怕失去你,我把你緊緊地擁在懷里。是什么魔法把這世界的寶貝牽引到我這纖弱的臂膀中呢?
在母親的懷里,幼小的孩子就更是一切純潔和美好的化身,就是有生機的一切,“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西蒙·波伏娃《女性的秘密》中說:“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男人在他們陌生的自然和歷史中只不過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他們只有一具軀體有限的生命。女人也同樣受到限制,而且同男人一樣,她也被賦予了心靈與精神。但是她屬于自然,無限的生命之流穿過她的身體,因此她是個人與宇宙的調(diào)解人。”林徽因是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宇宙的生命之流穿過林徽因的身體,為她帶來了一個新的生命。她又是個詩人,有著非常敏感的心靈。徐志摩的英年早逝,刺激了她的諸多感慨,但最真切的莫過于使她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這是她在《悼志摩》中已經(jīng)表達過的生命體驗。因為最好的、可以有精神共鳴的朋友的意外死亡,她對于生命、對于做母親就有了更為深刻的體驗。林徽因曾與徐志摩一起接待過訪華的泰戈爾,泰戈爾詩中對生命的感悟也許在她親身感受了生命的無常與神秘之后才在她的心目中更加清晰起來。體驗了死亡和失去之痛后,更明白新生之生命的歡樂和意義,即更能感覺到雪化后那片“鵝黃”的可貴。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寫作,正是出于此種心境。它確實是一首母親為孩子出生所做的詩,林徽因沒有明確說明是為兒子的出生而作,是因為母親的公允不允許她作這樣的說明。如一定要說與徐志摩有關(guān),那么只能用藍棣之所說的“文學(xué)癥候式分析”來假設(shè),即在女詩人的心目中,徐志摩消逝了的生命經(jīng)過宇宙的生命之流,在她的身體中獲得了新的生命,即生命在輪回。這是中國傳統(tǒng)的生死輪回觀念。以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為據(jù),在林徽因的潛意識中,這一定是存在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