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0-15 15:29 作者: 來源:張掖旅游網
點擊:76
地方戲劇
高臺縣流傳的劇種有秦腔、眉戶、話劇和歌劇,流行較廣的是前兩種。民間各秦腔戲班多由演眉戶劇開始,而后逐步演出秦腔。
民間秦劇團創(chuàng)建較早的是樂善中義班, 又稱"大寨子忠義班",舊時,"忠義班"實行箱主制。為了便于出外唱戲謀生,不但"行頭"少易帶,而且演員隊伍也盡量從簡,有八九個演員就能演戲了。因演員來自農村,農忙耕田,農閑演戲,被稱為"糧草班子"。
秦腔是大西北主要劇種,歷史悠久,劇目豐富。僅"樂善秦劇團"就有四百多本戲,號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演重戲。曾出現過許多頗有影響的演員。馮良基飾包拯、關羽頗受稱贊,群眾稱為"馮大凈"。殷正緒(藝名二旦娃),11歲拜師學藝于酒泉正緒社,18歲出師后飾演《賣酒》中的玉風,曾在酒泉走紅。他飾演的王寶釧、李慧娘深受群眾歡迎,以后向多面發(fā)展,飾演生、凈、丑、旦都獲好評。此外還有紅沙河、天城、紅山、河西、順德、九壩、鎮(zhèn)江劇團等。這些劇團大都在本鄉(xiāng)活動。鎮(zhèn)江眉戶劇團于1958年參加者酒杯泉專區(qū)文藝調演演出的《紫霞宮掘墓》、《兩親家打架》獲獎。調查登記民間文藝表演團體40個,民間藝術人才167人,除農閑時演出傳統(tǒng)戲劇秦腔外,還表演現代歌舞。
高臺秦腔劇團繁多,唱詞道白通俗易懂,唱腔變化多樣,板路有慢板、搖板、代板、尖板、滾板等。在板胡、二胡、三弦、笛子、梆子、嗩吶和鑼鼓的奏鳴專長中,演員說唱結合,并配以耍翎子、擺紗帽翅、彈長須、亮靴底等一系列特技絕招來表現人物形象、性格,反映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具有慷慨激昂、蒼勁悲壯的藝術風格。
奏腔的臉譜,別具風格、獨樹一幟,講究莊重、大方、干凈、生動、美觀。大體可分為白、黑、紅、黃、粉五色,白色表示奸險陰狠,黑色表示勇猛憨直,紅色代表忠義豪氣,黃色表示莊嚴神武,粉色表示廉明爽朗。
民間歌舞
踩高蹺 踩高蹺為平衡技術表現的一種地方藝術,是甘肅各地春節(jié)社火中最為精彩的節(jié)目之一。根據劇情內容,將具有高超踩高蹺技術的男女演員裝扮成歷史人物、戲劇人物、神話人物,雙足綁在兩根木桿(高蹺)上,邊走邊表演。踩高蹺難度極高,一不留神,就有摔倒和傷筋斷骨之險。因而,它以精湛高超的空間平衡技術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跑旱船 旱船也叫“花船”或“彩篷船”,是從唐代流行的秧歌基礎上演化成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旱船多用竹、木、秫秸扎成船形,上搭彩篷,周圍糊以彩紙,扎以紙花,前后各有一個花盒,內燃臘燭,如坐船狀,船外,艄公手持漿,作劃水行船狀,和船姑娘對舞,猶如水面行船一般。其表現形式有停止、前行、后退、顛簸和陷泥等姿態(tài),演得惟妙惟肖。跑旱船時多邊舞邊歌,內容主要反映各族人民的勞動和愛情生活。
社火 源出于古代社廟聚會,是流行于民間的街頭文化娛樂活動,融戲劇、舞龍、技巧、雜耍、舞蹈、演唱于一體。全縣大多數鄉(xiāng)村都有群眾自發(fā)組織的社火隊,內容大同小異,地方色彩很濃。表演內容主要有龍燈、旱船、高蹺、芯子、耍釬子、大頭和尚、竹馬和風趣滑稽的"瘋婆癲漢"等。新中國成立后又出現了腰鼓隊、霸王鞭等。每逢元霄節(jié),社火達到高潮。社火中的高臺芯子,是將兒童妝成各種角色,固定于鐵架子上的高空造型藝術,由多人抬行,鼓樂配合,流動街頭,以懸、精、妙著稱??h城和部分村還盛行"燈桿會",即以繩子將燈桿相系,插在平地上,布成迷宮,外層留進、出口,讓人們觀燈破陣,融娛樂和智力游戲于一體。黑河北岸的五壩、六壩,燈桿會設在黑河之畔,元宵之夜,花燈高懸,冰河輝映,再輔以秧歌、龍燈,熱鬧異常,令人陶醉。
秧歌 也稱"倒秧歌",是履定套路的群體舞,兼演唱民間小調或折戲。曲調優(yōu)美活潑,地方色彩濃厚。
清唱 高臺有清唱秦腔、眉戶的悠久歷史。每逢閑暇、節(jié)日、廟會等,愛好者相約而聚,吹拉彈唱,自樂助興,民間稱為"自樂班"。因不需化妝、道具和舞臺,故易于組織,有一、二把板胡、三弦即可彈唱娛樂。
節(jié)假日文化 利用節(jié)假日,由縣鄉(xiāng)組織,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參與,自編自演,形式多樣,其目的是活躍城鄉(xiāng)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增添喜慶氣氛。如縣城周末廣場文化活動等。
民間風俗
高臺民風純樸,賦性勤勞而節(jié)儉。衣、食、住、行,崇尚量入為出,鄙視奢侈和吝嗇,而熱情好客是民風的突出特點。
食 以食小麥面粉為主,兼食谷米、玉米粉、稻米等雜糧。在食用上尤為小麥面粉制品花樣繁多,做工精細,味美色正,風味各異。傳統(tǒng)的有堿面、長面、拉條面、湯面、蒸饃饃、蒸月餅、包子、餃子、油餅、麻花、燙面烙餅、燒殼子等。特別是湯面條、長面、拉條面、蒸饃、大小米粥,居農家一日三餐首位。山區(qū)群眾每早有喝炒面茶之習。風味小吃有釀皮子、涼粉、面筋、米糕等,縣城和鄉(xiāng)鎮(zhèn)街頭多有叫賣,獨具風味,可口誘人。本地人一般喜食大塊肉,如"手抓羊肉"、"白沾雞"、"手抓牛蹄"等。腌制食品主要有酸、咸白菜、胡蘿卜、咸韭菜、沙辣椒等。其中咸沙蔥獨具特色,別有風味。
服飾 舊時農民多穿自制土布或毛褐子。根據年齡和性別不同,將土布染制成青、藍、紫、紅、綠等色。夏季,男服多為對襟,女服為大襟,內穿大襠褲。冬季,男著對襟棉襖,女著大襟棉襖,穿棉褲。男子外出干活,多穿羊皮襖,富者穿褡面子皮襖。民國時期"洋布"傳入境內,市鎮(zhèn)居民和農村富戶人家逐步改穿"洋布"。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服飾不斷變化,衣料已由土布、卡嘰布變?yōu)橐曰w為主,并輔以毛織品。服裝制做由縫紉機代替了手工,現在則多購買制成品。男服多為軍便服和中山裝,現在則多為西服或休閑服。顏色也由單調的草綠色、藍色變得色彩多樣。女服款式更加新穎,色彩更為艷麗。
居住 由于高臺在歷史上屬于邊陲,常有戰(zhàn)亂侵擾,舊時的居落點有較濃的防范色彩。人口集中的村落多筑城堡,獨戶分散居住的筑屯莊。城堡、莊墻設有垛口、炮眼,墻頭備卵石、滾木。城堡、屯莊內蓋四合院,一般是先打莊子后蓋房。四合院院落較小,分上房(堂屋)、下房(倒座)和東西廂房。房屋為土木結構,富戶蓋穿斗式(全木屋)木框架房屋,貧者多為簡易房。房屋均不蓋瓦,上覆草泥。院口門窗處搭天棚。四合院前為莊院,莊院內蓋牲畜棚、圈。居室內陳設簡單,一般不甚講究。睡土炕。冬季在炕上置上火盆,以燒木炭或捏制的大煤球取暖。家具用器,講究實用。殷實人家盛衣服用針線柜或箱子,箱子架于炕頭床桌之上。豎柜上放零碎什物,下盛糧食。另有檠桌、帳桌、方桌等。貧苦人家有盤土臺為桌者。新中國建立后,住房和家具用器發(fā)生明顯變化,建房以村統(tǒng)一規(guī)劃,房屋按統(tǒng)一要求擺布。一戶一院,分"丁字型"、"半工字型"等,四合院已基本拆除,房屋結構以磚土木結構居多,條件較好者則是磚木結構并帶有走廓。而城市住樓房者居多。室內家具用器變化則更大,電視機、洗衣機普遍進入了城鄉(xiāng)百姓家中,條件較好的不僅有洗衣機,還要電冰箱、電飯鍋等。煤爐代替了火盆,暖氣、太陽能已在鄉(xiāng)村推廣普及。
行 新中國建立前交通不便,道路不通,運輸工具落后,行走以步行為主,有時伴有畜力輔助,用時較多,有"好出門,不如呆在家"之習。新中國建立后,交通運輸條件大為改善,村村通公路,通客車。一般的走親訪友則有摩托車代步,出遠門有公共汽車、火車通達四方。大多數農民家庭都有手扶拖拉機或四輪拖拉機,代替了過去畜力車和主要靠畜力完成的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