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上記載的千古明君,是不少后世君王學習的典范。這不僅在于他敢于虛心納諫,善于聽從魏征等大臣的勸諫,還在于他干了一件其他皇帝不敢干的事情——縱囚。
大唐貞觀六年,全國犯了死刑的人數(shù)是三百九十人,這個報告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那里,李世民心懷仁慈,于是將這些死刑犯放回家,讓他們和家人團聚,約定一年以后的秋天回來執(zhí)行死刑。
到了第二年九月,那些所放回家的囚犯二百九十人都如期而至,而且是在沒有官員監(jiān)督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逃跑。唐太宗最后免除了他們的死刑,將他們都放了。
《舊唐書·太宗本紀》:十二月辛未,親錄囚徒,歸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后應期畢至,詔悉原之。
唐太宗因此成了明君,后世的君王總是想學習他。比如宋朝的宋太宗趙光義就是其中一位,他也想和唐太宗齊名,所以處處要和李世民比較。沒想到他的大臣認為他達不到,但是沒有明說,只是小聲念叨了一句詩“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稱贊李世民縱囚的詩。這趙光義一聽,就明白自己和唐太宗的差距了,就說朕不及也,意思就是算了,不比較了,我不如他。
當然宋朝人對這件事還是很有質疑精神的,歐陽修這位歷史學家就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縱囚論》來質疑唐太宗的做法。他認為死刑犯都是罪大惡極的人,怎么會講信用呢。所以這件事是李世民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場戲,李世民怎么做就是貪圖虛名,實際上就是沽名釣譽。
《縱囚論》: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
當然后世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也質疑這件事,他認為這些被放回家的死囚能夠如期而至,并不是死囚講信用,而是唐朝政府為了達到目的,在暗中監(jiān)視他們,而且古代保甲制度的情況下,死囚是無法逃脫的。
后來這些觀點被大量引用,在網(wǎng)絡歷史小說《唐磚》中,就這樣描述,這些死囚明面上被放回,實際上有大量的唐朝羽林軍在后面監(jiān)督,所以死囚不得不按期到達。
質疑精神是好的,質疑本身是沒有錯的,歐陽修,王夫之們應該值得肯定。但是他們熟讀歷史記載,質疑這件事的方向卻錯了。他們質疑這件事只認為是李世民貪圖虛名。
我們將歷史回放到縱囚的兩年前,也就是大唐貞觀四年。這一年大唐判處死刑的人數(shù)也不過二十九人,“天下斷死罪二十九人,幾至刑措?!边@是歷史判斷貞觀之治的重要標準。
而到了貞觀六年,判處死刑的人數(shù)就達到了二百九十人,相隔了不過一年,大唐死刑犯的人數(shù)直接是前幾年的十幾倍。貞觀之治的神話還沒過一兩年就被打破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這當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問題,也是大唐司法部門的問題。貞觀四年和貞觀六年之間大唐最高法院院長——大理寺卿換人了,其中有一個被唐太宗李世民給殺了。
貞觀初年,李世民非常重視司法部門,讓為人正直清廉,有法律信念,不懼強權的戴胄擔任大理寺卿,大理寺也就是唐朝時期的最高法院。戴胄曾經(jīng)幾次在司法問題上和李世民起沖突,其結局是李世民服軟了。
唐朝初年選拔官吏除了科舉制,還有九品中正制。由于經(jīng)歷了隋末動蕩,很多資料丟失了。當時天下初定,制度有漏洞,很多人鉆了制度漏洞,開始偽造人事檔案,結果當了官。
到了貞觀年間,朝廷開始清查人事檔案,唐太宗李世民下圣旨宣布:對偽造人事檔案的人只要自首,既往不咎;否則,就是欺君之罪,要被處死。結果偽造人事檔案的人東窗事發(fā),唐太宗要處死這個人。但是戴胄不同意,因為大唐律例規(guī)定偽造人事檔案只是流放,罪不至死。
唐太宗不高興,因為他要說話算話。但是戴胄也很倔強,他認為皇帝的圣旨有可能是皇帝隨心所欲搞出來的,可是法律是國家穩(wěn)定發(fā)展的根本,所以必須按照法律程序執(zhí)行。
唐太宗也沒有借口反對戴胄,只能同意戴胄的做法了。由于戴胄執(zhí)法公正嚴明,避免了很多冤假錯案,所以在貞觀四年大唐執(zhí)行死刑的人數(shù)才不過二十九人。
《舊唐書》: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鄙吓唬骸扒溆胤ǘ贡囀藕??”對曰:“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執(zhí)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zhí)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
當然唐太宗對戴胄的做法還是有點惱怒,最起碼戴胄端的是李唐的飯碗,卻不聽從大唐皇帝的命令,他的公正嚴明,執(zhí)法如山在李世民看來是死板固執(zhí)。
所以在貞觀五年,唐太宗將戴胄升官了,其實將戴胄從大理寺卿的位置上給擼了,而張?zhí)N古被任命為大理寺卿。張?zhí)N古為人也很正直,擔任大理寺卿的時候,敢和唐太宗在司法問題上較勁,讓唐太宗讓步。
當時發(fā)生了一樁案件,原來相州人李好德是個精神病患者,整天嘴里胡咧咧,說了一些妖言惑眾的話,有可能是大唐要完蛋之的話。李好德說這些話被地方官發(fā)覺,抓進監(jiān)獄判處死刑。
案件呈報到大理寺,張?zhí)N古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問題,李好德患有精神病。按照照大唐法律,精神病人說犯忌諱的話,可以減免處罰?!鞍d病有征,法不當坐。”
張?zhí)N古將這件事的本末原委上報被唐太宗,這是一件冤假錯案,應該從輕處罰李好德。唐太宗也答應了張?zhí)N古的請求,放過李好德。
張?zhí)N古以為事情就此結束,直接跑到監(jiān)獄里將這件事告訴了李好德,還和這個精神病人,打鬧嬉戲。沒想到張?zhí)N古被監(jiān)察朝廷百官的治書侍御史權萬紀盯上了。
權萬紀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李好德的哥哥李厚德是相州刺史,而張?zhí)N古老家就在相州。他開始彈劾張?zhí)N古,認為張?zhí)N古包庇李好德,分明是為了討好地方官官,屬于官官相護,徇私枉法。
唐太宗看到權萬紀的彈劾奏折,立馬大怒,認為張?zhí)N古欺騙了他,而且還泄露了宮中的機密。張?zhí)N古泄露朝廷機密根據(jù)唐律最多判處一年半徒刑。但是唐太宗一怒之下就將張?zhí)N古下獄,在長安東市的菜市口斬了。
《舊唐書》:貞觀五年,張?zhí)N古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風疾,言涉妖妄,詔令鞫其獄。蘊古言:“好德癲病有征,法不當坐。”太宗許將寬宥。蘊古密報其旨,仍引與博戲。治書侍御史權萬紀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斬于東市。
沒想到唐太宗殺了張?zhí)N古,卻引發(fā)了大唐司法部門錯判犯罪人員的風波。大唐司法部門的有關人員從戴胄被換,張?zhí)N古被殺事件就得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希望司法部門審判案件要從重處罰。
而且他們也從張?zhí)N古被殺事件中喪失了公正執(zhí)法的司法信念。如果張?zhí)N古直接將李好德判為謀反罪,直接判處死刑,那么就沒有后來的事情了。
大唐各級司法部門在判案的時候已經(jīng)放棄了寬刑慎刑的原則,很多案件的當事人無罪也判刑,輕罪重刑大行其道,重罪極刑。這樣大唐的冤假錯案里多多了,但是司法人員判了冤假錯案也不會被追究責任。
自張?zhí)N古之死,執(zhí)法官員以出罪為戒;時有失入者,又不加罪。
這才出現(xiàn)了貞觀六年,大唐的死刑犯人數(shù)直線上升,達到了二百九十人,是貞觀四年的十倍。實際上真正能夠達到死刑的人數(shù)也不過是二三十人,大多數(shù)死刑犯的案件都是冤假錯案。
當然唐太宗李世民也看出了其中的問題,判處死刑的人將近三百人,那么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流放等罪名的人最起碼有十幾萬人。今年犯罪人數(shù)十幾萬人,明年又十幾萬人,大唐的監(jiān)獄也容不下這么多人啊。
再說了唐朝貞觀年間的人口也不過一千多萬,這么高的犯罪率,讓唐太宗李世民也坐不住了。這么多人被判刑,誰來從事勞動生產(chǎn),誰來戍守邊關,誰來織布裁衣。長此以往,隋末農(nóng)民起義,遍地狼煙又要重現(xiàn)了,大唐豈不是要亂套了。
李世民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心里也清楚這么多死刑犯,其中有不少是冤假錯案抓進監(jiān)獄里的。都處以極刑就是濫殺無辜,可是給這些人翻案,那么大唐的司法部門就會癱瘓。
所以他既不能濫殺無辜,也要糾正大唐司法部門因為張?zhí)N古引發(fā)的不良風氣。所以他只能上演縱囚的戲碼,讓囚犯先回家,最后按期到達后,全部赦免。
實際上他們看待這件事的方向錯了,歐陽修大筆一揮就說: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他們將縱囚這件事目光都放在了唐太宗身上,忽略了囚犯。
歐陽修認為囚犯都是罪大惡極的人,怎么可能會將信用呢?實際上他們有可能是冤假錯案,很多人的罪還達不到判處死刑的地步,比如正當防衛(wèi),過失殺人,致人傷殘等這樣案件也有可能是大唐司法人員小題大做,判成死刑了。
還有王夫之認為縱囚也是戲碼,因為大唐法令嚴明,基層社會組織完善,老百姓想要離開地方十分艱難,囚犯無處可逃。王夫之的看法不過是將明朝的基層制度套到唐朝頭上。
明朝繼承了宋朝王安石設立的保甲制度,朱元璋還發(fā)明了路引制度。在這些制度之下,別說囚犯了,連普通人想要四處逃亡都十分艱難。
王夫之:唐太宗之世,法令密而廬井定,民什伍以相保,宗族親戚比閭而處,北不可以走胡,南不可以走粵,囚之縱者雖欲逋逸,抑誰為之淵藪者 ?
太宗陰授其來歸則赦之旨于有司,使密諭所縱之囚,交相隱以相飾,傳之天下與來世,或驚為盛治,或詫為非常,皆其君民上下密用之機械所籠致而如拾者也。
而唐朝卻不同,保甲制度還沒誕生,路引制度也沒有出現(xiàn);還有唐朝吸取了隋朝的教訓,對登基納稅人口事情做的沒有太徹底,導致唐朝初年登基在冊的人口才一千多萬。
這主要是隋朝對登基納稅人口很上心,魏晉南北朝亂世時期逃入深山老林,窮鄉(xiāng)僻壤的人口也一并登記在冊,結果只要一登記就得納稅??墒呛芏嗌钌嚼狭?,窮鄉(xiāng)僻壤的人其一年所得僅能維持溫飽,無力納稅。再加上官員貪污腐敗,隋朝末年的農(nóng)民起義就爆發(fā)了。
所以唐朝初年的基層人口登記就很差。既然不是基層民間制度嚴厲的問題,那么這樣人為什么不逃跑,要按時到來呢?王夫之認為是唐太宗李世民暗中告訴他們只要按期到達就赦免他們。
有這種可能,當然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冤假錯案,這些人本來罪不至死,結果判了死刑,心里有氣啊,心里有冤屈啊。他們?yōu)槭裁匆影?,他們還想著洗刷自己身上的冤屈呢!
他們還有妻兒老小,他們一旦逃跑,必然會連累家人。而且他們逃跑了就成了黑戶了,就沒有合法身份了。唐朝初年的合法身份還很值錢的,比如可以參加科舉考試,還可以當府兵,均田制規(guī)定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yè)田二十畝。老男、殘疾受口分田四十畝,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畝。
但是問題來了,他們就算冤屈被洗刷了,有的人還是會坐牢。他們?yōu)樯恫慌埽抗糯€有一種司法程序叫大赦天下,古代皇帝登基、大婚、過壽,只要不是十惡不赦的罪,基本上都會因為大赦天下的司法程序就可以出獄了。
所以說縱囚是李世民自己彌補司法錯誤的無奈之舉,而不是為了好名。囚犯不逃跑有可能是冤假錯案,有可能是事先得知了消息,也有可能是這些不敢逃,或者是他們熟悉大赦天下的司法。
#歷史真相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