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潮汕,我們總會想起潮汕的火鍋和牛肉丸。但除了吃火鍋,潮汕人直到現在都堅持的一項傳統就是祭祖。
現任太原理工大學的黨委書記鄭強教授都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祖墳是守不過四代的,但潮汕地區(qū)的祖墳卻能夠守40代。
有人笑說,你在潮汕只要認識一個商人,必然能夠認識一串同姓的老板。
因為潮汕一個企業(yè)的背后肯定有一個一脈相承的同姓族人在相互依賴與支撐。這樣以族群為單位進行活動的團體,在潮汕顯得異常突出。
那么,為什么潮汕的宗族關系能夠保持這么密切?在北方的家族結構已經基本消失殆盡的今天,潮汕怎么依然能夠將族群的傳統文化發(fā)揚光大?
其實,這與他們的歷史文化以及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提及潮汕文化的代表,不得不講到的就是祠堂。
對于眾多海內外潮汕人來說,祠堂不僅是告慰先人的地方,更是他們慰藉鄉(xiāng)愁的情感歸宿地。
他們在這里祭祀祖先,不僅僅是表達對祖先的懷念,更是一種后人飲水思源的表現。
因此他們會將自家的祠堂修建得非常精致,尤其是那些過去的大家族,他們的祠堂里無論是石刻還是木雕,都相當精致考究。
據不完全統計,潮汕的祠堂多達上萬所,遍布各城鄉(xiāng)村落,不管是發(fā)達還是不發(fā)達的地區(qū)都會有建筑宏偉的祠堂,而且歷史非常悠久。
很多潮汕人小時候都有一個在祠堂里學習和打鬧玩耍的記憶。
在祠堂中,長輩會教育子孫重要的人生課題,忠、孝、仁、義、禮、義、廉、恥都是他們從小開始接觸學習的必修課。
而這樣的文化傳統已經持續(xù)了數百年甚至于上千年。早在古時,潮汕的祠堂就已經被賦予了不同的色彩。
要細數潮汕的祠堂歷史,還得從唐宋時期說起。當時的第一所祠堂建設起來只是為了紀念韓愈臨朝時的政績。
隨著時代的變化,潮汕慢慢開始有了一些貴族開始設立祠堂祭祀祖先。直到明朝中期之后,朝廷才允許平民百姓修建祠堂。
那么,為什么尋常的家庭愿意花費時間,消耗著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修建祠堂來紀念他們的祖輩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潮汕人對視宗族關系的重視。
追根溯源,潮汕人的祖先大多是來自北方的漢人。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他們在很多次的人口遷移當中被迫背井離鄉(xiāng),舉族南遷。
他們會從落后的地方跑到沿海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潮汕因為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吸引了很多外來遷移的人口。
只不過在海運如此便捷的潮汕,除了經濟發(fā)達之外,也有不少的強盜。在漁民越發(fā)達的地區(qū),海上的強盜就越多。在最盛行的時候,“海盜”甚至成為一種職業(yè)。
尤其是在東南沿海附近,有一些人白天上班打漁,晚上就兼職做海盜,海盜也因此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其中一個非常著名的海盜組織就是林鳳海賊團,據說在他最盛行的時候,有300多條海盜船,戰(zhàn)斗力不輸一個小軍隊。
因此,舉家南遷的潮汕人在生活還沒安定下來的時候,就要遭遇海盜的侵害。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海盜入侵潮汕將近18次,這導致潮汕人除了財產受到了損失之外,人口也暴跌了20多萬人。
在當時,如何阻止海盜的侵襲,就成了潮汕人最為迫切想解決的問題。
他們也知道,普通人面對這樣的海盜是無法抵抗的,因此只有團結起來才可以一試。
天高皇帝遠,朝廷對于他們來說已經于事無補,因此他們只能另辟蹊徑,利用自己的力量進行對抗。
當然,他們也嘗試過用不同的方式,實際效果證明,以宗族為單位的隊伍力量最為龐大。
憑借著宗族庇護生存下來的潮汕人,永遠都會記得宗族給他們帶來什么樣安全的感覺,也會牢記宗族這個最要緊的生存策略。
況且,宗族不僅僅保障了他們的基本生活安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宗族在方方面面都表現出來強大的力量。
無論是土地糾紛還是其他矛盾激化的時候,宗族都挺身而出。宗族不僅成為他們武力取勝的堅實后盾,也是眾人在矛盾產生時言之鑿鑿的至理名言。
無數的事實和經驗證明,宗族的力量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了緩解與改善,他們一同抵御外部風險,一次又一次度過天災人禍。
這樣的經驗與教訓由此得以世代傳遞,他們告誡生存下來的潮汕人不要忘本,要一直牢記祖籍和祖訓。
所以如今的潮汕人每年都會更新族譜,翻新祠堂,每逢節(jié)日的時候他們都會祭祖,表達自己的哀思與鄉(xiāng)愁。
這不僅僅是子孫聚會的時間,也是為了提醒他們不要忘記祖宗的時候,更能維系一下同姓親族之間的關系,用祖先的德行來教化子孫,激勵子孫們砥礪前行,繼續(xù)努力。
正是這樣的歷史背景,使得潮汕的宗族文化代代傳承了下來。
這也就是為什么千百年來,潮汕人始終將祖訓銘記在心間,從不敢大意,就算遠在他鄉(xiāng),也要堅持回來祭祖的原因。
隨著大家對于祠堂文化的重視,祠堂也從一開始人們用于聚會議事的公共場合,變成了功能更加多的一個區(qū)域。
現在潮汕人無論是婚喪嫁娶都喜歡在祠堂里操辦,就連是平時親戚朋友鬧矛盾,也會在祠堂里面和好如初,將怨氣拋到九霄云外。
雖然祠堂一開始是為了紀念先祖而建立的,但他們建設祠堂不是為了夸大祖宗的德行,而是一種飲水思源的舉動,更是為了時刻將感激銘記心間。
如今,祠堂文化似乎已經成為潮汕人的專屬,但是祠堂每次被修繕一新后,更會被人們賦予新的意義。
祠堂不再是專門為了紀念故人而存在,更是為了激勵如今的后輩,他們會把家族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寫在墻上,讓子孫了解。
家族里面的大事都會在祠堂里面進行商議和決定,他們商討的不是爾虞我詐的人情世故,而是如何將生活過得更美好,如何把祠堂的優(yōu)秀精神代代傳遞下去。
祠堂文化能在潮汕地區(qū)盛行如此之久,除了他們的飲水思源精神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的信仰感極強。
這和歷史發(fā)展有一定的原因,畢竟潮汕人有很多都信仰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在潮汕的發(fā)展由來已久。
自唐代以來,潮汕的高僧輩出。據不完全統計,在省佛協現在14名正副會長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潮汕人。
這樣的歷史背景,決定了汕頭現有的宗教場所多達445處。全省佛教活動的場所有將近一半都在潮汕,據說每五個信仰佛教的人當中,就有一個是潮汕人。
這其中大多數都是潮汕的老年婦女,而祖母、母親的信仰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整個家庭,導致往往一個家族的行為習慣和舉止都會跟著變化。
再加上她們會在祠堂里供奉信仰的神,祠堂因此成為他們思想與觀念傳遞的載體。
在祠堂中,家家戶戶都會舉行的儀式就是拜神,這似乎也成為了潮汕人一個比較普遍的特征與符號。
大家去潮汕旅游,經常能看到家家戶戶的房內都有一些牌位。在這里,祭拜先人似乎成了一種家風和儀式。
但是在潮汕人的眼中,不一定牌位就是神話中的佛祖,他們也會將拜老爺說是拜佛。
他們的祭拜并不是固執(zhí)地聽從和迷信一種教義,更多是一種信仰與祈福,因為潮汕人有的時候不僅會拜佛教的神,也會拜道教的先人。他們堅信多多益善,誰也不得罪,每個人都尊敬。
曾經有專門的人學者去調查了潮汕的廟堂,居然發(fā)現在467座廟宇當中供奉的主神就超過了74位。由此可見,潮汕是一個融合了多種文化產物的地區(qū)。
他們拜的不僅有神話一般的人物,也有移民文化當中非常著名的人物,比如說文天祥、藥王藥王孫思邈,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媽祖。
這些都是沿海和本地文化當中非常善良的人物。當然,他們同樣敬佩那些神話當中的英雄,海神、雷神都是他們的偶像。
但最多的家庭還是會祭拜自己的祖先,尤其是那些祖先當中有功臣圣賢者的。
當然,還有的家庭會專門拜一些由傳統宗教派生下來的人物,比如說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孫悟空、濟公。
從這方面來看,潮汕人心存很多敬畏之心,幾乎什么神都會供奉,不會特別地加以區(qū)分,這也是潮汕人信仰最顯著的特征:多神崇拜,相互交雜。
這樣的風格也體現出潮汕人民包容的一種精神。其實,這也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與生活。
如今的潮汕人,因為汕頭臨近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東南亞,再加上經濟特區(qū)的特性,使得他們海內外的華僑眾多。
當這些外出務工人員出人頭地之際,他們總是在發(fā)家之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回到汕頭觀光旅游,祭祖探親。
自古以來的文化告誡給他們,在事業(yè)有成之后不能忘本,要回鄉(xiāng)進行文化交流以及投資,幫助同族的潮汕人一起發(fā)展。
因此潮汕地區(qū)對外交流非常的繁雜與頻繁,這同樣也推動了祠堂文化的延續(xù)與向外快速發(fā)展。
在改革開放以來,不僅是很多國僑胞和港澳臺胞來到潮汕捐款建設,也有很多潮汕著名的僧人走出去廣交朋友,宣揚他們的理念。
在這其中,文化交流應運而生,這樣的交流不僅讓他們聯絡了情誼,更促進了我國和其他國家的聯系。
從這方面來說,祠堂的文化不僅是一個族人血脈紀念的延續(xù),更是維系國內外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紐帶。
但因為這樣,也有很多人覺得潮汕文化的特征就是相互抱團和封建迷信。
來潮汕旅游過的人都覺得,潮汕怎么到處都是祠堂和廟宇?
尤其一到初一十五,潮汕大街小巷都是祭祀的場景,讓人覺得非常封建迷信。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在潮汕人看來,無論他們信奉的是人還是神,這都是他們的一種信仰。
這是沿海地區(qū)特有的信仰文化。在早期,潮汕地區(qū)經濟不發(fā)達的時候,他們都是靠海為生。
天災來臨時,狂風和海嘯以不費吹灰之力席卷一個村莊的時候,人類的反抗就顯得太過于渺小,深不見底的海底世界,讓人產生了害怕和敬畏之心。
這個時候的潮汕人就急需要一個精神寄托,很多人祈求媽祖也是希望她能夠保佑在海上工作的家人平安歸來。
這不僅是對家人的一種期盼,更是對大自然的敬畏,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敬畏之心和一種情感的寄托,才能夠使得潮汕地區(qū)日益的平穩(wěn)發(fā)展。
其實不僅僅是潮汕地區(qū),在我國的許多城市。不論地區(qū)大小都會有祭拜神的習俗,而潮汕只不過是中原文化傳承當中做到現在最完善的一個地區(qū)。
信奉祭拜并不意味著封建迷信,反而是一種信仰和心理上的寄托。
如今的潮汕,更多的在注重家族的祠堂文化,也是一種對于文明的延續(xù)與堅持。
在過去,潮汕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如今祠堂有了更多元化的作用。無論你做了好事或是錯事,都會在祠堂里對你表揚或是批評。
一個小小的祠堂,包含著一個家族很多的文化底蘊與理念,傳遞著古往今來的文明和族風。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地區(qū),都沒有再比潮汕文化更為獨特的地方了。
能將一個家族的文化從古傳到至今,這樣的堅持已經不是靠金錢或者是毅力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需要的是一種信念。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