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龍碑》各種點畫筆法技巧解析——橫
橫,分為主筆橫和副筆橫。一字之中最長的一橫就是主筆,其次都是副筆。
1.主筆橫
典型主筆橫的筆形及書寫方法:
“圣(聖)”字多橫,其中具有“典型標準魏楷之橫”的應該是最下的主筆橫。我們來細解一下標準型橫的書寫原理。(圖5)
▲圖5
主筆橫其實就是兩個方筆點的連接。
“眷”上兩點,左為正切點,右是反切點。將右點的方向調整和左點相對,然后框而連接,就是標準方筆之橫。入筆就是寫正切點的手法,收筆就是寫反切點的手法。(圖6)
▲圖6
我們再把“眷”字兩點分別橫向拉長、交接,就是標準方筆之橫。(圖7)懂得這個書寫的原理,我們會對魏楷方筆的認識更加明了。
▲圖7
我們回來再看“圣(聖)”字的主筆橫,其技巧要領就是要寫好兩個點的連接。入筆用正切點的手法,行筆時在中間部位略略提鋒,接著再略略鋪毫(中間寫細),收筆用反切點的手法,就可以寫得非常精確。(圖8)當然,點的連接技巧需要反復訓練,還要強調準度,強調成功率。這樣,我們對橫的“入行收”用筆環(huán)節(jié)的理解就非常清晰了。
▲圖8
需要解釋的是,為什么要翻鋒呢?其技巧要領是怎樣的呢?我們知道,切鋒都是以側鋒切筆的。用側鋒會給方筆的刻畫帶來方便。切鋒的目的,是用筆尖刻畫三角形點左上的棱角,用筆肚(副毫)刻畫左下棱角。翻鋒的目的,是將側鋒轉換為中鋒,以使鋒毫保持中鋒狀態(tài)運行。這是魏楷切翻技巧筆法的原理與要領所在。掌握了由側鋒切鋒刻畫棱角,并轉換為中鋒行筆這一技巧,就是魏楷方筆技巧的關鍵要領所在。如果這樣的技巧掌握嫻熟而準確,那么,所有的方筆就都可以駕馭了。
例一:“七”字是重筆切翻鋒,中段澀筆勻行,以求金石意味,收筆不頓,一停即可。注意不要刻意表現(xiàn)斑駁,注意收筆不出銳利的尖筆。(圖9)
▲圖9
例二:“無(無)”字入筆切翻用鋒,不必切得過硬過狠,使其方中見圓,中鋒勻行,收筆頓鋒之后再向后挫移一點即可,但出鋒不要出尖。(圖10)
▲圖10
例三:“嘉”的這個長橫有圓筆的意味。入筆切鋒的力度要小,不能切得過硬。行筆可澀行,以表現(xiàn)金石意味,頓筆回收。(圖11)
▲圖11
2.副筆橫
副筆橫的造型更是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體現(xiàn)在“入”“行”“收”的環(huán)節(jié)上。除了一些技巧的差異外,大多數(shù)都是用筆的幅度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它是魏楷的用筆技巧,而不是唐楷的方法。盡管有些筆畫是圓筆,但不是唐楷之筆,它還是魏楷的意味,兩者是有區(qū)別的。如果細細觀察,其中的差異是清晰的。
例一:“秦”字小方筆的橫,用推鋒手法。側鋒逆向迅速左推,不能拖沓,即刻右行。中段行筆可半側半中鋒狀,收筆一停馬上離紙。橫的左端形狀有斜茬。這種副筆橫在勁健一類風格的墓志中比較多見。(圖12)
▲圖12
例二:“建”字有五個橫(此字首橫漏刻),非常明顯的是,這四個橫的收鋒手法基本相同。(圖13)這是《張猛龍碑》副筆橫的筆形特點,就是我們常說的魏楷有時“重起不重收”。起筆手段可以隨意些,逆入、推入、跪入皆可。在短橫比較繁復的字中,有的還可以非常率意地抹掠一下,不必顧忌筆形如何,只要不缺少“零件”就可以。這些副筆可起到調節(jié)的作用,寫得輕松些、率意些,可以少些呆板氣。
▲圖13
例三:“華(華)”字有長短六個橫。這個字可是囊括了好幾種造型的橫。(圖14)各個橫的寫法我們基本都描述過了。要解析的是,魏楷有一個特別高妙的或說曼妙的東西,就是“同筆不同形,同字不同體”。數(shù)畫并施,各有其形;數(shù)字重疊,各有其勢。其中有技巧含量問題,更有審美格調問題?!稄埫妄埍返倪@個“華(華)”字,應該是我們經(jīng)常訓手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字。還有,它可是常用字。
▲圖14
例四:“王”字的這兩橫屬副筆,但寫法都是運用主筆的手法。這在魏楷方峻一路的作品中司空見慣。“王”字還提示我們粗壯的方筆橫,同樣是“同筆不同形”。(圖15)
▲圖15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