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觀會議是東漢章帝時召集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和諸生在白虎觀召開的一次討論儒家經典的學術會議。
東漢初年,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的門戶之見日益加深,各派內部因師承不同,對儒家經典的解說不一,章句歧異。漢光武帝劉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圖讖于天下”,把讖緯之學正式確立為官方的統(tǒng)治思想。所謂讖是當作神靈啟示人們的一種預言。讖與緯連稱,是一種長期的發(fā)展結果。讖緯即總集過去所有的具有一定性質的預言,而用以解釋一般性質的儒家經典,使那些預言與儒家經典相交織,使圣人的教條與神靈的啟示合二為一。這樣,圣經變成了天書,孔子就變成了神人。為了鞏固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使儒學與讖緯之學進一步結合起來,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依議郎楊終奏議,仿西漢石渠閣會議的辦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陽白虎觀,討論五經異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虎觀會議。
會后,章帝命班固把討論結果編成《白虎通義》作為官方典籍公布,影響深遠。
《白虎通義》,又稱《白虎通德論》、《白虎通》等?!杜f唐書·經籍志》說它是漢章帝撰,《新唐書·藝文志》說它是班固撰。實則是班固作為史臣對當時的白虎奏議加以系統(tǒng)整理的結果。
《白虎通義》實際就是這次會議的記錄。全書共分4卷,書中除征引六經傳記外,雜以讖緯,將今文經學與讖緯糅合一起,體現出東漢統(tǒng)治思想的特點。
從《白虎通義》所引的經傳來看,它是盡其雜糅混合之能事,將《易》、《詩》、《書》、《春秋》(包括各家的《序傳》)、《禮》、《樂》、《論語》、《孝經》以及各種逸文,和圖書讖緯混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