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古人造字是一個極費腦力的活動,不僅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還要精準地抓住事物的特征讓人秒懂……
沒想到,古人也有幼兒園水平的造字大法!把兩部分復制粘貼就成了一個新字!
其中有一種最喪心病狂,像什么“皕”是二百,“囍”是雙喜,“斦”是兩斤,“屾”是兩座山,“龖”是兩條龍……
造字時不走心也就算了,連意思都這么耿直地“二”了!這是欺負文字君太有文化嗎?!
還好在這些復制粘貼的字里還有一些清流,雖然外形看起來不怎么走心,但真實的意思卻藏得很深,絕對讓你猜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jié)局!
“卝”這么簡單的字,怎么可能難得倒文字君?不就是一對高蹺嘛!一看就是個充滿表演天賦的漢字??!
不過,都告訴你它們藏得很深咯!怎么會輕易被你猜中。話說這個形似高蹺的“卝”實際上不是戴在腳上表演的,而是扎在頭上的!
當它讀作guàn時,指的就是古代兒童將頭發(fā)束成兩角的樣子,也就是所謂的“哪吒頭”,一定很適合這么美貌的你!
而當它讀作kuàng的時候,在古代還是“礦”的異體字。所以“卝”這個字長這樣其實是在模仿采礦的豎井嗎……
從字形上看,“戼”就像是兩只懷孕的海馬,組團起來迷惑敵人,萬萬沒想到,“戼”竟然不是在cosplay海馬,而是在撞臉“卯”字。
/ 撞臉不可怕,誰是高仿誰尷尬 /
“戼”從讀音到意思都全盤抄襲了“卯”字!它也讀作mǎo,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四位,用于記錄時間,同時還能表示木器上安榫頭的孔眼。
更加喪心病狂的是,“戼”連字形也是按“卯”的樣子整的!可惜明顯不走心了些,左右兩邊完全就是鏡像復制過去的。
為了不被人發(fā)現(xiàn),還特意學“卯”把左腳翹起來一點,你以為這樣就能瞞過吃瓜群眾雪亮的眼睛嗎?!
“臦”,兩個背靠背的“臣”?看你們這拉幫結(jié)派的架勢,難道是想要謀反嗎?!
結(jié)果還真是,“臦”讀作guàng時,就是違背的意思,翅膀長硬了,連皇帝的命令都敢不聽了!
但“臦”還有另一個意思,當它讀作jiǒng時,古同“囧”,表示“光明”。
不過,人家“囧”可是靠著一張臉才在生僻字里脫穎而出,逆襲成表情包界的資深網(wǎng)紅。
相貌平平的“臦”就不知道要什么時候才能找到自己的“光明”了。
咦,好像有什么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這明明就是“開”字嘛,哪里復制粘貼了? 別急!先拿放大鏡仔細看一下,這個“開”從中間裂成兩半了!
可惜,“幵”實際上跟“開”并不熟,在古代反而是“平”的異體字。而且“幵”還表示了我國古代羌族的一支,充滿了神秘的氣息。
/ 古代羌族騎兵 /
在宋代甚至成了一個姓氏,文字君想,如果現(xiàn)代還有“幵”這個姓,可能寒窗苦讀十幾年,老師叫對名字的次數(shù)也不會超過十只手指吧。
“幷”這個字又是什么鬼?難道是被劈成兩半的“井”嗎……然而,真相卻比想象還殘忍,“幷”其實是整容失敗的“并”!
“幷”古同“并”,讀作bìng時,就是“兼、合”的意思;讀作bīng時,指的則是古九州之一的并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山西省太原市。
不過文字君覺得“幷”這個贗品和本尊“并”差得還是挺遠的,你看不僅眉毛被整歪了,連假臉也快裂開了。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豎中指漢字“艸”?靠著左右兩個“屮”,演繹問候?qū)Ψ侥赣H的神功,讓無數(shù)江湖中人聞風喪膽!更加厲害的是,人家的真實意思還是“草”!
呃……好像還是有歧義,文字君說的是植物的那種草,意思可純潔著呢!
但是!定睛一看,卻發(fā)現(xiàn)“丱”根本就不是“艸”!你看六根手指中間平白無故就少了兩根,真是讓人細思恐極。
所以“丱”跟“艸”是兩個不同的漢字,“丱”其實形容的是兒童束發(fā)成兩角的樣子,引申為年幼。倒是跟“卝”異曲同工呢!
“爻”這個字一秒讓文字君回到學生時代。上下兩題,連續(xù)兩個“×”,萬里試卷一片紅……老師,你出來,我們一起聊聊人生。
實際上,千萬別小瞧了這兩個“×”,它們其實暗藏玄機!在結(jié)繩記事的年代,人們在觀察日影變化時,通常會用八根繩索,每根分三段,并在段中打結(jié)表示一定含義。
這八根繩索后來就成了“八卦”,而繩上的結(jié)就是卦中的爻。
《易·系辭》有云:
也就是說,“爻”不僅是組成卦符的基本符號,還是天地萬物變動、生生不息的規(guī)律!
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就成了“從”,那一個“人”騎在另一個“人”上面……這不就是小時候玩的“騎脖馬”嘛!
哪有這么簡單!都說是外表呆萌,內(nèi)心卻深藏不露的漢字了,怎么會這么容易被你看穿本義!
“仌”這個字的確是個象形字,不過人家模仿的卻是水凝結(jié)成冰的樣子,意為“凍”,本義也指草木衰落。
“闁”這個漢字也想玩“騎脖馬”,不過上面的“門”實在太胖了,一不小心就把下面的“門”壓垮了,真是連漢字都在提醒我們,在家不減肥,出門徒傷悲?。?/span>
令人意外的是,這空間感十足的“闁”竟然跟“門”沒有半毛錢關系。反而跟另一個你萬萬想不到的字扯上了聯(lián)系。《龍龕手鑒·門部》里稱:
“闁”居然是“褒”的異體字,表示贊美的意思,與“貶”相對。所以想要被“夸獎”,就請先跨過這兩個“門”檻吧!
夜華君,請問“巜”這兩塊龍鱗是你掉的嗎?為了報恩是不是應該以身相許呢?
可惜,“巜”一點都不是高大上的龍鱗,而是指田間的水溝,在古代同“澮”。《說文》里是這么說的:
你說,拿著這么“二”的假冒偽劣產(chǎn)品,怎么可能騙得了火眼金睛的夜華君呢?
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厸”一眼,就彷佛看到了剁椒雙色魚頭……你看那魚頭上的紅綠剁椒,色澤如此鮮艷,味道如此刺激,光是腦補就把文字君看餓了!
/ 我們在呼喚你 /
然而“厶”才不是魚頭,而是跪著的人的象形,在古代與表示個人的“私”同義。兩個“厶”連在一起,就成了鄰居。
所以當“厸”讀作lín時,古同鄰。但 “厸”還有另一個神奇的意思,當它讀作“miǎo”時,竟然是“張口”的意思。
沒想到吧,“廾”竟然也是也是一個漢字!這個漢字讀作gǒng,意為“兩手捧物”。這么說來,“卌”一定就是“四手捧物”咯?
然而,這看起來像木柵欄的“卌”,實際上指的是“四十”。
話說用四根樹枝組成“亖”來表示“四”,我服;但“卌”數(shù)來數(shù)去都只有五根樹枝,卻能代表“四十”?還是說,“卌”其實應該看作是四個“十”!突然間好像get到古人的套路了呢!
但萬萬沒想到,“卌”除了表示“四十”,還可以表示插糞耙,應該也是因為長得像吧……這可真是一個有味道的漢字呀。
/ 和“卌”謎之相似 /
講真,復制粘貼大法是文字君見過的最可愛的造字法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