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詠懷古跡》之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象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這是詩人憑吊夔州(今奉節(jié)縣)先主(劉備)廟之作。詩人通過對先帝廟荒蕪景象以及村翁對劉備、諸葛亮祭祀的描寫,表達了“君臣一體~的感慨。
首聯(lián);”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痹娙艘赃z感的,心情交代先主廟的由來,是因為蜀主窺吳”,敗走三峽,駕崩在水安宮,放后來修建了紀念劉備的廟宇。
頷聯(lián):“翠華想象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痹娙艘詫Ρ仁址?,寫劑備征吳時是儀仗開路,空山絕谷,那是多么威風!可是兵敗狨亭,殂于永安官時,如今殿字荒蕪,殘存在荒山野谷中。玉殿,實為最初的先主(劉備)廟,只是杜甫作詩時已改為“臥龍寺”。此聯(lián)是點明先主廟的所在地。
頸聯(lián):“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詩人緊接上聯(lián),再次強化廟字的荒涼:杉松樹上水鶴筑巢,棲息于上,可見平時少有人來。只有到了夏伏六月、寒冬臘月,村民才來祭祀憑吊。
尾聯(lián):“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贝寺?lián)寫老百姓對劉備和諸葛亮君臣二人,一體對待,同樣尊敬。這是全詩的“詩眼”所在,正因為劉備與諸葛亮生前能“一體”,共謀大業(yè),所以死后能受到百姓“一體”祭祀。而詩人自己,雖胸懷報國濟世的宏愿,但因救房琯遭到肅宗的貶謫,壯志難酬,一生飄零。追昔撫今,深為自己與肅宗之“不一體”而遺憾,為諸葛亮與劉備的“一體”而仰慕!
全詩敘事抒情,結(jié)在末尾,含蓄蘊藉,令人深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