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一物,可為霜、為雪、為冰、為霧、為云、為虹,形雖各異,但萬變不離其宗,終究是水。宇宙萬物,雖萬象紛紜,變化莫測,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本源,古人或稱之為“元”、或稱之為“道”、或稱之為“炁”,有諸多命名。
古人認為:“通天下一炁耳”!宇宙萬物,無非是“炁”在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上演化的結果。?!盀拧奔仁侨f物“生”的起點,亦是萬物“滅”的歸宿。
“炁”在不斷運動、變化的過程中,一分為二,于是,有了“清”、“濁”之別。輕清之“炁”有光明、發(fā)熱、向上、向外、偏于動的屬性,古人稱之為“陽”;重濁之“炁”有晦暗、寒涼、向下、向內、偏于靜的屬性,古人稱之為“陰”,所謂陰陽,原本只不過是指“清”、“濁”之炁及其相關屬性而已!這是狹義陰陽的概念,亦是陰陽之本意。
因萬物皆源于陰陽,皆含陰陽之性,所以后來,陰陽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廣義的、哲學上的概念。它既指物質本身在本質與現(xiàn)象、結構與功能上的相關屬性,同時,亦泛指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相關屬性。須注意的是:狹義陰陽的概念往往指的是“物質”,而廣義陰陽的概念往往指的是物質的“屬性”,而不是物質本身!
“陽化氣、陰成形”。就人體而言,陽是指陽氣,如心陽、腎陽等,無形可見,表現(xiàn)為功能。陰是指陰液,如血液、津液等,有跡可尋,表現(xiàn)為物質。物質為體、功能為用,體、用是一個事物的二個方面,相互依存,不可絕然分割。陰陽互含,無陽則陰無所攝,無陰則陽無所藏
。
------------------------------------------------------------------------------------------
《再說陰陽》
說到陰陽,人們往往感到晦澀難懂、神秘莫測,許多人甚至將它與封建迷信聯(lián)系起來。其實,陰陽學說是一門“獨立而公共”的學問,是中國古代諸子百家學術流派的一個組成部分。所謂“獨立”,是指陰陽學說的理論體系獨樹一幟;所謂“公共”,是指陰陽學說的應用領域極為廣泛,如:天文歷法、周易預測、地理風水、兵家、道家等皆與之密切相關。也就是說,陰陽學說并非僅為中醫(yī)所獨有,中醫(yī)只不過是借鑒了陰陽學說中的部分內容而已。
一、什么是陰陽?
元氣在演化的過程中,一分為二,生成二種不同性質的氣:陰氣與陽氣。所以,陰陽的第一層涵意指的是“物質”,即:“氣”,二種不同性質的“氣”!
宇宙雖然萬象紛紜,但如果用“氣化”的觀點去看待各種表面現(xiàn)象,究其本源,其實皆由元氣所化生,所以,莊子云:“通天下一氣耳”!一切事物,無非是氣的演化。
元氣-----陰陽二氣-----五行之氣------宇宙萬物,此即自然演化的過程。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云:道之為物。
既然:道之為“物”,那么,由此而生的“一”(元氣)、“二”(陰陽),難道不是“物”而是空洞無物?
所以,陰陽的本意原來如此樸素!它只不過是古人對宇宙觀的一種描述與反映。
二、陰陽的屬性?
既然陰陽是指二種不同性質的氣,那么,其屬性是什么?
個人以為,最能體現(xiàn)陰陽二氣屬性的因素是:寒熱、動靜、晦明、清濁。
即相對而言,陽氣表現(xiàn)為溫熱、明亮、清輕、運動;陰氣表現(xiàn)為寒涼、晦暗、重濁、靜止。
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才能生生不息。不斷地生、化、返,不斷地循環(huán)與輪回,宇宙與生命才永無止境。因此,萬物都處在不停地運動之中,在運動中交換著能量與信息。元氣及陰陽二氣也是如此,也處在不停的動動之中。
氣的動動形式是:升、降、出、入。
《黃帝內經(jīng)》中說:“升降出入,無器不有”?!俺鋈霃U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升降者,上下也!出入者,表里也!
所謂“上為陽,下為陰;表為陽,里為陰”的概念,其實是從氣的運動形式“升降出入”推衍而來。
有人說:既然熱者為陽,寒者為陰,那么,地核的溫度遠遠高于地表,因此,應當是“里為陽、表為陰”。
陰陽是“一分為二”的概念,它必須在“一”的前提比較。說“表為陽,里為陰”時,部位是“一”,表、里是“二”。
說“熱為陽,寒為陰”時,溫度是“一”,寒、熱是“二”。部位與溫度是二個不同的前提,如果患聯(lián)搭配進行比較,往往會自相茅盾。
個人以為,地核的溫度遠遠高于地表時,就氣溫而言,是“陽在里,陰在表”,而不是“里為陽、表為陰”。
“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陰陽二氣也是在不斷運動的,
陽氣能在上,也能在下!上至頭頂百會,下達腳底涌泉,陽氣無所不至!
陰血能在表,也能在里!內滋臟腑,外濡膚發(fā)。皮膚在體表,也需水份血液濡潤,發(fā)梢在頭頂至高處,也需血液供應。
所謂“表為陽,里為陰,上為陽,下為陰”是就“部位”比較而言,如果拋開“部位”這個前提,此說就不一定能成立。另外,就普遍規(guī)律而言,因陽氣易上升,陰氣易沉降,上表部位易被陽光所照,下里部位難被陽光所照,所以,推衍出部位的陰陽劃分。
三:人體的陰陽是什么?
中醫(yī)是用來治病的,陰陽學說存在的價值最終必須落到實處,即:人體的陰陽是什么?這才是陰陽學說的最終意義!
人體內有元氣、宗氣、營氣、衛(wèi)氣等諸多不同功能之氣。在中醫(yī)基礎理論中,將氣的生理功能,規(guī)納為五個方面:(1)推動作用、(2)溫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攝作用、(5)氣化作用。
人體內的陰陽究竟指的是什么?
陽:即元陽之氣,是生命的原始動力。相對其它氣機而言,其溫煦、生化功能特別突出。
陰:即陰液,是對一切具有滋養(yǎng)臟器功能的液態(tài)營養(yǎng)物質的總稱,包括:血液、津液、JY、唾液、淚液、胃液、膽汁等等。也就是說,人體之“陰”是一個泛指的概念,不是指的某種具體物質。
四、陰陽的概念為什么易于混淆?
陰陽其實有二層涵意:
一、陰陽二氣,指的是二種氣態(tài)的精微“物質”。
二、陰陽二氣的屬性及運動狀態(tài)。如:寒熱、動靜、晦明、清濁、升降(上下)、出入(表里)等。
比如:我們說“肝陽亢、腎陰虛”時,指的是第一層涵意,即指的是二種氣態(tài)的精微“物質”的有余與不足。我們說“晝?yōu)殛枴⒁篂殛帯睍r,指的是第二層涵意,是從晦明或寒熱的角度上劃分。
陰陽的概念之所以易于混淆,一是詮釋不具體。二是二層涵意沒分清。
注:陰陽學說,諸子百家,各有論述,若執(zhí)于虛理,不求實用,細究起來,浩如煙海。但中醫(yī)只需取其精華,為我所用,后人詮釋不可故作玄奧,讓人越學越迷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