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 還是表演課
每個學期,在一所中學任教的林老師都要準備幾節(jié)公開課,請來外校的老師和家長聽課。每年,他也會到一些學校聽聽公開課,看看其他老師是如何上課的。這件在老師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一個教學活動,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變了味。
一位正在上高一的學生就說:“上公開課時感覺老師特假,像演戲似的。”
公開課的作秀方式有多種
方式一:公開課的過程已經演練過多遍了,不僅老師,連學生的配合都演練了多次。有時,老師設計的課時進程太過精確,甚至與下課鈴聲都分秒不差……當然,還要挑選好的班級上課,才顯得課堂活躍。最讓學生感到不一樣的是,上公開課時的老師與平時差別很大,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好得不得了”,這是因為在教室里坐著一排來觀摩的官員、教師或學生家長。
方式二:平時老師是不上公開課的,老師平時教學任務很重,準備一節(jié)公開課很費事,很累??梢坏┥狭斯_課,老師就恨不得把所有教學形式和手段都用上,以顯得課堂活躍。一位高一老師向記者介紹了這樣一節(jié)公開課,老師除了使用多媒體教學外,還讓學生分別討論、扮演角色、編課本劇、充當記者采訪等,可以說所有教學形式全套上場。這在平時可能嗎?
方式三:公開課上,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眼花繚亂,一會是視頻,一會是音頻,看得同學忘記了時間。這種由過去的“口灌”變成了“電灌”的公開課,學生聽覺、視覺更累了,思維也全沒了,因為離平時的課堂教學形式相距太遠了。
方式四:為了上好公開課,讓外校來的領導、老師看到自己的教學成果,一些老師甚至調出幾個班的好學生,臨時湊成一個班上公開課。
不可否認,公開課是展示多種教學風格、探討科學的教學方法的一種“研討課”,是作為“樣本”讓老師們研討的。既然帶有研討性質,就不應該怕被人說不對,就不應該怕出錯。
學生覺得公開課特別假
說到底,公開課除了讓老師提高教學水平外,最主要的受益者應該是學生。但許多老師在上公開課時,并沒有顧及到學生。
一位姓王的家長講了這樣一件真實的事:他女兒上完公開課回家后,他問道:“今天課上誰表現(xiàn)最好呀?”沒想到女兒的回答卻是:“老師表現(xiàn)最好!”這讓這位從事了多年教育工作的家長很詫異。他接著問:“為什么?”女兒回答說:“老師今天對我們可好了。”他再追問:“那平時呢?”女兒回答說:“她好兇,經常批評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
聽完這話,這位家長愕然了許久。他說:“我們天天給學生講誠信,但老師卻在教學生作假!”
新疆一所重點中學的高一女生王培(化名)說,她們幾乎每個月都會上一到兩節(jié)公開課,有的老師讓他們事先預習,不耽誤正常的教學;而有的老師則會精心安排去講已經講過的課。記得他們學過《胡同文化》這節(jié)課后,一天老師通知大家過幾天要上公開課,還是講這節(jié)課。請去過北京、看過胡同的同學舉手。下課后,這幾位舉了手的同學被老師留下,布置了公開課的“任務”。
果然,那天上公開課時,老師就請這幾位同學講去北京看胡同的見聞。隨后,老師“眉飛色舞”地給全班同學講了這節(jié)課。因為這課已上過,同學們發(fā)現(xiàn)老師這次跟上次很不一樣,覺得很假。一些同學連頭都不敢抬了,仿佛是自己做錯了什么似的。
一位中學生張非非(化名)講了這樣一件事:一次她們班里要上公開課,英語老師竟然從自己所教的四個班里挑出最好的學生湊成一個班。因為是最好的學生,加上那天上的課又是講過的課程,教學效果自然十分好,發(fā)言踴躍,與老師的交流與互動都很好。特別是下課后,待聽課的人都走了,老師竟然笑著對她們說了聲:“謝謝你們。”學生自然對老師說了句:“不客氣。”
公開課應該推開門就聽
正在上高中的學生小芮的一席話讓人感到很實在。他說:“我們真正喜歡的好的公開課,是老師用樸實、又有才華的語言,在課堂上不驕、不躁、不作秀,真實而自然地講授知識。”
在另一所中學上學的丁丁腦海中永遠記著這樣一節(jié)課。一位40多歲戴眼睛的語文老師走進班里時,大家并沒有感到他有什么特別之處。當他站在講臺上,開口講課時,同學們立即被吸引住了,因為他出口成章,才華橫溢。許多知識不是一兩個星期能準備好的,且思路新穎,語言運用十分精彩。當時全班同學都埋頭在記筆記,似乎想把課堂上的每一個字都記下來。小芮說:“那是我記憶中記筆記最多的一節(jié)課,下課后同學們沒有一個人說記筆記太累,反而都很興奮,說老師太有水平了。”
烏魯木齊市某中學的劉老師認為,公開課前老師進行簡單準備是必要的,但不能指定哪位同學回答,不能與平時授課有太大的差距,更不能重復“秀”課,現(xiàn)在很多學校都在改變這些做法,但一下子都改過來不可能。
公開課的目的是什么?一位從事了多年教學工作的教師認為,公開課是為了展示各自的教學風格,探討科學的教學方法。說白了是為了讓教師們互相查找不足,更好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所以,公開課應該與平時的教學沒有什么兩樣。
一些教師認為,公開課還可以叫“開放課”。即所有的教師隨時隨地都可以推開任何一個教室的門進去聽課,這樣可以極大地避免老師“作秀”。他們認為,只有“推門聽”聽到的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開課,才是讓人信服的公開課。
烏魯木齊市教育局教研中心的一位專家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公開課應該叫“研討課”,是作為一種“樣本”來讓老師們研討:如何更好地上好這節(jié)課。既然是“樣本”就必須讓大家來“評頭論足”,而不是模仿,因此不應怕出差錯。
但現(xiàn)在的情況卻是,許多學校和教師把“樣本”式的公開課上成了“樣板”課,公開課的模式成了大家模仿的“范本”,大家照此仿效,最后的結果就是你假我更假,反正平時的課也沒教師和家長來聽,為了一時的“模范”,只好犧牲學生了。
目前,烏魯木齊市教育局教研中心已經發(fā)現(xiàn)了這類問題,他們下基層進行調研聽課時,再不事先通知學校和教師了,而是隨機抽挑班級聽課。他們認為,只有通過不斷地研討,才能找到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授課方式。公開課不應怕出錯,只有大家一起研討了,才能真正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