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瑯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右軍將軍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女婿、晉安帝司馬德宗的岳父。王獻之精習書法,以行書及草書聞名,在楷書和隸書上有深厚功底。在書法史上與王羲之并稱"二王",有"小圣"之稱。又與張芝、鐘繇、王羲之并稱"書中四賢"。
《中秋帖》,據(jù)傳是王獻之寫的信札?!吨星锾饭P筆相連,血脈銜接,一氣呵成,為典型的行草書。這種寫法,起源于東漢的張芝,稱為“一筆書”。《中秋帖》筆勢飛動,風神散逸,豪氣勃發(fā),確有超過他父親王羲之之處。
董其昌題跋《中秋帖》現(xiàn)存的原文是:“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各界至今對此并沒有統(tǒng)一的譯文,大抵有如下幾種斷句及譯法:
第一種譯法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弊g成白話文:“中秋節(jié)過完了,親人還不能回來團聚,此時想探望親人又如何呢?(如果失去了親人)這樣打了勝仗又有什么值得慶祝的呢?等大軍歸來(是等親人歸來再說的意思)。”
第二種譯法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譯成白話文:“中秋節(jié)到了!你要是不回應我,你就別回來了。做就做了,想想又怎么樣呢?就是勝利了,打敗了對手,又怎么樣呢?還要搞盛大的慶?;顒訂??浩浩蕩蕩的軍隊還要得勝還朝嗎?“
第三種譯法
還有一種說法說《中秋帖》原帖在“中秋”之前少的是“十二月割至不”六字,而不是少了十個字。這也是《中秋帖》又稱《十二月帖》的原因。這給斷句帶來了更大的困惑。
乾隆題跋《中秋帖》是《寶晉齋法帖》所刻的王獻之《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紙書寫,這種紙東晉時尚制造不出,約到北宋時方出現(xiàn)。從行筆中可知,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而晉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筆,吸水性較差,筆的提、按、轉(zhuǎn)折往往不能靈活自如,常出賊毫,如此帖那種豐潤圓熟、線條連貫、行氣貫通、瀟灑飄逸的效果是寫不出來的。清吳升《大觀錄》云:“此跡書法古厚,墨采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睋?jù)當代書畫鑒定家研究,大多認為是宋米芾所臨,故同樣寶貴。
項元汴題跋《十二月帖》的墨跡本在北宋時尚存于世,曾被米芾收藏,是米芾“寶晉齋”中珍藏的三件晉人法書之一。米芾知無為軍時(1004年),曾將《十二月帖》與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摹勒上石?,F(xiàn)在只能看到南宋曹之格輯刻《寶晉齋法帖》拓本。
丁觀鵬繪畫《十二月帖》書法體態(tài),初下筆作楷行,筆畫厚而短,第四字“割”為過渡,以下便是流利奔放的行草書筆勢連綿,一筆寫成,字與字之間偶有不連,但血脈不斷。字形的大小間錯,結(jié)體的疏密變異,類似云霧聚散,開合自如。整篇筆勢,由徐行而疾利痛快,筆勢恍若煙收霧合,更似電激星流。帖末“慶等大軍”四字,筆勢的奔放將字形展大,氣勢格外豪壯。王獻之的行草書跡,多是超脫閑逸、優(yōu)游不迫的情調(diào),只有《十二月帖》極盡草書放縱的情致,又直折曲旋,最為風流。米芾在《書史》中評說,此帖運筆如用火筷子在柴火灰上畫字,連綿牽繞,不見銜接痕跡,像是無意中寫成,被稱為“一筆書”,是天下流傳的王獻之第一法帖。
(請橫屏觀看手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