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杭州、蘇州兩地任刺史三年,離任之后對江南美景感慨萬端,寫下快炙人口的《憶江南》。在對江南深深的眷戀中,他說,我對江南的美麗風景曾經(jīng)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普照大地,遍地開放的鮮花比火焰更加絢麗,春水碧綠勝過滟滟藍波,這樣美好的景色,怎么能讓我不回憶起江南呢?
蘇州火車站對面的古城樓平門,象一部厚厚的歷史書,寫滿了蘇州2500年厚重的歷史,仿佛要給每一個走進蘇州的人上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蘇州的故事從 ”吳儂軟語” 說開去,吳地古稱 “人 ” 為 “ 儂 ”,吳人講話細軟柔美,軟糯婉轉(zhuǎn),而蘇州方言更是語調(diào)平和而不失抑揚,語速適中而不失頓挫,給人低吟淺唱的感覺,走進“吳儂軟語”的蘇州,不得不說的是蘇州的水、蘇州的橋、蘇州的弄和園。
一曲《憶江南》,把思緒帶往風景如畫的江南。那古老而源遠流長的吳儂軟語,那清麗婉約的水鄉(xiāng)風貌,總讓人忍不住心馳神往。4月28日,離開上海到達蘇州,開始縱橫江南之蘇州行程。第一次站在吳地勝境,心中向往的人間天堂就在腳下。
[柳]文/仕君
笑看柳浪閑聽雨,條條青紗細細垂。
閱盡幾多春水綠,萬千絲絮任風吹。
[姑蘇情] 文/仕君
吳儂軟語細呢喃,柳煙若雨正嫵媚。
粉墻黛瓦姑蘇情,水巷小橋流水美。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人人都說江南好,贊美之辭不絕于耳,怎美得過吳越王錢镠那千古名句: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蘇州是一座水城,水巷小橋多。曾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說“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可見蘇州的橋有三百座之多。
在蘇州眾多的橋中楓橋最為出名,楓橋的出名在于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流傳千古,而張繼也因這首《楓橋夜泊》中的楓橋聲名鵲起,成為唐詩中一位不可或缺的詩人。
可以說是楓橋成就了張繼,張繼成就了楓橋,張繼和楓橋成就了一首千古佳作《楓橋夜泊》,一橋一人一詩名垂千古,令人陶醉,使人神往!
初到水城蘇州,到處看到都是婉約的美。古色古香的水巷人家含蓄優(yōu)雅,別致清幽的小橋流水碧波瀲滟,沿岸低垂的楊柳婀娜著身姿,依水而立的粉墻黛瓦斑駁著歷史的凝重……。
溫婉恬淡的一切都是想象中的摸樣,仿佛花開陌上,阡陌縱橫,一襲古裝,伊人緩緩而來……。我有些恍惚了,這哪里是初相識,分明是舊曾諳。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因唐朝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聲名大震的寒山寺是蘇州之行的第一去處?!稐鳂蛞共础吠ㄟ^描繪秋江月夜的美景,間接而自然地抒情,觸景生情,寄情于景,巧妙地把詩人旅途寂寞郁結(jié)的愁思寄托于景物抒發(fā)出來。
寒山寺巍巍鐘樓響絕塵寰的鐘聲,在歷史的長河中敲破無數(shù)機關(guān),余音依然回蕩在干年古剎的上空。
寒山寺門外的江橋是《楓橋夜泊》中不可缺少的精彩一筆,“江楓漁火對愁眠”中江橋與楓橋相對而望,二橋互相呼應,互相襯托,可以說設有江橋就沒有楓橋的名滿天下。
在詩人的筆下江橋和楓橋就是兩位“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客人,客居寒山寺的兩位離鄉(xiāng)游子。面對月落星稀的寒山寺,看著江面上星星點點的漁火,聽著寒山寺夜半鐘聲,迎來新到的客船,不禁思鄉(xiāng)之愁湧上心頭,惆悵而眠。
站在江橋上俯瞰寒山寺,青瓦龍脊,巍峨莊嚴。佛號隱隱,禪機暗藏。
[ 江楓攬翠 ] 文/仕君
江楓一攬翠,寒山寺外橋。
疑作蓬萊閣,隱約八仙到。
站在江橋上看遠處寒山寺外的廊橋,江橋與楓橋遙相呼應,一碧綠水連著綠柳,遠處的廊橋好象蓬萊閣,隱約可見八仙到來。
蘇州古城遍布一種叫做小弄的巷子,是蘇州不得不說的弄堂文化。古老而深邃的小弄百轉(zhuǎn)千回,盡情揮灑著迷人的媚態(tài),纏綿而多情,空靈而淡定。狹窄卻不狹隘,條條小弄通大道,給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迷惑。
蘇州小弄就象這個古城的毛細血管縱橫交錯,走進小弄,你就切入了蘇州的肌理。陸文夫把夜幕下的蘇州,喻為盛開的蓮,那么這些小弄就是那蓮葉上清哳的紋理。
在蘇州住了三個晚上,就在夜晚的小弄里迷路了兩次,蘇州的公交車收得很早,對于分秒必爭的旅行者來說,最主要的就是要抓緊時間,臨出門時找客棧老板問了捷徑,順著毛細血管一樣扇形展開的小弄很快就走到大街上了。
晚上回來時可沒這么簡單,大街上分布著很多小弄的入口,哪一個入口是回客棧的小巷還真不好判斷。憑著記憶找了一個入口鉆進去,路燈昏暗,巷子里幾乎沒有人,窄窄的小弄不通任何車輛,打的是不可能的了,七穿八穿,穿了兩三個小時才找到回客棧的路。所以到蘇州一定不要在晚上穿小弄。
蘇州最具代表的小弄是同里一處非常特別的小弄,叫做穿心弄。
據(jù)說取名為穿心弄是因為這條弄堂非常的狹窄,僅能容納一個人通行,倘若迎面來了另外一個人,則這一個人必須停下來讓對方過去,而對方也要非常小心的、慢慢地挪動過去,此時此刻,兩個人的心與心之間是平行而過的,仿佛是一個人的心從另外一個人的心口穿越而過,所以叫作穿心弄。
4月29日,游江南六大古鎮(zhèn)之一的同里古鎮(zhèn)。江南多雨早有耳聞,來到江南二十天了,就沒有遇見過真正的江南雨。一大意出門就沒帶傘,剛出門時下著毛毛細雨,到得古鎮(zhèn)時雨下得越發(fā)大了,趕緊找個亭子躲了會兒雨,雨一直不停的下,只好沖出亭去找了個小雜貨店,買了把透明的曲柄傘,撐著雨傘行走在古鎮(zhèn)細長曲折的小巷中,踩著布滿蒼桑苔痕的石板路。
走過小橋流水看水面泛起的漣漪,聽雨滴跌落在傘面的滴答聲。江南的雨是柔情的,江南的雨是多情的,淅淅瀝瀝的雨如嬌俏的江南妹子用吳儂軟語在我們耳邊訴說著千年水鄉(xiāng)、枕河人家的歲月故事……。雨潤濕了衣服,水浸進了心田。
[水墨同里]文/仕君
煙雨江南路,水墨同里游。
君到姑蘇來,人家盡通舟。
如果蘇州同里你沒有來過,那么游遍江南水鄉(xiāng)依然要記得來一趟同里,會給你意外的驚喜。
江南水鄉(xiāng)同里古鎮(zhèn)位于蘇州吳江,周圍被湖泊圍繞,網(wǎng)狀的河流將小鎮(zhèn)分割成七個島,古鎮(zhèn)上幾乎家家鄰水,枕河而居。這里有很多狹窄的小巷和明清老建筑,今天下雨游客不太多,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
同里水鄉(xiāng)最著名的三橋,由太平、吉利、長慶,三座橋合稱三橋,呈品字形布局。站在一座橋上可以和另外兩座橋上的人打招呼。走三橋是同里人心中喜慶吉祥的象征。每逢家有喜事,在三橋上繞行一周,口中長念一聲“太平吉利長慶”以圖吉利。
同里有名的泰來橋,形狀如官帽。想來同里多出達官貴人皆因此橋暗含的風水。
夜幕中走進蘇州第一老街三塘,雨后的山塘河白姆渡支流穿過老街,兩岸粉墻黛瓦的房舍中盡是枕河人家, 沿河石欄環(huán)繞,拱形的石橋橫波而臥 ,水中清晰的倒映著柳綠燈紅的倩影。
在山塘河邊留連到夜幕完全降臨,開始夜游紅塵第一老街七里山塘街。三塘老街位于蘇州古城西北,東起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西至“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全長約3600米,約合七華里,稱為“七里山塘到虎丘”。
“山塘尋勝”古老的碑亭前河岸上燈火通明,有人在夜幕下垂釣,兩個學生模樣的女孩面河而坐,情不自禁在這如詩如畫的鏡頭中蹭了個背影(左起第三位正是在下)。
前面說了蘇州的橋,說了蘇州的水,還說了蘇州的小弄。說起蘇州小弄不得不說的是蘇州的園。蘇州天堂自古是皇親國戚達官顯貴留連駐蹕之地。千百年來建園之風盛行,世代不衰。
有園就有通向園子的巷,所以蘇州小巷的深處掩藏著林林總總的私家花園。蘇州園林造就了毛細血管一樣的蘇州小弄。每一處園林就是一朵艷麗的荷花,那些舒舒展展的幽幽小巷就是托住荷花的花莖。蘇州柔軟的美和氤氳的文氣就隱藏在曲徑通幽的園林中,千年不散。
[留園春色]文/仕君
處處風光處處詩,四季美景皆驚艷。
滿園春色囚不住,不負春光四月天。
四月的留園就在身邊,耳畔響起林徽因的呢喃: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四月的留園,讓人不禁想起納蘭詞:
?;ㄊ萦褫p妝束,
粉融輕汗紅綿撲。
妝罷只水眠,
江南四月天。
四月的留園,靜靜的荷塘上一船一人一笛幽幽的吹著《春江花月夜》,仿佛要用悠揚的笛聲請出荷花仙子粉墨登場,渲染出”夜市買菱耦,春船載綺羅”的江南春色。
四月的留園,三分蔥郁,七分陶然,眼前一片綠意盎然,春光四溢。
四月的留園花開肆意,綠意蕩漾,美得讓人情不自禁留連忘返。
留園十八景之小蓬萊,抬頭可見紫藤覆蓋,低頭可見一池碧水,滿目青翠令人心曠神怡,好似傳說中的蓬萊仙境!
留園十八景之古木交柯,以兩棵古樹配以絕色花草打造的立體國畫,象征一對男女千古不渝的忠貞愛情。
蘇州園林,假山假水甲天下!留園更是將造園藝術(shù)發(fā)揮到極致。在留園,可以體會到造園者表達的藝術(shù)情懷,思想境界以及世事變遷??匆淮u一瓦,品花草樹木,映入眼簾確是真真切切的一幅幅精美圖畫。
留園三寶之一的冠云峰,國內(nèi)現(xiàn)存最高可獨立觀賞的太湖石!上部是一只棲息在峰頂?shù)睦销?,下部是一只昂首向天的神龜,石峰倒映在水池中如仙女對鏡梳妝,周圍的亭臺樓榭均以“冠云”命名。
留園內(nèi)的瑞云峰石屏“妍巧甲于江南”,玲瓏峭削“如一幅山水橫披畫”。
為了在這一組奇山異石前留個影,我們足足在此逗留了二小時,才抓住中午人流少的間隙搶拍了一張。
留園的美,美在古韻今風,美在大道至簡,和園林四季如春的美構(gòu)成了和諧自然的清純之美,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
蘇州是一幅用蘇繡繡出的立體山水畫,慢步走在吳下姑蘇城的大街小弄……,緩緩而行。喜歡蘇州的墻,象素凈的白綾,寫著歲月,寫著歷史。在不經(jīng)意間聽吳儂軟語將千年的往事訴說,讓你細細品味。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以韋莊的一曲《人人盡說江南好》作為本文的結(jié)束,印證了文首用蘇東坡的《憶記南》作為開場白是正確的,從五代的錢穆王到唐時的韋莊,再到宋朝的蘇軾,直到今天的游人如織……。誰人不說江南好!
剛剛把《吳儂軟語話蘇州》寫完,有點忐忑,不曉得合不合眾口,文字有點長,但正是在寫作中用圖片和文字的穿插組合才一步一步領(lǐng)略到蘇州的美,剛到蘇州時,舊城的模樣老舊而零亂,印象不怎么好,對著精美的照片一幅一幅去寫,去意會其中的神韻,此時才感覺慢慢撩去面紗的蘇州姑娘絕世的美,一點一點被展現(xiàn)出來!驚到你的美便是吳儂軟語綿柔的述說,少一個字便不能妙到分毫。
2019.06.06端午十二點擱筆
帶你去旅行
5.5萬篇內(nèi)容 48.3萬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