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
心理學基本概念
Selfpsychology 自體心理學
精神分析理論和技術的一種,源自HeinzKohut對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研究,關注的是自體的發(fā)展及自體客體轉移關系。自體心理學主張三極自體的結構,以及正常自體是鏡映、理想化、和孿生需求的平衡。
自體心理學與客體關系理論兩者同為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以來,擅長且詳細描述了關于前語言期現(xiàn)象的問題與處理的兩大精神分析理論。
Personality,narcissistic,自戀型人格
NPD,自戀人格疾患在精神科疾病診斷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IV)里的基本特征是持續(xù)型態(tài)的夸大、過度敏感,以及缺乏神入、夸大感,、認為自己的問題是唯一,且只會被特定的人所了解:需要持久的注意與欽佩(當『表現(xiàn)癖』被用來定義自戀家時,有時會被拿來使用) :權力感??浯蟾?、獨一感,和被贊賞的需求,是三個最能將自戀人格疾患與其他人格疾患區(qū)分的因素。
其他相關特征,如權力或無限成功的潛意識幻想、當被批評時暴怒、羞恥和屈辱的感受、人際利用的;缺乏同理心、對他人的嫉羨和過度理想化的感受偏見。后面這些特征與疾病的嚴重度的關系,甚于人格的特定分型。
持續(xù)在鏡映自體客體關系上的不足,可能產生三種人格型態(tài):
1.渴求融合(merger—hungry)人格——這些人必須將自己持續(xù)依附到自體客體上,并常無法將自己的思想和期待自自體客體分化出來:他們毀滅性地要求自體客體持續(xù)存在于自己可及之處。
2.逃避接觸(contact—shunning)型人格——他們隔離自己以否認令自己驚懼的對別人的需要,并避免被別人吞沒與摧毀。
3.渴求鏡映(mirror—hungry)人格——他們堅持展現(xiàn)自己以挑起別人的接納與贊美:常在憂郁后的退縮與憤怒后的行動化爆發(fā)之間變動。
自體另兩極[理想化和另我(或孿生))的不足產生下列情形:
1、渴求理想化(ideal—hungry)人格——他們永遠在尋找自己所能贊賞者。
2、另我(alter—ego)人格——他們尋求一種與某個人的關系,那人可確立其價值,因而確立了自己的真實性。
關于自體心理學基本概念(二) (二)Narcissism ,自戀
1. 定性的性錯亂,此時主體喜愛的客體是其自身:最早是由HavelockEllis(1898)和Nacke引用)。
2.擴展其意,可為任何形式的自體愛。
古典理論:區(qū)分原發(fā)自戀和次發(fā)自戀。原發(fā)自戀是先于愛他人的自體愛:次發(fā)自戀是來自對一客體內射和認同的自戀愛。次發(fā)自戀或者是一防御活動或態(tài)度,因其讓主體可否認自己已失去內射的客體,或者是發(fā)展過程的一部分。這概念的主要困難是,一方面,自戀這字已有無可避免的輕蔑聯(lián)想,而另一方面,它被用為一技術用詞,以分類所有形式的原欲在自體里的投資。因而常見引用關于,健康的自戀來表示適當?shù)淖泽w層面,以與過度自我評價區(qū)分。自戀的客體選擇是基于客體對于主體的相似性。自戀的傷痕是一種對自尊的傷害。自戀的精神官能癥是個案無能力形成一轉移關系者(Kohut認為在自戀人格疾患者可形成自體客體轉移關系)。自戀的供給是指情感、諂媚、贊美等可強化自尊者。自戀有時也意指自我中心或唯我論,亦即,它可指用自己做為組織經驗的參考點者,在這意義下,當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海灘里唯一的鵝卵石和世界并非單單為其利益而組成時,就會有一自戀的失落。 對自體的(原欲)投資,其反面非客體關系,而是客體的愛 (客體之愛的特征是一種施與受的相互性)。有兩種主要型態(tài)的自戀:理想化的雙親影像和夸大自體(原先寇哈特稱為自戀的自體)。
Narcissism ,primary 原發(fā)自戀
這是來自經驗上的觀察,指嬰孩的心理狀態(tài),嬰孩對母親及其輔育經驗的我、你未分化。終生保留彌漫人格所有層面的基本自戀張力的直接遺跡,而分化出兩種形式 (自戀的自體『夸大自體』和理想化的雙親影像)。 表現(xiàn)癖可廣義的被視為所有驅力共有的一個主要的自戀方面,是對于做為驅力的執(zhí)行者的自體(而非驅力的客體)的自戀強調(即客體被邀請參與孩童的自戀樂趣,并為孩童確認此樂趣時,客體才會是重要的)。心理上的分離,不同的成熟階段,依序關注其中主要的功能與行動,必須逐漸的去性化(最好透過逐漸的挫折,同時伴隨愛的支持來達成)。 表現(xiàn)癖若是自戀自體的驅力層面,夸大幻想就是自戀自體的概念上的內容。在去本能化與被整合以符合自我現(xiàn)實目標上所達的程度,決定了對個體是利或弊。
Narcissism ,secondary次發(fā)自戀
自戀一度依附到外在客體,但在次發(fā)自戀里則由那些客體撤回,并放于服務自我的位置(且不是在潛意識幻想里朝向客體)。這意思是 ,客體原欲被轉化成自我原欲。例如當一個精神分裂病患退化時,其由現(xiàn)實撤回原欲,原欲依附到其病態(tài)宏偉的意念上,并被稱為次發(fā)的自戀。如同佛洛伊德所說的,它與嬰兒化的夸大狂顯現(xiàn)密切相關。
次發(fā)自戀不是佛洛伊德后來描述之內向的(introversion)。在內向里,原欲會進入而為朝向潛意識幻想的客體服務。
Narcissistic transference,自戀的轉移關系
一個定義不明的概念,或許最常用于指阻抗是以疏離、不相關、不可接近、脫離,和無法溝通情感做為顯現(xiàn)的個案。很多這類個案維持一種自體自足的暗喻,并做為一種防御以控制對抗更深的依賴和脆弱感受。
Self,自體
在任何時候,人的身心整體,包括潛意識與意識兩者所貢獻的。每個人對這字的定義各不同,如霍妮(Homey)對于自體一詞是定義為真正的自體或實證的(經驗的)自體。Kohut則采三極自體的定義。而卡爾.榮格(C.G.Jung)對這字的使用,則似乎比其他人定義的范圍都來得廣大。
Selfdisorders自體疾患
三極自體的形成過程,會有原發(fā)的自戀障礙(primarydisturbancesoftheself) ,包括精神病與邊緣狀態(tài);與次發(fā)的自戀障礙 (secondarydisturbancesoftheself) ,包括自戀行為疾患與自戀人格疾患。后兩種個案因能忍受復蘇的自戀需求的挫折,而不至于造成自體永久性的崩解或枯竭,因而寇哈特認為是可分析的。
自體發(fā)展上,自體客體提供恰當刺激失敗時會產生的精神病理;刺激不足的自體(understimulatedself) ,表現(xiàn)癥狀如性欲或成癮的刺激:崩解的白體 (fragmentingself) ,表現(xiàn)癥狀如疑病:過度刺激的自體(overstimulated self) ,表現(xiàn)癥狀如逃避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或回避理想化的人物:過度負荷的自體(overburdenedself),表現(xiàn)癥狀如敵意,妄想。
在Kohut的分類學里,自戀的精神病理學包括:
1、自戀人格疾患(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 ,以憂郁、對微不足道的事過度敏感、疑病的抱怨,和缺乏生活的風趣為特征。
2、自戀行為疾患(narcissisticbehaviordisorder) ,以性錯亂、反社會,和成癮的行為為特征。
3、融合饑渴人格(merger—hungerpersonality) ,以傾向于與他人有共生,滿了融合的關系,并會有壓倒性地要求他人保持讓自己隨手可及等等為特征。
4、 逃避接觸型人格(contact—shunningpersonality) 當受到親密所威脅時,以逃避和自我隔離來避免自體的崩解和失落的感受為特征。
Selfobject(亦即Self—object),自體客體
Kohut 后來將中間的橫線拿掉,于是這字更明顯的成為精神內在的表象。在自體心理學中的概念中,指的是另外他人(或無生命的客體,或抽象概念) 于精神內在的表象,其并不被經驗為一個分離而實際存在的人,而是被經驗為自體需求的擴展。自體客體提供關鍵的功能援助,之后被內化和轉化[由嬰孩到兒童期均持續(xù)的過程,稱為轉變內化作用(transmutinginternalization)成為發(fā)展中的自體的結構(因而可貢獻與有能力) 。完整的統(tǒng)整自體的發(fā)展需要一神入的父母或照顧者做為自體客體的參與,父母執(zhí)行這一角色的無能力或失敗,是嬰兒化沖突與后來病理的原因。
在嬰兒期,自體客體需求是絕對而強烈的,而且嬰孩要求客體(典型上指的是母親)對他完全滿足和立即回應。隨著時間的進行,與母親的距離被忍受了,雖然母親在如其所需的基礎上持續(xù)地供應他諸如企圖心、安撫,和增強統(tǒng)整的感覺等自體增強和自體調節(jié)功能。自體客體在精神和現(xiàn)實間做媒介,以此感受,環(huán)境教導孩童他的什么貢獻會被鏡映(或贊賞)或什么是有價值的理想,或者那些不會或不是。在青少年期,同輩團體是一重要的自體客體。在成人生活里,配偶、朋友,和伙伴可能是自體客體,他們對于提供內在的功能和情緒的穩(wěn)定是有價值的。
在詮釋的心理治療里,治療師是做為自體客體。Kohut描述了三個主要的自體客體轉移關系:鏡映、理想化、和另我。另有兩種是融合(merger)和逃避接觸(contactshunning)
Transference轉移關系
1、 借此過程,個案置換感受、想法等等到分析師身上,這些是衍生自個案先前生命里的影像,個案借此將自己關聯(lián)到分析師身上,有如分析師是其早期生命里的某個客體,借此。個案將早期內射而得到的客體表象投射到分析師身上。借此,個案經常將其早期的重要客體賦予到分析師身上。
2、 由1在個案里產生的心靈狀態(tài)。
3、 廣義地說,是個案對其分析師的情緒態(tài)度。弗洛伊德對轉移關系的原始描述是早期在與分析師的關系上重復,這看法現(xiàn)今已有相當?shù)男拚?。轉移關系中所經驗到的是早期的經驗,還包括環(huán)繞著主體的早期經驗的感受和想法,主體對這經驗的幻想,和對這兩者的防御。分析情境刺激個案的潛意識幻想生活,但同時挫折了個案獲得滿足的要求。個案不記得潛意識幻想,反而將它重復于轉移關系中,且企圖將幻想再現(xiàn)重演于個案一分析師的關系中。換言之,轉移關系是一種阻抗的行動化的形式。當它現(xiàn)今被加到分析師身上時,會是不恰當且時空錯置的顯現(xiàn)。
轉移關系可以是正向的,這時個案不實際的過度理想化或愛分析師;它也可能是負向的,這時個案不喜歡或恨分析師,而無需現(xiàn)實上的原因。
Kohut所描述的三個主要的自體客體轉移關系是另我的轉移關系、鏡映的轉移關系、和理想化的轉移關系。
鏡映的轉移關系以自體發(fā)展的形式見于稍后的生命中,他們以此要求所反映或反應的人。當一個人已在此領域獲得足夠的成長時,就已獲得了一種在操作中自傲的成人感覺。
在理想化的轉移關系里,是——種原始自體客體的轉移關系的形式,個案再度投射兒童的夸大自體到治療師身上,治療師因而被轉化為理想化了的父母形象。這樣一種轉移關系常被一直升高的期望所復雜化,以至于無法滿足,這時,個案經驗到失望,也因此暴怒。當治療持續(xù)下去時,在修通(恰恰好的幻滅)的時段,個案被鼓勵逐漸對理想化的治療師的影像放手,而且真實的承認在理想化的自體表象、理想化的客體表象,和真實的自體表象之間差別。
另我或孿生需求是需要感覺像某個他人的需求:完全的像他自己。隨著發(fā)展,這成為一種從屬的感覺。生命早期缺乏令人滿意的孿生自體客體,可能導致成年期時對孿生的強烈需求。具有另我人格的人,借此形成一種與他人的關系來肯定自己的現(xiàn)實,這他人分享了他的價值、興趣和信念。這種孿生需求也在對治療師的轉移關系中被表達出來。
Transference,archaic 轉移關系,古老的
在這轉移關系里,個案缺乏對治療師與早期客體(例如母親)不同的覺察,且將治療師經驗為自體的延伸。典型地個案要求來自治療師的立即的反應(例如,分析師必須確認個案的特殊性或獨特性) ,為治療師創(chuàng)造了一種兩難的困境:如果治療師維持沉默且不回答,個案會對其粗魯變得暴怒:然而,幾乎任何治療師所給的答案都會被個案認為是錯的,且將會讓個案解放出非理性的否認或暴怒。古老的轉移關系將前依底帕斯期客體表象和自體表象予以分裂,這在邊緣型個案和嬰兒化個案上是很常見的。
Alter-ego另我。亦即孿生(twinship)
在此關系里,對方有如自己,雙方都經驗對方的感受有如自己的一般。kohut在其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著作《精神分析的治愈之道》(1984)里提出第三個自戀的(亦就是自體客體)轉移關系,也就是孿生。從kohut最初將孿生轉移關系包括在鏡映轉移關系之下來看,這是個改變。孿生自體客體關系的本質是在興趣與才能上的相似性,那意思就好像是被某個像自己一樣的他人所了解一般。kohut所說的悲劇人(tragicman) (相對于弗洛伊德所描速的神經鄭個案的負罪人(guiltyman)在過去曾處于無反應的環(huán)境的危險中,如今被提供了兩個去了解其核心自體的殘存潛力的機會。第一個機會是核心企圖心,透過早期夸大表現(xiàn)癖 幻想的鞏固而被建立起來,這大部分是發(fā)生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年間,并且需要母親的鏡映接納,以堅固其充當企圖心所不可或缺的基礎的健康表現(xiàn)癖。
第二個去了解核心自體潛力的機會是獲得大部分特定的理想化目標,通常出現(xiàn)在生命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年中間。kohut(1977)也提出一個,“張力弧” 的概念,以描述在自體的兩極間的心里活動的“持久不變的流動”,也就是一個人對于朝向被其企圖心所驅使且被其理想所引導的事物的基本追求,這是kohut 早在1966年時便提出的一個想法。在轉移關系的情境脈絡里,個案早期的存在與行動,因某個得以成為純真喜悅的來源的那個人物的輪廓會逐漸顯露出來;而這人充當靜默的存在、充當兒童緊挨其身旁便覺得精神抖擻(小女孩在廚房里緊挨著其母親或祖母做家事:小男孩在地下室緊挨著其父親或祖父做工作)的另我或孿生的重要性也會逐漸變得明顯。kohut (1984)最后終于視孿生轉移關系為一統(tǒng)整核心自體發(fā)展的第三個機會,而這發(fā)展大概是在鏡映與理想化需求未被滿足后,才自那些好的自體客體所分享來的技巧、才能與經驗中興起的。
Idealization理想化
是指正向的特質(卓越、美麗,完美、全能、全知、不失敗、神入、不轉離的愛、無比的勝任)給另一個人、客體,或自體(的心智表象)。理想化是指,需要去處理人想要融合,或接近會讓自己覺得安全、舒適、平靜的人的這種需求。能夠將父母理想化,并由理想化中攝入力量和舒適的結果,兒童會發(fā)展出自體方向,以及一種去設定具挑戰(zhàn)性且實際的目標之能力。 原始全能的理想自體最初是產生自關聯(lián)到完全可及、愛、需求滿足,和降低緊張的理想客體(母親)?!盒畔⑹?,我定完美的,而且你愛我』。在早期親子關系里,兒童投射自己的夸大到父母身上,父母因而是被理想化的(以Kohue的用詞是理想化的雙親影像 idealizedparentalimago)。最初,兒童希望與這滿有權能的自體客體融合(你是完美的,而且我是你的一部分) ,隨著時間流逝,這想要融合的期望導致父母勝任能力的被內化,以及一種想要靠近這力量泉源的渴望。最后,成熟的人被滿足于知道其他人(朋友、家人等等)在其面對壓力的時候是可及的。 理想化是一個對抗知覺到矛盾和由罪惡感與憂郁里獲取自由的防御,代價是自尊的失去。這防御的失敗會導致幻滅(disillusion)和憂郁。嬰孩理想化過程的重復常發(fā)生于人格疾患個案治療中。
Idealizedparentalimago 理想化的雙親影像
指一個讓孩童能尊敬,并將其當做一個平靜、無誤且全能的影像而與之融合者。而因母親無可避免的不完美,起初的自戀平衡狀態(tài)被邁向成熟的壓力與痛苦的精神張力干擾。嬰孩的精神組織會設法建構關于『完美』的新系統(tǒng)(好一始基的自體。壞一外在的。完美與力量一始基的你。)自戀可視為最初的快樂、力量、完美,以及好的屬性代表(尚未分化的) 。逐漸分化成愉悅、力量、知識、美或道德等各類型完美。這些性質被投射到雙親影像。理想化作用與自戀之間有密切關系(理想化的客體表征、認同作用、自體的連鎖關系)。理想化原欲的出現(xiàn),原欲的灌注有一部分是向客體的,被理想化的性質被當作原欲滿足之源,這如被剝奪則會轉變這客體影像為一內射物(內化作用會被客體失落所加強) 。長保一個特定的客體灌注是不可能的,因而會有挫折。結果是內化作用及驅力調節(jié)之精神結構的增添 (超我)。正常下,前依底帕斯期理想化的雙親影像逐漸失落,伴隨著自我的驅力調節(jié)功能的增加。而依底帕斯期的巨大失落,則肋長了超我的形成。
Mirroring 鏡映
在自體心理學中,父母對子女的正向反應,反映了自體價值的感受,并逐漸灌輸內在的自體尊重。父母對于兒童的活動的欣喜對于兒童的發(fā)展是基本的。這樣鏡映反應的結果,兒童能發(fā)展并維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負。鏡映需求被稱為夸大表現(xiàn)癖的需求,因為它們支持嬰孩關于,我是完美的,且(就是這原因)你愛我的概念。鏡映的自體客體是一種回應并確認兒童在活力、偉大與完美上的天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