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所謂“五胡十六國”,大略是指從公元316年西晉滅亡,到439年鮮卑族拓跋氏統(tǒng)一北方的這一百三十多年里,北方先后建立的十六個政權(唯有成國,地在西南);“十六國”大部分是由趁著西晉滅亡之機而入居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中最主要的五個民族,即所謂“五胡”所建立(唯前涼、西涼、北燕是由漢族人建立)。大略上說,在南方,與北方這些政權同時而并列的,是由漢族人建立的東晉政權。
過去書法研究者們談論東晉和南北朝的書法比較多,而談論與東晉南北對應的“十六國”的書法的,就比較少。這應該是一個被彌補上的欠缺。我們還應該看到,書法史上的這個“空白”被補上的過程中,一定也會在文化史、學術史、佛教傳播史等等方面有珍貴新發(fā)現(xiàn)。
北方這些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們,為了有效統(tǒng)治漢族人聚居的區(qū)域,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法漢族的文化以及典章制度。甚至他們也會穿戴漢族人的服飾,使用漢族語言。“十六國”中的后秦,一度很興盛,特別是在文化上很有些建樹,這與其國王姚興對儒家和佛教文化的深刻關注和提倡,大有關系。正是在姚興的支持下,鳩摩羅什召集來一大批江北頂尖的文化人完成了對某些佛經(jīng)的翻譯。這對中國的語言、文學發(fā)展,乃至佛教傳播史、思想史、民族融合史等,都起到了很大的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
“十六國”戰(zhàn)亂頻仍,流傳下來的書跡甚少。再者,其后的幾個朝代,因為崇尚江左二王之書風,人們對“十六國”的書跡即使得見,也是不太注意珍惜和保存的。還有一層,“十六國”大部分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歷來整理史料的人不把它們作為正統(tǒng),書法遺存方面當然也就跟著很薄弱。以上三方面原因,為我們今天目睹和了解那時的書法就無形中制造了很大的困難。
據(jù)文獻記載,清河崔氏在“十六國”時期有崔悅——崔潛——崔宏,都是擅長書法的。陳寅恪評價他們的書法說:“清河崔氏書法在北方,與瑯琊王氏書法在南方,俱居最高地位?!边@應該引起書法史研究者足夠的注意。崔氏在書法上乃師法衛(wèi)瓘和索靖。由于衛(wèi)瓘對小篆和古文有研究,自然崔氏也是善于寫篆書的。崔氏的書法傳到崔宏這里,基本上也就進入了北魏時期。崔宏(字玄伯)已經(jīng)在北魏朝廷為官了(官至吏部尚書),其“草、隸、行狎之書”皆精妙而為世所重(南北朝之前所謂“草書”,乃是章草;南北朝之前所謂“隸書”,乃指楷書),崔宏之子崔浩后來在官位和書名上都超過了他。崔浩官至司徒,是當時士林和書壇的領袖,章草、楷書、行書俱為精妙,篆書還超過了其先人。崔浩對整個北魏書法的影響是很大的!由于崔浩是屬于北朝書家,本文不再贅述。
而范陽盧氏,在“十六國”時期有盧志——盧堪——盧偃——盧邈——盧玄,俱具書名。盧氏書法上乃師法鐘繇和索靖。值得注意的是盧堪之子盧勖,南渡入了東晉,而盧勖之孫盧循,以善寫尺牘而著名,并熱衷于收藏法書,這二人對東晉書法有何等程度的影響呢?這似乎更應該引起書法史研究者足夠的注意。盧玄之子盧淵,在年代上則算是北魏時的人了,其書名很大,為朝廷所重,“代京宮殿,多淵所題?!保ù┲副蔽哼w都以前的都城平城。)盧玄的從玄孫盧昌衡,歷仕北朝與隋,仍能繼承家法,“博涉經(jīng)史,工草、行書?!?/span>
西晉敗亡之時,中原世族大部分南遷(比如瑯琊王氏)。但也有一部分是西遷了,他們投奔了黃河以西的由漢族張氏建立的西涼政權。這些家族一般都有著很好的文化、學術的傳承,他們一般在北魏統(tǒng)一黃河流域后又遷回中原,仍是北方舉足輕重的書香官宦之家。陳留江氏,就是典型的代表。早在曹魏時,江統(tǒng)受業(yè)于衛(wèi)凱(衛(wèi)瓘之父),其子江瓊傳其業(yè)。江瓊在西晉末年大亂中“避地河西”。江瓊——江強——江紹興,可謂“十六國三江”。江強、江紹興父子在公元439年由涼州內(nèi)遷北魏代京平城。江紹興之子江式,在北魏遷都洛陽之后特以書法著名于時,“篆體尤工,洛京宮殿諸門板提,皆式書也?!?/span>江氏的擅長篆書,讓我們不由聯(lián)想到魏文帝大力提倡古文經(jīng)學之后,北方的學術風氣一直綿延于世族家學的概況。
遺憾的是,現(xiàn)今我們看不到“十六國”時期的崔氏、盧氏、江氏的書法家們的可靠書跡。但根據(jù)北魏遷都之前的《太武帝東巡碑》來推斷,他們的楷書,當也是這般用筆方截,字形趨扁,在結字上尚且多有隸意的。這與東晉的楷書,形成對比(只是到了后來北魏遷都洛陽之后,北方書法才開始接受東晉新體的影響,有了一股“南風北漸”的勢頭)。另外,樓蘭出土的簡牘、殘紙中,包含有十六國時期的,這些楷、行、草書,當與崔氏、盧氏家族的書風大有關聯(lián),是我們研究“十六國”書法的珍貴實物。總之研究“十六國”尺牘的話,我們有這些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又是不幸中的萬幸,值得好好利用。
“十六國”的碑刻很少。前秦建元三年刻的《鄧太尉祠碑》,尚且承襲魏晉隸書碑刻風格。前秦建元四年刻的《廣武將軍碑》,字體兼隸、楷,其長處是粗獷不羈,偏旁寫法奇古恣肆,充滿奇思妙想;短處是無論寫的方面還是刻的方面,技藝比較粗陋。《廣武將軍碑》是四面皆刻,碑陽有界格,尚且稍有收斂;碑側、碑陰無界格,荒率幾至不辨文字??逃?/span>414年的《好太王碑》,碑高六米多,四面刻,系光緒年間出土于吉林集安。字體在隸、楷之間,且用筆有篆籀意。字形疏闊方正,但內(nèi)里的筆畫組合間的位置錯動又出奇趣。
墓志方面,同樣由于戰(zhàn)亂的原因是非常少的。前秦《梁舒墓表》、后秦《呂憲墓表》,尚承魏晉隸書的遺風。而后燕《崔遹墓志》很值得注意,其字體在楷、隸之間,極有可能與清河崔氏的書風有關聯(lián)。因為崔遹這個人,是屬于清河崔氏,任后燕昌黎太守,與崔宏同時。他的墓志,會請本族之人或受崔氏書風影響的書法家來寫嗎?這還是有待論證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