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今譯方法:
1.直譯
所謂直譯,是指緊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詞和句子進行對等翻譯的方法。它要求忠實于原文,一絲不茍,確切表達原意。
例1:
原文: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nóng)?!?譯文:樊遲請求學種莊稼??鬃拥溃骸拔也蝗缋限r(nóng)。” 原文:請學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保ā墩撜Z·子路》)
譯文:又請求學種菜蔬??鬃拥溃骸拔也蝗缋喜宿r(nóng)。” 上面的譯文緊扣原文,字詞落實,句法結(jié)構基本上與原文對等。 但對直譯不能作簡單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漢語在文字、詞匯、語法等方面的差異,今譯時對原文作一些適當?shù)恼{(diào)整或增補詞語也是必要的。
例2:
原文:逐之,三周華不注。(《齊晉鞌之戰(zhàn)》)
譯文:〔晉軍〕追趕齊軍,圍著華不注山繞了三圈。
譯文在“追趕”前補上了省略的主語“晉軍”,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把狀語“三”調(diào)整為補語。如果拘泥于原文,譯成“追趕他們,三圈圍繞華不注山”,就不符合“達”的要求。
2.意譯
所謂意譯,是指在透徹理解原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為體現(xiàn)原作神韻風貌而進行整體翻譯的今譯方法。這種方法多用來翻譯詩歌。
例3:
原文:凌余陳兮躐余行, 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 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墜兮威靈怒, 嚴殺盡兮棄原野。(《楚辭·九歌·國殤》)
譯文:陣勢沖破亂了行, 車上四馬,一死一受傷。 埋了兩車輪,不解馬頭韁, 擂得戰(zhàn)鼓咚咚響。 天昏地黑,鬼哭神號, 片甲不留,死在疆場上。(郭沫若《屈原賦今譯》)
由上面的譯文可以看出,意譯不強求字、詞、句的對等,而著重從整體上表達原作的內(nèi)容,力求體現(xiàn)原作的風采神韻,譯法比直譯靈活自由。但對學習文言文來說,應該堅持用直譯的方法作今譯練習,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閱讀文言文的水平。
古文今譯常見錯誤:
1.因不了解字詞含義造成的誤譯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古義與今義、單音詞與復音詞等字詞問題而造成的誤譯,在文言文今譯的錯誤中占很大比重。
例如:
(1)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齊桓晉文之事》)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愛”字在古代有兩個常用義項,一是親愛義,古今相同;一是吝惜義,今已消失。
例(1)中的“愛”字正是吝惜義?!拔岷螑垡慌!睉g為“我怎么會吝惜一頭?!?,如果不明古義,就會誤譯為“我怎么會疼愛一頭牛”。
例(2)的“卑鄙”是個詞組?!氨啊笔潜跋拢干矸莸臀?;“鄙”是鄙陋,指知識淺薄??勺g為“地位低下,見識淺陋”。如果把這個詞組理解為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就誤譯成道德品質(zhì)惡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語法修辭造成的誤譯 這類錯誤也很多。
例如:
(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孟子·盡心上》)
(2)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果不理解,就會譯為無法理解的“小了魯國”。這句應譯為“孔子登上東山而覺得魯國變小了”。
例(2)的“犬”是名詞用作狀語,不理解就會誤譯為“其中一條狗坐在前面”。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與典章制度而誤譯 缺乏古代文化常識,不了解古代社會生活,也會造成誤譯。
例如:
(1)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袁枚《黃生借書說》)
(2)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于有司。(韓愈《送董邵南序》)
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進士取得做官資格稱“通籍”,意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會誤譯為“精通書籍”。
例(2)的“舉進士”是“被推舉參加進士科考試”。
如果不了解唐代的科舉制度,就會誤譯為“中了進士”。 不認真閱讀、分析原文,是產(chǎn)生誤譯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準確通順地翻譯古文,最重要的是結(jié)合上下文準確地理解每一個詞。
以上雖然列了一些常見錯誤,不過從考試的角度說,這樣的問題不常遇到。所以,重點還是要放在掌握古文翻譯方法上。
古文直譯:
古文直譯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對譯、移位、增補、刪除、保留等。
1.對譯
對譯是按原文詞序,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這是直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譯的第一個步驟。古今漢語詞序一致,句法結(jié)構相同的句子,今譯時不用改變原句詞序,只要從現(xiàn)代漢語中選擇恰當?shù)脑~語來翻譯原句中的字詞就可以了。例如:
原文: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曹劌論戰(zhàn)》)
譯文:齊國軍隊攻打我國。莊公將要應戰(zhàn),曹劌請求接見。
對譯的好處是逐字逐句落實,可以避免漏譯——漏譯是初學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由于古今漢語句子結(jié)構的相同之處很多,所以凡是能夠?qū)ψg的地方都要對譯。對譯有困難或?qū)ψg后意思表達還不夠清楚、句子不通順的,才能用移位、增補等方法作適當?shù)恼{(diào)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漢語某些詞序與表達方式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翻譯時要按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移動詞語位置。例如:
(1) 原文:無適小國,將不女容焉。(《鄭殺申侯以說于齊》)
對譯:不要到小國去,(小國)是不會你容納的。 調(diào)整:不要到小國去,(小國)是不會容納你的。
(2) 原文:誰為為之?孰令聽之?(司馬遷《報任安書》) 宋·蔣捷《一剪梅》宋·蔣捷《一剪梅》宋·蔣捷《一剪梅》
對譯:誰為做事?誰讓聽我的? 調(diào)整:為誰做事?讓誰聽我的?
(3) 原文:邴夏御齊侯。(《齊晉鞌之戰(zhàn)》)
對譯:邴夏駕車給齊侯。 調(diào)整:邴夏給齊侯駕車。
(4) 原文:晉侯飲趙盾酒。(《晉靈公不君》)
對譯:晉侯飲趙盾酒。 調(diào)整:晉侯使趙盾飲酒。
(5) 原文: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于薛乎?(《馮諼客孟嘗君》)
對譯:先生不羞恥,竟然有意想為我收債到薛地嗎?
調(diào)整:先生不覺得羞恥,竟然有意想為我到薛地收債嗎?
例(1)的“女”是前置賓語,翻譯時要調(diào)到動詞“容”的后面。
例(2)的“誰”、“孰”是疑問代詞作前置賓語,翻譯時要移到介詞“為”和動詞“令”后面。
例(3)的“御齊侯”也是一種特殊的動賓關系,賓語不是行為的目的物,而是動詞為賓語而動,翻譯時詞序應調(diào)整為“給齊侯駕車”。
例(4)中“飲”與“趙盾”之間是古漢語特有的動賓關系——使動用法,今譯時,詞序應調(diào)整為“使趙盾飲酒”。
例(5)的“羞”是意動用法,“于薛”是補語,翻譯時要調(diào)為狀語。
3.增補
增補是指古代漢語省略或表達過于簡古的地方,今譯時要作必要的增補。例如:
原文:一鼓作氣,再而衰, 對譯:第一次擊鼓振作士氣,第二次衰落,
增補:第一次擊鼓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已經(jīng)衰落,
原文: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 對譯:第三次便泄盡了。
增補:第三次〔擊鼓〕〔士氣〕便泄盡了。
原文在“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謂語動詞“鼓”,在“衰”、“竭”前面省略了主語“士氣”。翻譯時分別補出“擊鼓”和“士氣”,這樣才能使語意清楚。 增補詞語時應該慎重,要“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補詞語原意就無法表達清楚的情況下,才能增補。
4.刪減
與“增補”相反,刪減是指原文中個別詞語可以刪掉不譯。文言文中某些表達方式和某些虛詞,現(xiàn)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也沒有類似的句法結(jié)構和相應的虛詞,遇到這種情況,只要譯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個別詞語可以不譯。例如: 原文:狼度簡子之去遠。(《中山狼傳》) 譯文:狼估計趙簡子已經(jīng)離遠了。 原文“簡子”和“去遠”之間的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之”字,現(xiàn)代漢語沒有相應的表達方式,可不譯。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詞語可以不譯而直接保留在譯文中。凡古今意義相同的詞語,特別是許多基本詞匯,如人、牛、山、草等,當然可以保留不譯;
像一些表示已經(jīng)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詞語,諸如人名、國名、歷史地名、民族名及官號、年號、謚號、特殊稱謂、特殊學術用語以至專業(yè)術語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譯。例如:
(1) 原文: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公叔段。
譯文:當初,鄭武公從申國娶妻,稱為武姜,生下莊公和公叔段。(《鄭伯克段于鄢》)
(2)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銘》)
譯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歲。
(3)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譯文:“道”可以用言詞表達的,就不是“常道”。
原文(1)中的人名、國名都保留不譯;
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憲宗年號,也保留不譯;
原文(3)中的“道”、“常道”都是具特定含義的哲學概念,也保留原貌。
上述五種具體方法中,對譯是最基本的,其他幾項則是根據(jù)具體情況在對譯基礎上的調(diào)整。我們在今譯時應當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以求既準確地譯出原文內(nèi)容,又行文通暢,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和表達習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