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譯古文
學習古代漢語,需要經(jīng)常把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因為古文今譯的過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運用古漢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綜合考察古代漢語水平的過程。學習古代漢語,應該重視古文翻譯的訓練。
古文翻譯的要求一般歸納為信、達、雅三項。“信”是指譯文要準確地反映原作的含義,避免曲解原文內(nèi)容。“達”是指譯文應該通順、曉暢,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信”和“達”是緊密相關的。脫離了“信”而求“達”,不能稱為翻譯;只求“信”而不顧“達”,也不是好的譯文。因此“信”和“達”是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雅”是指譯文不僅準確、通順,而且生動、優(yōu)美,能再現(xiàn)原作的風格神韻。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學習階段,我們只要能做到“信”和“達”就可以了。
做好古文翻譯,重要的問題是準確地理解古文,這是翻譯的基礎。但翻譯方法也很重要。這里主要談談翻譯方法方面的問題。
一、直譯和意譯
直譯和意譯是古文今譯的兩大類型,也是兩種不同的今譯方法。
1.關于直譯。所謂直譯,是指緊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詞和句子進行對等翻譯的今譯方法。它要求忠實于原文,一絲不茍,確切表達原意,保持原文的本來面貌。例如:
原文: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nóng)。”請學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論語·子路》)
譯文: 樊遲請求學種莊稼??鬃拥溃?#8220;我不如老農(nóng)民。”又請求學種菜蔬??鬃拥溃?#8220;我不如老菜農(nóng)。”(楊伯峻《論語譯注》)
原文: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 齊宣王問道:“商湯流放夏桀,武王討伐殷紂,真有這回事嗎?(楊伯峻《孟子譯注》)
上面兩段譯文緊扣原文,字詞落實,句法結構基本上與原文對等,屬于直譯。
但對直譯又不能作簡單化理解。由于古今漢語在文字、詞匯、語法等方面的差異,今譯時對原文作一些適當?shù)恼{(diào)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壞直譯。例如:
原文: 逐之,三周華不注。(《齊晉鞌之戰(zhàn)》)
譯文: 〔晉軍〕追趕齊軍,圍著華不注山繞了三圈。
譯文在“追趕”前補上了省略的主語“晉軍”,把“三”由原句作狀語調(diào)整為補語,這樣增補調(diào)整才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如果拘泥于原文,譯成“追趕他們,三圈圍繞華不注山”,這種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翻譯只能稱之為硬譯或死譯。
2.關于意譯。所謂意譯,是指在透徹理解原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為體現(xiàn)原作神韻風貌而進行整體翻譯的今譯方法。例如:
原文:
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
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墜兮威靈怒,
嚴殺盡兮棄原野。(《楚辭·九歌·國殤》)
譯文:
陣勢沖破亂了行,
車上四馬,一死一受傷。
埋了兩車輪,不解馬頭韁,
擂得戰(zhàn)鼓咚咚響。
天昏地黑,鬼哭神號,
片甲不留,死在疆場上。(郭沫若《屈原賦今譯》)
由上段譯文可見,意譯不強求字、詞、句的對等,而著重從整體上表達原作的內(nèi)容,力求體現(xiàn)原作的風采神韻,譯法比直譯靈活自由。
對意譯也要防止一種錯誤理解。有人認為,意譯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傳達神韻為主,那么譯時就可以隨意增刪,任意發(fā)揮。這樣的“意譯”,只能稱之為亂譯。意譯是一種要求很高的今譯方法,只有透徹理解原作的思想內(nèi)容,真正領悟原作的語言特色,才有可能進行象樣的意譯。初作今譯練習,一般應直譯,切不可借口意譯而任意亂譯。
二、古文今譯的具體方法
直譯和意譯是對譯文的總體分類,在今譯時還應運用具體的翻譯方法。具體方法大體包括對譯、移位、增補、刪除、保留等項。
1.對譯。對譯是按原文詞序和句法結構,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這是古文今譯最基本的方法。古今漢語詞序一致,句法結構相同的句子,今譯時不改變原句詞序的句法,只要對原句中的字詞,從現(xiàn)代漢語中選擇最恰當?shù)挠袑饬x的詞語來翻譯就可以了。例如:
(1)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曹劌論戰(zhàn)》)
?。?)原文: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
上面兩段譯文,除〔 〕內(nèi)是必要的增補外,字詞,古今是一對一的關系;詞序、句法結構,古今相同。這種翻譯方法就是對譯。
對譯的好處是逐字逐句落實,便于準確地表達原文內(nèi)容。由于古今漢語相同之處頗多,所以對譯也就成了古文今譯的一項基本方法。凡是能夠?qū)ψg的地方,應盡量對譯。對譯有困難或?qū)ψg后意思表達不清楚的,才可作適當調(diào)整。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漢語某些特殊詞序與表達方式,今譯時按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
(1)原文: 彼且奚適也?(《北冥有魚》)
?。?)原文: 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齊桓公伐楚》)
?。?)原文: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鄭伯克段于鄢》)
?。?)原文: 晉侯飲趙盾酒。(《晉靈公不君》)
?。?)原文: 邴夏御齊侯。(《齊晉鞌之戰(zhàn)》)
原文(1)的“奚”是疑問代詞作賓語,置于動詞“適”的前面,今譯時應按現(xiàn)代漢語詞序置于動詞后面。“奚適”應譯為“去哪里”或“往哪里去”。原文(2)的“方城”、“漢水”是介詞“以”的前置賓語,今譯時要移至介詞后面。原文(3)的“二百乘”是“車”的后置定語,今譯時要移至“戰(zhàn)車”的前面。原文(4)中“飲”與“趙盾”之間是古漢語特有的動賓關系,今譯時,詞序應調(diào)整為“使趙盾飲”。原文(5)“御齊侯”也是一種特殊的動賓關系,賓語不是行為的目的物,而是動詞為賓語而動,今譯時詞序應調(diào)整為“給齊侯駕車”。
3.增補。增補是指古代漢語省略或表達過于簡古的地方,今譯時作必要的增添補充。古代漢語省略比現(xiàn)代漢語普遍,今譯時應補出必須補出的省略成分;古代漢語一般表達簡古,為準確清晰地表達原意,今譯時須作必要的增添。例如:
(1)原文: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鄭伯克段于鄢》)
(2)原文: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
原文(1)的譯文,補出“姜氏”以明確“為之請制”的主語;增添“從前”和“不適合給他”兩處,是為了揭示原文中隱含的意義;增補“您的”以限定聽從誰的“吩咐”,使語意表達更清楚。原文(2)于“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謂語動詞“鼓”,在“衰”、“竭”前面懲前省略了主語“氣”。翻譯時分別補出“擊鼓”和“士氣”,這樣才能使語意顯豁。
增補宜慎重,只有不增補原意無法表達清楚的地方,才可增補。如隨意亂補,就會使譯文臃贅,失去準確性。
4.刪減。與“增補”相反,刪減是指原文中個別詞語可以刪掉不譯。古代漢語中某些表達方式和某些虛詞,現(xiàn)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也沒有類似的句法結構和相應的虛詞,遇到這種情況,只要譯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個別詞語可以刪除不譯。例如:
?。?)原文: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諸葛亮《前出師表》)
?。?)原文: 狼度簡子之去遠。(馬中錫《中山狼傳》)
?。?)原文: 維禹浚川,九州攸寧。(《史記·太史公自序》)
原文(1)十位數(shù)與個位數(shù)之間起連接作用的“有”字;原文(2)置于“簡子”和“去遠”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助詞“之”字;原文(3)的句首語氣詞“維”字與“寧”前的詞綴“攸”字,現(xiàn)代漢語沒有類似的表達結構和相應的詞語,今譯時均可刪除不譯。
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詞語可以不譯而徑直保留在譯文中。凡古今意義相同的詞語,特別是許多基本詞匯,如人、牛、山、草等,當然可以保留不譯;像一些表示已經(jīng)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詞語,一些專有名詞,諸如人名、國名、歷史地名、民族名及官號、年號、謚號、特殊稱謂、特殊學術用語以至專業(yè)術語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譯。例如:
(1)原文: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鄭伯克段于鄢》)
?。?)原文: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3)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
原文(1)中的人名、國名都移入譯文,保留不譯;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憲宗年號,也保留不譯;原文(3)中的“道”、“名”、“常道”、“常名”都是具特定含義的哲學概念,也可徑直移入譯文,保留原貌。
所謂保留,是就字面說的,實質(zhì)上它仍是對譯。這類保留的詞語如須加以說明,可用加注方式處理,如在“元和”后用(唐憲宗年號)注明。但所加的注只是解說,而不是翻譯。
上述五種具體方法中,對譯是最基本的,其他幾項則是根據(jù)具體情況在對譯基礎上的變通調(diào)整。我們在今譯時應當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以求既準確信實地譯出原文內(nèi)容,又行文通暢,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和表達習慣。
這里特別要強調(diào)的是,平時練習中,要注意練習“操作程序”,這就是:
第一步,將古文中詞的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對應著寫下來。
第二步,看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否是詞類活用、名詞狀語、前置賓語等。尤其要注意詞類活用。
第三步,看有無需要調(diào)整的地方(移位、增補、刪減等)。
如果按部就班,即使有難以理解的句子,一般都可以順利地解決。
三、古文今譯常見的錯誤
1、因不了解字詞含義造成的誤譯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古義與今義、單音詞與復音詞等字詞問題而造成誤譯。例如:
(1)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齊桓晉文之事》)
?。?) 周道:太子死,立適孫。(《史記·梁孝王世家》)
?。?)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詩經(jīng)·豳風·七月》)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諸葛亮《前出世表》)
“愛”字在古代有兩個常用義項,一是親愛義,古今相同;一是吝惜義,今已消失。例(1)中的“愛”字正是吝惜義。“吾何愛一牛”應譯為“我怎么會吝惜一頭牛”。有人由于不明古義,誤譯為“我怎么會疼愛一頭牛”。例(2)的“適”是“嫡”的古字。在宗法社會中正妻稱“適(嫡)”,正妻所生的兒子稱“適(嫡)子”,立嫡長子是宗法社會的王位繼承制度。句中“適孫”,指帝王的長孫,有人按“適”的簡化字“適”譯為“合適的孫子”,與原意相差很遠。例(3)的“剝”,是“撲”的通假字,意思是撲打。有人就“剝”的本義“割裂”來翻譯,造成誤譯。例(4)的“卑鄙”是個詞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識淺薄??勺g為“地位低,知識淺”。有人把這個詞組理解為雙音節(jié)詞,徑直移入譯文,就誤譯成諸葛亮道德品質(zhì)惡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古代漢語語法修辭造成的誤譯
這類錯誤數(shù)量也很多。例如: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孟子·盡心上》)
?。?)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
?。?)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例(1)的“小魯”,有人譯為“小了魯國”,這是由于不了解此處“小”字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而誤譯。此句應譯為“孔子登上東山而覺得魯國小了”。例(2)“其一犬坐于前”,有人譯為“其中一條狗坐在前面”,這是不了解“一”字后省略“狼”字,“犬”字是名詞用作狀語而造成的誤譯。因譯為“其中一條狼狗那樣蹲坐在前面。”例(3)中“就木”的“木”字,指棺槨,屬修辭上的借代格。“就木”是走向棺木,可譯為“進棺材”。有人譯為“去尋找木頭”。這是由于不了解古代漢語修辭而造成的誤譯。
3、不了解古代生活與典章制度而誤譯
缺乏古代文化常識,不了解古代社會生活,常會造成誤譯。例如:
?。?) 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袁枚《黃生借書說》)
?。?) 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 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于有司。(韓愈《送董邵南序》)
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進士取得做官資格稱“通籍”,意為朝廷中有了名籍。有人譯為“精通書籍”,這是不了解古代習俗造成的誤譯。這幾句可譯為:“所以看了什么書,總是弄懂并記牢。做官后,官俸化掉,書籍買來,一本本堆得滿滿的。”例(2)“茶煙歇”,有人譯為“茶品完了,煙抽完了”,這是不了解當時社會生活造成的誤譯。原文“煙”指煮茶的爐煙。宋代喝茶要煮過,與現(xiàn)代用開水沖不同;煙草于明代才傳入我國,北宋初的王禹偁根本不可能抽煙。“茶煙歇”應當譯為“茶爐的煙散盡了”。例(3)“舉進士”,有人譯為“中了進士”這是不了解唐代的科舉制度與明清不同而造成的誤譯。唐代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人稱進士,“舉進士”是“被推舉參加進士科考試”的意思。如已考上進士,就不能說“連不得志于有司”了。
4、不明解詞的注釋與翻譯的區(qū)別而造成誤譯
字典辭書與古文注本對字詞的解說與翻譯是不同的。有人不了解這一點,把字詞的解說簡單地移入譯文而造成誤譯。例如:
?。?) 貞元十九年,由藍田尉拜監(jiān)察御史。(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2) 雩而雨,何也?(《天論》)
例(1)有人譯為“唐德宗李適年號十九年,〔柳宗元〕由藍田縣尉升任御史臺的屬官,掌監(jiān)察百官、巡按郡縣獄訟、軍械等事。”這是把“貞元”和“監(jiān)察御史”的解說抄入譯文所造成的誤譯。唐德宗年號除“貞元”外尚有“建中”、“興元”;“御史臺的屬官”也不止“監(jiān)察御史”一種。照抄解說,反而造成含義不清、文句不通。例(2)有人譯為“古代求雨的一種祭祀而下雨,為什么呢?”這是照抄“雩”字的解說而造成的誤譯,“雩”是求雨的祭祀,既可用作名詞,也可用作動詞,例(2)中用作動詞。“雩而雨”應譯為“祈天求雨后下雨了”或“雩祭后下雨了”。
不認真閱讀、分析原文,是產(chǎn)生誤譯的重要原因。如上面所舉“其一犬坐于前”句,前面已有“一狼徑去”,而根本沒有出現(xiàn)“犬”字,只要細心分析就會清楚:“其一”是指其中一條狼,只不過“狼”字承前省略了。“犬坐于前”的主語既然是“狼”,“犬坐”當然不是“狗蹲坐”,而只能是“像狗那樣蹲坐”的意思。誤譯者沒有發(fā)現(xiàn)“犬”字是名詞用作狀語而導致誤譯。文章是個整體,字、詞、句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詞與詞、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都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制約的。也就是說,詞、句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義才是確定的。所以必須認真閱讀原文,從文章整體出發(fā)進行今譯,才能少出或不出錯誤。
四、今譯的要求——信、達、雅
古文今譯的要求,一般歸納為信、達、雅三項。信、達、雅原是嚴復《天演論·譯例言》中提出的翻譯外文的原則,但對古文今譯也基本適用。
第一,關于“信”。“信”即信實,指譯文要準確地反映原作的含義,避免曲解原文內(nèi)容。例如:
原文: 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戰(zhàn)國策·秦策一》)
誤譯: 蘇秦……讀書想睡覺,就拿起錐子刺自己的屁股,血流到腳上。
這段譯文有兩處不準確,沒有達到“信“的要求。其一,“睡”的古義是“坐寐”(《說文解字》:“睡,坐寐也。”),即坐著打瞌睡,而不是躺下來睡覺。蘇秦讀書困倦,很自然地坐著打盹兒。譯成“睡覺”,不準確。其二,“股”指大腿,因不了解古義而譯成“屁股”。此段應譯為:“蘇秦……讀書〔困倦〕要打瞌睡,就拿起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腳上。”又如:
原文: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諫弭謗》)
誤譯: 周厲王暴虐,國內(nèi)的人誹謗周厲王。
這段譯文也有兩處不準確,沒有達到“信”的要求。其一,句中的“國”指國都,“國人”指國都里的人,譯成“國內(nèi)的人”,不確切。其二,“謗”字上古漢語指公開批評錯誤,沒有貶義。厲王暴虐,國人才議論,不是惡意的誹謗,而譯者用“謗”的今義去翻譯,結果歪曲了原意。此兩句應譯為“周厲王暴虐,國都里的人議論厲王。”
第二,關于“達”。“達”指譯文應該通順、曉暢,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就是說,譯文在內(nèi)容上與原文不相符,表達不順暢,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便不合乎“達”的要求。例如:
原文: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觸草木,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
譯文: 永州的野外出產(chǎn)奇異蛇,黑底而白花。異蛇觸草木,草木全盡死。
這一段譯文內(nèi)容上沒有多大問題,但表達方面文白夾雜,生澀拗口。“奇異蛇”、“黑底而白花”、“全盡死”等,都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異蛇”、“觸”該譯而沒有譯,使譯文讀起來不順暢。此段可譯為:“永州的郊野生長一種怪蛇,黑色的皮上帶有白色斑紋。它碰到草和樹木,草和樹木都會死去。”又如:
原文: 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從而后》)
譯文: 孔子說:“隱士呢。”讓子路返回去見他。到了,卻走了。
這段譯文逐字翻譯,沒有失誤、不實之處,但意思沒有表達清楚,不符合“達”的要求。原文“隱者也”和“行”的主語是荷蓧丈人,“至”的主語是子路,都承前省略了。這樣省略符合古代漢語的表達習慣,但不合乎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要求。譯文應該把省略的成分補出來。可譯為:“孔子說:‘他是個隱士啊。’讓子路返回去看望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卻走開了。”
“信”和“達”是緊密相關的。脫離了“信”只求“達”,不能稱為翻譯;只求“信”而不顧“達”,也不是好的譯文。因此“信”和“達”是古文今譯不可或缺的兩項基本要求,不可偏廢。
第三,關于“雅”。“雅”是對譯文較高層次的要求。它要求譯文在信實通順的基礎上能表達得生動、優(yōu)美、再現(xiàn)原作的風格神韻。這是孜孜以求的目標,不易一時奏效。對初學者來說,如能在“信”“達”的基礎上初步體現(xiàn)出原作的語言特色,也就可以了。
雅與不雅總是相對而言的。例如:
原文: 前者呼,后者應。(歐陽修《醉翁亭記》)
譯文一: 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答應。
譯文二: 走在前面的召呼著,走在后面的答應著。
譯文三: 前面的人呼喚,后面的人應和。
這三種譯文,內(nèi)容上都沒有什么不妥,也都通順,但卻有優(yōu)劣之分。歐陽修這兩句是描寫滁人游山的情景的。比較而言,譯文三較能傳達出游人從容而又熱烈的情態(tài),與原文的格調(diào)、特色基本一致;譯文一則顯得匆忙窘迫,粗聲粗氣,不像描寫游山,與原文風格相距較遠;譯文二則好像描寫趕路,語言風格也與原作不類。相對而言,譯文三比較合乎“雅”的要求。又如:
原文: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文一: 沙鷗飛散開來又停歇攏來,鱗片閃光的大魚游來游去。
譯文二: 沙鷗在湖面上飛翔或聚止,魚兒在水里自由游蕩。
譯文三: 自在的沙鷗飛翔群集,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
上述三種譯文都基本符合信、達的要求。但譯文一、二對原句是對偶句這一語言特色考慮不足。譯文三則以對偶句來翻譯,情調(diào)風格與原作相近,因此比較合乎“雅”的要求。
譯文的“雅”是建立在“信”、“達”的基礎上的,不能脫離原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特色去追求外加的所謂“雅”。那種不顧原文而隨意發(fā)揮,甚至憑空增添修飾成分,借以使譯文生動優(yōu)美的做法,是錯誤的。例如:
原文: 愬親行視士卒,傷病者存恤之,不事威嚴。(《李愬雪夜取蔡州》)
譯文一: 李愬在軍中,時常下去了解戰(zhàn)士的情況,看見病號和受傷的人,總是親切慰問,端湯捧藥,一點架子也沒有。
譯文二: 李愬親自下去視察士卒,對傷病員親切慰問,不耍威風。
譯文一看上去細致生動,但有許多詞語是憑想象硬加上去的,如“時常”、“總是”、“端湯捧藥”、“一點”等等。這樣做連“信”的要求都沒有達到,更談不上“雅”了。不如譯文二老老實實對譯,把原文樸實無華的語言風格自然地表現(xiàn)了出來。
譯文油滑俗氣與不恰當?shù)厥褂蒙Х窖栽~語,是最傷“雅”的,應注意避免。例如:
原文: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韓愈《師說》)
譯文一: 他跟他年齡差不多,學問也是半斤五兩。
譯文二: 某人和某人年齡相近,學問也相仿。
譯文一將“相似”譯為“半斤五兩”,與原作端莊嚴肅的特色相背離,給人一種油滑俗氣的感覺,相比之下,譯文二顯得“雅”些
關于“雅”,涉及的問題還很多,不能一一詳談。做今譯練習,如能較好地體現(xiàn)出原作的語言特色,也就初步地達到了“雅”的要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