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出的“變體成本”
撰稿·江小魚
回顧漢字的發(fā)展歷史,正式場合有穩(wěn)定的正體字標準,而非正式場合可以較為隨意地書寫,漢字的象形特點,可以讓書寫者寫字如作畫,可以注入情感,這也是漢字書法成為一門藝術的重要原因。
隨著經濟發(fā)展和改革的深入,中國在世界上影響力愈加廣泛了,中國的語言和文字也慢慢被越來越多人所關注。而有關中國漢字的簡繁體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過。有些人認為中國漢字簡化是非常必要的符合形勢的改革,因為簡體字容易辨認和書寫,便于推廣普及,節(jié)省了人們大量的時間。甚至有人從環(huán)保角度,認為節(jié)省紙張和墨水,有利環(huán)境保護。另一些人則認為,漢字的簡化是文化的倒退,非但削弱了美感,并且容易引起混淆。目前兩套文字體系并存,大陸簡體,香港、臺灣等地區(qū)還是繁體傳統(tǒng),這樣不方便交流。他們認為恢復繁體字的法定地位刻不容緩。
雙方各執(zhí)一詞,觀點正確性卻未必經得起推敲。譬如很多人認為簡體字由于筆畫少,相對容易記憶,更容易為初學者掌握,有利于對外推廣。然而,由于漢字獨特的象形結構,繁體字的數量比簡體要多,兩個完全不同意思而對應同一個字的情況會減少很多,如“骯臟”和“肝臟”、“太后”和“以后”、“頭發(fā)”和“發(fā)展”里頭的幾個字,繁體字是各自不同的,也更為符合漢字獨特的象形特點。初學者掌握了基本的結構和字根之后,對繁體字的學習和辨認是更為容易一些。簡體字雖然筆畫減少了,但是由于一字更加多義,對于原本為英語語系的人來說,恐怕是更加混亂。特別考慮到如今是信息化時代,繁體字雖然在書寫上相對耗時,但經常拿筆寫字的情況已經很少見,外國人恐怕就更少了。最常使用的是在閱讀上,過了開頭的識字一關,對于外國人來說,顯然,閱讀繁體字會比簡體字速度要快,因為減少了辨認關聯(lián)詞的時間。而在電腦輸入速度上,兩者是基本沒有區(qū)別的。
那種認為漢字是國粹、是民族的象征,因此一點也不能改變的觀點也是過于輕率的。事實上,歷史上官方采用的漢字標準并非一成不變,從小篆到隸書,直到楷書,因為很好地保存了古文字的形、音、義特點,才延續(xù)一千七百多年沒有多少變動。目前我們使用的大量簡化字,很多都是收集民間廣泛存在的手寫格式而成的,而這些格式其實很早之前已經出現,但一直是用于書法和快速手寫記錄上。也正是因為正規(guī)字體已臻成熟之境,人們私底下書法和記錄的手寫體,經歷一千多年,也沒有改變正體字的構造和形狀,無論官方還是民間的出版物還都是使用正規(guī)格式。這實際上是節(jié)省成本的市場自發(fā)選擇:以法定的楷書為正體,容易學習、辨認,而在實際使用的時候,發(fā)展起來便于快速書寫的各種書法格式,如行書、草書等等。它們并行存在于歷史長河之中,構成了多姿多彩的漢文字文化。
反思歷史,上世紀初許多人認為漢字是落后的象形文字,而拼音文字才是科學和先進的,受此影響,當時中國的漢字簡化運動,其最終目標是拼音化。如今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觀點的荒謬性,然而,由于簡化字已經是既成的事實,之前數十年改革過程的投資,包括對大量人員的培訓,包括幾十年來的印刷資料,大到圖書館藏、國家檔案資料,小到每一個人都要使用的人民幣和身份證,都印有漢字。一個城市,由于公共汽車線路變化而更換相關標志的費用就已經高得驚人,如果通過國家法令,驟然取消簡體字,回復繁體字的官方地位,其成本無疑會是天文數字。
因此,華語社會不妨抱以寬容之心,讓目前的簡體繁體兩套漢字模式并存,就如同現在可以并存橫豎兩種排版形式一樣。帶有英文和阿拉伯數字的文字,豎排是不科學的,而一些古典文化的書籍,筆者就基本上非豎排繁體不買了。重要的是要允許出版商自由選擇排版模式和簡繁體字形,相信借助市場之力,更多的學界精英會總結經驗,提出更為合理的改良方案,出現第三個方案亦未可知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