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出汗,其實是體內(nèi)有淤血所致,我用一張清代名醫(yī)的方子,治療患者愛出汗的毛病。
半年前,一位患者從鄉(xiāng)下老家來找到我,治療他愛出汗的毛病。
這位患者56歲,說是自己一年前,在地里勞作時,出了不少汗,同時還感受到了風寒。
從那以后,他就出毛病了:無論什么時候,只要稍微有點體力勞動,立刻出汗,而且汗流不止。
怎么辦?這個時候,必須身體靜止,休息不動。漸漸地,這個汗次才能消停。
但問題是:他不可能不動彈??!所以這一年以來,他幾乎一直在出汗,而且由于出汗,還頻繁感冒。感冒了,服用一些祛風散寒的解表藥,汗出得更嚴重。
最難受的,是夜里。他躺下不動了,這汗就沒有了。但與此同時,他全身潮熱,似乎有火在往外冒。他把被子掀開,可是被子一掀開,他又感到身體畏寒。
家人為了他到處求醫(yī),桂枝湯喝過了,玉屏風散也試過了,全都不好使。
到后來,城里的親戚推薦他來醫(yī)館試試。
面診時發(fā)現(xiàn),患者脈弦沉緩而稍澀,舌質發(fā)紅,舌邊隱隱有瘀斑。仔細詢問,患者說自己出汗之前,往往有一股熱氣從身體里往外蒸發(fā)。熱氣一蒸,他就開始出汗。
了解到這些,我給他開了方子:當歸、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紅花、柴胡、牛膝、桔梗、地骨皮、青蒿、甘草。
結果,用這個方子,患者服用五天,出汗大大減少。再用五天,多汗現(xiàn)象完全消失,也沒有了“熱氣外蒸”的感覺。困擾一家人一年多的毛病,終于好了。
咱們看啊,這個人脈沉緩而澀,舌邊隱隱見瘀斑,舌質發(fā)紅。這個從診斷學角度來說,就屬于瘀血癥了。
淤血這個東西,積存于體內(nèi),它容易生熱。什么原因呢?血為氣之母,能載氣。淤血阻滯,必然導致氣滯不行。氣是什么?氣是一種能量。能量淤積在一起,當然要化熱了。
因為患者體內(nèi)淤血發(fā)熱,所以病人總感覺到有熱氣從體內(nèi)向外蒸發(fā)。潮熱之感,就是這么來的。熱邪迫津外出,他就無時無刻在出汗。
當然,他總出汗,就會影響到肌膚腠理的固密。所以,每當他感受風邪的時候,哪怕是因為潮熱難耐而掀開被子,他也會覺得怕冷、畏寒。
白天活動的時候,他的體內(nèi)勢必生熱。這個熱,和血瘀所生之熱疊加,造成患者汗出不止。
既然如此,我們就得從活血化瘀入手,把患者體內(nèi)的淤血處理干凈了,其他毛病自然迎刃而解了。
其實我給患者的方子就是血府逐瘀湯的化裁。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出汗、潮熱的方法,可是出自清代名醫(yī)王清任之手。
其中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牛膝用于活血化瘀。白芍和生地,養(yǎng)陰血,以免活血之品傷血。柴胡、桔梗,用于調(diào)暢氣機,使得氣行血則行。最后,加青蒿和地骨皮,清虛熱,治療骨蒸潮熱。
當然,愛出汗這個事兒,體內(nèi)有淤血只是其中一種情況,我只是給大家提供了一種思路,具體的治療方法,還得是辯證治療,一人一方,望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