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初拓爨寶子碑拓本
《爨寶子碑》全稱為“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碑質(zhì)為沙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于云南省曲靖縣揚旗田村,1852年移置曲靖城內(nèi),現(xiàn)存于曲靖一中爨軒內(nèi)爨碑亭。碑首為半圓形,整碑呈長方形,高1.83米,寬0.68米,厚0.21米。碑文計13行,每行30字。碑尾有題名13行,每行4字,額15字,均正書。此碑的書法在隸楷之間,體現(xiàn)了隸書向楷書過渡的一種風格,為漢字的演變和書法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其極高的書法的地位。在書法史上與《爨龍顏碑》與《爨寶子碑》并稱為“爨”,前者因字多碑大稱“大爨”,此碑則被稱為“小爨”。1961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撥款重新修理工建碑亭,加固碑座。
碑文記述爨寶子生平,系爨部族首領,世襲建寧郡太守。滇人袁嘉谷曾為碑亭撰書一聯(lián)“奉東晉大亨,寶子增輝三百字。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年。”這里的“三百”、“二千”,是為了語言對仗,取其約數(shù)。實際上立碑至現(xiàn)在,已有將近1600年歷史,碑文共有388字。大亨是晉安帝壬寅年(公元402年)改的年號,次年又改稱元興,至乙已(公元405年)又改號義熙。云南遠在邊陲,不知內(nèi)陸年號的更迭,故仍沿用。
爨氏作為南中大姓、豪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三國時代,諸葛亮親征云南,平定南中大姓叛亂后,“收其俊杰”為地方官吏,其中就有“建寧爨習”,官至領軍;諸葛亮又“移南中勁卒”,充實蜀漢軍隊,“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至南北朝,爨氏已稱雄南中。1971年陸良縣曾出土石刻一方,上書“泰(太)和五年歲在親(辛)未正月八日戊寅立爨龍驤之墓”。“龍驤”是晉將軍名,地位略低于三公,晉南北朝在南中的統(tǒng)治者,多加封“龍驤”。這碑石雖僅寥寥數(shù)語,但證明在“爨寶子碑”之前80余年,爨氏就有人做龍驤將軍。其家族早已赫一時,稱霸一方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