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落后論”的幽靈,在中華大地游蕩了近百年。“五四”時期的所謂“漢字革命”將漢字與封建主義的舊思想、舊道德、就文學、舊文化相提并論。一些文化革命斗士、旗手,成了批判漢字的斗士、旗手。解放以后,“文字改革委員會”以鄙視漢字的態(tài)度、敵視漢字的立場,一心琢磨著、算計著如何徹底消滅漢字,給漢字加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進行全面的封殺。祖國培養(yǎng)的某些語言學家,也成了自己母語的審判官和掘墓人;一些語言文字工作者,成了打到漢字的急先鋒。
瑞典漢學家高本漢說:“中國人拋棄漢字之日,就是他們拋棄他們自己的文化基礎之時。”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承載中華數(shù)千年燦爛文明的漢字,而他們的子孫卻要自己來挖掉自家的墻角,要親手毀掉這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悲劇。
漢字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瑰寶,漢字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民族文化底蘊,它坦露著民族文化的心跡,漢字優(yōu)美如畫,瀟灑飄逸,別具神韻、氣質(zhì),是一種無與倫比的高雅的文字。
漢字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是傳統(tǒng)文化的脊梁,是“壓縮”的傳統(tǒng)文化精華。漢字是打不倒的!
一,漢字是“意象文字”
對于漢字的研究必須回到我們的故土家園,回到傳統(tǒng)的形而上來。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經(jīng)典概括應該是“一元論”——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二元合一的認識論。而我們往往習慣于主客分離的二元論的思維模式,如人們關于傳統(tǒng)思維的某些表述——直覺性,、頓悟性、形象性、系統(tǒng)性、整合性等,這種認識都陷入了二元論的誤區(qū)。中國傳統(tǒng)思維不是純抽象的精神活動,而是二元合一的認識過程。古人對于客觀世界的認識始終帶有一種強烈的主體意識,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難分難舍的,在一切認識過程中很難找到純粹的單一的抽象,抽象的意念總是用具體形象來表達。這種二元合一的思維模式對于中國人來說具有認識論的意義。筆者且將這種思維模式名之為“意象思維”。“意象”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范疇,下面予以說明。
意,指主體的思想意識、主觀意念、主觀情意、精神氣韻、事物的本質(zhì),總之是主體的思想、思維、認識、情感活動,屬主觀范疇。提升到形而上則是指傳統(tǒng)的世界觀、認識論,、價值觀、審美觀等傳統(tǒng)觀念。
象,即自然、社會、人生中的客觀形象與現(xiàn)象,是認識的對象、客體、屬客觀范疇、主體(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觀人事(及社會),所觀察的的就是“象”,如天象、星象、氣象(不是天氣,“氣”即物的本原])、物象、事象、事象、聲象、人體的脈象、臟象等。
意象,客觀存在的象,一旦被覺察、被認識,就與主體的“意”結合而成為“意象”。天人合一的世界觀認為天、地、人、社會,是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宇宙間萬事萬物,一切自然、社會、人事現(xiàn)象,人的一言一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單獨發(fā)生的,是天道、物理、人性的表現(xiàn),而天道、物理、人性是同一的(不是“統(tǒng)一”),這就是主體之“意”。
意象思維,主體觀察萬象之時,主觀的“意”即十分自然地與“象”結合而成為“意象”。主體思維過程中一般不存在孤立、單純、客觀的“象”,而是有“意”之“象”,即意、象結合的“意象”,再以“意象”為材料,進一步展開一系列思辯活動,這種思維活動,就是所謂的“意象思維”。
如《史記》載:范增對項羽說:“吾令人望其(沛公)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之氣也。” 這里的“龍虎之氣”皆為意象,決非自然之風云、山中之猛虎,水中之蛟龍。范增通過龍虎五彩之云氣這些“意象”,來表達對劉邦的判斷。
古人無論一個概念,一種思想的表達,或哲學思考,所運用的都是意象思維.。“意象”成了傳統(tǒng)思維的細胞。每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意象,漢字是意象思維最成功、最典型的范例——可感性形象與抽象意念的統(tǒng)一體,是主客二元合一的認識論的產(chǎn)物。
主觀意識與客觀形象在漢字中融為一體,所以說漢字不是象形文字,而是“意象文字”。其“象”為漢字的字形和字音,表層文化意義而已。其“意”(對形象的概括和抽象)是漢字的深層文化意義。每一個漢字都是“意”與“象”二元合一結構而成。
如“一”字,就其“象”來說,是平平直直的一橫,具體表示“1”這個數(shù)。
但其“意”,則有高度抽象的概括意義:《老子》云“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 物。”所以“一”即宇宙的本原,陰陽的統(tǒng)一體,是一個哲學概念。
“一”還表示道家的一種思維狀態(tài)——守一、抱一,指一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辨的,處于混沌的意識狀態(tài),以體會萬物皆一 的無差別境界。通過守一、抱一的思維活動,理解宇宙同構同 的原理,變“相異論”為“同一論”,變主客分離、天人兩分,為主客相融、天人合一,使我與自然歸于和諧同一。
所以,“一”又有統(tǒng)一、專一、同一、純一、純正、一致、相同、全、滿的意思.。這些都是對“一”這個形象的抽象。
二,漢字深深扎根于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之中,是先民的心聲
漢字的“象”通過象形和象聲來表現(xiàn)。
“象形”就是拼形(即漢字的“形旁”),用線條組裝一定的圖形,是的視覺信息。拼音文字是聽覺文信息,視覺信息比聽覺信息更豐富,傳遞更迅速、更準確。圖形的又一優(yōu)點是形象性強,易于激發(fā)識字者的聯(lián)想。漢字的形體結構講究上下、左右對稱,與中正、和諧的傳統(tǒng)審美觀認同。
“象聲”是指漢字讀音的形象性(即漢字的“聲旁”)。漢字由單音節(jié)組成,每個音節(jié)都有“平上去入”四聲,讀起來抑揚頓挫,富于音樂美。拙稿詩歌從四言、到五言、到七言,平仄相對,排列整齊,詞、曲句式長短錯落有致,體現(xiàn)了漢字獨有的韻味。
中華民族是一個詩的民族,詩的傳統(tǒng)綿綿不絕。古老、淳樸、美麗而富于魅力的漢字,給了詩人無限的靈性和感情的沖動。
所以漢字的字形(即“象”),它不是簡單的圖畫,不是沒有生命的符號,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漢字的字義(即“意”),它包含著先民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主客一體的認識論,每一個漢字里都流淌著主體的生命,都滲透著強烈的主體意識,它是先民的“心聲”,蘊含著先民們古老的心跡、意識、觀念和靈氣。漢字很明確地表達了主體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抽象、分析、綜合等思辯過程。是主體對客體的觀察、體驗的結晶與表達。解開漢字這個“意”的密碼,就深入到了漢字的根本,也就找到了中華文化的靈魂與焦點。
漢字深深扎根于源遠流長、綿綿不絕的的民族文化之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超強的穩(wěn)定性。漢字古今相連,歷久不衰,常用常新。學習漢字就是與古人對話,就是開發(fā)傳統(tǒng)文化,就是繼承傳統(tǒng)智。漢字古老樸實,雖屢遭異族與同胞的伐撻,但仍然未被異化,仍然與人們的心靈貼近。漢字的穩(wěn)定性使其承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學習漢字,就是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三,漢字上凝聚著科學而簡約的“語法”
拼音文字有十分復雜的語法(如詞形、句型的變),沒有了語法,幾個字母是絕對組不成語言的。而漢語則不然,幾個漢字就能組成句子。因為漢字在不發(fā)生任何形態(tài)變化的情況下,其(漢字)的意義、功能、詞性都可能發(fā)生變化。如“帶領”與“領帶”,“水車”和“車水”,字的位置一換,其詞性、意義都發(fā)生了變化,而其形態(tài)一點也沒有變化。這種“語法功能”的奧秘,僅僅在于“詞序”的變化。一般的漢字,絕大多數(shù)不止一個義項,且隨著義項的變化,其詞性也發(fā)生變化——所以,漢字也具備了一定的獨特的語法功能。
四,漢字是開發(fā)兒童智力的工具
漢字由于是“意”、“象”的組合,所以它是一種“復腦”文字。兒童用右腦識“象”,左腦辨“意”,左右腦并用,這樣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相促進補充,使?jié)h字成為一種開發(fā)兒童智力的特別工具。
五,文字高于語言(就漢語而言)
文字和語言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文字和語言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人類是先有語言而后才有文字,人類創(chuàng)制語言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和語言功能不同的,可以“傳于異方、留于異時”的超時空的視覺表義符號系統(tǒng)——顯然,拼音文字沒有很好地完成這項任務,因為,它(拼音文字)只能表音(聽覺文字),不具備視覺功能。若干年以后,語音一但發(fā)生變化,文字就沒用了。而漢語中,方言無數(shù),東南西北,千差萬別,提筆一寫,識字的人一下子就有了“共同語言”。古今漢字讀音差別也很大,但字義卻比較完整地流傳下來了,使今人能直接閱讀幾千年前的典籍。
語言是人們交往活動中自然形成的,約定俗成而已。文字則是人為的,是人的有目的的理性活動的產(chǎn)物,它是文化的載體。文字中的字、詞(就漢語而言),比口語中的音節(jié)意義(口頭語言只能是用音節(jié)表達)更豐富(如【yi】這么一個音節(jié),可以用成百個漢字來表示)、更簡潔明了、更準確、更精細。文字有很強的造句功能,由文字組成的書面語言比口頭語言其內(nèi)涵更豐富、意蘊更深遠、韻味更濃烈、形式更活潑。
讓我們在熱愛祖國的同時,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漢語、漢字,認真學習漢語、漢字,傳承中華文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