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3125136050@qq.com
收 麥 時 節(jié)
作者 秦獲幸
華州民謠說:麥梢黃,餓斷腸。
華州民謠還說:麥梢黃,女看娘。
布谷鳥盡責盡職,飛來飛去,提醒農民伯伯:布谷布谷,麥熟快收!
算黃鳥性子更急,一個勁催促農夫:算黃算割,算黃算割!
五月艷陽天,金黃麥浪翻。人在天地間,和諧大自然。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游。雞鳴狗吠炊煙,萬物生機盎然。好一幅祥和愜意的美好畫面。
糧食之王小麥,在經(jīng)歷了秋播冬眠春醒夏熟的四季輪回,終于要把豐碩的果實奉獻給偉大的耕耘者。面對金黃色的豐碩成果,老農民早早就做好了收獲前的準備工作。一場龍口奪食的戰(zhàn)斗就要打響!第一個回合就是先杠場。
造物主為人類提供了豐裕的各種作物,大麥就是一種早熟的農作物。大麥的特性就是早熟,供農夫早收割騰出地來用作堆放碾小麥的場面。
杠場的工序并不復雜。人們把收割后的地面雜物清埋干凈,用耙把地面搔平搔虛,然后就是潑場,套上牲口曳碌碡碾壓。潑場碾壓重復多次,直至又光又平瓷實的場面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
在生產(chǎn)隊時期,孩子們在場面上撒了歡。他們滾鐵環(huán),雞餡仗。為數(shù)不多的加重自行車成了娃們練習騎行的寵物。
場面四周擺放了各種不同的水甕,鐵鍋,水缸,里面都裝滿了備用水。
村頭墻上用石灰水刷寫有防火的標語。
生產(chǎn)隊的保管室里每天都有幾個能工巧匠在修整夏收農具。纏掃帚,修杈把,釘木锨……各種有關夏收的農具,力求完美。
纏掃帚如同在加工一件工藝品,既美觀又實用。那些四股杈,六股杈,筋杈,sa杈缺齒的,斷把兒的都一一換新修整。
家家戶戶都磨刀霍霍,收拾好木鐮子,準備割麥掙工分。
雖然在集體化時代,有些生產(chǎn)隊敢于靈活的使用大包干,定額管理的辦法。
每割一畝小麥記多少工分,高過平常磨洋工兩倍以上,這樣就極大的調動了婦女們的積極性。
每當會計用腳步仗量好地以后,.那些麻利的女將們如餓虎撲食,揮舞鐮刀,身后很快就是一堆又一堆的麥堆子。
除了婦女們割麥,還有男勞力的釤麥組。釤子算是老農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比較先進的收割工具。操作者四肢都動,擰腰轉身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規(guī)范,否則會發(fā)生流血事件。
這種比原始人進步的收割方式一直延續(xù)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多少國人打破腦袋也想不通,建國四十多五十年農業(yè)機械化咋進行得那樣緩慢,能快過蝸牛跑步!不知道是中國工人愚蠢,還是工程師不聰明,反正是農業(yè)機械少得可憐。
姍姍來遲的聯(lián)合收割機總算來了。五十年代出生的農民后代看到了它的優(yōu)越性。
不論在解放前和建國后的幾十年里,拉運割倒的麥子都是大工程。小康人家能置得起牛車,到集體化還可以使用。再以后有了膠輪大車用騾馬拉運,大大的提高了效率,貧困的生產(chǎn)隊還買不起。再以后,有社員購置了架子車就可以多掙工分了。
拉運的裝麥車是很講技術的。一旦裝偏裝歪車溜了,倒在路邊,還要另裝。熱死黃天的,把人能急死。拉運回來的麥子堆積在場面上,這樣可以使小麥成熟的更好。九成熟的堆垛幾天之后,顆粒金黃飽滿。
攤場,碾場。
碾頭一遍場叫碾生場。
攤場時社員們各有分工。男勞力拿一把麥鉤。這麥鉤是兩個長彎鉤,粗約大拇指的尖頭。安一根一米五以上的硬雜木把兒,操作者爬上大麥垛,一下子就可以鉤下一大攤到場面上。
然后再由其它勞力用鐵杈推拉攤開。
在沒有拖拉機以前,都是套著牲畜來碾場的。六十年代以后才有縣機站下鄉(xiāng)服務。大拖拉機碾場還是把幾個碌碡組合起來。七十年代以后社辦農機站的拖拉機到各隊碾場,并有了混凝土碌碡。開放以后有農民購買了小四輪碾場計時收費。
碾過一遍后就要翻場。人們用鐵杈把碾過的麥秸挑起騰散再攤平。碾過兩遍就是起掃場。
起掃場是先用鐵杈把麥秸挑起騰凈,拾成堆兒,用架子車拉出到堆垛地點。在這里還要介紹另一個龐然大物一一推杈。這東西全部用硬雜木加工而成。有人編了一個謎語來介紹它一一五虎下了山,二將跑得歡,諸葛為元帥,曹操坐中間。
這是形象地介紹它有五根一米五多長的杈齒,下面有兩個木輪子為二將,后邊有一.個人推著,把麥秸草推到杈齒上。這種推杈都是解放前農村的小康之家才能置得起。小康之家土地至少有三十多畝,起掃場用這農具能頂好幾個勞力。解放后入了農業(yè)社,私人也用不上。窮生產(chǎn)隊沒有富戶,自然就沒有這個龐然大物。起掃場只能用架子車轉麥秸。
第一場起掃挑過麥秸后,就用六股杈把遺落的稍長麥秸挑到一塊兒。六股杈工序過后是用sa杈。sa杈有十二根小拇指粗的竹杈齒。操作者手持杈把兒把短點的麥秸再集中。后邊就是掃帚進陣,壅板上場。
掃帚從一圈把麥粒往中心掃,壅板把掃得厚些的麥子往中心集中。這壅板是長方形一塊木板,中間鑿一孔,安一根木把。使用時把板面朝前,用力向前推
麥子集中到一塊兒就叫做運堆。等到有了合適的風就可以揚場了。
揚場是個把式活。揚場的過程還有一個重要的輔助工——用掃帚打項。雖說是輔助,但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
揚場時有一個籽糠銜接區(qū)就叫做項。打項的人一般都是手腳麻利的婦女。她們頭頂帕帕,雙手緊握掃帚。這個打項的掃帚是從眾多的掃帚中挑出來的。它前頭部分不光柔軟更有韌性。
打項的人和揚場的人配合默契,不論三人五人同時揚場,打項的人不慌不忙,有條不紊。
糧食豐收,農民干活心情也是愉悅的。
特別是責任制以后,農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大集體磨洋工的人像變了個人,脫胎換骨,干勁沖天。因為他們知道有奔頭,年年糧食吃不完,何樂而不為呢!
在大集體的年代里,三夏就是個大戰(zhàn)役。脫產(chǎn)干部下鄉(xiāng),美其名曰同吃同住同勞動。似乎農民都不會做莊稼,需要那些坐辦公室的人來指導。
年年口號響亮,標語醒目,大干三十天,爭取場光地凈。
可悲可笑的年代,落后愚昧的農村。
進入二十一世紀,不用喊口號,不用刷標語,不要說三十天,三十個小時以內,有些糧食大戶五十畝地就收割入庫或者賣到面粉廠和糧商那里。
最后就是碾二茬場。碾這場叫布干場。
布干場主要是為牲畜碾飼草。這次碾不出多少糧食,碾過的麥秸光滑柔軟,是喂性口的最佳飼草。布干場起掃后的麥秸拉運到要搭麥秸積的地方。麥秸積分為圓積和馬頭積兩種。
圓積是圓形大肚子。馬頭積是長方體大肚子。
搭麥秸積是有分工的。干力氣活的人拿一把揚杈或者上鐵杈是專門挑麥秸的。在這里有必要介紹一下?lián)P杈。自然界很神奇,人類也很聰明。有一種楊杈樹就是專門長楊杈的。這種樹前梢有三條基本等距離的樹枝,在分杈處中間有一個小枝。聰明的農夫因勢利導進行修整,過了若干年就成了一把實用的揚杈。它的功能是能挑起大量的麥秸,工作效率高。到了七十年代以后,聰明的中國工人加工出空心鐵皮揚杈,大批量生產(chǎn),比自然生長的快幾萬倍,也算是為中國農夫作出了巨大貢獻。上鐵杈是三杈,很結實,挑起割倒的小麥裝車很實用,現(xiàn)在用來挑麥秸也是一杈多用。
上料的人有了,就要有一個撥積的能人。這撥積的人不光有力氣,更要有眼色。他手拿六股杈,配合總指揮調撥上料的人該向東向西。
總指揮必須是隊上的能人。這時候不用他動手只動嘴就行了。隨著掛東南角!掛西北角!封口!填心!走邊!等等口令,上料的,撥積的配合默契。麥秸逐步升高,逐漸有了形狀。
麥積封頂,大功告成!后邊還有一道工序,就是要整修!
大把式拿著竹耙或者鐵菜耙根據(jù)需要向該摟的地方摟,肚子太大的地方需要動手曳麥秸的就要曳!
整修以后的麥秸積有棱有角,或者圓潤飽滿,十分耐看,就如同工藝品一般。
積頂?shù)奶幚砀鞯匾虻刂埔?,就不用贅述?/span>
至此,從麥梢黃到麥秸積竣工,就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原文來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秦獲幸
圖片來源:網(wǎng) 絡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薈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