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閱讀與創(chuàng)作
【學點哲學】
蘇軾用三首詩說透人生三重境界,都與廬山有關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一生像極了一蓑煙雨,四海為家漂浮不定,流放的路程加起來足有萬里之遙。黃州、惠州、儋州,從東京汴梁城出發(fā),先到湖北,再到廣東,最遠到達海南島。
一路上,不只是路途的顛簸和命運的多舛,更包含著生活的萬般滋味,人生的千種體會,得失、聚散、悲喜、愛憎等等。二十一年的流放生涯,耗盡蘇軾最美好的人生歲月。相比好友王安石和章惇,這些顯赫一時的宰輔大臣,蘇軾卻在團練副使的位置上孤獨終老。恰恰是不公的人生際遇,使得蘇軾的人生像是一壺老酒,越發(fā)變得厚重醇香。
誠如楊絳先生百歲感言寫得那樣“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和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的確,蘇軾的一生就是如此。經(jīng)過懵懂的青年,酸澀的中年,凄苦的晚年三個階段的鍛煉,蘇軾對人生的理解與把握,早已不是王安石與章惇追名逐利之徒所能企及。他把對生活的感悟寫在三首詩里,分別闡述著三重不同的人生境界。
觀點的不同,來自看問題的角度
有人做過統(tǒng)計,各個階段的語文教材中,唯有蘇軾的詩詞入選的次數(shù)最多。記得中小學教材中,曾有一首《題西林壁》非常出名。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寫得實在太好。用現(xiàn)代話說,它是一首哲理詩;用古代話說,它是一首禪詩。無論是哪種題材的詩,都不影響它成為流傳千年的名家經(jīng)典。同為宋朝大文豪的黃庭堅曾評價說“吐此不傳之妙”。黃庭堅的意思是說,蘇軾寫出大家心里都明白,但不知道該如何用詩歌去表達的道理。
蘇軾一生與廬山有著深厚的情緣,他甚至把廬山視為自己的精神故鄉(xiāng),因此留下大量有關廬山的詩詞,尤其以《登廬山》更為直白“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平湖浸山腳,云峰對虛榭”。蘇軾直抒胸臆地表達對廬山的喜愛,真想深居廬山讀書做學問,或是到廬山附近做官。
《題西林壁》中,蘇軾以“橫看、側看、遠看、近看”各種不同的視角下,廬山所展現(xiàn)出不同的造型和模樣表達的淋漓盡致。以廬山比喻世間萬事萬物,何嘗不是如此。同樣一件事物,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自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既不是事物本身的問題,也不是人的問題,是大家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變化。
要想把事物看得更加透徹明晰,就要讓自己跳出事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處迷局中,人永遠也不會作出精確的判斷。
純凈無垢的內心
蘇軾是個善良的人,他的內心始終保持那份天真無邪。不然的話,他也不會連續(xù)遭到司馬光、王安石、章惇等多位權臣好友的壓制,亦或者他也寫不出那樣瀟灑空靈的文字。我讀蘇軾的詩詞,經(jīng)常被那些樂觀豁達、清澈通透的文字所感動。
公元1084年,蘇軾遭貶的第四年。蘇軾游玩廬山東林寺,因與寺院的長老討論禪理,感到非常欣喜便寫下: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蘇軾一生以儒家入世,卻精通儒釋道三家,他對禪理有著深刻的見解。前兩句說廬山的溪水潺潺長流,好像是佛家的廣長舌相,能夠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山色郁郁蔥蔥,多么像佛祖清凈光明的身軀。蘇軾果然非同一般,巧妙地化用兩句佛家典故,便寫出兩句工整的詩句。后兩句則是夸贊寺院的主持,不追求虛無縹緲的功名利祿,不著書立傳,只是用口頭的方式傳授大家禪理,這是內心純凈無垢的體現(xiàn)。
萬物本無不同
蘇軾臨終時,窮困潦倒。因為他一生都在流放,經(jīng)常食不果腹,臨終之際只有三兒子蘇過陪在身邊,他唯一留給蘇過財富是一首禪理詩,詩名叫《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詩乍一看就是打油詩的水平,實際上蘊含著深厚的禪理,是蘇軾一生的寫照和升華。佛家曾有一段記載,有位老僧說自己三十年前還沒有參透禪機,眼睛看到山便是山,看到水便是水。后來頓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蘇軾何嘗不是在表達同樣的意思。廬山煙雨和浙江的潮水都是天下奇觀,沒有身臨其境看一看,總是感覺內心不甘,等真的見到它們時,才發(fā)現(xiàn)廬山煙雨和浙江潮也不過如此。
蘇軾借此詩告訴蘇過,人生不應該有太多的執(zhí)念,要學會腳踏實地,那些天下奇觀好比人生的理想目標,人人都想著能夠實現(xiàn),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實現(xiàn)。人生更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是生活的本質,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實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