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婦科之常用方,主治肝脾不和,營血虛少諸證。
原方是由等量柴胡、白芍、當歸、白術、茯苓,炙甘草(減半),煨生姜、薄荷(少許)所組成。其功效可概括為疏肝、養(yǎng)血、健脾三個方面。
從組成原則分析,方中柴胡為君藥,白芍為臣藥,故三者之中側重于疏肝,而健脾養(yǎng)血之功略遜。臨床實踐中,此方證以肝郁為主者固多,但脾虛偏重者,或血虛較顯者,亦往往有之。因此,運用逍遙散時,又需隨證化裁,療效方能顯著。
余治一女,年40歲,患肝炎2年,近2個月來,除右脅疼痛、心悸失眠、善驚易怒外,下肢明顯浮腫,身重乏力,飲食減少,食后腹脹,脅痛因之而甚。察其舌苔白膩,脈左弦右緩。問及月事,常后期而至,血色淺淡而量少。此乃肝郁脾虛、營血不足之逍遙散證。
但病者自訴,已服逍遙散(湯劑)20劑不效。
余細辨之,當為逍遙散證無疑。
遂處以茯苓50g,焦白術25 g,柴胡、當歸、白芍各15g,甘草8g,薄荷、生姜少許,加大腹皮、橘皮各10g。煎服2劑,患者尿量增多,浮腫漸消。繼用4劑,患者腫平痛減,飲食有增。后以此方加減,共服10數(shù)劑,自覺病愈而出院工作。
該患者現(xiàn)以下肢浮腫為重,乃脾虛停濕為主,濕阻氣機,則腫脹痛甚。遂變茯苓為君,重在淡滲利濕。明代虞摶說:“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背家?span style="color: rgb(246, 112, 85); box-sizing: border-box;">白術,健脾燥濕。脾喜燥惡濕,脾虛失運,則濕氣內(nèi)停。茯苓、白術合用,使?jié)袢テ⒔?,水不復聚。濕去則腫消,氣機得以調(diào)暢,故其脹痛亦減。以柴胡疏肝,當歸、白芍養(yǎng)血,其氣滯血虛諸證,隨之而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