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鯨探所
編輯|鯨探所
生死有命,壽夭由天。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避免地會走向生命的終點,而對于逝者的哀悼和送別,古已有之。
中國自古就注重禮儀,尤其是關(guān)乎生老病死的禮儀。
其中喪葬禮儀源遠流長,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講究細節(jié)。
就比如說“享年”與“終年”兩詞看似相近,實則蘊含深意,使用須得分辨清楚,否則可能令人哂笑。
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源遠流長,許多禮儀都蘊含著古人對生與死的態(tài)度。
其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叫作“發(fā)訃告”,相當于今天的報喪。
發(fā)訃告有兩種形式,一是口頭訃告,一是書面訃告。
在古代,口頭訃告在普通百姓中較為通行。
因為古時候交通不便,百姓大多生活在相近的地域,口頭訃告可以快速傳達死訊。
當?shù)剜l(xiāng)紳如果去世,管家會派人分東南西北四面宣告噩耗。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一般由村中長者挨家挨戶傳話,邀請鄉(xiāng)親參加葬禮,這種方式比書面訃告更為便捷。
而書面訃告多見于達官貴人或書香世家,他們會請一位書法造詣高深的人來撰寫訃文。
訃告的字數(shù)一般在100字左右,內(nèi)容需要包括死者的姓名、官職、家世等,最后注明喪事日期。
書寫訃告要選擇白色或黃色宣紙,白紙用于老者,黃紙用于少年,不能誤用,訃告筆跡要莊嚴優(yōu)美,體現(xiàn)家族的品位。
在訃告中,需要特別注意“享年”和“終年”的用詞,它們都表示死者的壽命,但使用的場合卻有很大不同。
一朝生者,一朝死去,歷史的長河中,眾生云集,各有千秋,一旦人逝,便是天人永隔。
當親人“薨逝”之時,生者常用“享年”、“終年”等措辭,以示哀思緬懷,二者雖然都是描述人壽終正寢的,但是細微的差異卻反映出了撰寫者的態(tài)度與情感。
“享年”,字面意思為“享受某歲月”。
早在南北朝,陸修靜的《太子舍人墓志銘》中便有“享年三十有二”之語。
在這之后,“享年”常見于先賢墓志銘等正式文牘,以表彰先人的品行與功勛,就比如說北宋歐陽修為范仲淹所撰《岳陽樓記》云:“享年五十六卒。”
遼代文臣蕭賾《追贈司空文靜公墓表》:“享年六十有七薨逝”。
這些都足以見得,“享年”二字蘊含對先人的敬仰與哀悼,多用于世人公認的人物,以示生者的崇高敬意。
“享年”中的“享”字本是“得到”的意思,后來引申為“享?!保敢粋€人得到福報,活到老年才去世。
所以“享年”是褒義詞,表示對逝者的尊重和哀思。
而“終年”沒有這層意思,僅指人死之年,是個客觀說法,沒有感情色彩。
“終”是“到頭”之意,“終年”就是度過某年歲后死去的意思,“終年”可用于任何人的訃告中,使用廣泛。
在報刊與日常交談中,人們則多用“終年”來描寫普通人的一生。
《禮記·檀弓》云:“終年而事業(yè)成?!笨芍敖K年”原為中性詞匯,僅指人壽終正寢之時的年齡。
近現(xiàn)代以來,它已經(jīng)成為了報刊訃告及口語中最常見的措辭,適用面極廣。
無論上至國之棟梁,下至市井小民,只要需要客觀陳述其生平,“終年”二字即可擔(dān)此重任,無需贅言其他。
然而,“享年”與“終年”的具體運用還是存在某些模糊地帶,何謂“享年”,何謂“終年”?
《標點符號》一書給出了一個參考標準:“一般說來,'享年’用于六十五歲以上的人,'終年’則用于六十五歲以下的人?!?/div>
當然了,這只是個大概的分界線。
人生在世,面對死亡本是一大難題,古人說:“死生亦大矣,而人所貴乎生也。”
意思是死亡固然艱難,但人們更看重生命,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活出生命的意義。
我國歷來重視生死教育,講究生前修來世,死后魂歸故里,就比如說佛教就有六道輪回之說,善者投胎人道,惡者墮入畜生道,道教講究陰功陽德,行善積功德以求長生,儒家強調(diào)來世與今生相關(guān),來生好壞靠今生修養(yǎng)。
這些理念令人不因死而絕望,反而積極安穩(wěn)度過此生。
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就十分注重對逝者的尊重,為表示對不同身份階層的人去世應(yīng)有的禮數(shù),中文創(chuàng)造了許多適當?shù)氖攀澜蟹ā?/strong>
這些叫法豐富多樣,卻又有其規(guī)范,可以說,全部都反映了中國文化中的禮儀傳統(tǒng)。
如果說皇帝是天下之首,那么他的駕崩自然要用“崩”這個極其莊嚴的詞語。
“崩”字最初含義是泰山崩塌,用來形容皇帝的逝世,正顯示了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
至于皇室中的皇后、太子等,他們的逝世則用“薨”字表示,“薨”字的本意為香火漸息,與皇室的高貴身份相符。
而對于臣僚之死,自古便以“卒”字表述。
“卒”最早指某事終結(jié),后來才延申為死亡之意。
到了唐代,平民百姓的死亡也可以用“卒”字,這也顯示出了詞匯含義的變遷。
至于早逝的皇子公主,多以“殤”字表示,原意是不成人者,表明了其生命未到完滿之時便已離世的遺憾。
而喪事更是中國古代禮儀中的大事,據(jù)《朱子家禮》,喪儀共有十八步,每步都不可差誤。
可以說,中國古代喪葬中的許多儀式都寄托著對死者的哀思和尊重。
束發(fā)、斬衰、頭亦、祭奠、厝葬等步驟,均以肅穆的儀式感表達對逝者的懷念之情,冥紙、冥錢、紙馬等祭祀用品,則寄寓了對死者來世安康的美好祝愿。
從現(xiàn)實角度看,這些儀式與用具或許毫無意義,但置于歷史文化語境中,它們都在述說著中華民族對死亡和來世的態(tài)度。
逝者雖然百年后無人問津,但他們生前所受之禮,已經(jīng)成為了后人最起碼的敬意表示,如果說生者的事業(yè)成就可褒可貶,那么給予逝者的禮儀,則一視同仁,共享一體,這種平等的儀式感,使中國古代的喪葬之道散發(fā)出獨特魅力。
在現(xiàn)代社會,這些傳統(tǒng)叫法與禮儀雖不再被嚴格遵循,但他們的內(nèi)涵的價值卻不容抹煞,尊重生命,懷念逝者,會使我們的生活多一份莊重與珍惜。
如果能抱著一顆悼念和感激之心,去學(xué)習(xí)這些古老的語匯,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內(nèi)涵。
畢竟,生者終成逝者,我們都將面臨死亡,倘若以一顆平和的心,去理解先人創(chuàng)造這些詞匯的用心,今人也能從中感受到人生的意義。
可以說,中國古代形容人去世的詞匯,以及喪葬禮儀中所蘊含的價值觀念,反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生死觀和對逝者的哀思追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種崇尚生命、哀悼死亡的理念,對中國社會的倫理規(guī)范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當我們站在歷史長河中,去理解先民編織這些禮儀的苦心,也許能獲得人生的解脫與升華。
逝者已矣,但生者仍在,禮儀不再,但精神長存。
所以,我們既當抱著歷史的謙卑,也應(yīng)懷揣當代的創(chuàng)造,并存?zhèn)鹘y(tǒng)與現(xiàn)代,使生命之花繁盛開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