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來源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
黃連來源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
黃連
按形狀不同,黃連稱為味連,三角葉黃連稱為雅連,云連還稱作云連。味連多聚集成簇,常彎曲,形如雞爪。雅連多為單支,略呈圓柱形,微彎曲,“過橋”較長?!斑^橋”是指黃連節(jié)間表面平滑如莖稈。云連多為單支,彎曲呈鉤狀,較細(xì)小。自創(chuàng)記憶口訣:雞爪美味(味連),長橋優(yōu)雅(雅連),云連如鉤(云連)。
味連,云連,雅連
黃連主產(chǎn)于四川、云南、湖北,多為人工栽培品。秋季或立冬后采挖5~7年的植株。除去莖葉、須根,洗凈泥沙,曬干或烘干后,放竹籠內(nèi)撞去粗皮及須毛即得。用時(shí)切片,生用,或酒炒(酒黃連),或姜汁炒(姜黃連),或吳茱萸水拌炒(萸黃連)。
《本草綱目》:其根連珠而色黃,故名(黃連)?!币?yàn)樗拇辄S連最主要的產(chǎn)地,所以黃連又稱為川連。由于味連形如雞爪,故又稱為雞爪連。
黃連
黃連氣微,味極苦;以粗壯、堅(jiān)實(shí)、斷面皮部橙紅色,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者為佳。
黃連苦、寒,歸心、脾、胃、膽、大腸經(jīng),屬于清熱藥之清熱燥濕藥。
苦能燥濕,寒則清熱,故黃連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善于清中焦脾胃及大腸濕熱,用于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及濕熱瀉痢。
黃連
黃連治療濕熱阻滯中焦,氣機(jī)不暢所致脘腹痞滿、惡心嘔吐時(shí),常與黃芩、干姜、半夏配伍使用,如半夏瀉心湯;治療胃熱嘔吐,可與石膏同用,如石連散;治療肝火犯胃脅肋脹痛、嘔吐吞酸,可佐以吳茱萸,如左金丸;治療脾胃虛寒,嘔吐酸水,配人參、白術(shù)、干姜等藥同用,如連理湯。治療濕熱瀉痢,單用即有效,也可以與其他藥同用??膳c葛根、黃芩配伍,用于治療濕熱瀉痢兼表證發(fā)熱,如葛根芩連湯;或與木香、檳榔同用,治療濕熱瀉痢,腹痛里急后重,如大香連丸;亦可與烏梅同用,用于治療濕熱下痢膿血日久,如黃連丸;尚可與黃柏、秦皮、白頭翁伍用,治療腸胃濕熱或熱毒下痢及泄瀉,如白頭翁湯。
黃連
黃連還有瀉火解毒的功效,尤善清瀉心、胃實(shí)火及療疔毒,用于治療心火亢盛所致高熱神昏、心煩不寐、血熱吐衄和胃火熾盛之消渴、牙齦腫痛以及癰腫瘡毒、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黃連
黃連治療壯熱煩躁,神昏譫語,常與梔子、黃芩配伍,如黃連解毒湯;瀉心火治心熱煩擾不寐,可與朱砂同用,如朱砂安神丸;治心火盛而陰血不足導(dǎo)致的心煩不眠,宜與阿膠、白芍、黃芩伍用,如黃連阿膠湯;治邪火內(nèi)熾,迫血妄行之吐衄、便血,可配伍黃芩、大黃以涼血止血,如瀉心湯;治胃火熾盛,消谷善饑,煩渴多飲的消渴中消證,可配伍天花粉、生地黃、麥冬等清熱生津之品;治胃火牙痛,常與生地黃、牡丹皮、升麻、白芷等藥同用,如清胃散;清瀉肝火以治肝火脅痛,可配吳茱萸、白芍等,如戊己丸;治癰腫瘡毒、濕疹、濕瘡、燒傷、耳目腫痛、耳道流膿等,可配伍黃芩、大黃、連翹等內(nèi)服,如黃連解毒湯,也可研末或煎水外用。
黃連
黃連煎服,2~10克,外用適量。
黃連除生用外,還有酒炙、姜汁炙、吳茱萸水炙等特殊炮制品。
生黃連長于瀉火解毒燥濕 ,清心與大腸火,多用于治療高熱神昏、心煩不寐、血熱吐衄、濕熱瀉痢;酒黃連引藥上行,善清上焦火熱,并可緩和其苦寒之性,多用于目赤腫痛、口瘡;姜黃連和萸黃連,均可緩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強(qiáng)降逆止嘔的作用,但姜黃連善清胃和胃止嘔,多用治寒熱互結(jié)、濕阻中焦、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多用治肝胃不和之嘔吐吞酸。
黃連
黃連大苦大寒,過服久服易傷脾胃和陽氣,故脾胃虛寒、寒證、陽虛者慎用;苦燥易傷陰津,所以陰虛津傷者慎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