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推薦:中共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先生,竟然還是一位詩人,出版了二本廣受稱贊的詩集——《行中吟》、《心聲集》。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這位亦官亦詩人的志向情操,特轉載何建明先生的《馬凱的“詩言志”——讀<心聲集>》一文。
古人曰:詩者,言志乎。詩言志是中國詩人和中國詩章成長與發(fā)展的根本動力與茂盛不衰的源泉。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今在人們的心目中,政治家的內(nèi)心世界總是非常神秘,他們讓人感覺“深藏不露”,難見喜怒哀樂的真實表情。其實不然,政治家和領袖們也是人,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由于他們經(jīng)歷的事要比普通人更加起伏跌宕,故而其感情世界也比一般人復雜、多重而更加出彩。
馬凱便是。
“大地抖,腥風虐;川改道,山崩裂。
泥流石瀑從天瀉,廣廈頓失煙灰滅。
千鎮(zhèn)萬村呼無應,斷橋殘路飛難越。
痍滿目家何處?惟聽廢墟聲聲咽。
父老鄉(xiāng)親你在哪?十三億人心滴血。”
這是作為國家領導人的馬凱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時隨溫家寶總理在地震一線指揮抗震救災時所作的組詩《抗震十首》中的第一組詩作,一句“父老鄉(xiāng)親你在哪,十三億人心滴血”,將一位心系百姓的國家領導人愛民如子的形象呈獻在我們面前。“請挺住,別遠走;祖國在,堅相守?!薄暗崖暬厥幭蛘l鳴,生命至尊民為貴”?!岸嚯y興邦緣何在,臨危萬眾共一心”……這樣的詩句折射的是一位在抗震現(xiàn)場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那種臨危不懼、與民同生共死的氣壯山河之形象?!懊鎸λ溃踝鋈?;災難后,悟可深?失去方覺生寶貴,幸存當會懂知恩。虛名浮利原無謂,博愛親情乃至珍。應信平凡出偉大,從來烈火鑄真金。來時去也何牽累,奉獻無私自在身?!边@是詩人作為一名政治家和國家領導人在經(jīng)歷大震劫難和參與指揮抗震救災之后的一首“人生感悟”詩篇,讀后好不感嘆:原來政治家和百姓的心貼得如此親近!
人是要真實的,不管是叱咤風云、馳騁疆場的英雄,還是穿針引線的一介婦道人家,都有其真實的一面。“詩人首先應該是一個真正的人。”這話是馬凱說的,一個政治家和國家領導又兼為詩人的人理當成為“真正的人”。而做一個“真正的人”無論對誰都不太容易,尤其是對一個政治家而言。真正的人需要有感情,需要有原則,需要有行動,需要有屬于自己性格的喜怒哀樂的真實表情,這些都是考驗一位政治家胸襟與品質的外在與內(nèi)在的基本要素,能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讀者非常期待政治家能夠成為這樣的“真正的人”。
馬凱同志在介紹自己的《抗震十首》創(chuàng)作過程時有這樣一段話:“四川汶川歷史罕見的特大地震發(fā)生后,我隨溫家寶總理在震后幾小時就飛抵現(xiàn)場,以后又五次赴災區(qū)。在那些驚天動地、刻骨銘心的日日夜夜里,我為災區(qū)人民受的不可言狀的創(chuàng)傷而流淚,為我們偉大人民不屈不撓、大仁大愛的民族精神而震撼,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而自豪。我真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那時,白天,奔波在抗震救災第一線。晚上,在火車上參加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會議。會后,組織工作人員起草會議紀要和向中央報告的文件等;后半夜,從工作人員起草文件到由我初審這之間空閑的幾小時,便成為我構思、草擬詩稿的時間。最后幾經(jīng)修改,草就了《組詩·抗震十首》,我愿用詩去見證這場偉大的斗爭,謳歌我們偉大的人民?!?/span>
讀這樣一段話時,我的淚水頓時噙在眼眶中……這就是詩人!這就是讓人民受到感動的中國政治家身份的詩人!我知道馬凱的詩篇很多都是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
“氣候亂,南國寒;冰封地,雪漫天。
皚皚一片都不見。惟有冰凌掛滿山。
電塔八千接踵落,車流百里滯行艱,
禾苗億畝多僵死,燈火萬家已黯然。
父老鄉(xiāng)親心切切,中南海里夜難眠……”這是詩人《抗雪十首》組詩中的篇章。2008年初,我國南方部分地區(qū)經(jīng)受了一場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凍災害,作為一個大國的國務院“大管家”的馬凱,當時他按照中央的要求,負責聯(lián)合30多個部門組成了國務院煤電油運和搶險救災應急指揮中心,日夜吃住在辦公室。我們可以想像他的工作壓力和繁忙程度,而就是在這種情形下,作為國家領導人的他一邊在指揮千軍萬馬應急關聯(lián)到數(shù)億人生命的搶險救災大戰(zhàn),一邊在別人起草文件、等待和部署一場場新的戰(zhàn)斗的片刻間隙時,他作為詩人因心切受災人民的安危和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祖國的偉大而感動得不能入眠、浮想聯(lián)翩、奮筆抒懷的情景,令人不能不動顏。
詩言志,人民政治家的詩語來自對人民、對國家的熱愛與赤誠。馬凱的詩作中洋溢和激蕩著這樣的高亢與磅礴氣概?!缎穆暭芬粫校珍浀鸟R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而作的《滿江紅·漫漫復興路三首》,便是他這樣的精彩言志。
馬凱作為集經(jīng)濟學家和領導干部于一身的詩人,他的詩作中的那種大氣、那種高仰、那種穿梭于歷史與現(xiàn)實的時空感是顯而易見的,關于他的詩品賦質也被行內(nèi)人士所贊譽。政治家自有政治家的抒情方式和情感高度。這一點,在馬凱的作品中有十分明顯的彰顯。30多年前,在毛澤東逝世一周年時,馬凱就深情地填寫過一首《沁園春》,堪稱佳作。2003年,正值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時,馬凱難抑內(nèi)心對革命偉人的緬懷之情,又填寫了三首《蝶戀花》:“九曲大江奔未了。日斑何損光輝照?!薄肮^是非爭未了,人民自是情難老。”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一位共產(chǎn)黨人對革命領袖的那種成熟冷靜、公正執(zhí)著的追隨意志。
2001年,作者在彼得堡參觀著名的冬宮,寫了七言長律《冬宮感懷》,在贊賞這座偉大建筑的輝煌和謳歌十月革命與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蓋世功勛后,筆鋒一轉,進入了一位中國政治家的深思:“昔時風范今安在?一夜分崩蕩不存。元氣自傷風瑟瑟,雄姿再展路沉沉。憑欄猶記興衰史,國固中堅道至尊?!贝俗黧w現(xiàn)了作者駕馭格律詩的功力,令同行們數(shù)度贊譽,也讓國人讀到了自己的國家領導人對民族前途的崇高使命感。
我知道,現(xiàn)實生活中的馬凱同志,無論作為領導,還是學者,尤其是作為詩人,他一向謙和,常把自己稱為“只不過是中華詩詞的一個業(yè)余愛好者,或者說是一個詩詞'票友’”,是“一只腳在門外,一只腳正在向門里邁,還沒有落地”。其實,馬凱在詩詞創(chuàng)作的實踐和理論上都有非常精到和獨立的藝術主張,并且被業(yè)內(nèi)人士和專家們肯定。比如對于古體詩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問題,他有過一段十分精辟的論述:“既然要作格律詩,就要符合基本格律,不講格律,就不是格律詩,但在這個前提下也要與時俱進。比如在'音韻’上,有主張嚴守'平水韻’的,也有主張用'新聲韻’的。我贊成中華詩詞學會主張的'知古倡今’。'平水韻’至今已七八百年了,七八百年來語音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普通話已成主流。如果一味固守'平水韻’,有些詩詞用'平水韻’讀朗朗上口,但用普通話讀會很拗口,中華詩詞就會失去眾多讀者。隨著語音變化倡導'新聲韻’有其必然性,但又必須'知古’。如果不懂得'平水韻’,就不能很好地欣賞中華古典詩詞之美?!痹凇捌截聘袷健眴栴}上,詩人主張“求正容變”,并指出:“所謂'求正’,就是要盡可能嚴格地按照包括平仄、對仗等格律規(guī)則創(chuàng)作詩詞?!彼麖娬{(diào)“因為這些是前人經(jīng)過千錘百煉,充分發(fā)揮了漢字的特有功能而提煉出的,是一個'黃金’格律,不能把美好的東西丟掉。但也應'容變’,即在基本守律的前提下允許有'變格’。”總之,詩人認為,“在音韻上要'知古倡今’,在格式上要'求正容變’”,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中華詩詞必須也能夠反映時代的精神風貌,反映當世人的情感和生活”。
詩人的這些主張,對中華詩詞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有著十分寶貴的啟示意義。
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對馬凱《心聲集》中那些關于他與友人和家人之間以及他個人的內(nèi)心獨白時所流露的感情,異常欣賞和偏愛,因為這使我們有機會直接地體味到一位國家領導人的內(nèi)心世界和真實情感——詩化了的感情可以體察出一個“真正的人”的品質……
一首《聽小女胎音》:“懷子初聞喜半疑,忽傳耳麥響雷激。緣何心鼓催飛馬,道是爺孫欲見急?!边@樣的詩情詩意,怎不叫人仿佛如同身臨其境地看著一位充滿柔情的父親小心翼翼地貼在愛女的身上聆聽孫兒的胎音?那番喜悅之情是何等的生動與出彩!
透露一個小秘密:在共和國的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的大辦公室里,我看到的惟有的兩個相框竟然放全在醒目的窗臺邊——那是詩人最喜愛的小外孫的照片。娃兒可愛極了,我相信這張照片是詩人勞頓時最解乏的精神“良劑”。由此我相信這樣的人一定是“真正的人”,一定是出詩的人,一定是人民喜歡的領導人,因為他有感情!
《心聲集》中有很多詩人的“心聲”,那些心聲十分可貴和真切——
比如關于《淡泊人生》:“顯貴浮云去,虛名逐浪沉。淡泊心守靜,抱璞我歸真?!北热珀P于《氣節(jié)贊》:“梅碾香猶在,丹磨赤自存。石焚潔似雪,玉碎質還真?!痹圃?,這是詩人做人、行事的心聲與道學。而這,難道不是我們所有正直的眾生做人、行事的“格律”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