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展開一幅唐代音樂的歷史卷軸
一千兩百年前的中國音樂
是什么樣的?
今天的人們還能聽到嗎?
這些看似懸而未決的問題
在上海有了答案
1月5日 ,在新年剛剛來臨之際,上音歌劇院歌劇廳上演了一場 “絲路之樂·唐韻回響”(Music Along the Silk Road——Echo of the Tang Dynasty)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數(shù)字媒體藝術學院承辦,民族音樂系、現(xiàn)代器樂與打擊樂系、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協(xié)辦,音樂學理論研究與文化引領創(chuàng)新團隊、上海音樂學院數(shù)字媒體藝術學院及藝術處項目資助。
主創(chuàng)團隊成員趙維平教授擔任策劃、藝術總監(jiān),代曉蓉教授擔任制作人、視覺總監(jiān),徐堅強教授配樂指揮,吳強教授擔任樂隊指導,特邀張麟教授、莊麗副教授擔任舞蹈總監(jiān)和設計。并且,特邀趙勇副教授(聲樂)、馬鑫芮(聲樂)、張曉東(琵琶)、楊楚婷(古琴)、李佳希(舞蹈)、李安妮(舞蹈)、楊帆(舞蹈)等音樂家和舞蹈家。
“上音重構盛唐樂舞”
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今晚,上視新聞綜合頻道
“新聞夜線”聚焦本場音樂會
并連線采訪趙維平教授
講述復原“唐樂”幕后的故事
“絲路之樂·唐韻回響”音樂會融古樂與現(xiàn)代數(shù)字媒體藝術為一體。 在舞臺聲效的環(huán)繞中,經(jīng)過學者們研究的千年前的古老樂舞得以呈現(xiàn)。 在古今的交匯與融合之中,使得觀眾在聽覺與視覺雙重審美體驗之中回顧過去,體會今天和展望未來。 唐代音樂再次回響于今天的時空之中,填補了中國古代音樂缺乏聲音的缺憾。
音樂會上所演奏的是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已故教授陳應時先生研究多年的《敦煌琵琶譜》的譯譜而來的數(shù)首樂曲,如《急胡相問》《水鼓子》《伊州》《長沙女引》《又慢曲子·西江月》《傾杯樂》等; 根據(jù)英國學者畢鏗譯譜而來的一首樂曲《酒胡子》,以及根據(jù)唐代文獻、壁畫和經(jīng)專家學者研究多年所獲得的有關古代西域舞蹈成果所編創(chuàng)的舞蹈《胡騰舞》《胡旋舞》。
演奏形式有獨奏、獨唱、合奏與舞蹈等不同形式。創(chuàng)作上力圖接近歷史,在原譜的基礎上進行編配。這是一臺基于深厚學術研究和歷史考據(jù)的樂舞展演,不僅體現(xiàn)了音樂與舞蹈學術研究的成果,也體現(xiàn)了當代藝術家基于歷史根基的后現(xiàn)代之創(chuàng)造,為古代文獻的聲音再現(xiàn)與再造提供了新的路徑。
音樂會的呈現(xiàn)猶如展開一幅唐代音樂的歷史卷軸。中國最早的古琴譜《碣石調(diào)·幽蘭》中記載的古琴曲《石上流泉》、崔令欽《教坊記》中記載的唐代大曲《急胡相問》、唐教坊曲目《水鼓子》《西江月》、初唐十部伎中的《龜茲樂》,以及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繪的唐代琵琶“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之演奏景象,在《胡旋女》中描繪的胡旋舞“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蓬舞”之動人舞姿……這些在歷史記載中的音樂都得以精彩呈現(xiàn)。
在唐代這個國際化的時代里,中國固有音樂與外來音樂相互交融。從西亞傳入中國的四弦曲項琵琶、豎箜篌,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五弦直項琵琶、橫笛、腰鼓、都曇鼓、羯鼓等樂器,以及從中亞粟特地區(qū)傳入中國的胡騰舞、胡旋舞等與中國的十九簧笙、十三弦箏、阮咸、排簫等樂器構筑了胡俗樂交融的盛況。為了更立體、直觀地呈現(xiàn),主創(chuàng)團隊將千年古樂舞與現(xiàn)代多媒體影像結合。敦煌、克孜爾石窟壁畫、正倉院所藏樂器,以及樂譜等影像在舞臺上呈現(xiàn)。在美輪美奐的音景下,將觀眾們帶入到了唐代漢胡交融,歌舞升平,宮廷燕樂的盛世景觀。
中國音樂歷史悠久,豐富的歷史遺存與人文內(nèi)涵使其具有令人自豪的文化多樣性。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歷經(jīng)千年的樂器和樂譜在歷史的更迭中逐漸演變和消亡。我們已經(jīng)不知道應該怎樣演奏這些樂譜,致使中國的古代音樂史更多地是在文字材料和考古材料中得以陳述,而不能以實際的音響得以展現(xiàn)。
為解決這一困境,眾多的學者長期耕耘于古代的史料之中,力求在這些史料中挖掘音響價值和意義,并付諸于音樂實踐,使存留在文字、古代樂譜和文物中的材料能夠以音響作品的方式再次奏響,使這些凝固在紙質(zhì)文獻上的音樂遺產(chǎn)能夠以音響的媒介再次回到當代人民的音樂生活中來,從中了解中國古代音樂的輝煌。在這一過程中包含了三個方面的研究:
一是古代樂器的復原。中國古代的樂器有些延傳至今,形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變遷。有些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本次音樂會復原了部分失傳的樂器,如五弦直項琵琶、四弦曲項琵琶、阮咸、豎箜篌、十三弦箏、排簫、尺八、篳篥以及各種形制的鼓等。通過歷史文獻和文物的雙重考據(jù),以沿歷史河流回溯的方式重構歷史的器物之聲,回顧不同今日的歷史文化凝固樣態(tài),探索和創(chuàng)造歷史中的聲音。
二是古代樂譜的解譯。中國有曾經(jīng)失傳的、后來又被重新發(fā)現(xiàn)的《敦煌琵琶譜》,也有流傳至今,但需要重新解讀的古代文獻中的樂譜。這些樂譜中很多所使用的符號今人不知所意,如果把其作為可用于演奏的樂譜需要對其進行專門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在此領域一直都在探索并取得重大進展。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葉棟、陳應時、何昌林、應有勤等學者為古代樂譜的解譯付出了巨大努力,使《敦煌琵琶譜》成為了今天能夠演奏的樂譜。中國與東亞古譜研究中心主任趙維平教授對流傳在日本的、與中國古代樂譜密切相關的樂譜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及系統(tǒng)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幾代學者的努力為古代樂譜的解譯及唐樂復原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是演奏實踐。音樂用于不同場合,有的是作為家庭娛樂,有的則用于特定儀式之中,且樂與舞相伴而行。眾多的歷史文獻、文物和壁畫為古代樂器的演奏方式、舞蹈的動作、樂隊的排列方式、表演場景、服飾妝容等提供了可參考的途徑。從音樂學系的理論研究出發(fā),在理解的歷史之“真”之后,以理論與表演相結合的理念,把研究成果付諸于舞臺呈現(xiàn)。為了呈現(xiàn)更具歷史感官的效果,創(chuàng)作團隊不僅在音樂上下功夫,在舞臺美術上也精心設計,通過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體驗使得觀眾席上的參與者產(chǎn)生時空跨越之感。
本場音樂會基于以上諸方面的研究基礎上,是一場學術含量很高的“學術研究型”音樂會,也是一次跨學科交流合作的積極嘗試。音樂會所體現(xiàn)的是人們對歷史的向往,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尋求與再造,最終是對建立中國文化自信的努力與探索。
音樂會的意義在于對歷史聲音的回歸與重構,在于在這種聲音中建構中國乃至東方樂舞之獨特的藝術思維與表達方式,進而使得中國古代音樂史由“無聲音樂”成為“有聲音樂”的歷史轉換,并在這種轉換過程中重新樹立起獨特的中國藝術美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