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是中醫(yī)學經(jīng)典,是現(xiàn)存的中醫(yī)學最重要的文獻之一。對《傷寒論》的研究,千方法、萬方法,最根本的方法是文獻方法,這是研究經(jīng)典的最基本的方法。
(一)遵照《傷寒論》的原文,不能以己意纂改原文
學習《傷寒論》只能以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各個傳本為依據(jù),研究其固有的內容,不能隨意篡改內容。在《傷寒論》研究史上,以己見對《傷寒論》的內容進行改動,幾成風氣,如喻昌隨意竄移條文,尤其是把有關柴胡湯的條文悉歸并入少陽病篇,其影響及今。又如柯韻伯,對條文進行刪改、合并,更不可取。今人則妄把有關四逆散的條文竄移到厥陰病篇或少陽病篇,并無視《傷寒論》原文稱四逆散證為“少陰病”這樣一基本事實。自從成無己刪除厥陰病篇標題下“厥利嘔噦附”五個小字,后世有人以管窺之見對厥陰病篇,妄加臆測以自得,隨意編排,從而擾亂了現(xiàn)存的厥陰病篇的內容。恩格斯有一句至理名言,他說:“一個人如想研究科學問題,最要緊的是對于他所要利用的著作,學會照著者寫這部著作的本來的樣子去研讀,并且最要緊的是不把著作中原來沒有的東西塞進去。”這句話雖然是一個19世紀的大胡子歐洲人在為《資本論》寫的序言中說的,但對于20世紀和21世紀亞洲大陸關于古老的《傷寒論》的研究,似也有頗多啟示,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二)學習前人的注釋,但不能囿于或盲從前人的注釋
初學《傷寒論》者,借鑒前人的注釋,作為入門的向導,本無不可,但初學《傷寒論》
的人,由于沒有鑒別能力,往往會把前人錯誤的理解,當成正確的結論而接受。如成無己“創(chuàng)造”的“傳經(jīng)說”,張志聰及其傳人“創(chuàng)造”的“標本中氣說”等被歷代的不少人奉為“學問”去研究。事實已經(jīng)說明,在前人的大量注釋中,不乏謬誤之處。
如,句讀誤斷而釋誤者:第86條,“衄家,不可發(fā)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其中“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柯韻伯作“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柯氏此解,影響及今。對此,錢潢曾駁正曰:“額骨堅硬,豈得即陷”。錢氏所言有理,此節(jié)句讀當作“額上陷脈急緊”,額上陷脈,指額上兩側凹陷處搏動之經(jīng)脈。按,陷脈,見于《靈樞》九針十二原和小針解,文曰“針陷脈,則邪氣出”;“針陷脈,則邪氣出者,取之上”,張介賓釋之曰:“諸經(jīng)孔穴,多在陷者之中,如《刺禁論》所謂刺缺盆中內陷之類是也,故凡欲去寒邪,須刺各經(jīng)陷脈”。陰虧血虛的病人,誤汗后,陰血驟然陡虛,反映在局部,額上兩側之經(jīng)脈,搏動急劇勁緊,屬亡陰之象。
又如,不明體例而釋誤者:第15條,“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狈接袌?zhí)釋之曰:“氣上沖者,陽主氣而上升,風屬陽,所以乘下后里虛,入里而上沖也。但上沖而不他變,則亦有可下之機,而不足為大誤。然,終以不先解表,致有上沖之逆,故曰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言以桂枝湯與前番所下之湯法合湯,再行表里兩解之,如桂枝加大黃之類是也。若不上沖,則非陽邪可知,故曰不可與之?!狈接袌?zhí)把“方用前法”講成是“言以桂枝湯與前番所下之湯法合湯”,這是錯誤的?!胺接们胺ā痹凇秱摗分?,和“如前法”同,論中多見,在有關桂枝湯及加減方的方后注中多出現(xiàn),此指第12條桂枝湯方后注所要求的服桂枝湯后,啜熱稀粥,溫覆等。對此,柯韻伯曾駁正曰:“用前法是啜熱稀粥法,與后文‘依前法’、‘如前法’同。若謂湯中加下藥,大謬。”
又如,未詳詞義而釋誤者:第216條,“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北咀C陽明病,仲景診斷“此為熱入血室”。張志聰認為“無分男婦而為熱入血室,下血者,便血也”,柯韻伯認為“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臟,故稱血室”,“陽明熱盛,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陰,故男女俱有是證”按,“熱入血室”,前見于太陽病篇第143條、第144 條、第145條,屬婦人特有病證。又,本條另見于《脈經(jīng)·卷九》,按,卷九系由婦人妊娠、產后、雜病及小兒雜病等九篇組成;本條還見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本篇又云:“婦人少腹?jié)M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后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本證之“少腹?jié)M如敦狀”就是水與血結于血室的局部癥狀。就本條本證而言,“少腹?jié)M如敦狀”,只能發(fā)生在子宮而不可能發(fā)生于沖脈、肝或血海。由此可見,在仲景的理論思路中,血室就是子宮而不是其他;第216條之“陽明病,下血”當屬陰道下血無疑,“熱入血室”特屬婦人病。張志聰、柯韻伯之解說,未詳其義,故其說非是。
又如,不詳義理而釋誤者:第104條“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潮熱者實也”,成無己解釋曰:潮熱,“若潮水之潮,其來不失其時也,一日一發(fā),指時而發(fā)者,謂之潮熱。若日三五發(fā)者,即是發(fā)熱,非潮熱也。”“潮熱”這個術語在《傷寒論》中約出現(xiàn)10多次,從中可見:①潮熱不等同于發(fā)熱。即發(fā)熱時不一定有潮熱現(xiàn)象,故《傷寒論》中有“其熱不潮”之說。②不論有無潮熱現(xiàn)象,這些病證都有發(fā)熱癥狀。即潮熱是在發(fā)熱癥狀持續(xù)存在的狀況下的一種特殊發(fā)熱現(xiàn)象。③雖《傷寒論》中多處提到日晡所發(fā)潮熱,但日晡所發(fā)熱并非都是潮熱。同時,潮熱也并非都發(fā)于日晡所。歸納起來,潮熱不含有發(fā)熱與時間的關系,而是表述病人發(fā)熱的感覺,即在特續(xù)發(fā)熱的同時,一陣陣地有如潮水上涌的烘熱感,其時病人發(fā)熱加重,反映出里熱外蒸之勢。這種發(fā)熱現(xiàn)象,可以不定時地出現(xiàn),而由于天人相應關系的影響,以午后四時前后尤為明顯。在雜病,上午也可出現(xiàn)潮熱,在陰虛火旺的病人,也可以于夜間潮熱,并伴有盜潮。對于成無己的解釋,日人伊藤鳳山駁之曰:“此說非也,《陽明篇》曰,‘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fā)作有時。’果若如成氏所說,一日一發(fā),指時而發(fā)者,謂之潮熱,則‘發(fā)作有時’一句屬蛇足。其說之非,可以知矣?!?/p>
在前人的大量注釋中,正確的東西肯定是主要方面,但也不乏謬誤之處,而且許多錯誤
的東西,往往被后世人大量引證、承襲,從而形成“誤讀傳統(tǒng)”,一代一代的誤導初學者。
(三)讓《傷寒論》自己詮解自己
學習《傷寒論》一方面要審慎地借鑒前人的注釋,另一方面還須謹防被謬說誤導。在
《傷寒論》研究史上,因因相襲的思維定勢尤為突出,注家們往往不求甚解地承襲前人注釋,從而形成比較頑固的“誤讀傳統(tǒng)”,它阻礙了對《傷寒論》的正確理解。
學習《傷寒論》,要學會運用校讀的方法。這里所謂的校讀法,如邵冠勇先生所說:“乃是一種讀書的方法,即寓校于讀中,將有關資料,進行比較研究的讀書方法”,與一般閱讀方法比起來,這是一種深入扎實的讀書方法,是帶研究性質的讀書方法。比較是認識事物性質的重要方法,認識事物如此,讀書,認識書中的內容也是如此。要想對古籍中的一些問題,獲得較深入的研究,而不是想當然的臆測,就必須把一些有關資料拿來進行比較研究。
學習和研究《傷寒論》,要學會利用本證本訓的方法。所謂本證本訓,是指原著固有之證據(jù)和訓釋。此類內容,有的出自著者本人之手筆,有的出自其同時代或相近時代人的手筆,這是解釋《傷寒論》中有關疑點、難點的重要依據(jù)。與今本《傷寒論》相關的資料,莫過于各個不同的傳本,如現(xiàn)今學習《傷寒論》,主要是以趙刻宋本為蘭本,因此《脈經(jīng)》、《金匱玉函經(jīng)》、《千金翼方》以及《太平圣惠方》中有關《傷寒論》的內容等都是校讀的相關資料;同時趙刻宋本《傷寒論》中的《平脈法》、《辨脈法》、《傷寒例》以及諸可諸不可各篇,都是研讀《傷寒論》不可少的校讀資料。另外在藥物和方劑方面,要與幾乎與《傷寒論》同時代的《神農本草經(jīng)》,和稍晚于《傷寒論》的《名醫(yī)別錄》中的相關資料進行校讀。
校讀是弄明白、讀通《傷寒論》的重要方法。
比如,第35條中,麻黃湯方后注云:“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論中大凡方中有麻
黃者,多要求去“沫”。為什么要去沫?如果沒有陶弘景的一句話,“去沫”也許不會引起后世人的關注。陶先生解釋說:“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沫令人煩?!笨芍^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后關于“去沫”,果真成為問題,而為歷代人所關注??马嵅苷f為“去沫者,止取其清陽發(fā)腠理之義也”,近人張錫純則臆測為“麻黃發(fā)汗之力甚猛烈,先煮之去其沫,因其沫中含有發(fā)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緩麻黃發(fā)表之力也”云云。自陶弘景以降,1500年來,對麻黃先煮去沫的認識,一直停留在毫無根據(jù)的臆測之上。此屬不明事理而釋誤。
其實在今本《金匱玉函經(jīng)》卷七“方藥炮制”中早已有合乎情理的解釋。據(jù)錢超塵氏考證,《方藥炮制》一節(jié)為南朝人所作。文曰:“凡煎藥,皆去沫,沫濁難飲,令人煩?!薄皾崮y飲”,一句淺顯的道理,把問題講清楚了。因為“濁沫難飲”,所以,“令人煩”。此處之“煩”是指胃脘中“攪擾糾結”的感覺,胃脘攪擾糾結、翻騰難忍,此乃是惡心欲吐之狀。歸納起來,就明白了,原來“濁沫難飲”,令人惡心,所以要去其沫。在今人看來,不僅是麻黃沫,“濁沫難飲”,恐怕凡是“沫”,都會有令人惡心之感。
又如,今人講“結胸證”時,都把“結胸證”的主要癥狀講成是心下與脘腹部的癥狀,而導致“結胸證”反而沒有“胸”部癥狀,這種講法是不對的。關于結胸,論中第134條云:“太陽病,脈浮而動數(shù),浮則為風,數(shù)則為熱,動則為痛,數(shù)則為虛。頭痛發(fā)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yī)反下之,動數(shù)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边@一段講的是結胸證的成因之一及病機和主要癥狀。其中一句“膈內拒痛”,方有執(zhí)解釋為“拒,格拒也,言邪氣入膈,膈氣與邪氣相格拒,而為痛也?!庇鞑嘣疲骸半踔兄畾馀c外入之邪氣相格斗,故為拒痛?!苯袢藙t把“膈內拒痛”講成是“胸膈部疼痛拒按”云云。此屬不辨通文而釋誤。
按拒,推而向外之意。《韓非子·楊權》:“數(shù)披其木,無使木枝外拒?!弊⒃唬骸熬?,謂枝之旁生者也。”在“膈內拒痛”中,拒,當訓為支,可引申為撐、脹。拒痛即是表述由內向外的支痛、撐痛或脹痛?!端貑枴ちo大論》云:“厥陰所至,為支痛?!蓖醣⒃唬骸爸В烈??!卑?,柱通拄,拄妨,支撐也?!秱摗分熬芡础豹q《六元正紀大論》之支痛。又《傷寒論》第146條“心下支痛”,支痛即撐脹而痛。
又,前文“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其“心中懊憹”之“懊憹”,是一個什么樣的癥狀?成無己注解謂:“懊憹者,懊惱之懊,憹者,郁悶之貌。即心中懊懊惱惱,煩煩憹憹,郁郁然不舒暢,憒憒然無奈,比之煩悶而甚者?!狈接袌?zhí)則釋之曰:“胸膈壅滯不得舒快也”。這些解釋對后世影響很大,今人仍沿襲其說,或曰:“心中煩郁至甚,擾亂不寧,莫可言喻之狀”,或曰:“心里煩郁特甚,使人有無可奈何之感”,或謂:“煩亂不寧”、“心中煩亂不安至甚”云云。這些解釋都沒有根據(jù),都是想當然的臆說。此屬未詳詞義而釋誤。
《傷寒論》第238條有云:“懊憹而煩”,在這里特別突出地把“懊憹”與“煩”對舉并列,說明“懊憹”不同于“煩”,即在仲景的理論思路中,懊憹并無煩意。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懊憹不是煩亂不寧。那么,懊憹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在第221條中“心中懊憹”與“胃中空虛”并列,在第228條中“心中懊憹”與“饑不能食”并列,反映出在仲景的理論思路中,懊憹和胃關系密切?!督饏T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云:“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酒疸”,又云,酒疸下之“心中如噉蒜虀狀”,從中可以領悟,“心中懊憹而熱”是言胃脘部的感覺,而不是“心臟”懊憹而熱,與“不能食,時欲吐”并見,顯而易見,此“懊憹”是胃脘的癥狀,即仲景所言“心中如噉蒜虀狀”。那么,“心中如噉蒜虀狀”又是一種什么感覺呢?以今人容易理解的話說,就是“大蒜辣‘心’的感覺”,這是胃脘部的熱辣感或燒灼感。
對這種感覺,其實在《傷寒論》中早有本證,惜為后世人所未聞?!侗娌豢砂l(fā)汗病脈證并治》有云:“傷寒頭痛,翕翕發(fā)熱,形象中風,常微汗出,自嘔者,下之益煩,心懊憹如饑……”。本條亦見于《金匱玉函經(jīng)·卷五》,又見于《脈經(jīng)》:“下之益煩,心懊憹如饑”。如此一句“心懊憹如饑”,講清楚了兩個問題,一是能引發(fā)饑餓感的只能是“胃”,所以此處之“心”是指“胃”而言。二是胃脘部“懊憹如饑”,即似饑非饑,只能是嘈雜感,而不可能是煩躁不寧或其他什么癥狀。
又如,《傷寒論》中多見“煩躁”這個詞,同時也偶見“躁煩”一詞。煩和躁,詞義不同,表現(xiàn)不同。而兩種不同的連接關系“煩躁”和“躁煩”卻成為《傷寒論》研究史上的難點之一。問題緣于對第309條和第296的理解。第309條云:“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钡?96條:“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這兩條表述的都是少陰病,都有吐利,都有手足逆冷,所不同者,一個是煩躁,一個躁煩,一個是用吳茱萸湯治療,一個是死證。于是有注家認為,第296條之證之所以是死證,是因為其人躁煩;第309條之證之所以不是死證,是因其人煩躁。成無己說:“所謂煩躁者,謂先煩漸至躁也,所謂躁煩者,謂先發(fā)躁而迤邐復煩也?!背墒现f影響很大,后世人多從其說。此說非是。此屬不明語言特點而釋誤。
第48條:“若發(fā)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郁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本條在《辨發(fā)汗后病脈證并治》中復出時,“其人躁煩”作“其人煩躁”。又第239條:“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fā)作有時,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逼渲小盁┰臧l(fā)作有時”在《金匱玉函經(jīng)·卷三》中作“躁煩發(fā)作有時”;而恰恰是第296條:“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逼渲小霸隉倍?,在《金匱玉函經(jīng)·卷四》同一條中作“煩躁”。這種一個詞前后兩個字相互置換使用的現(xiàn)象,不僅僅見于煩躁和躁煩,在今本仲景書中還見于“眩冒”與“冒?!?,“手叉”與“叉手”,“疼煩”與“煩疼”等等。這可謂是仲景時代地域性的語言習慣或特點。
通過以上舉例,可以舉一反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提高研讀《傷寒論》的能力和水平。
對《傷寒論》中的疑點、難點,若不下功夫,僅靠臆測、妄斷,必謬誤百出,而要作出正確的理解,得出正確的結論,其正確的方法,只能是充分利用本證本訓,對《傷寒論》進行校讀,進行還原分析,“讓《傷寒論》自己詮解自己”。在這里特別推薦彭鐸《古籍校讀法》中的一段話:“所謂古籍校讀,并不是什么新東西,它不過是漢代劉向、劉歆、楊雄等人古籍整理法的推廣應用。按照他們的方式,‘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為仇?!ā秳e錄》)清代漢學家就學會了前一種做法,并把范圍擴大到校正誤字、衍文、脫文、錯簡以外的詞義、句式、古字通假等方面來,我們現(xiàn)在可以再拓廣一些,什么虛詞用法、成分省略、語序顛倒、說話的邏輯、文章的繁簡。乃至表現(xiàn)技巧,只要能比較的都一一悉心比較?!?/p>
“讓《傷寒論》自己詮解自己”,既是研究《傷寒論》的方法論基礎,又是學習和研讀《傷寒論》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具體方法。
(四)以《神農本草經(jīng)》和《名醫(yī)別錄》為依據(jù),從仲景書中求索用藥思路
仲景書中的方,一是“博采”而來,一是心悟獨創(chuàng)。其對藥物的應用,反映了那個時代對藥物的認識水平。仲景用藥的依據(jù)一是《神農本草經(jīng)》,一是自身和同時代人的臨證經(jīng)驗。因此,要理解《傷寒論》中的方與藥,首先必須弄明白張仲景選方用藥的思路,即對論中的方藥進行理論上的還原分析。
自《傷寒雜病論》問世,其所載方劑歷經(jīng)1800余年的臨證應用,其功效除了論中所表述的之外,經(jīng)過歷代醫(yī)家的臨證探索,其應用范圍大大的擴展了。經(jīng)過后世人開發(fā)出的新功效,是《方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它反映的是后世人在《傷寒雜病論》的啟示下,在對藥物認識不斷深入的基礎上,對仲景書原有方劑的持續(xù)開發(fā)應用。
如桂枝湯,張仲景的應用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以第12條的應用為代表,調和營衛(wèi),解肌發(fā)汗;二是以第387條的應用為代表,調和營衛(wèi),小和之。三是《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此妊娠惡阻,以桂枝湯化氣調陰陽。而后世人乃至今人對本方進行加減,其治療范圍擴展及內傷頭痛、哮喘、心悸、口眼喎邪,中風昏迷、偏癱、痢疾、腸癰、皮膚瘡瘍、濕疹、紅斑等等,這些應用,是后世人的認識或發(fā)明,這是方劑學研究的內容。因此不能用后世人的開發(fā)應用來解說《傷寒論》的用藥特點或規(guī)律。
又如,理解葛根湯,必須以《神農本草經(jīng)》和《名醫(yī)別錄》為依據(jù),葛根,《神農本草經(jīng)》稱其“味甘平,無毒,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薄睹t(yī)別錄》謂“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fā)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痛。生根汁大寒,療消渴,傷寒壯熱?!边@是理解葛根湯中用葛根的唯一合理的依據(jù),葛根在方中的作用應當是“解肌發(fā)表出汗,開腠理”,“起陰氣”,生津液,舒筋脈。
后世有詮解《傷寒論》者,以葛根入陽明經(jīng)解說葛根湯中之葛根,其說有誤。葛根入陽明經(jīng)之說源于仲景之后1000余年的金元時代的李東垣、張元素。
又如四逆散,論中第318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苯M成四逆散的藥物,除了柴胡、芍藥、枳實、甘草之外還有加減藥物干姜、五味子、附子、桂枝、薤白等。其主要的藥物柴胡,《神農本草經(jīng)》謂:“味苦平,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薄睹t(yī)別錄》云:“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逆,五臟間游氣,大腸停滯水脹,及濕痹拘攣。”從中可以領悟,仲景在四逆散中用柴胡意在發(fā)越被寒濕郁遏之陽氣,四逆散功在消陰霾,暢陽氣,升清降濁。后世人講四逆散為疏肝理氣,是建立在后世人對柴胡的理解上,此屬后世人的開發(fā)應用,不是張仲景的想法。若依據(jù)《神農本草經(jīng)》和《名醫(yī)別錄》并連同加減法解說四逆散,則“疏肝理氣”無從說起。柴胡入肝經(jīng),這是李東垣、張元素以后的認識?!捌礁文懭拱j相火”這是李時珍的認識。同樣是四逆散,在《傷寒論》中和在《方劑學》中應有不同的講法。《傷寒論》講的是“源”,《方劑學》講的是“流”,側重面不同。以后世人對藥物的理解為依據(jù),解說《傷寒論》的用藥,可以說是《傷寒論》研究中的誤區(qū)之一。
在今本仲景書中,有不少“方”特別注明藥物加減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仲景對藥物的理解和應用思路。如第117條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以治“必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其在方后注明言,“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第386條理中丸方后注云:“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敝倬坝霉鹬的?,還見于《金匱要略》防己黃芪湯方后注:“氣上沖者,加桂枝三分”?!督饏T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云:“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服湯已,“沖氣即低”,則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在仲景書中,對氣逆上沖者,幾乎都用桂枝。從中可見仲景用桂枝,除解肌之外,還善用于平?jīng)_降逆,這是仲景的創(chuàng)新。通過這樣的校讀,從仲景書之“本證”中,可以了解仲景用桂枝平?jīng)_降逆的思路。
又如,小青龍湯、小柴胡湯方后注云:渴去半夏。后世人認為半夏化痰滌飲,尤其“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用小青龍湯,若渴去半夏,將何以化飲?實際上,渴去半夏是仲景刻意地加減。那么為什么在這里要去半夏呢?因為半夏有麻辣味?!鹅`樞·邪客》中半夏秫米湯用的是“治半夏”,這里所謂的治半夏,只不過是“用水洗令滑盡”而己。在仲景書中,方中用半夏只要求“洗”,這里的“洗”是什么含義?《名醫(yī)別錄》作出解釋:“用之皆湯洗十過許,令滑盡,不爾戟人咽喉?!笨上攵瑑H僅“洗”過的半夏其麻辣味之甚。從中可見,仲景所用的“治半夏”與今人所習用的“制半夏”是不可同日而言的。因此盡管仲景用半夏化飲治水,但只用其止嘔,而決不用其止渴。試想,若“渴”不去麻、辣、澀之半夏,豈不猶火上澆油、飲鴆止渴歟?運用校讀之法,可以知道仲景為什么“渴去半夏”。
又如第279條,“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爾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要理解仲景此處之用芍藥,當與有關條文對勘。如第96條小柴胡湯方后注云:“腹中痛者”,“加芍藥三兩”;第317條通脈四逆湯方后注云:“腹中痛者”,“加芍藥二兩”;《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并治》之防已黃芪湯,“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用之,“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在《水氣病》篇“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用之,“腹痛加芍藥”。從中可以領悟,仲景用芍藥治腹痛,意在用其開破之性,以破寒濕凝結之滯,通絡以止痛。
又如第30條云:“附子溫經(jīng)”,關于“附子溫經(jīng)”的作用,可以通過對仲景書中的有關條文的校讀,得以領略。第20條云:“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方用桂枝湯再加附子,名曰桂枝加附子湯。第22條接續(xù)第21條云:“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钡?55條:“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方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加附子,名曰附子瀉心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之越婢湯方后注云:“惡風者加附子一枚。”上述諸證之所以用附子,均緣于其證或是惡寒或是惡風,或是惡寒、汗出,其用附子,意在溫經(jīng)、扶陽、止汗。從對這些條文的校讀,可以了解仲景對附子溫經(jīng)扶陽的認識。
這種方法對研究仲景用藥規(guī)律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不可替代的學習和研讀《傷寒論》的重要方法。
(五)不要把后世人的詮解混同為《傷寒論》的內容
《傷寒論》自成無己開全面注釋之先河,其后,全文注解詮釋者代有其人,這些詮解,極大地促進了《傷寒論》的研究和傳播。與此同時,注家們在詮解過程中,無不把自己的理解參雜進去,從而在《傷寒論》研究史上,不乏違背歷史與邏輯的現(xiàn)象,即把后世人的想法強加于《傷寒論》,尤其把金元以后的思想強加于張仲景,圍繞《傷寒論》演繹出一些所謂的“理論”、“學說”、“術語”等,這些內容泛濫于《傷寒論》的解說或教材中,從而誤導后學。于是《傷寒論》的注疏之作,雖汗牛充棟,但急功近利,空疏之風而導致之魚目混珠者亦大有之。關于這一點,清代柯韻伯曾尖銳批評,他說:“何前此注疏諸家,不將仲景書始終理會,先后合參,但隨文敷衍,故彼此矛盾,黑白不辨,令碔砆與美璞并登,魚目與夜光同珍,前次之疑辨未明,繼此之迷涂更遠,學者將何賴焉!”
后世人,尤其明清以后,不少注疏之作多以自己的理解對趙刻宋版《傷寒論》的內容進行切割,對條文重新進行組合。
如以病證分類者:有明·林瀾《傷寒折中》,他按自己的理解,把太陽病分列為:
中風表證、傷寒表證、風寒兩傷證、表不解水停心下證、汗后余邪證、汗后壞證、誤下表邪未解證、誤下壞證、吐下汗下壞證、誤與桂枝厥證、火劫壞證、誤吐證、邪客胸中證、太陽桂枝加葛根證、太陽葛根證、太陽白虎證、太陽半表里證、半表里壞證、半表里支結證、半表里兼下證、太陽下證、結胸證、痞證、熱結膀胱蓄血證、太陽傳本證、太陽飲證、太陽腹痛證、悸煩悸動證、太陽四逆證、刺期門證、溫病證、風溫證等等。
與這種切割分類方法相似的還有清代沈金鰲的《傷寒論綱目》、錢潢的《傷寒溯源集》等,它們更多的是以癥狀為綱對原來的條文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含有較多的主觀成分,其分列的標題,其中雖然也有《傷寒論》中的術語,如結胸、臟結、痞、協(xié)熱利、驚、狂等,但更多的則是按作者們自己的想法擬定的。
有以方為綱分證、分類者,如柯韻伯的《傷寒論注》,對趙刻宋版《傷寒論》進行切割,以桂枝湯證、麻黃湯證、葛根湯證、大青龍湯證等為綱。又如徐大椿的《傷寒論類方》,以“方”為標題,對趙刻宋版《傷寒論》進行分類。這種分類“證以方聚,條以方分”,有什么方就有什么證,客觀性比較大。
有以法分證者,如吳人駒的《醫(yī)宗承啟》,把《傷寒論》的全部內容以發(fā)表、滲利、涌吐、攻下、和解、救內、清熱、溫里、針灸等,進行分類。又如尤在涇《傷寒貫珠集》,把太陽病篇的內容分列為:辨太陽病條例大意、太陽病正治法、太陽病權變法、太陽病斡旋法、太陽病救逆法、太陽病類證法。在每一法內,又分列若干證,每一證內,又分列若干方或條文。
在現(xiàn)代中醫(yī)教育中,1964年由上??茖W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傷寒論講義》(二版),是“根據(jù)趙刻宋版為主,并參考《脈經(jīng)》、《千金》、《註解傷寒論》等書,將原文作了部分修訂,并另行順序編號。”這種按趙刻宋本原順序的體例,其優(yōu)點是避免了編者以己見設置的小標題所架構起的先入為主的框框。
自1979年《傷寒論選讀》以后的各版《傷寒論》教材,都對趙刻宋版《傷寒論》原來的序列重新按照編者自己的理解設置章節(jié),于是在《傷寒論》的教學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原本不是《傷寒論》固有內容的術語,如太陽經(jīng)證、太陽腑證、太陽病本證、太陽病變證、太陽病兼證、太陽病輕證、太陽病類似證,熱擾胸膈證、陽明經(jīng)證、陽明腑證、陽明病變證、陽明病本證、陽明病兼證、陽明病類似證等等。于是一代一代學生經(jīng)過學習、考試,最后對《傷寒論》的理解和印象只是一些以這樣的標題術語架構起來的若干零亂知識點的集合,而這些學生成長為教師以后,又把這些夾雜著后世人“創(chuàng)造”的“術語”的零亂知識點,又傳授給下一代。這些標題術語,在極大的程度上干擾了《傷寒論》的固有面貌和固有內容的傳播。而《傷寒論》正是以這樣的內容,這樣的形象或面貌,通過各種教學途徑(包括本專科教學、研究生教學、成人教學和自學考試)而流傳于世。
《傷寒論》是中醫(yī)學經(jīng)典,學習經(jīng)典只能是原原本本地教,原原本本地學。應當站在更宏觀的角度上,對其進行更全面的微觀分析,不應當僅僅就《傷寒論》而論《傷寒論》,不應當僅僅就宋本而論宋本。所謂更宏觀的角度是立足于仲景書各傳本之上,展開視野;所謂更全面的微觀分析是通過對各傳本的校讀以超越傳統(tǒng)的偏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