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國學君在喜馬拉雅上解讀《論語》系列語音內(nèi)容的第五篇,下文是文字稿的內(nèi)容。由于是講稿,并非專門的文章,所以會顯得有點跳躍,建議主要聽語音~當然,如果你想一次性收聽所有,可以點擊右下角的“閱讀原文”,并訂閱,這樣就可以看到所有內(nèi)容,且第一時間聽到最新內(nèi)容啦~
之前的幾期內(nèi)容,我們主要講了兩個字,一個是學,一個是悅。
在儒家,特別是《論語》當中呢,孔子所說的學,指的是大學,明明德之學,是通過對自己生活、經(jīng)歷的品味,體認天道,進而知天命的過程。
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悅,則是當我們在“學”的過程中,在當時具體的情景下get到了天意,獲得了良知(也就是當時正確的認知)時,心中自然而然會升起的一種喜悅,一種通透爽快的感覺。這種喜悅的獲得,往往并不會有什么預設(shè),什么強制不變的規(guī)定,所以在本質(zhì)上來說,這是一種審美。
被遮蔽的悅
但很多時候,及時這個美妙的世界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并無法從中品味到這種“美”,體會到這種“悅”。這是為什么呢?
簡單粗暴地來說,可以分成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由于不了解,也就是我們對這個領(lǐng)域的積累不夠,底蘊還不夠。例如,我們欣賞國畫、京劇,由于平時幾乎就沒有關(guān)注,只是偶爾被人拉去看看,我們可能只能有一個大概的感覺,好看不好看,但如果我們是一個專業(yè)的票友,懂得其中的各種規(guī)則、難點,那我們就會能夠更好地欣賞到其中的不易之處和精妙之處。同樣,在我們進入一個新的領(lǐng)域?qū)W習的時候,一開始往往也是比較枯燥的,因為我們啥都不懂嘛,但隨著自己的積累慢慢增加,熬過這段比較乏味的時期,慢慢就能領(lǐng)會奧妙了。所以,我也反復說,我講的這些東西,可能有好多你們現(xiàn)在還不太理解,沒關(guān)系,過一段時間再來聽一遍,慢慢的,可能就會有感覺了。佛家常說的“感應”,就來啦。
第二種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而且對我們的阻礙往往很大的,就是我們心中的一些固定的觀念、信念、看法。這些東西往往會以經(jīng)驗、道德、習俗的方式出現(xiàn)。舉個例子:
前段時間,里約奧運會,林丹和李宗偉的羽毛球比賽,可謂萬人矚目。在看比賽之前很多人都糾結(jié),一方面作為中國人,希望林丹贏。另一方面,看了這兩個頂尖高手這么多比賽,李宗偉在大賽里頭基本沒贏過林丹,我們也希望他能贏,有點心疼他。當然,他們的這場比賽也確實很精彩,讓眾多觀眾感覺賞心悅目。這其實是真的是我們廣大民眾一個很可喜的進步。人們在欣賞奧運會時候,那種覺得中國一定要贏,為本國運動員揪心,希望他們能夠為國爭光的執(zhí)念在慢慢松動。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但能很好地欣賞到林丹精彩的救球,也能衷心地贊嘆李宗偉的殺球。兩邊的美,都能欣賞到,體驗到。但如果我們心中總有一個特別愛國的觀念,希望林丹能贏。那我們沒看到李宗偉打了一個好球,一定不會贊嘆,只會擔心和不愉悅。同樣,我們也就比較難以接受本國運動員沒有拿到好名次,即使他已經(jīng)盡力了,其實表現(xiàn)也不錯。劉翔不就是這么被我們傷害的嗎?而現(xiàn)在,傅園慧傅爺,并沒有拿到冠軍,我們也很欣賞她的天真直率。
不知道說到這里,大家會不會有感覺,其實很多時候,一些看似天經(jīng)地義的道德觀念、習俗,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墻,它堵死了我們對于更多可能性的欣賞,對于更多正確認知的獲得,對于更多人的包容和理解。這些是為什么我在第一期節(jié)目的時候說,其實無論是迷信,還是道德主義,我之所以不贊同他們,就是因為我們?nèi)菀装阉麄兘^對化,而堵死了我們繼續(xù)理解、學習、認識、欣賞這個世界。
所以: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主觀臆測,不要認為什么是必然是對的是這樣的,不要固執(zhí)己見,不要認為有我。沒有什么人間的道德、習俗、規(guī)矩,必然是對的,是亙古不變的。這四種情況,都會堵住我明德,也就是認知的擴展,會讓我們看不到美,體驗不到“悅”。
儒釋道三家文化的核心,很多時候,就是在告訴我們?nèi)绾伪3治覀兠總€人“心”這面鏡子的明亮干凈,擦去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改變的條條框框,讓生命的力量能夠自由的流動,明德能夠自由地擴展,讓一切生命的美妙,都得到包容、尊重乃至親近,能夠自由、完全地展示,而不是被我們用腦子中一個僵死的觀念去簡單粗暴的壓抑乃至扼殺。這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含義啊!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慈悲、包容。
何謂君子
儒家所說的君子,所說的“學”,其實就是對這種“悅”,對這種審美,對這種認識天道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而看清世界走向以及自己在這個走向中具體任務的自覺追求。其實,從究竟的角度說,任何的“學”,也即我們通??吹降臑榱斯?、為了金錢、為了自己出人頭地的學,其實都是在明明德,在知天命。就是有自覺不自覺的區(qū)別。
人們的生命活動,表面上看起來是學于師,學于人,學于己,其實都不是。仔細品味一下,全是學于“天”而“知天命”??鬃拥膫ゴ螅谟谒压糯嘉仔g(shù)中人們對于外在鬼神的祭祀活動,改造成了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祭祀”自己的“心”,這就是“致良知”的本質(zhì)。
如果人們也在學習、努力工作、體驗世界,但是并不知道從這些學習、工作、體驗中去去“明明德”,去“見道”,去“知天命”,缺乏了這種自覺追求,那無論你學的是什么,那都只可能是小學,不是大學。
孔子十有五有志于學,對于有志于學的人來講,辦事的對錯與否,成功與否,自己為人的是是非非,都不是第一位的事。用佛學的話講,都屬于“第二義”。第一位的事情是,通過個人行為的美丑善惡真假對錯,體驗蘊藏在人的行為背后那生命的運動,那個東西太“美妙”了,人永遠在自己的生命行為中欣賞著“它”的存在,才能真正通曉自己是誰,自己是如何存在的。
正是因為作為一個君子,一個有志于學的人,他不是僅僅會關(guān)注自己行為、處境的美丑善惡、自己的道德高低,而是自覺積極地去體認這背后的天道發(fā)展的規(guī)律,體認天意,他才可能“久處約,長處樂”,并近于道啊。用佛家的話來說,這就是心不隨境轉(zhuǎn)。
我們東方的文化,主張的就是這樣永恒的“審美人生”,連死亡,也是一種審美的素材。這樣的“學而時習”,怎么不會是“不亦說乎”的呢?有誰不愿意時時刻刻生活在審美之中、喜悅之中呢?
用一句簡單一點的話來說,就是發(fā)生的一切,無非是為了讓你明白一點什么,欣賞一點什么。
人不知而不慍
坦誠來說,這種喜悅,這種審美,就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每個人和每個人,他們對一件事的感受有可能會有類似,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為每個人的經(jīng)歷不一樣,他積累的方面、深度不同,他的觀點、信念不同,對于同樣一個畫面,看到的東西,品出的味道就不可能完全一樣。有的事情,就比如國學君在這里講的內(nèi)容,在有的人的眼里,可能是啼笑皆非的鬧??;在有的人眼里可能是崇高高雅的見識;在有的人眼里,可能是嬉笑怒罵的幽默段子……即使是很多外在看似客觀標準的物體,大家看到的感受,讀出的味道也可能不同。經(jīng)常被調(diào)侃的就是,在男人的世界里,顏色就只有紅黃藍綠黑白等等大的感念,在女生眼里,單單一個紅色就會有棗紅、酒紅、粉紅等等一系列區(qū)別。在我們眼里,可能看到一個古建筑如故宮,只能感受到整體的宏偉大氣,但是對于古建筑專家,能夠感受到他們設(shè)計底蘊,感受到榫卯的神奇,它們感受到的信息和精度比我們高的多得多。
所以啊,用佛家的話來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一個佛國,他所看到體驗到的世界,都是他的世界,都是有所不同的。用董子竹和李澤厚先生的話說,那就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內(nèi)時空。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通過統(tǒng)一的語言、表達來交流,但我們也應該很清楚,那些表達也僅僅能夠傳遞部分的信息,只要表達出來,就必然會有減損。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古人總說不要拘泥文字,要得意忘言,要拈花一笑印心會意的原因。因此,我們?nèi)伺c人,感受與感受,認知與認知,是不可能絕對等同的,我們能夠求和,但無法求同。
所以,當有朋友來了,大家能夠相互交流,甚至相互有所啟發(fā),這是非常難得且值得高興的。但如果大家無法理解,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世界本就如此,有什么好埋怨生氣的呢?畢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識了道的人,自然會有一種坦蕩蕩的氣質(zhì)。
所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到此為止,論語第一章的第一句話,就算是解釋完了,用了相當長的篇幅。但是這句話的理解真的很重要,直接關(guān)系到對于整個儒家精髓能否真正把握,能否進入國學的大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