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衡
歷來正史席位,本是按需分配,直到有清一代舊事重提,才打破了“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局面,形成“二十四史”。從候補席上站起來的是《舊唐書》和《舊五代史》,相較于新舊五代史“脫胎換骨”、官私兩修的動人說辭,看起來和《新唐書》并無徑庭的《舊唐書》能夠“復活”,無疑是經(jīng)歷了一番紛議的。一朝兩書,并立史林,即便對于歷經(jīng)近300年盛世繁華、衰世危機的大唐王朝而言,也頗值得為后人所道。
“易代修史”,考量的一是以史為鑒,二是標榜正統(tǒng)。基于這種考慮,唐后,歷經(jīng)五代十國的混亂,到北宋建國重回秩序,修唐史一事一直縈繞在統(tǒng)治者的心頭。后晉開運二年(945),《唐書》成,署名劉昫;北宋嘉祐五年(1060),又有《唐書》成,署名歐陽修、宋祁。歐版《唐書》問世后,劉版一度淡出歷史舞臺,以“新舊”區(qū)別大致始于歐版書成三十年后吳縝作
《舊唐書》,全十六冊
《新唐書糾謬》,但真正以新版冠名發(fā)行,在南宋、明刻本上都還不可得見,正式在卷首加新字作“新唐書”始于清武英殿刻本。但在此期間,探討新舊優(yōu)劣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以新舊分別指代歐版、劉版遂成慣例。對兩書的比較,抽絲剝繭先擱置一邊,讓我們先來看看“舊瓶”和“新酒”各是怎樣一種謀篇布局。
《舊唐書》的編纂思路,簡而言之“按于舊章”,基于唐國史“敘本紀以綱帝業(yè),列傳以述功臣,十志以書刑政”。資料收集工作從后梁末帝龍德元年(921)便可開始了,一直延續(xù)到后唐明宗長興三年(932),奈何編纂速度跟不上迭代更替,直到后晉天福六年(941)才正式開筆,歷經(jīng)4年,開運二年(945)完成后不到兩年,后晉也隨之滅亡。最初為避諱石敬瑭,取名《李氏書》,成書共200卷,含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內(nèi)容覆蓋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共計約200萬字。
《新唐書》沒有如《新五代史》一般對舊書大動干戈,但“微調(diào)”還是隨處可見的。從慶歷四年(1044)宋仁宗下詔重修,到嘉祐五年(1060)六月,歷經(jīng)17年完成,但難稱“巨著”。概因共225卷,含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及列傳150卷,相比舊書,因分類細化,卷數(shù)增加了25卷,字數(shù)卻降至170萬。以本紀為例,唐一共21帝,舊書用墨30萬字,新書僅用9萬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