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做家長的,都希望孩子沒問題。家長怕孩子出問題,大體基于兩類原因:一類是感覺太麻煩。事情本來就多,還要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如果自己又恰恰怕老師怕學校,不會處理矛盾沖突,那更是一百個不情愿,表現(xiàn)出來就是煩躁、憤怒,怪孩子不爭氣、惹事、老捅婁子、出問題,或者怪學校和別人事多,無事生非;另一類是認為孩子出了問題就沒救了,定性了,成壞孩子了,未來全毀了,表現(xiàn)出來就是焦慮、擔憂,沒問題時怕問題,為了預防或避免問題費盡心力;一旦出了問題則悲觀絕望,自尊與自信受損,給孩子貼標簽,或者遷怒于環(huán)境和他人。
其實,成長的過程就是試錯的過程,錯誤與問題正是孩子成長的契機。面對一個少年老成、從不犯錯的孩子,我反而會心生懷疑,因為我見過太多小時候很“優(yōu)秀”、沒問題的好孩子后來發(fā)生更大的問題。所謂不出問題的乖孩子,主要有如下三種類型:
1.過度自我壓抑型
我舉一個小學生的案例、一個高中生的案例,來說說這種類型的孩子的成長缺陷。
第一個案例是三年級的女孩,8歲。她有一個學業(yè)非常優(yōu)秀的姐姐,比她大五歲。父親工作較忙,母親曾經(jīng)是老師,生下她后就當了全職媽媽。這個孩子從小是受媽媽喜愛的,她媽媽說,自己在家里從來沒有說過她,反而是經(jīng)常和她姐姐爭吵,因為姐姐到了中學以后開始叛逆,學習不踏實。妹妹從小就非常乖巧懂事,從來不曾犯任何錯誤,父母稍微皺下眉頭,她就馬上不鬧了,特別聽話。一上小學,老師也特別喜歡她,任命她為大隊委,她自己的學習也非常好,很用功;紀律也好,課外活動也好,幾乎沒有不好的地方。
由于工作原因,我給這個學校的學生干部做過“領導力與溝通”培訓,當時她上二年級,我注意到她自我約束力特別強。我講話時她坐得筆直,認真聆聽,輪到她講話時,先舉手,然后站直了,抑揚頓挫地講。說到有的同學不遵守紀律,在樓道里喧嘩大鬧,做眼保健操時不認真做,瞎胡鬧,她認真地說:“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蔽衣犃耍睦镆惑@,可恥這個詞用的太重了。
活動結(jié)束后我就告訴她的班主任,要注意一下這個孩子,擔心她會出問題。她的班主任非常不以為然。過了半年多,她的班主任給我打電話說:“曲老師,真讓您說中了。XX出事了。前幾天她在操場上玩耍,一個平時比較調(diào)皮、老跟她較勁的男生跟她吵了起來,她推了那個男生一下,就那么巧,男生摔倒了,頭磕在石頭上,流血了。她當時跑到辦公室來找我,手腳冰涼,額頭上全是冷汗,臉都嚇白了,跟我說,我對不起您,對不起我爸媽,我做了一件特別不能原諒的事,說完就昏倒了。這個孩子的身體一直不好,因為淋巴系統(tǒng)的問題,一直在吃中藥,已經(jīng)吃了好幾個月了?!?/p>
長期、過度的自我壓抑,會令孩子變得憂懼、抑郁,時刻處于應激狀態(tài),非但不能形成放松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自我接納,反而會總是緊張的、自我監(jiān)督與否定的。外在的乖巧懂事并不是真的行為自律,而是因為害怕而不得不自我控制。時間長了,從身體上到心理上,都會變得緊張、脆弱,任何一個事件都會導致崩潰。
第二個案例是一個16歲的高一男生。據(jù)他媽媽說,他從小特別乖,很聽話,他媽媽甚至曾經(jīng)擔心他是不是太像女孩子了。初中階段也很好,根本沒有什么青春期叛逆。爸爸工作忙,不?;丶遥X得孩子很能體諒父母,沒有抱怨,也不瞎折騰。可是,一到高一,突然一下就變了。他不跟媽媽說話,曠課,離家出走住朋友家,并揚言要休學,與朋友一起開酒吧。
媽媽說服他來找我一起做心理咨詢。與他單獨談時,他說其實他一直并不喜歡和認同父母,但是以前小,不知道怎么表達,就聽他們的。初中時候雖然表面不叛逆,但心里是非常糾結(jié)的。他思考很多問題,也曾嘗試與父母討論這些問題,但是都沒有成功。他知道父母都很辛苦,所以盡量做讓他們放心、高興的事??墒窃谛睦铮钟凶约旱南敕ㄅc追求。漸漸地,他與朋友們交流得越來越多,而且自信他與朋友們的友誼以及他和朋友們的事業(yè)(合開酒吧)是真誠的、深思熟慮的,一定能成功的。
這兩個案例基本代表了過度自我壓抑型的孩子的情況:在沒有能力去表達和實現(xiàn)自我時,會使自己變得緊張、脆弱。由于外顯言行聽話懂事,家長會忽略孩子內(nèi)在思想意識的變化,孩子也沒有養(yǎng)成與家長交流互動的習慣和能力。一旦孩子長大到自以為有能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了,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任性、隨意、超自信,聽不進老師家長的任何話了。有的孩子長大后,甚至成年以后,終身都會對命令、指責類的話超敏感。在一些夫妻關系案例中,經(jīng)常看到這種早年壓抑過度、長大后自我放縱、隨意妄為的情況。有時候,即便已是成年人,扔掙不開早年自戴的枷鎖,常常自我抑制,有時候又忍不住走向另一個極端??杀氖牵麄兂3Wゲ粶蕰r機,常由情緒驅(qū)動,不必壓抑時壓抑,不該放縱時放縱,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2.喪失“自我”型
過度自我壓抑型雖然極力壓抑,但孩子還是有個自我的,雖然這個自我可能長得不成熟,甚至偏頗。在喪失“自我”型中,太多“好孩子”的人生被父母編劇和導演了,徹底喪失了自我。
這是一個19歲來訪者親口告訴我的。她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是北京市西城區(qū)最頂級的牛校。高二的時候她因抑郁癥休學了一年?,F(xiàn)在馬上要高考,她又想休學。她說:“這個人生有什么意思呢?就是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結(jié)婚,生孩子,然后讓我的孩子重復我做過的一切嗎?如果人生都是這樣預設好了的,我只須去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了,那么,我可不可以不演?”她敘述自己抑郁癥前的狀態(tài)是,“看出同學的幼稚和老師的呆板,也看出家長的很多缺點。也想跟他們對著干,反過來一想,他們也都是可憐人。不追隨他們,也不叛逆、頂撞他們,我真的不知道還有什么可以干的。于是就越來越覺得活著沒意思?!?/p>
還有一個28歲的男性來訪者,父親是知名企業(yè)家,網(wǎng)上一搜好幾頁新聞的那種。在他初中的時候,有一陣子很叛逆,媽媽管不了,爸爸正是事業(yè)最吃緊的時候,都管不了他。爸爸不愧是管理人才,知道如何用專業(yè)的人去做專業(yè)的事,于是請來當時著名的老師,班上多少人考上清華的那位,給孩子做一對一的輔導。孩子說,當時確實解決了心里的困惑,非常認同老師的理念,充滿正能量地考上了高中。
到考大學前,他再一次有些懷疑,因為不想考爸爸希望他學的專業(yè)。這次爸爸請了位成功學大師給他做一對一輔導。這次輔導也很成功,他說他看清了自己的使命和家族的前景,心甘情愿地報考了父親指定的專業(yè)。大學里談的戀愛被父母否定后他曾再次消沉,對專業(yè)不喜歡也令他成績很差,多次補考,差點無法畢業(yè)。這次,又是那位成功學大師幫助了他。
他決定出國讀研究生,爸爸非常支持。在國外讀碩士的兩年是他最開心的兩年。他不想回家,于是又考了博士。在答辯前的一周,他突然感到極度的恐懼,雖然老師說他的論文和其他準備都沒問題,答辯一定會通過,但他仍然驚恐焦慮。一夜未眠后,他連換洗衣物都沒拿,直接去機場買票回國了。在國內(nèi)被精神病專科醫(yī)院診斷為抑郁焦慮急性發(fā)作。
在心理治療時,他的父親說:“可是你一直表現(xiàn)不錯啊,那幾次挫折也在老師的輔導下順利度過了。你幾個月前回國參加奶奶的生日聚會時,還意氣風發(fā),很陽光的樣子,多少叔叔阿姨讓他們的孩子向你學習啊?!彼卮鹫f:“我那是在演戲啊,我知道你們期待我這樣表現(xiàn),好吧,我就演得陽光、積極,是你們的好兒子,是家族的未來。可是我心里真的發(fā)虛,我知道自己的底細,我不相信自己是家族的未來??墒牵沂鞘裁??我能干什么?我同樣不知道、不相信?!?/p>
自我概念的清晰成形是從11-12歲開始的,自尊與自我價值的建立也隨之而來。一個一直聽父母的話,聽父母安排而沒有自我探索、自我嘗試的人,在成年后不可能完成復雜的社會功能,不可能獨立于社會。一個從小特別乖沒問題的孩子,只是出問題的時候沒到而已,要么青春期,要么大學里有了自由的時候,要么在婚戀的親密關系中。最可怕的是,等自己生了孩子,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問題暴露了出來。只是,那時的代價越來越大,而且會殃及他人,毀了孩子。
3.兩面派型
小學老師一般都有這個經(jīng)驗,從三四年級開始,班里明顯地就會出現(xiàn)幾個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孩子。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演技不是那么純熟,不僅老師能看出來,同學也能看出來。家長相比老師要稍顯遲鈍一些,可能是沒有別的孩子作比較,常常覺得自己的孩子挺好的,卻不了解孩子在外面的表現(xiàn)情況。我的公號曾經(jīng)寫過孩子偷東西的文章,閱讀量只有幾百,而關于孩子智力、拖延等的文章,發(fā)到同樣的賬號上,閱讀量都上萬。家長可能不覺得有必要看講孩子偷東西的文章,因為“我家孩子不會偷東西”??墒牵瑩?jù)我女兒的班主任老師講,她執(zhí)教二十多年來,帶的每一個班里都有孩子偷東西的事情發(fā)生,大多數(shù)情況下家長都不知情,除非老師告家長。
學齡前孩子也會有類似兩面派的表現(xiàn),例如在家里很橫,在幼兒園很乖;或在父母面前一個樣,在陌生人面前一個樣。這些表現(xiàn)是孩子自然發(fā)生的,不是兩面派。兩面派行為是指孩子上學后有意識地、主動地在不同場合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表現(xiàn)出來的言行,有很大的虛假、偽裝成分。
兩面派的孩子的成長是扭曲的。因為他們往往是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正向強化,將來很難改掉。如果隨著閱歷和知識的增加,他們的價值觀形成也受到了各種負面的影響,這種孩子很可能變成偽君子、自私的鄉(xiāng)愿,甚至發(fā)展出分裂的人格。也有的孩子一直處于糾結(jié)之中。討好別人的行為不情愿,表現(xiàn)真我時又要拿捏好分寸,不能太原形畢露,照樣要有防人之心,活得非常不舒展。為了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還是要提醒家長,警惕孩子的兩面派表現(xiàn)。
給家長的建議:
1. 如果孩子該幼稚的時候不幼稚,該調(diào)皮的時候不調(diào)皮,該犯錯的時候不犯錯,請家長們一定要警惕起來,觀察一下孩子是否過度壓抑,并不開心;
2. 檢討自己是否特別害怕孩子犯錯誤?是否因為自己怕麻煩或者愛面子,所以不允許孩子犯錯誤?
3. 檢討自己是否對“孩子的錯誤”看的過于嚴重,因此在孩子沒犯錯誤時過于焦慮,煩了錯誤后又過于恐慌?
4. 家長要提升自己的認知和應對問題的能力,要透過問題看發(fā)生了什么,幫助孩子擴展認知,學會辦法,增加智慧,磨練人際關系,讓問題成為一次次成長的節(jié)點,發(fā)現(xiàn)并利用問題背后成長的契機。
本文作者曲韻,系北京新世紀兒童醫(yī)院心理門診專家,積極心理治療中心(中國,北京)前主任、首席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