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瓦業(yè)的祖師爺昆吾
昆吾是夏代初期人,開始用水和粘土做成磚瓦、陶器,然后燒結(jié)。從而使建筑房屋有了磚、瓦,以替代土墻和茅屋,使人們的居住條件得以改善。因此而成為制作磚瓦的祖師爺。
傳說
顓頊的后裔吳回在帝嚳高辛氏時期成為了南方的部落首領(lǐng),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昆吾、參胡、彭祖、會人、曹姓、季連。這六個兒子,又各成為一個氏族的首領(lǐng),擁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陸終的長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離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約在今山西安邑一帶,氏族被賜姓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
傳說一:昆吾氏是陶器制造業(yè)的發(fā)明者, 《說文解字》 :"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壺的別稱。
傳說二:吳回在帝嚳時代接替他的哥哥重黎成為了姬姓部落的火官,又叫"火正、火主、祝融",故而昆吾氏又稱祝融裔。
竹匠(篾匠)的祖師爺泰山
竹匠,俗稱“篾匠”。泰山,春秋時魯國人。原是能工巧匠魯班的徒弟,后來不知何故被魯班趕走了。泰山回到家中,想想:學木匠沒有滿師就被師傅趕出來了,如果再做木匠,一來手藝未精,二來師傅知道了定會責罵,三來會遭到師兄弟和別人的饑笑。因此,木匠是不能做了。做什么呢?經(jīng)反復考慮,決心學習師傅做活精巧的長處和機理,改做竹匠。于是,他找來大大小小、粗粗細細、長長短短的竹子,開始做各式竹器。做好了拿到集市上去賣。一天,魯班出去逛集市,走到一處,看到那里擺著各式各樣的竹器出售。只見那些竹器件件做工精細,精巧別致,贊嘆不已,但不知出自誰人之手。經(jīng)過打聽,才知是被自己趕出門的泰山所做,于是感慨萬端。既認識到當初不該把這樣的徒弟趕出門,又覺得泰山心靈聰慧、技藝精巧,大有前途。不禁感嘆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后世做竹(篾)匠者,便把泰山奉為自己的祖師爺。
有眼不識"泰山"過去,有的人說:“泰山”就是丈人,可華山村有老者說:“呸,不懂歷史就不要瞎說。泰山是篾匠的祖師爺!”泰山當然不姓“泰”,百家姓里有姓秦的,好像沒有聽說過有姓泰的。但他究竟姓什么,華山人也忘記了。不過,傳說他是木匠祖師爺魯班的徒弟。據(jù)說,泰山是華山人,他從小就很聰明伶俐,老是喜歡用竹子和泥巴做各種各樣的小玩意。沒準華山的“太平叫叫”也是他最先做出來的。泰山十歲的時候,家里窮得揭不開鍋,父親見他愛學手藝,就叫他拜魯班為師傅,學做木匠。泰山初學木工,總是圍著師傅,問長問短。魯班見他有上進心,倒也很中意,常常親自手把手地指點他。過了一段時間,魯班發(fā)現(xiàn)泰山做生活心不在焉,一有空,總是鉆進附近的竹林里去玩,一去就是老半天。魯班最恨徒弟不上進,慢慢地就對泰山疏遠了,連手藝也不經(jīng)常教他。這年年底,魯班召集徒弟們來考試,要每一個人做一張桌子,與泰山一同學藝的師兄弟,都做得很好,唯獨泰山做的桌子東倒西歪,不像樣子。魯班見了很生氣,問泰山道:“你學藝已經(jīng)一年了,怎么連桌子也不會做?”泰山臉“唰”地紅了,低著頭悶聲不響。這下子魯班更光火了,說:“我教過不少徒弟,哪有像你這樣的?從今天起,你就回家去吧,我再也不認你這個徒弟了。”泰山連忙求情,可魯班很干脆,一口回絕了。日子過得飛快,一晃過去了十幾年。有一天,魯班到鎮(zhèn)江游玩,路過五條街的一條街口,忽見有爿店鋪門口擠滿了人。魯班很好奇,也擠了進去。一看,店內(nèi)擺著各種各樣的竹制品。有筲箕籃子、板凳桌椅,箱籠櫥柜,甚至還有竹床和竹子制作的碗筷。這些竹制品都精巧玲瓏,新穎美觀,比木制品精致,引得許多人爭相購買。魯班心想:“我是世界上第一個有名望的木匠,想不到這店鋪里的師傅竟能以竹代木,技藝巧奪天工,比我還高。他打算拜訪這位師傅,以便當面請教。店里的伙計問明情況以后,便入內(nèi)請出了師傅。這位師傅年紀才三十多歲,他和魯班一照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喊出聲來:“咦!”你道這是為什么?原來,這位師傅正是魯班過去的徒弟泰山。泰山一見師傅,喜出望外,連忙請師傅進屋子里敘談。魯班坐定后,一邊喝著香茶,一邊奇怪地問:“你是跟誰學到竹編技藝的?”泰山告訴師傅說:“我還是十幾年前跟您學徒時學的?!痹瓉?,泰山跟魯班學藝時,他感到竹蔑比木頭的柔韌性還要好,就偷偷抽空到山間的竹園里去練習劈蔑,后來又偷偷地學習編織,因為開始沒掌握好,又怕魯班不同意,就沒有敢跟師傅說。自從師傅將自己趕回家后,他就一門心思琢磨這門手藝。魯班一聽很后悔,連忙說:“我錯怪了你,不應該把你趕走!”泰山感慨地說:“不,師傅,我今天能夠有這種技術(shù),全部是您當年指點的,您永遠都是我的師傅!”這時,魯班內(nèi)心感慨萬分,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從此,這句話就在民間流傳開了。而泰山也成為篾匠的創(chuàng)始人啦。
制陶業(yè)的祖師爺寧封
寧封是上古時黃帝的陶正,專門負責燒制陶器。黃帝時,大地洪水泛濫,民眾只得住在山上的洞里,每天到山下取水都用泥土做的器皿,泥器皿浸水后很容易破裂。一次,寧封在山洞中燒烤野獸肉,偶爾發(fā)現(xiàn)火燒過的底部泥土很結(jié)實,眼睛一亮,悟出了道理:用火燒過的泥土更結(jié)實。于是,他便先用泥土做成器皿,再用火燒結(jié),便成了陶器,而且質(zhì)地很好。他因此而成了制陶專家。民眾用上了結(jié)實的陶器皿,生活便利了許多,都很感激寧封,黃帝也因此而封寧封為陶正。一天,寧封到窯頂去看窯火,不料窯頂突然坍塌,寧封葬身火海。等人們跑出來一看,只見窯中冒出來的煙火形成寧封的形象,隨著煙氣上升。大家以為寧封火化后成了仙,升天而去了,便尊他為陶神。因此,寧封就成了制陶業(yè)的祖師爺,后世尊其為“寧封子”。
相關(guān)傳說
傳說黃帝時期,人們雖已懂得用火燒熟食物吃,但卻沒有鍋、盆、碗、罐等,只能把獵獲的食物用明火燒熟后雙手抓著吃。口渴了,就到河邊爬下用雙手掬水喝。這對老年人和小孩特別不方便。有一次,寧封子從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魚放在火堆上烤,結(jié)果全燒焦了,寧封子一氣之下,把剩下的幾條尖尾魚用泥封住,放進火堆里。就在這時,黃帝派寧封子出外辦事,他一走就是三天?;貋砗?,有人問起燒魚的事,寧封子這才想起他臨走時放進火堆里的尖尾魚,急忙跑到火堆去刨。誰知,刨出來一看,魚早已沒有了,只剩下一個泥外殼,能看不能吃;再用手一敲,還發(fā)出當當響聲。周圍看的人都笑了,有人挖苦他說:“寧封子本事大,把軟魚燒成硬魚了?!睂幏庾雍敛辉谝猓话褵^的泥殼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對大伙說:“你們別笑,魚雖沒吃上,可燒出了一個有用的東西?!闭f著,他把泥殼拿到河邊,盛滿水后,詳細地觀察了很久,發(fā)現(xiàn)裝進泥殼里的水點滴不漏。寧封子很喜歡用腦子,他想,假若把泥封在其它東西上,用火燒后,會是什么樣子呢?他看到河灘上有些被砍過的樹墩,靈機一動,就把河邊的泥沙用手刨出來,糊在一個樹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連燒了三天四夜。等火熄后,他刨開火灰一看;眼前已不是泥湖的半截樹墩了,而是一個土紅色的硬泥筒。寧封子用獸皮袋把河里的水灌進硬泥筒里,直到灌滿為止,也沒有發(fā)現(xiàn)有漏水現(xiàn)象。寧封子高興得忘記了一切,想把硬泥筒連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報喜。誰知用力過猛卻把泥筒弄破了。水流得滿地都是。寧封子并不氣餒。他坐在地上一直在想,泥土經(jīng)過火燒,能變成硬殼,既能裝水,又能盛食物,為什么不多燒一些呢?可是,到底怎么燒制,他還是心中無數(shù)。他把兩次試燒的情況和自己的想法向黃帝作了匯報,又把打碎的泥殼請黃帝看。黃帝看后非常高興,認為這項發(fā)明太有用了,于是就任命寧封子為橋國的“陶正”(官員)。不知又經(jīng)過多少次的實驗和失敗,中華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終于燒制成功了。陶器的出現(xiàn),解決了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難。考古工作者多年來從西安半坡,黃陵的橋山,河南的仰韶、龍山等地發(fā)現(xiàn)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都充分證明制陶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而制陶 最早的發(fā)明者-寧封子,傳說在一次燒陶時,不慎失足掉進爐里,不幸被燒死了。人們?yōu)榱思o念寧封子,把他稱為“仙人”。
制筆業(yè)的祖師爺蒙恬
蒙恬是秦代大將,督造長城者,后為趙高所害。蒙恬開始創(chuàng)制筆,是以細樹枝做筆桿,用鹿毛做心外裹羊毛做筆頭,稱為“蒼毫”,成為制作毛筆的始祖。后世的制筆者,雖然筆桿改用竹制,筆頭的用料有不同的變化,造型外觀更加考究,但都尊奉蒙恬為祖師爺。
故事
這里關(guān)于蒙恬將軍對毛筆的創(chuàng)造有著這樣的故事。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作戰(zhàn),他都要定期寫戰(zhàn)報呈送秦王。當時,人們用竹簽寫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沒寫幾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獵時看見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跡,心中不由來了靈感。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試著用它來寫字??墒峭妹凸夤獾?,不吸墨。蒙恬又試了幾次,效果還是不行,于是隨手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無意中看見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筆。撿起來后,他發(fā)現(xiàn)濕漉漉的兔毛變得更白了。他將兔毛筆往墨盤里一蘸,兔尾竟變得非常“聽話”,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原來,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質(zhì)。經(jīng)堿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變得柔順起來,傳說這就是毛筆的來歷。歷史上對于秦朝大將蒙恬造筆的說法也有一些記載。當年,秦將蒙恬率軍伐楚,南下至中山地區(qū),因見那里兔毛甚佳,就用來制筆,毛筆就此誕生?!短接[》引《博物志》日:“蒙恬造筆?!贝薇凇豆沤褡ⅰ分幸舱f:“自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
造紙業(yè)的祖師爺蔡倫
造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在有紙之前,我國古代人著書立說,最早刻或?qū)懺谥裢采?,所以書籍的“籍”用“竹”字頭,后來有的寫在縑(細密的絹)帛上。西漢時雖已出現(xiàn)了麻質(zhì)纖維造的紙,但較粗糙,不能作書寫用。到了東漢時,宦官蔡倫發(fā)明了造紙。蔡倫(?——121年),字敬仲,桂陽(今屬湖南)人。初為宦官,有才學。曾任中常侍、尚書令等職,漢安帝元初元年(114)封龍亭侯,任常樂太仆。他在總結(jié)前人用麻質(zhì)纖維造紙的經(jīng)驗基礎(chǔ)上,發(fā)明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wǎng)為原料造紙,擴大了原料來源,改進了造紙技術(shù),提高了紙的質(zhì)量。并于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奏請朝廷批準后,將其造紙技術(shù)在民間推廣。那時將用他的方法所造之紙,稱為“蔡侯紙”。因此蔡倫成了造紙業(yè)的祖師爺。
介紹
蔡倫,中國“四大發(fā)明”中造紙術(shù)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fā)明家”之一。蔡倫的發(fā)明創(chuàng)新不止造紙,他“監(jiān)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有蔡太仆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薄稏|觀漢記》和《后漢書》均記載蔡倫為“桂陽人”,但其籍貫長期存在爭議,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為桂陽郡治所在地今湖南桂陽縣人,一說為桂陽郡耒陽縣今湖南耒陽市人。但據(jù)實考證蔡倫是耒陽人更真實,在《東觀漢記》和《后漢書》中記載蔡倫為“桂陽人”指的是“桂陽郡人”并非指的“桂陽縣人”,由于在東漢時期耒陽縣(今耒陽市)是桂陽郡的管轄地,所以記載蔡倫為“桂陽人”。在今耒陽市存在蔡倫眾多物件與足跡,如“蔡子池”《水經(jīng)注》載:“(耒水)西北經(jīng)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旁有蔡子池”;“蔡侯祠”等;還有學術(shù)界名人陳壽群先生根據(jù)一些史記對蔡倫人生經(jīng)歷的描述,改編而成《蔡倫傳奇》,其中描術(shù)了蔡倫與籍貫——耒陽一段奇緣經(jīng)歷,所以蔡倫是耒陽人更真實。永平末年(75)入宮為宦官。歷任小黃門、中常侍兼尚方令、長樂太仆等職。元初元年(114),安帝封其為龍亭侯(封地在今陜西省洋縣龍亭鋪鎮(zhèn)),食邑三百戶。蔡倫為人敦厚謹慎,關(guān)心國家利益,曾“數(shù)犯嚴顏”,匡弼時政。勤奮好學,辦事專心盡力。
永元四年(92),蔡倫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職之便,常到鄉(xiāng)間作坊察看,見蠶婦繅絲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層短毛絲絮,揭下似縑帛,可以用來書寫,從而得到啟發(fā),便收集樹皮、廢麻、破布、舊魚網(wǎng)等原料,在宮廷作坊施以銼、煮、浸、搗、抄等法,試用植物纖維造紙,終于造出植物纖維紙。元興元年(105),他將造紙過程、方法寫成奏章,連同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呈報漢和帝,和帝大加贊賞,蔡倫造紙術(shù)很快傳開。人們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全國“莫不從用焉”。蔡倫這一改進,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美國人麥克·哈特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將蔡倫排在第七位,遠遠排在我們熟知的哥倫布、愛因斯坦、達爾文之前。2007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和公布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fā)明家”,蔡倫又榜上有名。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fā)明的造紙術(shù)。
造字的祖師爺倉頡
倉頡,又作“蒼頡”。姓侯岡,名頡,因為是陳倉人,故稱“倉頡”,是上古時黃帝的左史官。他受黃帝之命,細心地觀察鳥獸蟲魚、山川草木,依照其形,創(chuàng)造了象形文字,代替結(jié)繩記事之法(據(jù)傳,為了此事,天降粟雨,鬼驚夜哭,龍潛水底)。從而成為創(chuàng)造文字的始祖。為了紀念倉頡,西安市郊有造字臺,陜西白水縣中官鄉(xiāng)有倉頡廟,浙江紹興有倉頡祠,南京雨花山有倉圣廟。傳說農(nóng)歷三月二十八日是倉頡的生日,舊社會時值此日,一些文士還前往有倉頡塑像或相關(guān)紀念地,祭祀先祖。
傳說
黃帝有個史官叫倉頡。傳說他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運用聰明智慧,創(chuàng)造了遠古的文字鳥蟲書,終結(jié)了刻木結(jié)繩記事的蒙昧時代,被尊為有5千余年歷史的中華文字始祖。倉頡廟在東漢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已具相當規(guī)模,東漢《倉頡廟碑》可以作證。現(xiàn)碑已移西安碑林博物館。名碑還有《蒼圣鳥跡書碑》和《孔子弟子題名碑》等。宋、元、明、清歷代各有增修。自南向北,中線有照壁、山門、前殿、獻殿、寢殿、墓冢,兩側(cè)有戲樓、鐘樓、鼓樓、東西陪殿及廊房等樓臺亭閣鱗次櫛比,面積約1.2萬平方米。后殿供奉倉頡圣像。相傳聰明好學、博聞強記、德高望重的倉頡長有四只炯炯有神光的大眼睛,塑像確有四目如炬。農(nóng)歷3月28日是倉頡生日,每年有谷雨節(jié),是值兩節(jié),四鄉(xiāng)民眾便自發(fā)入廟搞一些祭祀活動。倉頡墓為圓形土堆,高3.2米,周圍44.1米。墓頂生長有古柏一株,樹枝每年輪流榮枯,人稱“轉(zhuǎn)枝柏”。對文字特別敏感的倉頡造字的地方距廟很遠,在西安長安區(qū)長里村。傳說他周游四方,如獸奔走,如鳥飛翔,靈感一動,始造 文字。后人就在村北修了造字臺。周穆王在倉頡造字臺建有神廟。漢魏時改建為三會寺。唐詩人岑參有《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詩傳世。現(xiàn)臺高10余米,周長60余米,方形的夯土建筑,外包青磚,可拾級而上。登臺四望,田園泛綠,圍樹含煙,南山秀美,天高地闊,胸襟敞亮,思古撫今,油然而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