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文章光焰里
一江春浪醉醒中
此聯(lián)為古詩詞集句聯(lián)。由王福廠所書。
上聯(lián)出自宋楊炎正《滿江紅·壽稼軒》:“壽酒如澠,拚一醉、勸君休惜。君不記、濟河津畔,當年今夕。萬丈文章光焰里,一星飛墮從南極。便御風、乘興入京華,班卿棘。 君不是,長庚白。又不是,嚴陵客。只應是,明主夢中良弼。好把袖間經(jīng)濟手,如今去補天西北。等瑤池、侍宴夜歸時,騎箕翼?!?/span>
在唐詩中,也有韓愈《調(diào)張籍》詩:“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span>
下聯(lián)出自南宋李清照《浪淘沙·簾外五更風》:“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畫樓重上與誰同?記得玉釵斜撥火,寶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潤煙濃。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羅襟前日淚,彈與征鴻。 ”
“一江”句化用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意,言愁如一江春浪,流無盡時,醉中醒中俱在心頭。這幅集句聯(lián),平仄沒什么問題,但上下聯(lián)行文氣勢不是很貫通。
下面說兩例與字形基本無關的古字識讀:
武大古文字教授李天虹撰文:竹書有的有傳本可資比對,有的雖無傳本但是其內(nèi)涵或文句與傳世文獻往 往有關,這都為簡文釋讀提供了絕佳條件,若干困惑學者多年的疑難古文字,也由此得到破解。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土的鄂君啓銅節(jié)銘文中有一句話“歲‘羽+能’返”( 羽在上,能在下),“羽+能”究竟相當於現(xiàn)在的什麼字,學界長期莫衷一是。直到郭店簡發(fā)表,其《五行》所引《詩經(jīng)》 “淑人君子,其儀‘羽+能’也”句,馬王堆帛書本《五行》以及今本《詩經(jīng)》與“羽+能”相當之字均作“一”,學者才恍悟所謂“歲‘羽+能’返”即 “歲一返”,意思是說一年往返一次。不過“羽+能”為什麼可以用作 “一”,又引發(fā)新的討論,我們目前只知其然,尚無法確定其所以然。
在唐蘭《殷虛文字記》一書中,有一篇《釋“羽、翊”》。唐蘭認為,“羽”是鳥羽之形,是“翼”的本字。而“翊”本來就讀作“一”,這為李天虹上面所說的“羽+能”讀“一”提供了一個佐證。當然,這還是解釋不了“羽+能”讀“一”的所以然。
現(xiàn)在對于金文的解讀,也遠遠走出了字形的束縛。譬如:引?簋銘文中的“?”字,陳劍教授已改釋爲“肆”。此字上部爲聲符,從爿(俎之側(cè)視形)、刀、舟(肉字之訛),象以刀在俎上割肉之形,是古書中表示“分割牲體”義的“解肆”之“肆”的本字。“鼎”是後來加的義符。古書“肆”也常用爲“祭祀”義,甲骨金文絕大多數(shù)“肆”字與祭祀義有關。作爲銅器自銘的“肆彝”(或省爲“肆”),與“宗彝”、“尊彝”(或省爲“尊”)、“旅彝”(或省爲“旅”)相類,可理解爲籠統(tǒng)的祭祀之彝器。(參看陳劍《甲骨金文舊釋“?”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
通過這兩個字的解讀,我們就不難看出,傳統(tǒng)的“六書”解讀方法,不足以準確地釋讀古文。這里就可以見到許慎《說文解字》從方法到實際運用的局限性是非常大的。
今晨治印“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