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蘭川 · 主 播 | 阿成
有書日簽:如果愛,請深愛
我們已經(jīng)知道,王陽明能有驚駭天地的龍場悟道,全因為他對朱熹式“格物致知”的懷疑。“龍場悟道”實際上是王陽明對朱熹式“格物致知”的重新解析,由此捕獲了“心即理”的心學法則。談心學法則“心即理”之前,就必須了解朱熹式的“格物致知”和王陽明心學的“格物致知”的區(qū)別。
如果把一只烤鴨端到朱熹和王陽明面前,二人的反應(yīng)會截然不同。朱熹會認真地盯著烤鴨看一會兒,當他看了許久后也搞不懂鴨子是如何成為烤鴨后,他會叫來烤鴨師向他請教。他請教的問題很多,比如幾歲的鴨子最適合烤、烤鴨子之前有什么儀式、都放哪些調(diào)料、烤多久等等。不過如你所知,飲食業(yè)特色菜的秘方是不外傳的,所以朱熹從烤鴨師那里得不到什么有價值的信息。于是,他連香噴噴的鴨子也不吃了,轉(zhuǎn)身去了書店,買了幾十本關(guān)于烤鴨的書籍,回家日夜苦讀。
最終,他可能學會了烤鴨,也可能沒有學會。如果他學會了制作烤鴨,就會把烤鴨的制作流程當成知識傳授給后人。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會從鴨子成為烤鴨中得出一個天理來。這個天理可能是:活生生的鴨子一點都不好吃,但經(jīng)過專業(yè)的烘烤后,就成了美味。所以,人生在世都應(yīng)該記住這樣一個天理: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我們上面論述的整個過程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案瘛笔翘骄康囊馑迹拔铩笔侨f事萬物,包括意識的和物質(zhì)的,在烤鴨的例子中,則是烤鴨?!爸隆笔乔蟮?、獲得的意思,“知”是知識,用烤鴨這個例子來解釋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朱熹用兩種探究方法(一是實踐,問烤鴨師;二是書本,買《烤鴨大全集》)來探究烤鴨,最后獲得了烤鴨的知識。注意,這還不算完,這個“知識”不僅是常識,它還必須上升到天理層次。正如我們剛剛說的,朱熹通過探究烤鴨的知識,從而得出一個人生哲理。
當王陽明面對那盤烤鴨時,他可能會有兩個反應(yīng)。第一,他抄起筷子就吃;第二,他會在朱熹走后,看著鴨子說,請你不要見怪,如果你是活的,我是絕對不會吃的。但你現(xiàn)在是死的,而且你的命運就是被人扔到烤爐里烤,最后端到飯桌上被人吃掉的。所以,我吃你是心安理得的。至于你是怎么被烤出來的,我不想知道,我又不是烤鴨師,干嗎要知道這些,我只需要知道吃你沒有錯就是了。這段話就是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案瘛笔钦囊馑?,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換個通俗的說法就是,我們意識到一件事時,就要存一種好的想法,用當時的理學大師湛若水的說法就是:格物就是正念頭。如果念頭不好,馬上改掉,念頭好,就要維持。
王陽明意識到吃鴨子這件事時,只是說鴨子被我吃,是天經(jīng)地義,是天理。所以他繼續(xù)保持這種意識,進而“致知”。“致”是停止、實現(xiàn)的意思,“知”則是良知。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第282至287頁,并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為什么知易行難?
2.致良知是過時了的說法嗎?
1.先易后難還是先難后易
《論語·里仁》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說的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正所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比起侃侃而談,儒家更強調(diào)執(zhí)行力。
深知知易行難的王陽明在已有的儒家思想上著重發(fā)展了知行合一的理念。知行合一,更強調(diào)知與行的交互。它們并不是簡單的順序關(guān)系,而是互為遞進。知行合一可以避免知易而造成的行難。
知易為何行難?就是因為初步的知曉是容易的,也是膚淺的。紙上談兵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記載:戰(zhàn)國時,趙國大將趙奢兒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連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只知道根據(jù)兵書辦事,不知變通,結(jié)果被秦軍大敗。紙上談兵,很容易主觀武斷,事與愿違。
與此相反,只有知難之后才能實現(xiàn)行易。知難為何行易?就是因為這個“知”是行之后的知,是不斷從失敗中走出來的知,是百煉成鋼的知。只有這樣的知才能對行有更好的指導力。
這個道理從王陽明的生平事跡中便可看出,他經(jīng)歷過科舉風波,思想體系的屢毀屢建,宦海浮沉,一路走來,磕磕絆絆。但每一次磕絆都是反躬自省的契機,每一次反躬自省都是在另一層次上重塑自我,建立起知行合一的新境界。
2.為善難,去惡也難
心學說要“致良知”,不僅指“為善”,更要“去惡”。現(xiàn)代生活中,擁有善念漸漸變成一種很廉價的東西,很多人看到行乞者也變得無動于衷。當然,這與這樣一種社會情況有關(guān):大量原本有勞動能力的人不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財富,只想寄生在他人施舍中生活。這就是利用他人的善念來自我滿足的一種惡行。因此,為善不易,去惡也不易。
在日常生活中尚且做不到致良知,何況是像王陽明一樣在血雨腥風中保持為善去惡的理想。越是滔滔亂世,越能見出有操行之人的難能可貴。
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的序中說:“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睆倪@一段自述可以得知,陶淵明是迫于生計不得不去做官,沒做多久就厭倦了案牘勞形的生活狀態(tài)。因為自己生性自然,不能適應(yīng)官場習氣,于是歸隱。
這樣的做法當然無可厚非,在歷史上也不乏其人,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贊賞。但相較之下,王陽明深入宦海,心系天下的敢想敢為更讓人欽佩有加,正是畢生的摸爬滾打練就了他知行合一,凡事致良知的思想主張。
3.用良知來體味欲望
王陽明心學還主張“天理即人欲”,這不是以教條來規(guī)范所謂善惡,禁錮人的本能欲求,而用良知來去體味欲望,在知善知惡中為善去惡,在為善去惡中知善知惡。
你需要知曉種種惡的潛規(guī)則,但更需相信那些善的規(guī)則。因此,知與行之間,還需要加上一個信。因為提到良知、善惡等詞匯時,人們往往覺得陳腐、荒誕。但只有相信這種看似陳腐的理念,才能實現(xiàn)自我存在與自我價值的融合,才能獲得心靈的安定與真正的幸福。
現(xiàn)實當然不僅僅是惡規(guī)則,也指一切規(guī)則。順應(yīng)客觀規(guī)律而行,才能行之有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對一個人的自制力有極高要求??刂坪梦覀兊那橛蜕眢w的外在器官,多多行善,就像《吠陀經(jīng)》上所說的,這是心靈接近天神所必不可少的。一個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滿足和表達到恰當?shù)南薅?,他的?nèi)部就達到和諧,在精神上很健康。一個社會也同樣,其中各式各樣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滿足和表現(xiàn)到恰當?shù)南薅龋@個社會的內(nèi)部就達到和諧,安定而有秩序。由此,也可以看得出王陽明心學對當今世界的重大意義。
今晚我們繼續(xù)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最后一部分,第288頁——299頁。
《知行合一王陽明》拆書包回顧:
回復關(guān)鍵字“深愛”,獲得愛情箴言~
作者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