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南方的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南方文化為代表的良渚古城遺址入遺,意味著它所代表的中華文明5000年歷史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同,南方文明在華夏文明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彰顯突出,代表了中國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華夏文明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填補了世界遺產名錄東亞地區(qū)新石器時代城市考古遺址的空缺。
長期以來以黃河為代表的華夏文明中心論,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對夏文化的考古探源工作的久尋無果,使得我們必須對其進行深刻反思。
在《淮南子·修務訓》中記載“且夫圣人者,不恥身之賤,而愧道之不行;不憂命之短,而憂百姓之窮。是故禹之為水,以身解于陽盱之河。湯旱,以身禱于桑山之林”。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禹與商湯在建立夏朝與商朝之前,禹與湯是面臨兩種完全相反的局面。大禹面臨的部落遭受洪水侵襲的局面,湯卻是面臨著部落遭受干旱的局面。說明了大禹部落處在雨水充沛泛濫的中國南方,而湯部落是處于干旱少雨的中國北方,大禹解決了部落及周邊的洪水災害而得到了萬民擁護而取得天下;商湯只是表現(xiàn)了為民求雨的行為,而得到了當?shù)孛癖姷膿碜o與愛戴,最后取得了天下。這向我們展示了禹部落與商部落處于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夏部落處于中國多雨的南方,湯部落處于中國干旱少雨的北方。
《淮南子》對禹部落有更詳細的描述“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于是民人被發(fā)文身,以像鱗蟲;短綣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雁門之北,狄不谷食,賤長貴壯,俗尚氣力;人不馳弓,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國,解衣而入,衣帶而出;因之也”。明確說明了大禹氏族部落處于天氣炎熱的中國南方,而且是“陸事寡而水事眾”,這與黃河流域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形成鮮明的對比?!包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之水主要為高山融化的雪水,黃河沿岸補充的天降雨水極少,在進入華北平原后直接注入黃海。黃河之水不僅不能對黃河流域的農耕生產提供灌溉水源,而且其夾帶大量的泥沙成為經常禍害華北平原農耕生產與人類生存的河流。
《淮南子·修務訓》記載“禹沐浴霪雨,櫛扶風,決江疏河,鑿龍門,辟伊闕,修彭蠡之防,乘四載,隨山刊木,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國。湯夙興夜寐,以致聰明,輕賦薄斂,以寬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窮,吊死問疾,以養(yǎng)孤孀。百姓親附,政令流行,乃整兵鳴條,困夏南巢,譙以其過,放之歷山”。大禹建功之時的“禹沐浴霪雨,櫛扶風”的描述與商湯的“布德施惠,以振困窮,吊死問疾,以養(yǎng)孤孀”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情景,進一步闡明了大禹的夏朝與商湯的殷商王朝,所處的中國南北方的差異,體現(xiàn)了大禹的夏朝與商湯的商朝分出中國的南方與北方。而承載夏文化與華夏文明的夏朝,處于中國的南方也就不言而喻。
眾所周知,中國的南北分界線為秦嶺至淮河一線?;春右阅蠟橹袊哪戏剑春右员睂儆谥袊谋狈??!秴窃酱呵铩ぴ酵鯚o余外傳第六》中記載“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薄秴问洗呵铩ひ舫酢贰坝硇泄?,見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涂山位于淮河的南岸,周朝時期的淮河涂山地區(qū),已經是周朝文史記載的“南”方,在涂山興起的詩歌,稱為“周南”與“召南”?!对娊洝分爸苣稀薄罢倌稀闭钦Q生于涂山地區(qū)的詩歌集錄。而西周時期的南淮夷稱謂,更是對淮河涂山地區(qū)的特殊稱謂,“南”與“淮夷”為并列稱謂,特指淮河涂山地區(qū)。
如果夏朝與商朝,為史學界與考古界所研究認定的同為黃河流域的上下游關系,那么,夏朝與商朝在各方面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環(huán)境、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當為一致。而事實卻大相徑庭,說明了夏朝與商朝不是中國地理位置的東西關系,而是中國地理方位與氣候自然環(huán)境的南北關系。當我們的史學界與考古界在黃河流域傾全國之力,對夏文化的久尋無果,不也印證了夏文化不在黃河流域的事實嗎?事實是黃河流域只是屬于夏朝統(tǒng)治邊緣地區(qū)的游牧氏族,游牧氏族是不需要固定的城郭來保護自己的家園,其所受到的夏文化影響相對很小。這樣的情況下,在黃河流域尋找夏文化遺址,其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勞民傷財。黃河流域只是商周文化,夏文化只存在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qū)。
筆者通過多方面研究,位于淮河涂山北二十公里處的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遺址,不僅具有超過良渚文化遺址的城市規(guī)模,其“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周邊的水利灌溉系統(tǒng)更是遠超良渚文化遺址,為農耕文明的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旱澇保收的水利基本條件。各方面信息顯示,四方湖古城遺址與良渚文化遺址具有高度的雷同,其歷史文化遺存涵蓋6000年前至2000年前,文化傳承從沒中斷,是破解夏朝國都歷史的不二文化遺址?!对娊洝吩谒姆胶貐^(qū)與涂山地區(qū)的誕生,是華夏文明、夏文化在此地區(qū)結出的豐碩果實,成為華夏文明思想的寶貴財富。
因此,夏文化、華夏文明起源于中國的南方,夏文化遺址只存在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qū),商周之前的歷史文化只能在中國南方尋找,黃河文化只是商周文化與華夏文化、夏文化無關。違背這一結論的夏文化研究,只能是徒勞無功,盲人摸象,竹籃打水一場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