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帆船
多數(shù)阿拉伯國家遍地是黃沙,阿拉伯人因而總是被視為一個沙漠民族。其實,所有阿拉伯國家都依水靠海,阿拉伯民族更是一個海洋民族。早在三四千年之前,在作為阿拉伯人發(fā)祥地的阿拉伯半島南端,就有一些部落開始造船和航海。他們發(fā)明和使用過的一種木帆船,至今仍然游蕩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海面上。
我初次見識的是這種帆船的模型。那是在拜會科威特新聞大臣時,他贈送給我一個用藍絨布包裝得相當豪華的木盒子?;貋泶蜷_一看,里面裝的是一只做工精致的木制小船。船頭插著綠、白、紅、黑四色的國旗,船中一前一后豎立著兩個高低不同的桅桿,桅桿頂上用繩索系著白色的三角形帆篷。陪見的朋友說,這是科威特及其他海灣國家引以為驕傲的一種“國家級禮品”,代表的是阿拉伯文明發(fā)展史上著名的三角帆船。
這種三角帆船在科威特叫“布姆”(boum)。我發(fā)現(xiàn),在這個阿拉伯酋長國,不管是政府機關(guān)、學校、工廠,還是商店、旅館,甚至家庭,到處都擺放著這種帆船的模型。在科威特城寬闊的濱海大道上,建造有一座這種帆船的高大雕塑。在國徽上和錢幣上,繪制有這種帆船的圖案。顯然,科威特人是把這種帆船奉為國家的標志。我后來還發(fā)現(xiàn),在卡塔爾和阿聯(lián)酋的國徽上也都標有這樣一只帆船。而在所有瀕臨海灣的阿拉伯國家的水面上,都有相當多的這種帆船在游動。因此,外界人一般都把這種船只稱為阿拉伯三角帆船。
阿拉伯三角帆船
在英語中,指稱阿拉伯三角帆船的是一個拼寫有點奇特的字:dhow。這顯然不是道地的英文字,而是一個外來字,有人說來自波斯文, 也有人說來自斯瓦希里文。但是,一些阿拉伯歷史學家認為,不同地區(qū)和時代有不同的方言,這個字很可能來自古代海灣地區(qū)某個靠海為生的部落。不管其來源如何,這個字特指的是阿拉伯帆船。這種船的主要特點是:整個船體用木頭建造,船頭和船尾皆呈尖形,船體上豎有一至三根桅桿,桅桿頂端掛著三角形的風帆。不知從何時起,我們中國人抓住這種船的特點,一直將dhow譯為阿拉伯三角帆船,可以說譯得是相當貼切的。
阿拉伯三角帆船最早出現(xiàn)在波斯灣沿岸地帶。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巴比倫時代,那里的居民為下海捕魚,利用羊皮制作了簡陋的筏子。后來,他們覺得羊皮筏子太小,就在當?shù)貜V為栽種的棗椰樹和椰子樹上打主意。他們將棗椰樹的枝條砍下來,用椰子殼上的纖維搓成的繩子將其扎成捆,再將幾個捆綁扎在一起,制成很大的樹條筏子。筏子大了,劃起來相當費力。這時,他們發(fā)現(xiàn)風向可以利用,就在筏子中間豎起一根用棗椰樹干做的桅桿,把幾塊羊皮連綴在一起掛上去當風帆。張開帆篷,順風行駛,就省力多了。
關(guān)于阿拉伯三角帆船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古希臘羅馬作家和詩人的筆端。他們籠統(tǒng)地稱之為特洛伊戰(zhàn)爭時代“在遙遠的南方使用的一種船只”。公元前2世紀,在印度的桑吉雕刻中,出現(xiàn)過阿拉伯人縫制木船的畫面。公元一世紀用希臘文寫成的一本《印度洋航海指南》提到,水手們在從紅海前往東非海岸的途中,看到過來自波斯灣的一種“綴船”。公元6世紀,拜占廷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在其著作中明確地說,印度洋上飄蕩著一種“用繩子捆綁的阿拉伯帆船”。13世紀以描寫流浪漢為特點的阿拉伯馬卡梅文學作品中,則載有一些阿拉伯人“縫綴”木帆船的插圖。
阿拉伯三角帆船最初用來在近海捕魚和采集珍珠,經(jīng)過千百年的改進,后來發(fā)展成為由近到遠不同地區(qū)之間進行貿(mào)易的運載工具。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海灣地區(qū)的一些部落掌握了印度洋上季風吹拂的規(guī)律。每年從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海風從東北吹向西南,而從3月下旬到6月上旬,海風則從西南吹向東北。在海風向西南吹時,他們駕船駛離波斯灣,穿過印度洋,前往印度西海岸或非洲東海岸。在那里活動幾個月,到西南風起,再駕船回返。這樣,阿拉伯人實際上就把印度洋掌控在自己手上,以波斯灣為支點,同東南方的印度大陸和正南方的東非海岸形成一個印度洋上的所謂“三角貿(mào)易區(qū)”。
阿拉伯人同東非的交往最多。這種交往開始于何時,說法不一。有的說,早在公元前七八世紀,亞述帝國南方的一些“航海圣手”就曾駕駛帆船來到東非。有的說,那時南下東非,只限于距離較近的索馬里等地,真正意義上的南下東非,到達現(xiàn)今的肯尼亞、坦桑尼亞、莫桑比克,是公元一世紀前后。他們把本地產(chǎn)的椰棗、魚干、地毯以及來自印度的棉布和來自中國的瓷器、茶葉和絲綢運抵東非的近海島嶼和海岸,從一地到另一地銷售,換來非洲的象牙、犀角、豹皮、鴕鳥羽、香料等“死商品”,還有黑人奴隸、長頸鹿、斑馬等“活商品”。這些商品運回來,除本地消費之外,還不時轉(zhuǎn)賣到印度和亞洲其他地區(qū)。這樣,阿拉伯人建立了當時地域最廣的海運貿(mào)易網(wǎng),成為溝通亞洲與非洲最早聯(lián)系的“一個中心鏈條”。
在長期經(jīng)商的過程中,一些阿拉伯人在東非的島嶼或海岸上定居下來。公元632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島地區(qū)陷于內(nèi)部紛爭。大批失勢的阿拉伯人,特別是擅長航海術(shù)的阿曼人,為逃避禍患與戰(zhàn)亂,開始大批向東非移民,在桑給巴爾、基爾瓦、奔巴等島嶼和大陸沿海地帶建立居民點。上百年之后,北起現(xiàn)今索馬里的摩加迪沙,南到坦桑尼亞的基爾瓦,他們在東非建立起二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城邦。在這些城邦中,阿曼人占主導地位的桑給巴爾最為強大,并且成為名義上的邦主。
三角帆船是阿拉伯人稱霸東非的“戰(zhàn)艦”,也是他們傳播阿拉伯文明的載體。原來,東非沿海居住的都是屬于班圖語系的黑人。而隨著商貿(mào)事業(yè)的發(fā)展,阿拉伯人以商品敲開了東非的大門,阿拉伯文化隨之而來,與班圖文化發(fā)生碰撞與交融,在人種、語言、宗教、服飾、建筑等各個方面都留下永遠難以磨滅的印記。阿拉伯人與當?shù)厝送ɑ?,產(chǎn)生一種混血的新人種,即斯瓦希里人。現(xiàn)在,在東非沿海地區(qū)的人口中,斯瓦希里人約占百分之二十。阿拉伯客商在同當?shù)厝说拈L期交往中產(chǎn)生一種新的語言。這種語言以班圖語為基礎,大量吸收阿拉伯語詞匯,稱為斯瓦希里語。這種語言至今仍流行在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和剛果(金)東部地區(qū)。阿拉伯人的涌入,還把他們信奉的伊斯蘭教帶到東非。東非人原本信奉自然拜物教,從公元9世紀開始逐漸歸化為伊斯蘭教徒?,F(xiàn)在,東非沿海地區(qū)最流行的宗教仍然是伊斯蘭教,到處都可以看到清真寺。另外,阿拉伯人定居下來之后,按照阿拉伯風格建城、蓋房、修墓,極盡奢華之能事。如今,具有高大門窗的房舍和建有石頭碑柱的陵墓,在阿拉伯國家已很鮮見,而在東非沿海地區(qū)卻仍很流行。阿拉伯文明對東非影響之深遠,是任何其他文明都難以企及的。
阿拉伯人駕馭三角帆船開創(chuàng)的航海事業(yè)對歐洲也產(chǎn)生很大影響。本來,歐洲人在大西洋和地中海航行,長期使用的是一種掛有長方形風帆的四角帆船。而隨著阿拉伯人向地中海和南歐的擴張,他們使用的三角帆船在地中海也流行起來。據(jù)美國航海歷史學家索塔斯考證,從公元5世紀的拜占廷時代起,三角帆船開始在東地中海出現(xiàn)。這種帆船接受風吹的力量大,前進的阻力小,更適宜遠洋航行,受到歐洲人的垂青。到15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競相前往東方探寶,建造遠洋航行的帆船時,都曾參考、吸收了阿拉伯三角帆船的長處。同時,著名航海家迪亞斯、哥倫布、達·伽馬,在出發(fā)之前都研究過阿拉伯人的航海經(jīng)驗,學習過阿拉伯人使用的確定海上位置的星盤,參閱過阿拉伯人繪制的航海圖。因此,有人說,阿拉伯人駕駛?cè)欠谟《妊笊系暮叫?,實際上是人類遠渡重洋探尋與認識整個世界的前奏。
為紀念辛伯達的中國之旅,阿曼蘇丹國仿造了一條阿拉伯三角帆船。帆船沒有安裝任何發(fā)動機,只有三角船篷,完全靠季風吹拂行駛。1980年11月23日,這艘以傳說中的辛伯達出生地蘇哈爾命名的木帆船從阿曼首都馬斯卡特起航,沿著傳說中的辛伯達航行的路線,經(jīng)過二百二十一天近萬公里的艱苦航行,于次年的7月1日抵達廣州。這艘帆船及其上面的二十多名船員受到廣州市民的熱烈歡迎。賓主雙方重溫了一千多年前傳說中的辛伯達航船抵達廣州的歷史,重溫了一千多年來中國同阿拉伯人民之間結(jié)下的深厚友誼。如今,這艘木帆船放置在馬斯喀特的布斯坦宮飯店大門外,成為中阿友誼的新見證。
現(xiàn)在,阿拉伯三角帆船仍在海灣各國的船塢中建造,仍在海面上捕魚、采珠,更成為招攬游客重溫阿拉伯歷史的一種工具。在肯尼亞的港口城市蒙巴薩,我曾看到一些阿拉伯人在駕駛著仿古的三角帆船在海上做半日游,讓來自各國的游客了解東非與阿拉伯世界緊密的歷史聯(lián)系。這一切說明,三角帆船雖然仍在阿拉伯人的經(jīng)濟生活中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但在更大程度上已經(jīng)變成闡釋阿拉伯文明發(fā)展及其與其他地區(qū)交流的一種獨特的歷史符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