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視覺文化中,視覺影像成為我們每個人接受信息、感受生活、陶冶情感的主導方式,而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的視覺形式,我們怎樣來識別, 作出審美文化與價值意義上判斷,怎樣在現代多樣化的視覺傳播媒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視覺形式表現語言,這就成為視覺文化語境中,當前美術教育不得不思考和應對的緊迫問題。
《《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
(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理查德·漢密爾頓1956年
因此,在視覺文化影響之下,當下的美術教育需要在如下幾個方面引起關注與思考。
01
視覺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美術素養(yǎng)圖
“視覺素養(yǎng)”由作為國際視覺素養(yǎng)協會(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的J·戴伯斯(John Debes)于1969年首次使用。
戴伯斯認為, 視覺素養(yǎng)指的是人通過觀看并同時擁有和整合其他感知經驗而培養(yǎng)起來的視覺能力, 他肯定這種能力對于人的學習來說是基礎性的, 具備了這種視覺能力, 人們就能夠辨別和理解視覺動態(tài)、視覺對象以及自然或人造的視覺符號, 而這種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 可使人們能夠相互交流、理解,并能夠享受視覺傳播的經典作品。[5]
可以說,視覺素養(yǎng)是閱讀和理解所看到的信息的能力,是通過視覺基本要素理解形象的意義和成分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信息的獲得、識別,視覺對象的理解、分析、鑒賞,思維的應用,視覺交流、學習以及視覺形象的解析。視覺素養(yǎng)也可以理解為人對視覺信息的理解、創(chuàng)作和交流的能力,它和“信息素養(yǎng)”、“媒介素養(yǎng)”、“多元文化素養(yǎng)”一道成為21世紀人類必須掌握的基本素養(yǎng)。
總的來看,視覺素養(yǎng)包括三個部分:
○
一是視覺思維,指將思想、觀念和信息轉換成各種有助于傳遞相聯系信息的圖畫、圖形或形象。
○
二是視覺交流,它指當圖畫、圖形和其他形象用于表達觀念或傳授給人們時,為使視覺交流有效,接受者應能從所看到的視覺形象中建構意義。
○
三是視覺學習,它是通過圖畫和媒體學習的過程。視覺學習包括學習者由于理解視覺形象而建構知識的過程。真正具備視覺素養(yǎng)的人會觀察、認識和表達視覺語言,并會對視覺信息進行評論。
而美術教育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視覺性的訓練,視覺培訓,美術教育不僅指出我們應該看什么, 而且要認識到看什么、怎么看, 它不僅是一種認識和方法, 可以說是一種視覺發(fā)現的過程。
正如貢布里希所說, 畫家都是帶著自己的視覺模式來看世界和描繪世界。也就是說, 需要培養(yǎng)學生解讀視覺語言的方式和方法。視覺傳遞信息方式與文本不同, 是需要通過必要的學習才能獲得與閱讀“同等深奧”的“視覺識讀能力”。
首先就是要建立學生的視覺形式美的感知能力,認識視覺形式元素,掌握視覺形式美組合規(guī)律,如對稱、均衡、節(jié)奏、韻律和和諧等等,借此上升到視覺審美的培養(yǎng),識讀視覺形式的意象和內蘊,理解其內容和意義。
同時,在視覺審美上,能夠作出理性的邏輯的分析判斷,建構自己獨到的視覺分析批評能力,解讀其文化內涵,分析其價值。
最后,在視覺表達上,通過對視覺形式語言的學習,建立自己的視覺形式語言風格,形成自己的視覺表現風格,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總之,通過對學生視覺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建立學生直覺的視覺意識和習慣,分析視覺形式語言的能力,建構獨立思考視覺審美、意義和表達視覺圖像的能力。
02
多專業(yè)和多學科的貫通
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分科太細,教學單一,造型素描寫實是教學的主要任務。在藝術逐漸生活化的今天,藝術載體和表現方式已趨多元化、多樣化,我們不僅可以從雕塑、繪畫、建筑吸取營養(yǎng),也可以從大眾藝術、工藝、電子媒體借鑒其視覺形式語言。在學科內部,把美學、美術創(chuàng)作、美術史、美術批評的學習融于學生知識結構之中,提升學生美術理論知識的素養(yǎng),同時加強美術與眾多人文學科的聯系,建立美術教育與各種人文科學、自然科學、計算機科學的聯系,把美術教育與傳統(tǒng)文化、哲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計算機圖像處理等聯系起來,施行跨學科教育的新途徑,從技術型的美術教育向人文型轉變,培養(yǎng)學生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
早在20世紀80年代,歐美的藝術教育研究便已出現因后現代藝術教育的影響而產生對早期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思潮的反思DBAE(Disc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簡稱DBAE)就強調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史、藝術批評和美學四門學科的整合。以推動綜合藝術教育為目標, 在此背景下, 美國學者保羅·鄧肯姆(PaulDuncum)提出了“視覺文化藝術教育”(Visual CultureArt Education,簡稱 VCAE)一詞,顛覆了傳統(tǒng)美術教育, 覆蓋了各種形式下的文化產業(yè),并把大眾文化與流行文化等也都歸入藝術教育中。強調藝術教育與文化在本質、內涵、形式上的多元化,由此擴大美術教育的教學范圍,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
03
美術教育的多元化
STEAM課程體系圖
轉變傳統(tǒng)的以精英藝術為主的美術教育,擴大美術教育的范圍和場域。由于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傳播方式的多元化,單一的課堂教學,既不適應當前視覺表現形式,也削弱了美術教育對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影響力。把對視覺探討的范圍從精英藝術擴展到日常視覺影像,關注并思考日常視覺影像的價值,使美術教育向更豐富的視覺形式拓展,擴大美術教育的關注面。實行開放式教學,在課堂上所能體現的視覺文本是有限的,由原來的課堂向校園、藝術區(qū)、美術館和社區(qū),乃至社會拓展,同時借助數碼多媒體,擴大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計算機網絡的迅速擴張帶來了傳播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它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方式。對于美術教育來說,網絡的開放和迅捷為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視覺資源,以及它的交互性、跨時空性為教學創(chuàng)建了交流的平臺。視覺文化是以視覺信息為主要表現形態(tài)的文化,這里的視覺信息主要指以圖形、動畫、視頻等形象媒體所展現的信息。
04
互動的教學體系
“互動”課程結構模式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長期以來形成老師即真理的依賴心理,缺乏獨立的對問題的思辨能力,嚴重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學生自身特有的藝術表現力、處理藝術信息能力、對作品評價的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在視覺文化中,轉向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充分強調受教育者的主體性,要以他們?yōu)橹行拈_展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重視教育對象的主體意識和能動性。讓受教育者了解和認識圖像文化的特點,培養(yǎng)受眾的批判意識和理解力。
所以,在美術教育中要善于并始終鼓勵教育對象表達自己對圖像信息內容的看法,使他們在討論中獲得思想啟發(fā),并隨著他們的成熟程度逐漸給予教育對象更多的自由,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建立一種以學生為主的平等和諧的、互動共生的師生關系,通過學生與教師對視覺圖像的共同分析、探討,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的途徑。
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在視覺文化大情境中掌握視覺藝術的各種功能, 建立他們對視覺影像的批評意識。既然我們將美術學習視為一種文化學習,教師就應該通過閱讀和學習相關的文化議題進行理解與分析,對待不同的文化,教師應該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去深入了解它,承認每一種文化都有其自身價值,持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兼容的觀點在教學上趨利避害。從中找尋自己的評價角度,形成正確的文化觀,并將其貫徹于教學中。
(三)
綜上所述,視覺文化影響下的美術教育,由傳統(tǒng)固定的教學模式向多元化、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轉變。
因此,視覺文化影響下的美術教育,與其說是具有一種明確而有步驟性的教學策略,不如說是一種觀念的轉變和態(tài)度的建立。它并無固定的教學原則可遵循,而是需要我們轉變傳統(tǒng)教學的思維,豐富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視覺性為主線,人文思想為內容,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視覺素養(yǎng),建立學生分析視覺形式、理解視覺形式、批判視覺形式、表現自身思想和情感的視覺形式的人文綜合能力。
當代美術教育在視覺文化大潮中如何架構一種新的有彈性的教育模式,探討一種可變的教學方法,學會更大范圍地兼容并蓄,并賦予鮮明的時代人文精神品格,這是我們無法回避并予以思考的課題,以回應視覺文化給美術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和沖擊。
[5]國際視覺素養(yǎng)協會網: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
版權聲明:本文已刊載于《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1年第二期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