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領(lǐng)寬袖束身腰帶是華夏民族主體服飾但各個朝代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唐代的服裝服飾相對比較開放限制也比較少且比較艷麗而到了宋代和就比較素雅而且受的禁錮也比較多。
隋統(tǒng)一全國以后,重新厘定漢族的服飾制度。由于隋是自北而南統(tǒng)一的,南北朝之間長期效仿和影響,因此,隋代服飾中摻雜了北族服飾的行制。到唐統(tǒng)一全國后,疆域擴(kuò)大、政令統(tǒng)一、物質(zhì)豐富、經(jīng)濟(jì)發(fā)達(dá)。服飾文化以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主導(dǎo),對外開放,包括吸收胡服的滋養(yǎng),發(fā)展了大唐盛世的中華主體服飾文化。五代十國雖處于分裂狀態(tài),但在服飾上,大體是沿襲唐制。
隋統(tǒng)一后,厘定的服飾制度,攙雜了北族的行制。唐代的冠服制度上承下啟,是服飾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五代的官服大體沿襲唐制。一般服飾,如幞頭、巾子,頭腳都用硬腳,形式也出現(xiàn)不少變化。
壁畫備旗出行
隋開皇四年
高90cm
寬60cm
1976年山東省嘉祥縣英山徐敏行夫婦合葬墓墓室西壁中部。圖中仆役穿交領(lǐng)襴衫,裹行滕。
唐朝服飾-供養(yǎng)人
供養(yǎng)人
敦煌莫高窟303窟發(fā)現(xiàn)。梳平髻,披通裾大襦,穿扣肩統(tǒng)身裙或高胸裙,女侍梳雙丫髻,小袖衫,高胸裙,披帛。
彩繪仆侍陶俑群
隋代
高22-23cm
河南省博物館藏
梳平云髻,小袖衫,高胸裙。(這種袒胸高胸裙可以說只有隋、唐朝才有而到了宋代由于禮教等方面的原因就沒有了)
白瓷侍吏撫劍俑
隋代
高72cm
河南省博物館藏
河南省安陽市張盛墓出土。戴平巾幘,穿雍領(lǐng)大袖褶衣,大口褲,笏頭履,蓄翹須。
武士
隋代
敦煌莫高窟380窟東壁。戴胄,穿明光甲,足穿尖頭鞋。
唐代服飾唐景云二年儀仗
唐景云二年儀仗
高223cm
寬281cm
1971年發(fā)掘陜西省乾縣乾陵配葬墓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壁畫。戴幞頭,穿翻折領(lǐng)襕衫,腰束革帶,革靴,雙手仗劍。(折領(lǐng)襕衫在后代也是沒有的)
閻立本《步輦圖》
貞觀十五年,土蕃丞相祿東贊前往京都長安,迎文成公主入藏,受到唐太宗接見的歷史故事。左側(cè)站立三人,中間一人頭戴氈帽,身穿錦袍,即為土蕃使者。另外兩人是唐朝的官吏,和皇帝都著幞頭袍衫。宮女頭上平起云皺,衣小袖衣,朱綠襉裙,裙腰至乳房以上,加帔帛,穿小口條紋褲,透空軟錦靴,帶金條脫。
唐景云二年禮賓圖
1971年發(fā)掘陜西省乾縣乾陵配葬墓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壁畫。主人戴漆紗籠冠,穿曲領(lǐng)袍,蔽膝,大帶,歧頭履,賓客為胡人,第一位為羅馬使者,第二位為日本使者。
唐三彩武士俑
高65.5cm
陜西西安中堡村出土。穿明光甲,戴鶡冠。
宋代服飾文人巾帽劉松年作會《昌九老圖》
劉松年作<<會昌九老圖>>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人戴高裝巾子,穿右衽廣袖袍,為宋人野老閑居時的服飾。
劉松年作<<會昌九老圖>>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人戴高裝巾子,穿右衽廣袖袍,為宋人野老閑居時的服飾。
宋代服飾宋仁宗皇后像
宋仁宗皇后像
面貼珠鈿,戴九龍花冠,兩博鬢,翟衣戴綬,佩環(huán),襟、領(lǐng)織金云龍紋,翟紋十二等,間以輪花,旁列兩侍女,戴花冠。
南熏殿舊藏
〈〈歷代皇后像〉〉中的宋代皇后,穿祎衣,戴龍鳳珠翠冠,三博鬢,以深青色織成為之,列五彩翟雉,襟、領(lǐng)有紅色云龍紋,與深青中單,深青蔽膝,青襪青臾相配,佩玉雙佩,玉綬環(huán),為受冊,祭祀穿用的最隆重的禮服。
南熏殿舊藏
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
次圖所繪的是唐玄宗時代顯赫一時的皇親楊氏姊妹出行游春時的情形。其中四人穿著襦裙,另外兩人都穿著圓領(lǐng)袍衫。虢國夫人在畫面中部右側(cè),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箸描有金花的紅裙。
宋代服飾紋樣受畫院寫生花鳥畫的影響,紋樣造型趨向?qū)憣?shí),構(gòu)圖嚴(yán)密。宋代的紋樣風(fēng)格與唐代截然不同,對以后明清時期的影響非常明顯,無論從題材到造型手法,幾乎都形成了一種程式。宋代的服飾面料,以絲織品為主,品種有織錦、花綾、紗、羅、絹、緙絲等。
南宋〈〈中興四將圖〉〉中的岳飛、韓世忠
戴四帶巾,圓領(lǐng)袍,腰束銙帶,兩旁為佩劍,弓箭武官,腰部有捍腰。
靈鷲毬紋錦袍
宋代
身長134cm
袖通長186cm
袖口寬15.5cm
下擺70cm
后裾69cm
新疆阿爾拉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