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脹,又稱單腹脹大,是指腹部腫大,而軀體四肢卻消瘦的病癥。本癥多因灑食不節(jié),情志內(nèi)傷,血吸蟲感染以及其他疾病轉(zhuǎn)化而成。其病機涉及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diào),形成氣滯、血淤、水停腹中。《素問·腹中論》稱為“鼓脹”。《靈樞·水脹篇》稱“膚脹”,《諸病源候論》稱“水蠱”?!吨敝阜健酚钟小肮让洝?、“水脹”、“氣脹”、“血脹”之分。
本癥常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肝硬化腹水、結(jié)核性腹膜炎、腹腔內(nèi)腫瘤等疾病。
(1)濕熱蘊結(jié):腹部脹大且滿,腹皮緊張拒按,肌膚灼熱,心煩口苦,口臭,大便干,小便黃,舌苔黃膩或灰膩,舌質(zhì)紅,脈弦數(shù)。
(2)氣滯濕阻:腹脹如鼓,皮色蒼黃,脅下脹滿或疼痛,飲食減少,食后脹甚,噯氣不舒,小便短少,舌苔白膩,脈沉弦或弦緩。
(3)氣滯血瘀:腹大堅滿,腹壁青筋暴露,面部或胸背頸項部可見紅斑,面色青紫,脅肋刺痛,形體贏瘦,口渴欲飲,唇舌紅黯不鮮或紫,脈弦細或弦澀。
(4)脾腎陽虛:腹部脹大,入暮尤甚,按之不堅,兼有面色晦滯,畏寒肢冷,或下肢浮腫,身倦神疲,尿少便溏,舌質(zhì)淡胖,苔薄白滑,脈沉細無力。
(5)肝腎陰虛:腹部脹大,甚則青筋暴露,形體消瘦,兼見面色萎黃,或面黑唇紫,口干心煩,手足心熱,尿少短黃,大便干,舌質(zhì)紅絳少津無苔,脈弦細數(shù)。
(1)濕熱蘊結(jié)鼓脹與氣滯濕阻鼓脹:兩者皆為實證,其共同的病理為肝脾失調(diào),氣機不暢,水濕停留,邪壅中焦,但前者為濕熱互結(jié),易耗氣傷陰,故必兼見煩熱,口苦口臭,小便黃,舌苔黃膩或灰膩,舌質(zhì)紅,脈弦數(shù)等,嚴重時邪從火化,火擾營血,迫血妄行,可見吐、衄、便血之癥,后者為濕阻氣分,以濕為主,濕邪重濁黏滯,故必兼見納呆,食后脹甚,舌苔白膩,脈弦緩等癥。
(2)氣滯血瘀鼓脹:為本虛標(biāo)實的虛實夾雜之證。其癥由于肝郁氣滯日久,氣滯則血瘀,表現(xiàn)為脅肋刺痛,舌紫脈澀等癥。
(3)脾腎陽虛鼓脹與肝腎陰虛鼓脹:兩者皆為虛證。前者多起于脾陽不運,水濕不化,繼而累及腎臟。故臨床必兼見畏寒肢冷,神倦體怠,尿少便溏,舌質(zhì)淡胖,苔白滑,脈沉細無力等癥。后者多因于病久不愈,肝腎陰液不足,則陰虛火旺,故必兼見口燥,心煩,或鼻衄,齒衄,便血,舌紅絳少津,脈弦細而數(shù)等癥。
鼓脹一癥,緣由氣滯、血瘀、水停所造成,先由肝氣不暢,繼則脾失健運,水濕內(nèi)聚,加之氣滯血瘀,以致愈脹愈甚。病情一般都由實漸虛,或虛實夾雜。治療原則,實者重在祛邪,兼顧扶正;虛者重在扶正,于扶正之中寓祛邪之品。然初起不可攻伐太過,欲速則不達,反致危殆;后期亦不可辛燥溫補太甚,否則愈增其脹。
喬綿昌艾灸治療氣臌20例
在一般治療:保肝利尿糾正低蛋白等;西藥用莫沙比利、消脹片、金雙歧、乳果糖等;中藥用柴胡疏肝散、五皮飲等基礎(chǔ)上,同時隔姜艾灸中脘,點足三里、三陰交、水分等。治療1個療程后,6例顯效,10例有效,4例無效,有效率為80%。
艾灸治療本癥有一定療效,在改善癥狀、增強體質(zhì)、減少反復(fù)發(fā)作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本癥患者必須注意精神和生活上的調(diào)攝,適宜低鹽飲食;安心靜養(yǎng),解除顧虛;注意保噯,防止正虛邪襲,疾病傳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