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歷史典故心解(179)
楚莊王
(179)解揚赴命
【原文】
十一年,楚莊王伐宋,宋告急于晉。晉景公欲發(fā)兵救宋,伯宗諫晉君曰:“天方開楚,未可伐也。”乃求壯士,得霍人解揚,字子虎。誆楚,令宋毋降。過鄭,鄭與楚親,乃執(zhí)解揚而獻楚。楚王厚賜,與約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許。于是楚登解揚樓車,令呼宋。遂負楚約而致其晉君命,曰:“晉方悉國兵以救宋,宋雖急,慎毋降楚。晉兵今至矣!”楚莊王大怒,將殺之。解揚曰:“君能制命為義,臣能承命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無隕?!鼻f王曰:“若之許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揚曰:“所以許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將死,顧謂楚軍曰:“為人臣,無忘盡忠得死者!”楚王諸弟皆諫王赦之。于是赦解揚使歸。晉爵之為上卿。
《史記·鄭世家》
【大意】
鄭襄公十一年,楚莊王出兵討伐宋國。宋國向晉國告急求救。大夫伯宗勸道:“上天剛剛開始保佑楚國,現(xiàn)在不能出兵伐楚。”于是就在民間尋找有本領的人。在霍這個地方找到了一個叫解揚的人。晉景公命令他想辦法騙過楚國,讓宋國不要投降。解揚故意路過與楚國關系很好的鄭國,被鄭國逮著后獻給了楚國。楚莊王重重地賞賜了解揚,相約讓他與本來的意思相反,讓宋國快點投降。經(jīng)過了多次的要挾,解揚才答應。于是,楚莊王讓解揚站在車的頂子上面,向宋國的軍隊喊話。解揚沒有按照與楚國的約定,而傳達了晉國國君的話,說:“晉國正在準備全國的兵力馳援宋國,宋國盡管很危險,但是千萬不要投降楚國。晉國的軍隊馬上就要到了!”楚莊王聽了勃然大怒,要馬上殺死解揚。斜陽說:“國君能下達命令叫做‘義’;臣子能夠執(zhí)行命令叫做‘信’。我接受晉君的命令出國,可以死,但不可以使晉君的命令有更改?!背f王說:“你已經(jīng)答應我了,現(xiàn)在你這么做就是對我的背叛,你的信義在哪里呢?”解揚回答說:“我答應您的原因,就是想完成我國國君對我的命令呀?!迸R就義的時候,解揚又對周圍的楚軍說:“作為臣子,不要忘記那些為了盡忠而死的人!”這時,楚莊王的弟弟們都替解揚講情,請求赦免了他。于是楚莊王真的赦免了解揚,并讓他回到晉國。晉景公加封解揚為上卿。
【心解】
“解揚赴命”這段典故,其實說了一個道理,就是任何矛盾的雙方,盡管他們的目標利益是截然相反、相對的,但是對于某些是非標準的認同卻基本一致,解揚為了完成任務,故意讓鄭國逮著,經(jīng)過鄭國來到楚軍,又假意接受了楚莊王的賞賜,答應替楚莊王向宋國軍隊喊話,以動搖軍心。一旦可以直面宋軍,解揚背楚約,真實地傳達了晉景公的意思。面對死亡,解揚慷慨陳辭,不辱使命。盡管楚、晉兩國在伐宋與救宋問題上尖銳對立,但是楚莊王還是很贊成、甚至欣賞解揚為人臣者忠君不二的義勇。在我們朋友間日常的交往中,品質(zhì)高尚的人永遠受人尊重,盡管有可能是對手,也不影響對人品的信任;相反,品質(zhì)低劣的人,即使是朋友,也要隨時提防著。所以,一個人不管從事什么職業(yè),做什么事情,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