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選自《歷史名流 : 虛實之間的人物傳奇》,中國工人出版社
孔子的理性思維,用他自己的話來概括,就是“中庸”精神。在孔子看來,“中庸”既是最高的道德,也是處理一切問題的思想方法論:“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具體而言,“中庸”的核心內(nèi)涵,是講求原則性、穩(wěn)定性、適應(yīng)性與靈活性的高度有機統(tǒng)一,是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前提。依照孔子的觀點,凡事都必須堅守大經(jīng)大法,做到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并強調(diào)這是考慮和解決一切問題的出發(fā)點。具體的做法便是“執(zhí)其兩端而叩之”,從中找到和掌握合適的“度”(所謂“過猶不及”),辯證地看待問題,巧妙地取得平衡,舉措合乎分寸,凡事不走極端。這種理性思維可以說是滲透在孔子幾乎所有的思想命題上,像“無形的手”操控著孔子一切觀點的具體表述之中。如在天人關(guān)系方面,他既不否定鬼神、天意的存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又著重強調(diào)人事的作用,“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 言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
在政治秩序方面,既肯定君臣尊卑、父子上下關(guān)系的天然合理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時又主張這種合理性必須建立在共盡義務(wù)和共享權(quán)利的基礎(chǔ)之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在文質(zhì)關(guān)系方面,既注重內(nèi)容,又注重形式,反對畸輕畸重,片面偏頗,“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在治國理政方面,既不能一味用強硬的一手,也不能無原則地懷柔,行姑息之政。仁與禮應(yīng)該有機統(tǒng)一,德與刑應(yīng)該相輔相成,哪一方面有所欠缺,則當及時彌補,哪一方面過分,則當有意識加以抑制;要做到文武并用,恩威兼施,寬猛一體,剛?cè)嵯酀瑥埑谟姓路?,仁嚴有?jié)度:“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c“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在理想追求方面,既汲汲不舍追求大同,“祖述堯舜”;又腳踏實地致力小康,“憲章文武”??偠灾磺幸霸蕡?zhí)其中”。最能體現(xiàn)孔子這種“中庸”思想精神的,是孔子對子貢贖人與子路受牛兩事的評價與臧否。這里,孔子的言論可謂是典型的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子貢贖人于諸侯與子路拯溺者而受牛的故事,見于《呂氏春秋·察微篇》的記載,而漢代劉向編纂的《新序》《說苑》等文獻也曾引用。它們的情節(jié)大致如下。子貢贖人于諸侯,講的是當時魯國有一條法令,明文規(guī)定:魯國子民在其他諸侯國工作、生活期間,因各種原因(包括經(jīng)營不善、受欺上當、遭人洗劫、好 逸惡勞等等)而一貧如洗淪為奴婢者,其他魯國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責任有義務(wù)籌集資金,將其贖買出來,恢復其自由之身。鑒于贖買奴隸需要一大筆錢,由個人承擔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財力上都有些勉為其難,魯國的法令因此規(guī)定:這筆錢先暫由個人墊支,開具發(fā)票,回魯國后再憑收據(jù)到國家財務(wù)部門實報實銷。
子貢是孔門弟子中最富有的,經(jīng)商有方,生財有道,自己名下的財產(chǎn)多得連王公貴族都妒忌。他一次出國做生意,恰好遇上了一位魯國公民在該國淪落潦倒,充當奴隸。畢竟是圣門弟子,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就毫不猶豫地掏出錢來,替該人贖回自由之身。
事情到這里本來一切正常,中規(guī)合矩,可子貢頭腦一熱,接下來的事就變得畫蛇添足,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了。他回到魯國之后,沒有按照國家法令的規(guī)定,去國家財務(wù)部門報銷個人贖買奴隸自由身份的墊支,而是將墊付費用的收據(jù)留下,自行承擔了這筆費用。
我們忖度,他這么做的動機或原因也許有兩個,一是他十分富有,“接騎連駟”,富可敵國,到了足以與諸侯分庭抗禮的程度,奴隸的贖身費用雖然不菲,但是對子貢這樣進入“福布斯財富排行榜”的“超款”來說,不啻九牛之一毛,何足掛齒,能否報賬實在是無所謂的事情。二是子貢雖屬“超款”,但畢竟是圣門之風熏陶出來的“儒商”,或許他念及老師“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圣訓”,而準備朝著做“圣人”的方向努力,想做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優(yōu)秀人物。在子貢的意識深處,這樣的做法才是踐行孔門的道義,才是把孔子的教導貫徹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之中,才算是孔子所期待的好學生的應(yīng)有表現(xiàn)……我想,當他做出不報賬的決定時,一定會閃過如此的念頭:這下老師肯定大大地開心了,會把最美好的表揚毫不吝嗇地加在我的頭上,就讓顏淵、曾參等同門去羨慕、去妒忌吧!
然而,孔子知道這一情況后的反應(yīng)卻出乎包括子貢本人在內(nèi)的所有人的意料。他不僅沒有贊許子貢的行為,反而非常嚴肅地訓斥了子貢一通。他說:任何法律都建立在一定的道德基礎(chǔ)上,而道德的標準并不取決于最杰出人士的水平,而是以大多數(shù)人的認識水平與行為準則為鵠的,魯國贖奴之法也不例外。它制定的初衷是讓盡可能多的魯國人擺脫奴隸的身份,重新回歸正常人的生活。而其中有關(guān) 贖金國庫報銷的規(guī)定,則完全是合乎一般正常人道德情操水準的做法。因為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同情之心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見同胞受苦落難,都愿意盡自己的力量予以幫助,使之盡快恢復自由之身。然而,救贖奴隸畢竟要花費一大筆錢,是個不小的經(jīng)濟負擔,要他們自己掏腰包來承擔,則不免躊躇為難。于是,政府根據(jù)這種實際情況,制定了先墊支贖金而后到國庫報銷的法規(guī),從而妥善地解決了人們既體現(xiàn)同情心又為贖金犯難之間的矛盾,使事情獲得圓滿的解決。
孔子接著指出子貢行為中的問題所在:現(xiàn)在你的所作所為卻徹底違背了國家立法的初衷,完全超越了人們所能接受的道德限度,陳義雖高卻事與愿違,讓貌似正確的道德優(yōu)越妨礙了問題的解決,在正義的假象下造成實質(zhì)上的人道危機。
道理非常簡單。子貢的做法表面上十分完美,無懈可擊,可實際上卻根本脫離了正常的道德要求,使絕大多數(shù)人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效法子貢的做法,由個人來承擔數(shù)目不菲的贖金,則財力是無法承擔的,不免心痛個人的巨大損失;如果不效仿子貢的行為,繼續(xù)采取先墊支贖金后找國家財政部門報銷,則會感覺自己處于道德的困境,害怕其他人指自己的脊梁骨:人家子貢多高尚,多偉大,他能做到,你為什么這么看重錢財,不能做到無私奉獻,自己出錢替奴隸贖身呢?這種道德的壓力是無法化解的,也是沒有勇氣去直面的,這叫作“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那么最后的結(jié)果就可能是最糟糕的選擇:既然自己掏錢不甘心,誠實辦事又憂慮遭道德的譴責,于是乎,就干脆視而不見,遇上問題繞著走,見了奴婢同胞躲一邊,什么也不做,一切假裝不知道,從而免了賠錢的損失,沒了千夫所指的尷尬。然而這樣一來,更多的人將沉淪于為奴作婢的苦海而不能得到拯救,國家合乎情理、行之有效的贖奴法令也隨之 變成一紙空文,形同虛設(sh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孔子非常惱火子貢的行為,認為這是虛假的崇高,屬于用道德殺人的丑惡。
與貶斥子貢贖奴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孔子對子路受牛之事的肯定和贊揚。
子路受牛說的是:子路一次外出,途經(jīng)一條河道,發(fā)現(xiàn)有一人失足落水,在湍急的河水中苦苦掙扎,行將被淹死。子路是個熱心腸的人,孔武有力,大概還有一身好水性,見狀便毫不猶豫地飛身跳入河中,費力將那位行將被淹死的人救上岸來。
得救者的家人對子路的救命之恩感激不盡,為了感謝子路的義舉,他們登門致謝,同時還送上一頭牛作為謝禮。牛在當時是最重要的生產(chǎn)資料,其價值對于普通人家來說可謂無比重要。以牛作為酬謝之禮,等同于今天贈送一輛奔馳或?qū)汃R牌轎車,算得上是非常厚重的大禮了。子路見對方誠心誠意相贈,他也不做假客氣狀,就十分爽直地收下了這份厚禮。
子路的同門師兄弟對子路的做法頗不以為然(這中間恐怕不乏妒忌的成分),認為老師孔子經(jīng)常教育大家要多行善事,扶危濟困,不計利益(用后世大儒董仲舒的話講,是“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做到施恩不圖報。而子路居然坦坦蕩蕩收下人家的厚禮,違背師訓,有礙儒家的門風,“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們紛紛跑到孔子跟前告子路的狀,稱子路私下受牛,沖淡了他入水救人本身的意義,違背了夫子提倡的為人處世之道,辜負了夫子的多年教育和殷切期望。
令他們怎么也想不通的是,孔子不但沒有絲毫責怪子路的意思,反而強調(diào)子路的行為才是正確的為人處世之道,應(yīng)該完全肯定,大力表彰。孔子說:到湍急的河流里拯救溺水者,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子路如今冒著生命危險下水救人,得到被救者厚重的回報,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他將牛收下,做得完全正確。同時,救人得厚報,在客觀上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這就是昭示天下,善有善報,公道自在人心,其他人日后再遇上類似的情況,也會做出同樣正確的選擇, 其結(jié)果是正氣得到伸張,使更多的人獲得重生的機會。
上述兩件事情,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孔子不保守、不拘泥的理性態(tài)度??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乃是孔子認識社會、對待問題、處理矛盾的原則立場和行為方式。他從來不唱什么高調(diào),從來不擺什么架子,而總是能通權(quán)達變,設(shè)身處地地貼近生活的實際,做出最明智、最實在的選擇,找到最平易同時也是最高明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其實正是他“中庸”思想方法論,在處理日常生活中具體問題的必有之義。孟子稱他為“圣之時者也”,可謂是說到點子上了。人因平凡而偉大,因務(wù)實而高明,因通達而神圣,孔子之所以成為“圣人”,真正的奧秘正在于此!
以孔子“圣之時者也”的人格與氣度,來觀照我們身邊的某些現(xiàn)象,是很有幫助的,可以使我們看清一些人的真實面目,洞察其不純動機。識人之難,古今一律,所以王安石也曾浩嘆:“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驼l知?!庇腥藢⑦@一現(xiàn)象精辟地概括為:“始于作偽,終于無恥。 ”
但是,其實作偽也好,無恥也罷,終歸有蛛絲馬跡可尋。我們時不時聽到有這樣的案例,老婆生孩子,他不回去照顧;父親病逝,他不回去送喪。理由是工作很忙碌,故公而忘私,舍身忘家。這顯然不合起碼的人情,也是把自己抬高到與其他人對立的做法。我們很難設(shè)想,一個人連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都冷漠無情,還能夠真正關(guān)心他人,熱愛集體和國家嗎?
從這個角度觀察問題,我們不能不對這類悖逆基本人情、缺乏基本人性的舉動產(chǎn)生合理的懷疑。在我們看來,這么做,一定是懷有某種不大純正的動機,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夤緣而上、飛黃騰達的企圖,是不折不扣的“作偽”。
中國古代哲人莊子說得好:“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yīng)六律。 ”就是這些小人的虛偽與欺詐,把我們社會的風氣搞壞了,“澆淳散樸,離道以為,險德以行……然后民始惑亂”。對于這類唱道德高調(diào),“滿口子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婦娼”的偽君子、假道學,我們應(yīng)該提高必要的警惕,防止他們用“高尚”的口號把我們引入道德的歧路。而作為掌握用人權(quán)力的部門或領(lǐng)導,則更加有必要增強防范意識,使任何偽君子、假道學徹底碰壁,無所售其奸,白白忙乎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