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眾多的方言和術語,這些話語也都匯集成了濃重的地域色彩。不過自古至今的發(fā)展過程,古人那里也同樣存在著一些便語。甚至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也有著古人的通假字這種形式。所謂的通假字其實就是古人的錯別字,那么古人在古代的便語又有哪些呢?
在諸多古裝劇里面,經(jīng)常能聽到一些伙計招待客人。上來就先問“客官,打尖還是住店?”這些在古人的行餐露宿過程中,說的一些簡便話術。住店的意思很好理解,可為什么會說打尖呢?這里面有什么樣的學問?
其實打尖的主要來源,是宋元時期的諸多戲曲小說當中出現(xiàn)的。漸漸發(fā)展到明清階段,小說的發(fā)展越來越好,很多小說里面都用打尖,這也影響了我們現(xiàn)代的古裝劇。打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打尖的意思就是指吃飯歇息,這種歇息并不是單純的住店,只是客人短暫停留歇息一下。古代的客棧往往設在道路旁,很多也是處在主干道。來往的商旅行人確實很多,可不見得是誰都會在這里住下來。很多人只是暫時停下來歇腳,吃個飯喝個茶然后繼續(xù)趕路。當時的客棧不僅僅會提供住宿,還會提供吃飯的服務,確實是比較方便。
可為何要說是打尖呢?后來也有人試圖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得出了兩種可能的結論。
第一就是指打發(fā)舌尖,這也有吃飯的含義。臨時停下來吃個飯,用打尖來形容是非常合理的。古代各行各業(yè)都有一些專業(yè)的術語,來往的客商也明白這些話。畢竟這些術語解釋起來容易很多,沒必要再說一大堆。兩邊都會覺得非常麻煩,打尖就屬于其中一種術語。
第二種是由打火引申過來的。在《聽雨叢談》中寫道“又見宋元人小說,謂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誤為尖也?!币墙忉尀榇蚧鹁秃苷A耍热?strong>打尖是指停留吃飯的意思。那么就需要商家燒火做飯,古代做飯是用鍋灶。平時是不可能開火的,只有吃飯的時候需要開火。既然要準備飯食,就肯定要趕緊生火做飯,用這個詞來形容就很合理?!段鲙洝愤@些作品里面,也曾寫過去客棧吃飯叫打火。
這兩種顯然后者更加合理,第一種其實是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沒有考慮語音的問題,我們現(xiàn)代人的發(fā)音與古代是不一樣的。很多字在古代不是這么念的,明清時期的官話方言與普通話的差距是比較大的。因此打尖這個詞,在當時也不是按現(xiàn)在的讀音念的,它與諧音暗示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打發(fā)舌尖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不過反正這些詞語古裝劇經(jīng)常用,這樣引申也比較好理解,這么說也就沒啥問題了。
至于打尖為什么會是由打火引申過來的,可能是人們誤讀的。畢竟音節(jié)每個朝代都不太一樣,會發(fā)生混亂也很正常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與打火的方式有關,古代沒有打火機這些東西。即便后來科技發(fā)展較快,生火也是依靠火石,火鐮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也都是依靠尖端碰撞生火,因此用打尖來代指打火??赡苁潜硎敬蚧鸬姆绞剑吘怪苯诱f打尖對方就明白是讓自己趕緊打火。無論是打尖還是打火,兩種在文獻中都經(jīng)常用,只是后來影視劇里面更多采納打尖,漸漸就忽視了打火。
有一點需要注意,打尖這個詞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用的。它在北方方言里面才是這樣的意思,而在南方是不同的,廣東等地就是指插隊。畢竟中國這么大,南北兩地的方言還是不太一樣的,北方客棧里面是這么一個意思,可南方就不能這么說了。
古代南北各地的交通不太方便,人們的流動性也相當有限,很多人一輩子都出不去,至于南方人要到北方生活就更艱難了,打尖這種詞更多用在文學作品里面,還是由于明清時期,大部分的文學作品都是以北方為背景的。
明清兩朝的都城都在北京,政治中心自然還是在北方。很多大事也都是這些地方出來的,那重點寫北方也很正常。因此在諸多作品里面都采納北方的方言,打尖也就更多是按照打火的意思去理解。隨著文獻作品的推廣,人們對于打尖的理解也已經(jīng)固定了,更多都是按照打火去理解。也只有熟悉廣東等地方言的人,才明白打尖的另外一種含義。
這也不得不感慨中國實在太大了,同樣的詞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一樣的解釋,方言也不太一樣?,F(xiàn)代人要想理解打尖,其實就按照打發(fā)舌尖去理解也一樣。當然,酒店這些地方也沒什么人會說打尖了,它作為古代語言的一種代表。實用性已經(jīng)越來越弱,也漸漸成為封建社會習俗的一種象征了。
在古代發(fā)展的過程中,打尖這個詞之所以在古代比較常用,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它獨有的便利性。一些術語的發(fā)生以及發(fā)展,都有著它的特殊的意義。尤其是古代這些約定成俗的話語,打尖的流行也一定有它的合理性的存在的。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