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宋代士大夫?qū)Ψㄖ挝拿鞯奶綄
網(wǎng)絡(luò)配圖
由于宋初皇帝務(wù)實求實,作為治國之具的法律自然進入皇帝的視野,他們非常重視運用法律管理國家和社會。統(tǒng)治者提倡明習法律,不僅對參加科舉的士人有所影響,即使對以論道著稱的理學家,也同樣有著現(xiàn)實的影響。
主張讀書讀律的蘇軾,在他應(yīng)科舉策論而撰成的《刑賞忠厚之至論》中,表達了年輕時代的蘇軾對于如何用刑的一系列觀點。如他認為刑法之所以產(chǎn)生,是對“罪戾”的懲罰,目的不僅在于懲惡,也在于勸善,以使吾民不要“入于其中(罪戾)”。所以,他主張“罪疑者從輕”,“舍有罪而從無罪者,是以恥勸之”,也就是使其產(chǎn)生知恥之心,而遠離犯罪。
蘇軾在《策別一》中借古喻今,抨擊了刑不上大夫及于今世的消極影響,強調(diào)大夫庶民違法犯罪皆當一體同科、罰當其罪。他提出用法當使人心服,否則遺患無窮,他說:“用法而不服其心,雖刀鋸斧鉞,猶將有所不避,而況于木索、笞棰哉!”他以嚴峻的文字抨擊當時朝廷高官有罪不罰的弊政:“今之卿大夫有罪亦得以首免,是以盜賊小人待之歟?天下惟其無罪也,是以罰不可得而加。如知其有罪而特免其罰,則何以令天下?今夫大臣有不法,或者既已舉之,而詔曰勿推,此何為者也?圣人為天下,豈容有此曖昧而不決?故曰:厲法禁,自大臣始,則小臣不犯矣?!?/p>
王安石作為一位銳意改革的思想家,他在文中充分論證了國家立法的重要性,以及法與吏的關(guān)系。他將國家比喻為“大器”,為了治理國家,“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賢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歲月,則幸或可以無他,曠日持久,則未嘗不終于大亂。”他以五代時期晉、梁、唐三帝不重法制、不任賢才,遭致“災(zāi)稔禍變”為例,建議皇帝“以至誠詢考而眾建賢才,以至誠講求而大明法度”。王安石雖然主張治天下以法,但他明確區(qū)分善法與惡法之別,強調(diào)只有行善法才能發(fā)揮以法治國的作用。他說:“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悅之,則曰亦不足矣?!睗h唐以來,法制與盛世的關(guān)系不斷證明了“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但此法必須是善法,否則惡法肆虐,則國將危矣。
王安石重法,但不拘泥于法,他主張法律是可變的,“祖宗之法,不必盡善,可革則革,不足循守”。為了發(fā)揮善法的治世功能,他更重視賢吏執(zhí)法,在《上時政書》中提出了“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持法制的狀態(tài)。他還在《翰林學士除三司使》中提出“聚天下之眾者莫如財,治天下之財者莫如法,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的觀點。
治法與治吏結(jié)合并重,漢唐以來論者多矣。如唐白居易所說:“雖有貞觀之法,茍無貞觀之吏,欲其刑善,無乃難乎。”王安石從變法改革的實踐中,更切身感覺到良吏的重要性。而王安石變法最終的失敗,雖有各種原因,但吏不良未嘗不是原因之一。
宋朝著名清官包拯既闡述了發(fā)揮法律治世功能的論點,也強調(diào)賢吏執(zhí)法的重要性。他在《論取士》中提出“治亂之原,求賢取士得其人而已”。他還在《晏殊罷相后(上)》中提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知人則百僚任職,天工無曠矣。”他在《請選用提轉(zhuǎn)長吏官》中,不僅再次論證了選官的重要,而且以剛正無私的原則立場揭露了一些不稱職的地方官,表現(xiàn)了“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的性格。他說:“竊見近日除授轉(zhuǎn)運使,但理資序,不甚選擇,如江西路劉緯、利州路李熙輔,皆知識庸昧,眾所共知;其提點刑獄,亦未甚得人,若廣西潘師旦、江東令狐挺、京西張士安、河東席平,皆素非干敏之才,又無廉潔之譽,猥當是選,宜乎不任其職。雖近例并委兩制奏舉,然所舉之人,或才有合格,以微文不用,故不才者往往進焉,乃是訶其細而忽其大,恐非任才之意也。欲乞今后應(yīng)除轉(zhuǎn)運使,先望實而后資考,則所得精矣。凡舉提刑,若保薦之人不協(xié)公議,即乞責其謬舉。別委他官。如此,則可絕徇私之請矣?!?/p>
站在王安石對立面的舊黨代表人物司馬光反對變法。但是,司馬光從治理國家的實踐經(jīng)驗中也體驗到“任官”、“信賞”、“必罰”三者為“致治之道”。他在主張重禮的同時,也建議禮法結(jié)合并用,他說:“禮與刑,先王所以治群臣、萬民,不可斯須偏廢也?!彼貏e強調(diào)司法官必須了解“法意”才能準確斷刑,他說:“凡議法者,當先原立法之意,然后可以斷獄?!贝苏摪l(fā)前人之未發(fā)。由漢迄宋,注釋律學的出發(fā)點,歸根結(jié)底就在于剖解法意,以便于司法官準確斷案。
宋朝是理學盛行的時代,故又稱宋學,代表人物朱熹,主張“存天理,滅人欲”。所謂“天理”即儒家所說的三綱,朱熹將其推崇至“天理”的高度,深受統(tǒng)治者的肯定和宣揚。至清朝康熙時,將朱熹列于孔子十哲之次,說明天理人欲之說對于專制國家統(tǒng)治所起的政治功用。值得說明的是,理學家并非終日論道,無視法律之學,朱熹就曾發(fā)表了《堯典象刑說》《論治道》,表達了他的法觀點?!跋笠缘湫獭背鲎浴渡袝に吹洹?,歷代解釋者頗多,《唐律疏議》解釋說:“(象刑)畫象以愧其心。”朱熹的解釋仿此,他認為賞與刑都發(fā)自圣人之心,他說:“圣人之于天下,其所以為慶賞威刑之具者,莫不各有所由……故其賞也,必察其言,審其功,而后加以車服之賜;其刑也,必曰‘象以典刑’者,畫象而示民,使民畏刑?!庇终f:“上古惟有肉刑,舜之為贖、為撲,乃不忍民之斬戮,而始為輕刑者?!敝祆鋵τ诰判蹋?、劓、剕、宮、大辟、鞭、撲、流、贖)的詮釋,對后世律學的發(fā)展很有影響。
總之,宋代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故而在其詩文中追求性靈閑適的成分少,經(jīng)世致用的成分多,正所謂“詩以道志”,“文以載道”。而法作為“治世之具”,是企圖“得君行道”并關(guān)心民瘼的士大夫不可回避的話題,是以其詩文中每每出現(xiàn)關(guān)于法的討論和評判,其中又有不少言論直指現(xiàn)實,切中時弊,發(fā)出耀眼的思想光芒。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
編輯:小明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