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自敘帖》局部
1.《自敘帖》是懷素晚年草書的代表作。通篇為狂草,筆筆中鋒,如錐劃沙盤,縱橫斜直無往不收;上下呼應如急風驟雨,可以想見當年豪情勃發(fā),一氣貫之的情景。稱為中華第一草書。
2.
米芾《淡墨秋山詩帖》
3.此帖運筆如刷,筆力雄健,結態(tài)造勢寬展肥美,當為米芾中年書法之精品。此帖流傳有緒,歷代著錄于《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xù)編》,刻入《三希堂法帖》。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釋文:淡墨秋山畫遠天,暮霞還照紫添煙。故人好在重攜手,不到平山謾五年。
4.白雪石《陽朔風光在穿巖》
陽朔景色秀麗,穿巖一帶尤為人們所喜愛,相傳有一首民間歌謠贊美這個勝景,“金鉤掛山頭,青蛙水上浮...”白雪石的作品以境取勝,在實景的描繪中注入感人的空間意象,以桂林漓江山水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青綠山水畫最能體現和代表他的繪畫風格,被譽為“白派山水”。
晉 王羲之《大道帖》
5.《大道帖》是典型的“一筆書”,筆勢連貫回繞,氣勢暢達,而單字之結體卻近乎行書。末字“耶”的長豎一反常態(tài),特意夸張,縱長勁挺,約占四五字的空間,在王字風格中極為少見。
李可染《迎春圖》
6.李可染除以山水畫名震中外畫壇外,還非常喜歡畫牛。他畫的牧牛圖形神兼?zhèn)?,意境清新美妙,充滿生趣和詩意。牛背上,稚氣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數筆,他便勾出一幅質樸而生機盎然的田園小景。
趙佶《欲借風霜二詩帖》
7.宋徽宗在藝術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書善畫,書法稱“瘦金體”。此《欲借風霜二詩帖》是紙本,楷書,33.2 x 63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由兩首七言與五言律詩合并而成,也名為“欲借、風霜二詩”帖。
吳冠中《鄉(xiāng)村》
8.這幅《鄉(xiāng)村》是是一幅極具吳冠中個人特色的墨彩畫。鄉(xiāng)村的題材,景物的輕描,和諧的氛圍,厚重的墨汁點化出層層的戶落。作者似乎在以鳥瞰和俯視的姿態(tài),告訴我們什么是生活,風箏線不斷,鄉(xiāng)情更不會斷。
顏真卿《劉中使帖》
9.此帖又名《瀛州帖》,是著名的顏書墨跡之一。從帖的內容看,講的是討伐安祿山叛亂取得了勝利,顏真卿聞訊感到十分欣慰。此篇筆畫縱橫奔放,蒼勁矯健、用筆飛動圓活,富于虛實變化。元鮮于樞稱此帖與《祭侄文稿》都是“英風烈氣,見于筆端”。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10.荷花關系著荷的神韻。張大千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曾親赴甘肅敦煌,臨摹佛教壁畫。通過細心揣摩佛畫中蓮花寶座的造型,結合自己的寫生實踐,張大千領悟到了荷花的輪廓線和神韻之間的關系。他的荷花于明艷中現拙厚,清新中見精神,有著無比灑脫的韻味。
11.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其詩、文、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在書法史上以兼善諸體聞名,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穩(wěn)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tài)生動,具晉唐書法的風致。
李苦禪畫鷹
12.李苦禪的鷹有自己的鮮明特征,在用筆上,他融進了“古拙的金石風格”,把鷹的嘴、眼與爪都描繪成方形,突出了鷹的兇猛與雄偉,給人以無比鋒利的一種藝術張力,以鷹來展現他堅毅剛強的性格,以鷹來塑造民族博大豪邁的精神風貌。
祝允明草書《云江記》
13.祝枝山的書法面目多變,每卷有每卷的情致風規(guī),如這卷草書,以硬毫小筆書就,筆畫瘦勁而婉約,縱橫揮灑,滿紙云煙,偏多懷素遺意。起首標題字字連屬,三字僅兩筆書就。
林風眠作品《三思》
14.花鳥特別是鳥的刻畫是林風眠盛期藝術的主要體裁。對迅疾的中鋒運線的頑強把握,則使鷺這種審美對象成為林風眠藝術高度成熟的最集中體現,其筆下的鷺鷥,只用五六條線,迅疾而準確,集力量與速度嚴整于一。
歐陽詢《夢奠帖》
15.歐陽詢吸收漢隸和魏晉楷法,筆力險勁、瘦硬,意態(tài)精密俊逸,自成“歐體”,對后世影響深遠。此帖用墨淡而不濃,禿筆疾書,轉折自如,上下脈絡映帶清晰,結構穩(wěn)重沉實,運筆從容,氣韻流暢,體方而筆圓,為歐陽詢晚年所書。此貼流傳有序,屬稀世之珍。
傅抱石名作《湘夫人》
16.《湘夫人》為傅抱石所作屈原《九歌》組畫之一。此畫中的湘夫人體態(tài)頎長,面目豐腴,儀態(tài)端莊,似有唐以前仕女風貌,高古游絲描般的衣紋勁健飄逸,色彩淡雅,明凈高潔。湖水中的波浪為畫家特創(chuàng)的筆法,與飄落的秋葉相襯托,深得“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之意境。
17.徐渭書法方圓兼濟,輕重自如,筆墨縱橫,貌似狂放不羈,其實暗含秩序,為后來書家效法。
關山月《梅花對聯》三屏
18.關山月擅長山水、花卉、書法,尤精畫梅,他筆下的梅花花枝繁盛,如火如荼,枝干入鐵,繁花似火,千姿百態(tài),那種壯美和古逸之氣,已達到爐火純青之境地,享有很高的聲譽,可謂“更無花態(tài)度,全是雪精神”。
唐寅《古槎鸛鵒圖》
19.畫中以大筆沒骨涂染,塑造了一只棲息枝頭、昂首鳴春的鶴鵒的優(yōu)美形象,神態(tài)活靈活現,呼之欲出。樹身以飛白寫出,盤藤則用水墨闊筆。畫面錯落有致,神韻飛揚,為唐伯虎傳世之精品。
魯迅 手跡
20
元李絎《雙鉤竹圖》
21.此圖畫竹,前后左右交錯,枝葉繁茂。竹葉以墨色細加渲染,表現出陰陽向背。湖石團濃淡墨暈出,玲瓏多姿。筆法圓勁精整,設色淡雅。畫家通過碎石、枯枝等周圍景物描寫,更加烘托出竹子“清高拔俗”的品格。
慈禧 書法
22.這件作品用筆粗壯厚重,裝裱華麗大氣,較為恰當地顯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與作品內容的喜慶色彩。
23 .加思,大葉長竿信筆為。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鴉來踏受風枝?!焙喍趟木湓姡憩F出畫家豪放不羈的情懷。畫面可謂精當簡潔,湖石瘦而透,出于隨意變化的濕而整的筆致,修竹新篁,筆意雋逸。
24.此圖氣勢磅礴,山勢險峻,巨石崢嶸突兀,一叢叢蘭竹,舒散而出。以枯筆淡墨勾石,濃墨劈蘭撇竹,蘭葉竹葉偃仰多姿,互為穿插呼應,氣韻儼然。以草書中豎長撇法運筆,秀勁絕倫?!鞍鍢驅懱m如作字,秀葉疏花見姿致?!?,此幅即為佐證。
25.鄭板橋 書法
齊白石《葡萄圖》
26.作品筆勢沉厚,用筆極富變化。葉片用大筆濕墨揮寫,后以濃墨鉤筋,墨色淋漓變幻,筆法調動了輕與重、干與濕,疏與密等形式美的各種對比因素,將之巧妙的統(tǒng)一在畫面之中,取得了不似之似的藝術效果。
27
元 吳鎮(zhèn)《墨梅圖》
28
懷素《論書帖》
29
五代 巨然名畫《雪圖》
30.此圖詩堂上董其昌題“巨然雪圖,董其昌鑒定”。明末為王時敏,后歸昆山徐氏所有,清代收入內府,表現奇峰積雪高出云表,其下坡陀岡阜松杉蕭疏,山腳寒車馬行旅,峰巒從上至下,全以焦墨直皴。
宋 蘇軾《竹》立軸
31.蘇東坡之論書畫均有卓見,論畫影響亦為深遠。如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托,不求形似,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并明確提出“士人畫”的概念等,為其后“文人畫”的發(fā)展尊定了理論基礎。蘇東坡生平愛竹,“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他畫得一手好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這便是“胸有成竹”這句成語的來源。
32.此圖筆墨疏簡,屬于“粗文”畫風。遠山用筆輕柔淡潤,隨意勾出山體輪廓,再略施渲染,以濃墨點苔。近樹和中景樹木亦用墨點成,或濃或淡,而疏密不顯,呈平面感。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33
34.
唐 王維《江干雪霽圖卷》
35.著名詩人王維的水墨畫風,幾乎影響著中唐以后的中國山水畫發(fā)展的歷史,可以說占據中國古代山水畫主流的文人畫,都受了王維的影響。蘇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贊語,奠定了王維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
明 王謙《卓冠群芳圖》
36.此圖寫一千老梅,干上新枝茁壯,花蕊繁密,猶如萬玉綴枝。用順逆有勢的散鋒筆皴寫枝干,筆力雄逸,有蒼龍出岫之勢;梅花勾瓣點蕊,縝密枝頭,冷艷奇麗,與粗悍的干身相映,蒼勁中透出清氣,表現出老梅神清骨峻的風姿。
37
王羲之《草書平安帖》
38.帖上并沒有名款,但歷史上大多數人都認為是王羲之所書。乾隆帝盛譽該帖“可亞時晴”。該帖經乾隆二次題識并著錄于《石渠寶笈·續(xù)編》,且歷經多位收藏家收藏,流傳有序,極其難得。
39.
八大山人畫
40.八大山人的畫對后世繪畫影響是深遠的,他的藝術成就主要一點就是不落常套,自有創(chuàng)造。他的大寫意,不同于徐渭,徐渭奔放而能放,八大山人嚴整而能放。
傅抱石 郭沫若《無限風光在險峰》
41.此幅構圖簡潔有力,筆觸雄勁生動,多層次的烘染使畫面渾然一體。整幅章法新穎,構思獨特,筆墨洗練,落款瀟灑飄逸。傅抱石以其大膽的手法和豐富的想象力充分地表現出毛澤東詩中的氣度和胸襟。“無限風光在險峰”不僅是一種風景,而且是一種人生哲學的寫照。
郭沫若 行書
42.郭沫若此作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情緒飄逸激蕩,韻味十足,充分體現了郭沫若書法“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的特征。
李白手跡
43.李白釋文“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br>
44.《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書作,記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的盛游之事。被后世學書者尊崇為“天下第一行書”。
45.顏真卿《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紙本,縱28.8厘米。橫75.5厘米。被后世學書者尊崇為“天下第二行書”。
46.蘇軾《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的心情?!饵S州寒食詩帖》彰顯動勢,洋溢著起伏的情緒。被后世學書者尊崇為'天下第三行書'。
47.王珣書《伯遠帖》行書紙本,因首行有《伯遠》二字,遂以帖名。此帖為晉代真跡,王珣書,故列希珍之寶。
48.《韭花帖》楊凝式書,行書,墨跡麻紙本,高26厘米,寬28厘米,共7行,63字?!毒禄ㄌ肥且环庑旁?。
49.柳公權書,相傳穆宗皇帝曾問他筆法,他回答說:“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薄睹稍t帖》,墨跡紙本,當時柳公權四十四歲,年富力強,正是他書法創(chuàng)作的顛峰期。
50.歐陽詢?yōu)閺埡矊懙男?,屬于行楷,無款。紙本,縱25.2厘米,橫33厘米。字體修長嚴謹,筆力剛勁挺撥,風格平正中見險峻之勢,是歐書中的精品。
52.黃庭堅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彼男袝?,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
53.李建中,北宋書法家。字得中,號嚴夫民伯。后隨母遷居洛陽。官至工部郎中。性怡淡,簡靜,風神雅秀,不重名利,曾作西京留司御史臺。被人稱“李西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