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婚喪嫁娶
民間婚喪嫁娶與生育皆有定制禮數(shù),這是人們長期以來,在一定區(qū)域形成的約定俗成和共同遵循且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習俗,這些習俗隨著社會制度、生產(chǎn)狀況、物質(zhì)文化的變遷而逐漸有所發(fā)展和變化。
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在這長達20多年時間里,由于人們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極其匱乏,加之社會長期處在動蕩、封閉狀態(tài),民間婚喪與生育習俗受到?jīng)_擊,有許多傳統(tǒng)習俗只是一種簡單的應從。同時社會制度的變革,對婚喪與生育習俗也有重大的影響。如新婚姻法的頒布實施、起墳平整土地、喪葬制度的改革、計劃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和一對夫婦只生一孩等制度)的貫徹實施。人們對于新法規(guī)的貫徹實施開始并不是自愿的,只是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體會出了它的利害關系以后,才逐漸被接受,形成自我約束的習俗。
20世紀80年代以后,從計劃經(jīng)濟逐步走向市場經(jīng)濟和改革開放發(fā)展經(jīng)濟為中心方針指導下,人們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擴展,于是一些過了時習俗逐漸被淘汰,如婚嫁中使用的轎子、喪葬中由土葬逐漸火葬、生育中多子多福思想觀念等。亦有許多傳統(tǒng)習俗,在民間逐漸蘇醒、恢復,并注入新的內(nèi)容,如婚嫁中由從前的請“媒人”說親,逐漸向自由戀愛邁進;迎親中交通工具逐步由花轎、自行車、拖拉機、汽車向多車次、高規(guī)格排場發(fā)展;婚前專門花兩千元以上拍攝婚紗照。喪葬中為死者扎制轎車、電視機、洗衣機等人世間所有現(xiàn)代花用器具。生育中進行懷孕期間的胎兒教育、哺育中的講究營養(yǎng)等。隨著物質(zhì)生活的富足而逐漸形成新的習俗。在嫁娶習俗中的定親、送日子、拜天地、坐時辰、迎親禮儀;在喪葬習俗中的報廟、指路、吊孝、成殮、下葬等喪葬禮儀;在生育中的坐月子、過百歲等禮儀習俗的雖有變化,但傳統(tǒng)習俗在平度地區(qū)延續(xù)了下來
第一節(jié) 婚俗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是人生的大事,受到歷代人們的重視。舊時在 “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日、親迎”以后完成婚姻過程。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婚俗禮儀,平度地區(qū)男子結婚稱 “將媳婦”,女子結婚稱為“出嫁”?;橐鲋械摹跋仓鳌?,通常是指男性家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男婚女嫁”,嫁女隨丈夫定居長此以往。民間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俗語,說的是女人嫁誰就要隨誰,不能有三心二意。在平度還有“老婆無姓,地無姓”的民間封建意識,女子結婚后是沒有獨立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的,只有當女子訂婚之后才可隨著丈夫姓,被譽為“有了主的人”;民間還有對婚姻的評說“女無夫身無主,男無婦家無主”,說明了婚姻對于家庭的協(xié)調(diào)關系和意義所在。民間對于女子出嫁亦有一些理念,如“嫁出去的閨女,潑出的水”,意思是撫養(yǎng)閨女是為人家養(yǎng)的,年老得不到瞻養(yǎng)與服侍。雖然在這些傳統(tǒng)婚姻理念當中存有“男尊女卑”意識,但在經(jīng)濟文化落后的封建社會,傳統(tǒng)婚俗似乎還存有對女子保護與同情的一層含義,這是不能忽略的。結婚禮儀一般要經(jīng)過提親(說媒)、看人、下媒柬、送日子、將媳婦、望二日,接三日等多道禮儀程序。
提親 通常是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中提說親事。由媒人通報男女雙方的姓名、職業(yè)、八字(出生年月日時)、長相、身高等基本條件以及各自家庭成員職業(yè)、財產(chǎn)狀況、人品德行、健康狀況,年齡是否般配,并嚴格遵守同姓族不婚,骨血不倒流等傳統(tǒng)習俗。雙方家庭父母本著門當戶對的原則,與家庭成員之間開展議論衡量。如果男女雙方家長滿意,則請算命先生根據(jù)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屬相是否相克,妨不妨礙家運父母等??茨信畬傧嗍欠裣嗫说囊罁?jù)是 “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相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還有一說“虎丫頭必缺一角”,是說屬虎的妻子不是沒有兒子,就是日子過的窮或克丈夫、公婆;屬羊的也克丈夫當寡婦。所以一般說媳婦自然不愿意要屬羊和屬虎的。如男女“八字”相合,屬相不犯克,就是“吉祥”,男女兩家同意聯(lián)姻。新中國成立以后,雖然提倡自由戀愛,但“明媒正娶”的傳統(tǒng)習俗,在民間延續(xù)了下來,找媒人提親仍是城鄉(xiāng)男女婚事的必要程序。由于舊時婚姻,男女在送入洞房之前是不許相見的。為了防止受媒人欺瞞,男女雙方父母只能暗地里互相稍聽、了解對方男女的相貌、年齡與媒人說的是否相符。20世紀50年代以后,新的婚姻法頒布實施,平度城鄉(xiāng)男女婚姻在經(jīng)過了提親的過程后,又增加了“看人”的環(huán)節(jié),由媒人將男女雙方約在一處地方相互見見面,說幾句話,如果男女雙方覺得合適,再約到飯店吃一頓飯,兩人就建立了初步戀愛關系。如果覺得不合適,由媒人告知對方提出不合適的理由-拉到。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后,青年男女大都婚姻自主,在互相了解、自由戀愛后,經(jīng)介紹人象征性的“引線”,父母同意、自主定婚。由于家庭經(jīng)濟狀況、男女方的文化水平的差異,在農(nóng)村大部分男女婚姻,還是靠媒人說親建立。
驗家 男女雙方經(jīng)過多次交往,認為條件成熟,就安排女方到男方“驗家”。驗家過程往往會影響男女婚姻的成敗,因此男方在驗家之前,要把家中室內(nèi)外收拾、整理、粉飾、裝修一番,將家中飼養(yǎng)的雞狗鵝鴨圈攏起來清掃干凈,把值錢的東西擺到顯眼處,家長要穿戴整潔。有的甚至到鄰居借來幾樣農(nóng)用工具或生活用具,以顯示自家的富有。驗家時,男方要準備酒飯和禮錢,女方若答應留下吃飯,說明“驗家”成功了,親事可以繼續(xù)談下去。20世紀80年代以后,“驗家”的習俗在農(nóng)村仍然有所講究。女方通過驗家進一步了解男方家庭的基本狀況和過家之道。但在城鎮(zhèn)和公職人員當中卻逐漸淡化。
下媒柬 亦稱“定親”。由男方家選好吉日,備好聘禮(彩禮)到女方家定親。定親禮品通常有:餑餑、點心、帶鱗的魚。富家男方還要為未婚女子送金銀首飾、綢緞衣料、布料。所送彩禮數(shù)量視男方的貧富程度而定。20世紀80年代,男女青年定親所要彩禮花樣就更多了。定親錢常有“萬里挑一”或“萬里挑七”的數(shù)字諧音,但金戒指、金耳環(huán)、金項鏈、金手鐲等是必須在訂婚時為女方準備好的。農(nóng)村從20世紀70年代的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等,到20世紀末,逐漸發(fā)展到要農(nóng)用車輛、電腦、摩托車、電視機、音響設備、洗衣機、空調(diào)等高檔家用電器和高檔農(nóng)用機械。如果男方弟兄較多,女方就會將收受彩禮作為向男方要價的條件。訂婚時還要講清結婚后的房屋產(chǎn)權事宜,常有因為彩禮拿不出等原因,而中斷婚姻者。
下媒柬除了女方索要彩禮,事先講清并兌現(xiàn)外,還有一項重要的議程是:男女雙方互換柬貼,即“媒柬”。媒柬是定親之前提前由男方制作的婚約文書。媒柬匣,長約30公分,寬20公分,高6公分,匣蓋連接盒箱,可以開啟;媒柬,是在一張16開大紅紙上,書寫男女雙方生辰八字及屬相等的個人簡歷。定親時男方將媒柬提前請人寫好放在盒內(nèi),并在媒柬內(nèi)放上針與紅線,取意為“千里姻緣一線牽”。交換柬貼,由男方家庭準備柬帖兩張,一張寫明男方年齡和生辰八字,封面寫上“敬求金諾”等求親字樣,用媒柬匣裝好送往女家。女方接柬后,照樣填好另一張,寫上“謹遵玉言”或“愿結秦晉”等允親字樣送還男家,表示同意結親。訂婚這天,女方要設宴招待親家,宴席上當眾交換媒柬。未婚兒媳第一次稱呼男方父母 “爹、娘”時,為“改口”。男方公婆要給女方“改口錢”,亦稱見面禮(通常在千元以內(nèi),但要雙數(shù))。下媒柬以后就形成了男女定親的書面依據(jù),雙方夫妻關系正式確立。女方要將男方定親送來的40只大餑餑,分別送給本族家人和親戚朋友,告知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與某家的男孩訂親。親友們便著手置辦嫁妝亦稱為“添箱”。20世紀60年代,添箱通常為日用品,如臉盆、暖壺、桌椅、座鐘等;80年代以后一般是給添箱錢。戳媒,民間婚嫁之前,在男女一方的家中,說另一方的壞話,稱“戳媒”,戳媒是很受民間唾棄的缺德行為。
送日子 是由男方經(jīng)看日子先生選定好日子后,形成書面“迎娶貼”提前一個月送往女家。選擇結婚喜日子,是一件非常認真細致的事情。大凡一個村中總會有看日子的人。看日子先生根據(jù)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屬相與天干地支相結合,逐步推算出兩人的喜日。在選擇婚日時,一般上半月下半月各選一日,為的是躲開女方的經(jīng)期,傳統(tǒng)習俗認為女子在行經(jīng)時結婚為“紅馬上床,家破人亡”。如女子進門以后立刻懷孕,沒有來過月經(jīng),即稱生出的孩子男為“邁門子”,女為“邁門花”。民間有“邁門子妨到底,邁門花妨三家”的迷信傳言。在確定結婚日期的同時,推算出迎親當天新娘子離家前的諸多禮數(shù)。如面對喜神的方向,坐時辰(亦稱“坐帳”)、開臉、梳妝、上下轎面向方位以及“送客”所忌諱的屬相,都要在“迎娶貼”中一一寫明。并告知親友望“四日”與抬嫁妝的日期等。
開臉 平度稱“絞臉”。在女方開臉、束發(fā)前三天,男方再備禮品和為新娘縫制紅布棉衣送往親家。同時將“開臉”時所需的紅線、官粉(俗稱鉛粉)、開臉錢一并放入木匣內(nèi),送往女方家中。在結婚之前,請女性族中之長輩用紅線將新娘臉上的汗毛絞掉,并在絞臉的同時,勸解教育即將成家的孩子,結婚后如何孝敬公婆、服侍體貼丈夫,如何為人媳婦,持家立業(yè)、生兒育女等過家處事之道。
坐時辰 新娘進門后,有駕媳婦者將其駕到公婆起居的炕上,按指定的坐向坐10分鐘左右,然后到洞房內(nèi)。
抬嫁妝 女方結婚的前一天,男方組織親戚朋友,抬著食盒、抬物架(或趕大車)到女方家里抬嫁妝。食盒內(nèi)裝有糕點、魚、肉等禮品,然后將女方發(fā)付的箱櫥、梳頭匣、桌凳、衣被、臉盆等抬到男方家中。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新娘發(fā)付的嫁妝以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diào)、音像設備為主,男方用汽車將嫁妝拉回家中。
梳妝 結婚當天新娘進行梳妝打扮的過程。要指定的方位開始梳妝,裝扮頭飾,更換里外新衣新褲,著紅長紅袍,戴手飾,出門前蒙上紅蓋頭。20世紀80年代以后,傳統(tǒng)的婚前梳妝習俗煥然一新,新娘當天早晨婚紗店,由化妝師進行梳妝打扮,租用商店里的婚紗與頭飾,不戴紅蓋頭,形成了比較統(tǒng)一的婚紗著裝模式。
望喜 男方送罷“日子”,喜主逐家逐戶向本族家人與親戚朋友口頭下達邀請參加婚宴通知。20世紀60年代前,族人通常送小麥或蒸餑餑,姑姨、老娘家送日用家具不等。80年代以后,除了個別親戚到面食店訂做喜餑餑外,大部分送錢,逐漸由20、40、60、80元,錢數(shù)不斷攀升,且嫡親與族人數(shù)量相對較多。民間望喜體現(xiàn)了喜主與親戚朋友之間的融洽關系,如果人家男孩結婚不去望喜或女兒出嫁不去添箱,哪么你家有同樣的喜事,別人也不會參加你的結婚宴席。
添箱 是女方在男方送日子之前,女方族人與親戚朋友,向結婚女子贈送添箱禮品的過程。添箱的物品主要有棉被、線毯、門簾、鏡子、茶具等,亦有送現(xiàn)金者數(shù)額不等,視親疏及經(jīng)濟條件而定。在男方送日子那天,邀請?zhí)硐涞挠H戚朋友與男方送日子的客人一起設宴招待。20世紀80年代后,一般送添箱錢。
婚慶籌備 迎親當日早晨喜主邀請本族家人到家里吃面條,并為街坊鄰居挨家送上一碗面條。上午要在里外門上粘貼喜慶對聯(lián),在窗上、照壁墻上及沿街各處粘貼大紅喜字,在門樓上掛結紅布。請男方平輩年齡大于新郎(俗稱,“大伯”)的舖炕,鋪床時要在炕或床的四周放上栗子、紅棗、花生、桂圓等干果,并在鋪好的被褥上讓一個小男孩在上面打滾、樹脊摟,以求早生貴子。在炕頭放置木斗一只,內(nèi)裝小麥,并將兩把用紅線捆綁的斧頭置于斗中。將一塊棰撥石放在炕下,以備新娘登石上炕。
迎親 迎親前,應從男方家族中挑選一位懂禮儀的長輩,俗稱“夾氈人”,指點新郎如何施禮。新郎上轎前,腳蹬皂靴,頭戴禮帽、冠以金花或雞翎、身穿長袍、外罩馬褂、披紅戴花,儼然一幅古時狀元的之貌。據(jù)說歷史上只有出過狀元的州縣,才有插戴雞翎資格。因平度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北宋萊州膠水(現(xiàn)平度)人,蔡齊考中狀元,此后歷代民間男女結婚,新郎均可在官帽兩側插戴花翎以示高尚。待新郎披戴裝扮一新,并為長輩行禮后,踏紅氈走上“官轎”。出行前還要在“花轎”里面放一只梳頭匣子,一切就緒,在鼓樂聲中前去娶親。半路上,新郎要到花轎坐一坐,俗稱“換轎”,意為不叫新娘守空房。
迎親時通常由男方負責租雇轎子兩乘(亦有1乘者),一紅一綠,綠的稱“官轎”,由新郎乘坐,裝飾較簡單;一乘叫“花轎”, 花轎四周披圍著畫龍繡鳳與金線閃爍的轎衣,并有紅綢披掛轎門兩側。家貧時亦有用一乘者,為花轎。舊時民間稱男子完婚為“小登科”,故綠轎轎門兩側常有“未卜他年雄甲第,且看今日小登科”的佳句對聯(lián)。迎親往返不能走同一條路,途中遇到橋梁、水井、路口、石碾、奇石怪樹等景物時夾氈人要指示迎親小輩貼喜字、扔喜糖,以化吉呈祥。
迎親執(zhí)事 亦是民間所說的“吹鼓手”。迎親執(zhí)事是舊時婚禮必不可少的禮儀,通常有旗鑼傘扇鼓樂組成。走在最前面的是舉旗兼敲鑼的,即所謂鳴鑼開道;緊跟其后是吹長號的,起轎、遇橋、轉(zhuǎn)彎、落轎時吹響;后面是吹嗩吶,以嗩吶吹奏為主的舊時婚樂常有:“將軍令”、“狀元游街”、“百鳥朝鳳”、“步步高”等;依次是敲小鑼和鼓鈸者。有的還伴有細樂,如笙、笛、胡琴等。然后是一對掌扇,一對紅傘。家庭富裕者還加有金瓜鉞斧朝天鐙、飛虎旗、肅靜回避等執(zhí)事。
迎新郎 當新郎的迎親隊伍到新娘家的村口時,新娘家聽到村頭三聲號響就按事先定好的路線,由“送客”將轎接到女方門口,按規(guī)定的方向落轎后,先由夾氈人挑起轎門簾。“送客”將新郎接到女方家后,先拜女家祖先和岳父母,稱“謝親”。然后由女家 “送客”(俗稱“難送”)迎至轎門前恭請新郎出轎,新郎答理后,隨“送客”步入宴席就坐。宴罷新郎帶上壓手點心,隨到岳父門前叩拜新娘上轎。
坐轎 新娘上轎前披掛穿戴一新,通常是內(nèi)著紅衣,外套蟒袍、腰系玉帶、頭戴鳳冠、伏以頭蓋、腳穿紅色軟底花鞋,儼然一副誥命夫人的風貌。臨行前,新娘在自己的閨房中吃罷午飯,蓋上蓋頭。鼓樂聲中,由兩名同輩青年女子扶駕,踏著紅色的地氈走上花轎。出嫁隨行的有:新娘的四名同輩弟兄,作為女方的“送客”隨行前往新郎家中;還有一位男少年,為陪嫁提箱持鑰匙者,箱內(nèi)放置“小飯”、用具及壓箱錢,舊時還有男女情事的圖畫或瓷制品等器物。在返回的路上新郎、新娘分別坐乘官轎與花轎。女方家要在花轎內(nèi)放置兩把斧子(意喻“雙?!钡闹C音)和壓轎錢。途中歇轎休息時,轎身不能落地,此時新娘應將上轎前系在腰間銅鏡的光面轉(zhuǎn)向婆家的方向,意為從此開始婆家的新生活。民間有“大姑娘坐轎——頭一遭”的歇后語,指的就是此時。新娘在婚前數(shù)日即行減食,出嫁當日只能燒吃銀杏七枚,以防“坐三日”時白天出恭或小解。回途中路過村莊時迎親隊伍要走的慢一些或頂起轎簾讓人觀看新郎、新娘。當迎親轎子回到新郎家的村頭時,長鳴三聲大號,此時,吹鼓手們抖擻精神,鼓樂齊鳴,細吹細打,旋律幽雅,節(jié)奏歡快,高潮迭起;轎夫們在主要街道小步挪動、步調(diào)變換,快慢相間、顫動轎桿,使花轎上下顛簸,左搖右晃,屢屢引起觀望者的捧腹喝彩。以向喜主討要“賞錢”,轎內(nèi)新娘則頭昏腦脹甚者暈轎嘔吐,使隨行的“送客”緊把轎桿減輕晃動,此舉俗稱“壓街”。
當花轎接近男方家門落地前,吹鼓手著力吹響長號,通知喜主來人迎接。俗說男方女眷常常能根據(jù)長號聲響的粗細,預測新娘第一胎生男或生女。同時男家還應在門旁豎起“桿草個”,外罩小孩新衣裳,稱“門衛(wèi)子”;門檻上放置馬鞍,通往新房地上舖紅氈;天井中央,坐南面北設供桌。花轎落坐后,新郎之兄掀開轎簾,新郎之妹端去火盆,烘烤新娘的手腳和胸前。然后由送親男少年將開箱鑰匙交給公婆,并由公婆用紅包伏將新娘帶來的斧子兜到新房的炕上,稱“兜?!保藭r開始放鞭炮。此時由男方家中兩位未婚青年女子走向轎門兩側,遞給新娘壓手點心和壓手錢,并將用紅布包好的秤桿、針線讓新娘抱住,寓意“抱月子”。兩駕媳婦者攙扶新娘,過馬鞍,踏紅氈,一旁有一位福壽雙全年長婦人,朝新媳婦撒谷豆以祝福。
拜天地 新郎、新娘下轎后,緩步走到天井的供桌前。供桌坐南面北。供桌之上擺放左右兩端各五只大餑餑,豬頭、公雞、鮮等供品;中央擺放香簍、燭臺和三紙酒盅。拜天地之前,首先由主持者,點燃紅燭兩支,焚香三路,澆點水酒三杯,行跪拜禮三叩首。主持人站立一旁引導新郎新娘行禮。舊時行跪拜禮: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對拜。一拜天地,即面對香案行禮;二拜高堂,即面對公婆行禮;夫妻對拜,即相互對拜。
20世紀80年代以后,迎親的運載工具演變?yōu)槭褂脵C動車輛,當迎親的車子到達男方家門口時,鞭炮、禮炮齊鳴、撒彩色紙筱、拋灑喜糖,放歡快喜慶樂曲。新娘應按預定的方位,由伴娘攙扶下車,并與郎君接受攝影、照相。城鎮(zhèn)在樓下農(nóng)村在庭園中結拜天地,一般家中提前設香案蠟燭,百喜餑餑,備鮮豬頭、公雞、鯉魚等大典祭品。有的還將一只活公雞置于祭桌一旁。由本族德高望重之尊長主持拜天地儀式。拜天地的順序通常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對拜,新娘入洞房后。入新婚洞房之前,要在公婆所起居的炕上或床上,按喜神指示的方向坐一會,俗稱“坐時辰”。當日晚間興“鬧房”,鄰居百舍、青年男女齊聚新房,讓新娘唱歌、新人啃蘋果、咬糖塊、點喜煙等游戲,并做各種動作,嬉笑玩鬧。
入洞房 拜罷天地,新郎新娘入洞房。當新娘新娘跨入堂屋大門時,新郎嫂子將紅布包裹的銅鏡和秤桿送給新娘懷抱,俗稱“寶瓶”,入洞房后將其插入炕上的斗中,意喻新娘是“福星”,將為婆家?guī)砗眠\氣。同時新郎的姐姐將紅布包裹的糕餅遞給新娘,意喻“節(jié)節(jié)高”,并由新娘入門后放到衣櫥上,意喻新婚生活象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入洞房后新娘上炕要腳踏棰撥石、紅磚與盛滿糧食的“升”上炕,意喻,腳踏金磚,步步高升。上炕后,則將用紅紙包好的兩塊磚,用紅線捆上新郎從新娘家?guī)Щ氐膬呻p筷子,放到臨街的門樓上。此時新郎便給新娘挑去蒙頭袱子(紅蓋頭),脫下披肩與花衣。接著由嫁客為新娘扒飯,新娘新郎跪坐在里屋床前,由陪客指導,兩人將半碗面條和上面的兩只雞蛋,各咬一口,于是事先安排在窗外的男童大聲吆喝“生不生”,炕上的陪客則大聲回復“生!”,儀式結束后,新娘按預定的吉祥方位端坐,俗稱“坐時辰”(平度有的地方先到公婆的炕上坐時辰)。此時炕下站滿前來看媳婦、要喜糖、鬧新房的親戚朋友與臨時百家。新娘子出嫁的第一頓飯,通常不到宴席就餐,而是由陪嫁與嫁媳婦等姑娘們陪同新娘子在新房的炕上吃飯。
婚宴 婚宴是婚禮的重要的日程?;檠缟系闹骺褪桥慵拗半y送”,坐主桌主席位置,并招待所有的“望喜”的街坊鄰居與親戚朋友。平度民間婚宴沒有專門的場所,常常是找?guī)组g空閑的房屋,在里面設桌擺宴,桌椅條凳與盤碗杯盅等用餐器具,也是從臨時百家臨時借用;廚師是從村里臨時找人做菜;專門由本家小輩們在天井里設爐燒水,供婚宴之用;喜主常提前幾天組織專門人員到大集購買蔬菜與副食品,秋冬季節(jié)尚可保存多日,遇上春夏季節(jié)買回的副食品因為沒有冷凍設備,常使買回的食物變質(zhì),較好的保鮮方法是暫時放在地窖或水井內(nèi)。新婚宴席的菜肴是很有定數(shù)且上菜的順序是有規(guī)律的,不能上錯了前后順序。通常在開席之前先上“茶食”,茶食是由各類小餅干、糖果、糕點等拼成的四個大盤,由陪客先帶領客人喝茶吃點心;正式開席之前先上8個涼菜,這8個涼菜主要是由“豬下貨”蒸煮后,切割成片狀或絲狀與新鮮可生食之蔬菜拼湊而成,在涼拌菜當中八帶鮹拌大蔥是必不可少的。正式開席是由“雞打頭”開始,到“魚打尾”結束,期間上16或18道菜。上雞時,要上整雞且是公雞,不能將雞剁成塊;上魚要帶鱗魚,以紅鯉魚最為常見,鲅魚、刀魚等不能上婚宴。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還有:四喜丸子、肘子、脂包、八寶蓮子湯、大蝦等?;檠缬镁仆ǔ>鶠楦叨劝拙疲挥貌杈鶠檐岳蚧ú?,水酒品種較為單調(diào)?;檠缟纤玫木凭呤呛苤v究的,一般使用高脖、帶提、尖嘴錫制酒壺往客人的酒盅內(nèi)壓酒;秋冬季天寒時,使用熱酒壺,酒壺底大口小呈喇叭狀錫壺,有專人燎酒或湯酒供應宴席飲用?;檠绾染茣r用3錢容量的牛眼瓷盅,俗稱“甌子”;喝水時用茶碗,茶碗直立呈梯形,無掇把容3兩水的白色瓷茶碗,富戶則用整套薄如紙,聲如磬,豆皮綠細瓷酒水杯具;茶壺常用錫、瓷提把壺?;檠缬傻赂咄氐拈L輩奉陪送客席,席桌用八仙方桌,桌縫呈南北向,每桌八人,其中一位年輕的副陪客坐下首位置,負責提茶倒水,伺候客人。席間由主陪帶領喝酒撿菜,席上客人不能隨意喝酒和撿菜,處處體現(xiàn)規(guī)矩、禮俗。酒過三尋席桌上可以開始劃拳喝酒,制造婚宴歡樂氣氛。婚宴上,送客享有很高的權威,如果送客不辭壺,宴席是不能住下的,因此席間陪客盡量嚷嚷著送客多喝酒,有許多不自量者,酒后失態(tài),傳為民間戲語,引人講古。只有當送客提出喝中了,才能上飯?;檠缟铣缘娘埵常峭矔r親戚朋友送來蓋有粉紅雙喜的三斤八兩一只大餑餑,并將其切成片蒸透后,用新柳條箢篼盛著拐到席上供客人享用。酒席常常要拖延到日落西山,一醉方休才能住下。民間對婚宴菜肴的豐盛如否,常常用“厚”、“薄”來衡量。所謂席厚通常即為大肉大魚豐盛;所謂席薄為蔬菜見多或席間不夠吃的?;檠缃Y束后送客一行要到新房坐上一會,新房內(nèi)擺酒菜,茶水再次客氣一番。落坐的主要話題是由送客(通常是長兄),說些客套話,諸如:自己的姊妹不懂事,請親家多管教諒解的話語,然后告辭返回。
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農(nóng)村婚宴仍以自請廚師,新起爐灶,在家請客的方式進行,數(shù)日前即購買肉魚蔬菜,喜宴以傳統(tǒng)規(guī)格與數(shù)量籌辦。有兩種菜喜宴不可上,一是蟹子、二是蒜薹(忌諧音散臺),農(nóng)村喜宴一般從中午至傍晚,“馬拉松式”坐席比干活還累。20世紀80年代以后,鄉(xiāng)村婚宴在一些鄉(xiāng)鎮(zhèn)駐地或較大自然村中逐漸到飯店請客。城鎮(zhèn)婚宴則全部到飯店包桌,菜肴大體相同。進入20世紀90年代,平度農(nóng)村出現(xiàn)了專門為結婚喜宴準備的成套桌凳、餐具和廚師,只要喜主選擇好場所,講究好用餐的標準,一切的準備工作全部由承包應從。在一些較小的村莊和城鎮(zhèn)邊緣地區(qū),很受喜主的歡迎。二十一世紀,鄉(xiāng)村到飯店辦喜宴者日漸增多。在婚宴上接受邀請的客人逐漸由本族家人與親戚,擴展為同學、同事、戰(zhàn)友、朋友與同行。平常朋友婚禮所送也逐漸由幾十元,增加到上百元,幾百元不等?;檠鐦藴室矎?0世紀90年代的20元左右,增加到每人60元、80元、100元等標準?;檠绮穗热匀话磦鹘y(tǒng)的程序和套路上菜?;檠缙陂g專門有主持人主持婚禮日程:首先在輕松愉悅的新婚樂曲中,新郎新娘緩緩走向主席臺;新郎新娘雙方父母上臺。然后主持人用華麗流暢的語言介紹新娘新郎的簡要情況;其次是單位領導或尊長致新婚賀詞;雙方父母與來賓見面,并致答謝詞;新郎新娘分別向父母與各位來賓行鞠躬禮。有的還增加西方婚禮內(nèi)容形式?;檠玳_始15分鐘左右后,雙方父母與新郎新娘分別到各桌敬酒答謝。開席之前餐桌放置喜煙、喜糖;喜宴用酒有瓶裝白酒,一般為地方名酒,價格20元左右1瓶、葡萄酒或干紅、啤酒、果汁或飲料;用茶一般為綠茶或清茶不等。婚宴餐桌上置高腳杯玻璃酒盅、細瓷茶壺茶碗,竹筷,通常為10人一桌?;檠鐚iT有酒店服務小姐提茶倒水。喜宴持續(xù)時間較短,一般一小時許。離去前,在宴會廳的出口處由喜主向來賓話別,并分發(fā)喜糖。
鬧房 俗話說“新婚三日無大小”,新婚三日內(nèi)不分輩份高低、年齡大小,親友遠近都可以到新房內(nèi)鬧媳婦,尤其是作大伯(新郎的哥哥)的,平時是不能與弟媳玩笑耳語的,此時也可以參與超常的嬉戲鬧房之中。平度鄉(xiāng)俗認為新婚喜日則不鬧不喜,越鬧越吉利。因此鬧房盡管常有男女青年的過分之舉,使新郎、新娘倍受戲弄,哭笑不得,而新娘不能翻臉惱怒,但新郎可以躲藏起來,逃避戲弄。民間有“功夫接了趟,媳婦上了炕”的俗語,說的是小麥鐮割極忙之時,覓漢在自己收割的麥垅上得到幫助的時候是最得意的事情,再就是媳婦上炕的時候。
合婚酒 當晚新娘新郎吃新娘隨轎帶來的“隨身飯”,多為面條或餃子。鬧房結束后,鄰里青年男女離去后。夫妻兩人開始喝合婚酒,亦稱“合巹酒”,將幾種白糖顏色的酒合在一起交杯喝下,意為夫妻關系正是開始,借此機會讓新娘認識婆家全家人。
叫二日 婚后第二天,新娘家趕馬車帶禮品,到新郎家將新娘、新郎(有新郎不隨行者)一起接到女方家,對于新郎來說即為上門“拜丈人”,俗稱叫“二日”。此日媒人及女方親友都前來慶賀,吃回門酒,至晚新媳婦與自家的伙伴、姐妹們歡聚一堂取鬧嬉戲。
接三日 新婚的第三天是婚期的最后一天。上午由新郎家用馬車將媳婦從娘家接回,梳妝打扮后與新郎一起上墳祭祖。而后分別到本族長輩家中磕頭,磕頭時分給一只喜餑餑,長輩為新媳婦分磕頭錢。中午本族長輩將新媳婦請到家里吃飯,以示家族親切和睦。晚上鬧媳婦的游戲掀起了再一次高潮。主要有“滾墩子”、要“荷包”、煮栗子等。滾墩子,在新房炕上,由青年男女將一只木墩子,對準盤坐在炕上的新娘子,滾動碰撞其身,并在滾動的同時念叨“滾墩子!滾墩子!明年抱孫子”;要荷包,荷包是用綢子與布料雙層縫制的用于男人抽煙裝煙時的布袋,同時縫制家婦做衣時彈線用的“粉袋”,兩種吉祥物品,做工精巧而秀麗。新媳婦常專門為大伯(丈夫的哥哥)和抽煙者準備8-12只煙荷包。三日晚上男女青年分別向媳婦討要荷包和粉袋為樂趣。煮栗子,將放置在櫥、桌、床、盆內(nèi)的栗子收拾煮熟后,連同紅棗、花生、桂圓、栗子(形成“早生貴子”的吉祥寓意),一并盛在茶盤內(nèi)供鬧房者食用。
送小飯 新婚二日,本族及街坊鄰居有向喜主送“小飯”的習俗。小飯通常是臨時包餃子20只,搟2斤面條,用方盒子送往喜主家。餃子一般為素餡的,質(zhì)量好孬與關系親疏有關,喜主將收到的小飯煮食給幫忙的人吃。
婚嫁用車 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用花轎作為娶親的交通工具的習俗逐漸消失;20世紀70年代城鄉(xiāng)普遍使用自行車作為迎娶新娘的交通工具,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20世紀90年代后,城鎮(zhèn)迎娶新娘逐漸開始用轎車;鄉(xiāng)村少數(shù)用轎車,大部分用大頭130客貨兩用汽車或摩托車多輛,作為迎親的交通工具。初期城鎮(zhèn)嫁娶多借用公家轎車,后來隨著私家車增多和禁止機關事業(yè)單位使用公家轎車迎娶新娘制度的落實,用公車迎親的現(xiàn)象日漸減少。進入二十一世紀,城鄉(xiāng)結婚用車一律使用轎車。新浪、新娘乘坐的主車,要到婚紗店裝飾,車頂裝花籃、車頭有玩具孩童,寓意早生貴子。但城鄉(xiāng)卻很少使用吹鼓手(執(zhí)事)。許多繁瑣的迎親乘具禮儀逐漸淡化。轎車的數(shù)量逐步由1輛增加至4-6輛不等,轎車通常為黑色、高檔,以顯示喜主的身份、富貴。另配以攝像車和嫁妝車。車輛路過橋涵、岔路時要撒“喜”字,拋喜糖。迎親車輛必須在計劃的時間到達新郎家中,通常為11點58分,意圖吉利之數(shù)。男女親家相距遙遠者,必須早動身。有的只好將新娘提前安置在男方的親戚家或住在賓館里,等候迎親車的到來。
影相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城鎮(zhèn)婚嫁拍攝新婚照片和攝像逐漸開始,到九十年代這一新興婚禮習俗,迅速蔓延帶鄉(xiāng)村,現(xiàn)已成為城鄉(xiāng)婚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日程。首先青年男女在結婚之前要選擇適合的婚紗店,拍攝婚紗照片,通常為到青島或在平度城內(nèi)較大的幾家照相館內(nèi)進行。婚紗店有專門的服飾和道具,除了拍攝婚紗照,還有兩人的生活便裝照、室外風景照,有許多鏡頭還要到青島棧橋、嶗山等名勝游覽區(qū)附近拍攝海邊風景照,拍攝后經(jīng)過現(xiàn)代藝術處理,形成圖幅大小不一的藝術照片,編排在“婚紗影集”內(nèi)留存紀念。21世紀初普通的婚紗照價格在2000元以上。其次是婚禮當日的拍照和錄像。通常是新娘到婚紗店梳妝的同時,由婚紗店建議配備拍攝專門人員,負責拍錄,也有自己找人錄制者。迎親之前拍攝師乘拖斗車走在迎親車隊的最前方,迎親車除了拍攝照相外,還負有引路的責任,行車路線往返不能同路,農(nóng)村尤甚。攝像師到達新娘家后,要對新娘在家的簡單梳妝、理正、下炕、上車與新娘與家人合照等場面以及迎娶禮儀,按部就班地錄制拍攝下來。男方喜車抵達女方家中后,一般備茶點,稍事休息,一番應酬寒暄后即返回。
婚期選擇 20世紀80年代以后,平度民間城鄉(xiāng)男女婚期,除了仍延續(xù)請先生“看日子”的傳統(tǒng)習俗外,許多喜主的婚期還選擇在新興節(jié)日,如勞動節(jié)、國慶、元旦、雙休日等節(jié)日期間。由于傳統(tǒng)的“看日子”風俗相對集中,所以使的一些較上規(guī)格的酒店常常應接不暇,而在其它的日子里卻很空閑。
旅游結婚 20世紀80年代以后,城鎮(zhèn)男女一度出現(xiàn)了旅游成親婚禮的形式。城鎮(zhèn)青年在按傳統(tǒng)習俗籌辦婚事完善后,利用新婚假日,計劃到外地旅游觀光,俗稱“度蜜月”。平度新婚蜜月的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泰山等沿海城市。有許多鄉(xiāng)村青年也選擇旅游結婚的形式,常常是因為家境較為
招贅 亦稱“倒插門”或 “招養(yǎng)老女婿”,是一種男到女家從妻居住的婚姻形式?;樗椎幕槎Y形式與“男婚女嫁”基本相同,只是在女家舉辦。舊時入贅者多受歧視,不僅在家庭和社會中地位比較低狹,而且還要從妻改換姓氏。直到三代之后才能復姓歸宗。入贅者多為家中多子無力娶妻人家的兒子,男方父母常常在萬般無奈,或者迫于形勢,不得不入贅時,才選擇入贅。被入贅的家庭通常是無兒無女,或只有女兒,沒有兒子,且家庭較富裕者,入贅后為其養(yǎng)老送終。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教育文化的提高、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生產(chǎn)形式的改變,入贅被歧視的觀念逐漸改變,上門女婿與其他家庭成員享有同等待遇。
改嫁 指寡婦或離婚婦女再嫁。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國婦女在“三從四德”、“三綱五?!钡确饨ɡ砟畹挠绊懴?,婦女改嫁倍受人們的歧視與阻撓。改嫁婦女不享受新婚諸多禮儀風俗。改嫁當日,再婚婦女要在天未亮之前到婆家,雖有宴席但不隆重。改嫁婦女在民間受到婚喪嫁娶禮儀的限制,如再婚三天之內(nèi)不能到新媳婦家,以免沖喜等等。20世紀80年新的《婚姻法》頒布以后,傳統(tǒng)的改嫁理念逐漸淡化。
陰婚 俗稱“陰親”,亦稱“結鬼親”,撮合冥婚者稱為“鬼媒人”,是一種為死人締結婚事的婚嫁形式。沒結婚的男青年死后,不能過繼兒子,因而也就無人繼承財產(chǎn),無人奉祀靈位,就請“鬼媒人”,尋一新近亡故的未婚女子結為鬼親,冥婚也需雙方家長議定,經(jīng)過一定的陰婚形式,正式結為姻親。舉行婚禮時,男方用轎和棺去女方家遷女尸,抬牌位,由男方家晚輩男童抱牌位舉行婚禮,然后將女棺合葬于男墓內(nèi)。有的婚禮在墓地舉行。結為冥婚后,雙方來往如同正?;橐觥?0世紀70年代前后此俗基本消失,80年代后,漸有恢復。
娃娃親 在男女孩童時,由雙方家長定下親事,待長大后舉行婚禮,結為夫妻。指腹為婚,即兩家婦女同時懷孕,孩子還沒出生,便由父母做主預定下婚事,如果都生男孩,便結為干兄弟,若為女孩,結為干姊妹。娃娃親和指腹為婚,在平度民間數(shù)量很少出現(xiàn),常在民間富戶人家偶有此為,由于這兩種婚俗一經(jīng)確定不能悔婚,故造成許多人生悲劇。20世紀50年代以后,逐漸消失。
童養(yǎng)媳 舊時的一種買賣婚姻。貧家幼女,父母無力撫養(yǎng),常以有限的糧錢為代價,將其大于丈夫的女兒送往婆家,伺候公婆,服侍丈夫,待長大后圓房成婚。童養(yǎng)媳在家庭中地位低下,家務繁重,草草成婚。20世紀50年代以后,逐漸絕跡。
換親 是兩家的子女互換給對方做兒媳或女婿。換親多由父母作主。一般是男方家境貧寒,正?;榧藿?jīng)濟困難,男方將閨女嫁給對方,將女方的閨女娶來為兒子當媳婦。兩家子女很難個個滿意。因此,往往造成家庭不幸和婚姻悲劇。20世紀50年代后,此俗消失。
婚姻禁忌 農(nóng)歷年內(nèi)有兩個“立春”節(jié)氣的為,禁忌男女成親,俗說“一年兩個春,死了丈夫斷了根”。忌屬相,如龍虎相斗,雞狗不合,羊與羊抵角等,屬相相克則不能締結良緣。成婚之日,懷孕和服孝的婦女不能參加;懷孕婦女不能坐新婚夫婦的床,意為:雙身“不能壓炕”;產(chǎn)婦在哺育期不能看新媳婦、鬧新房。送結婚禮物時,不能送鐘表,送鐘音同“送終”;婚禮上不能說不吉利的話語,如“散伙”、“好不到頭”、“斷子絕孫”等。
第二節(jié) 生育
生育是人類繁衍興旺的自然規(guī)律語必然條件。我國民間歷來看重生育子女。舊時婚后十月,即望抱孩子,若是未見孕象,家人莫不急如熱鍋螞蟻。開始吃藥求子,求佛祈子。神話傳說麒麟為仁義靈物,是送子的吉祥之物,傳統(tǒng)理念常認為:積德人家求其麒麟可生育得子,所以民間有婚后不生育者,多有舉行簡單儀式祈求“麒麟送子”;有燒香拜求觀音菩薩與“送子娘娘”者;在飲食上也有許多習俗,如食石榴、食紅棗、食南瓜等以求生子者應有盡有,五花八門,雖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是荒唐可笑的,以其婚后求子的迫切心情,很有誘惑力,而倍受青睞。生育大體由:有喜、添喜、報喜、三日、滿月、百歲、生日的傳統(tǒng)習俗組成。20世紀60年代,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提倡晚婚晚育、計劃生育,逐漸在城鎮(zhèn)機關事業(yè)單位開展;20世紀70年代國家實行晚婚晚育,只生一個孩子,公職人員實行只生一胎,農(nóng)村可生兩胎,加大了計劃生育的各項政策與措施;20世紀80年代以后,計劃生育條列頒布以后,婚姻與生育納入“基本國策”,進一步加大了計生措施強制性。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只能生育一胎;農(nóng)村則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間隔生育第二胎;孩子有明顯生理缺陷或傷殘的也可以生育第二胎。實行一對夫婦只生一孩的政策后,城鄉(xiāng)生育習俗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有喜 民間稱婚后婦女懷孕,為“得喜”,或稱“有喜了”等。得喜后,一般都強調(diào)孕婦的飲食營養(yǎng)與家庭保養(yǎng),尤其是在懷孕初期反應劇烈時,常會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孕婦想吃的盡量給予滿足。民間有根據(jù)孕婦的行為來預測胎兒性別與貴賤的習俗。通常為如孕婦愛吃酸食時,預兆生男孩;愛吃辣食時,預兆生女孩,被俗稱之“酸兒辣女”。在觀察孕婦過門檻時,如果經(jīng)常先邁左腿者生男孩,先邁右腿者生女孩,謂只“男左女右”。胎動強烈而又頻繁者生男孩,否則生女孩。人們往往根據(jù)這些征兆來作產(chǎn)前準備,縫制小兒衣帽,制作添喜的標識等。20世紀80年代以后,可以對懷孕一定時間的胎兒,通過醫(yī)療設備分辨男女胎兒。為維護婦女與女嬰的合法權益,國家嚴禁醫(yī)療單位為懷孕婦女分辨男女胎兒。20世紀80年代以后,孕婦在圍產(chǎn)期之前,每半個月都要到醫(yī)院作產(chǎn)前檢查胎位是否正常等料理活動;在孕婦生病時,盡量減少服用抗生類藥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吃水果蔬菜與高蛋白低脂肪的副食品。服飾上也做到穿著寬松、舒適、肥大的盤帶式褲子和上衣。
添喜 嬰兒降生后,俗稱“添喜”。根據(jù)嬰兒的男女性別,又有大喜和小喜之分,生男謂之大喜,生女謂之小喜。新生兒一旦降生則合家歡慶,舉族相賀,親戚朋友無不紛紛登門祝賀。若生男孩,家人要用紅布包以弓箭插放在臨街門樓上。舊時,農(nóng)村孕婦生產(chǎn),多在家里請村中產(chǎn)婆接生。產(chǎn)婆俗稱“接生婆”,多以助產(chǎn)為職業(yè)。遇到難產(chǎn)時,往往念咒作法、求神拜佛,余則束手無策。產(chǎn)婦分娩時,產(chǎn)房內(nèi)不能有男性、兒童、寡婦和沒出嫁的姑娘在場。降生的嬰兒,一般要用剪刀剪斷臍帶,胎盤找個僻靜地方埋掉。20世紀70年代前后,農(nóng)村民間仍有產(chǎn)婆協(xié)助接生。由于鄉(xiāng)村醫(yī)療條件落后,長期以來民間都是以一把剪刀,一鍋開水的接生方法。為新生兒接生,一旦遇到難產(chǎn)重則母子雙亡,輕則亡及一方或留下終生的殘疾。幼嬰兒的成活率常常不到一半。到80年代初期,農(nóng)村取消產(chǎn)婆接生的傳統(tǒng)習俗,改由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或城區(qū)醫(yī)院統(tǒng)一負責接生。進入21世紀,城鄉(xiāng)孕婦生產(chǎn)多到城鎮(zhèn)醫(yī)院或城區(qū)婦幼保健院接生,母嬰安全系數(shù)得到保障。嬰兒降生后,女婿要到岳父家報喜。
送湯米 新生兒出生后,本族家人、親戚朋友聞訊后,立即“送湯米”。湯米主要送雞蛋,還有點心、面條、小米、香油果子等食品,此民間習俗沿續(xù)至今,20世紀80年代以后,除了以雞蛋為主外,湯米的品種增加了鮮奶、雞魚、豬蹄、鴿子、甲魚等。嬰兒出生第三天喜主家,要為送湯米的家人與親戚朋友送去三日包。
過八日 新生孩出生后第八天,家中設宴招待親戚朋友。男嬰宴請規(guī)模通常較大,而女孩則規(guī)模較小,只局限于小孩子的老娘(外婆)家和家里人。舊時幼嬰兒出生七天內(nèi),由于生產(chǎn)期間衛(wèi)生條件低劣,常受產(chǎn)后感染而得病,統(tǒng)稱“七風”。七日內(nèi)得病的孩子很難成活,因此幼嬰兒出生七日是一道過口,過了七天一般就不會夭折。八日這天,除宴請親友外,要請接生婆為孩子洗身,穿上新衣襪,讓赴席親友看。此外,嬰兒出生的第三天,要為孩子“鉸頭”,鉸頭時讓孩子拿一棵蔥,或?qū)⑻抑壣弦粋€銅線。鉸頭只用剪刀在孩子額前象征性的鉸幾下即,可此俗延續(xù)至今。20世紀80年代以后,幼嬰兒出生八日,依然宴請親朋好友,且農(nóng)村男孩的宴請更加興盛而熱烈。由于孕婦生產(chǎn)多在醫(yī)院接生,幼嬰兒患“七風”疾病完全消失。第一次鉸頭(理發(fā))的時間拖長,并將鉸下的頭發(fā),花200元左右制作成大小不等的三支軟筆,留作紀念。
起名 古人有“名不正則言不順”的諺語,說明起名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民間為小孩起名,一般由祖父母或父母親提前起好乳名,亦稱“小名”。小名,不能與本族長輩與老娘家中的長輩語音相同的字;小名亦僅限于幼童家中長輩呼喚,稍大上學或從業(yè)則忌諱稱小名。大名,亦稱學名。漢族取名通常三個字組成,即為姓氏、輩分、名號三部分,在少數(shù)民族和極少數(shù)姓氏中有復姓或多字組成。通常情況下,在一個姓氏家族中輩分取字早已確定,后輩歷代延續(xù),若輩分用字用完,可有族中有尊嚴的長輩組織文化人商量確定輩分延續(xù)用字。名號,即最后一名字,通常也是有家族專門請先生提前題字確定。名號一般帶有豐富含義的詞組組成,如取名“仁、義、理、知、信”,哪么族中第三代男性孩子,按出生先后順序,在姓氏、輩分后面加上名字,即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姓名。實際上一個家族在為新生兒起小名時受到虛度忌諱,而他的大名早就約定俗成了。隨著孩子成長發(fā)育,民間還要為成年人題“字”,“字”通常與“名”在文字的含義上有密切聯(lián)系。民間有為自己起“號”的用名習俗,用“號”者,通常反映個人身份與職業(yè),如古時的政治、軍事、文學家等名人,近代一些學者、有身份的人如文學、繪畫、戲劇藝人亦有字號;當和尚、道士有法號、道號當作家還有筆名;作大官的還有封號、官號,死后有謚號等。號在稱謂上反映個人意志,隨意性較大。
為小孩起名男女有別。男孩則特別講究,常有以光宗耀祖、保國救民、志向心愿、操守品德、安康長壽、做官發(fā)財、威武博大之字命名,還有以出生地、父母祖籍、出生時間或節(jié)氣、孩子出生時的狀況等愿望、節(jié)令、環(huán)境、事態(tài)等因素起名;女孩則常以用女字旁字、花鳥、珍寶、彩艷、德貞、柔情等具有文雅、端莊、娟秀、艷麗物象詞起名。以起名的形式來表達反映家庭、宗族的愿望與理想。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人們物質(zhì)、文化生活的提高,城鄉(xiāng)居民結婚后實現(xiàn)了只生一孩的家庭狀況,民間給孩兒起名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許多家族所生的孩子不再按輩起名,出現(xiàn)了姓加單字名,姓名由從前的三字組成改變?yōu)橛蓛勺纸M成,其小名由疊音稱呼,學齡后改為單字名。常見的詞有:濤、波、鵬、磊、杰、偉等常用名,如此這般就造成了大量的重名現(xiàn)象。還有使用偏遠字者,少有用字號者。21世紀后,城區(qū)出現(xiàn)了不少的為新生兒起名專門門店,一般是商業(yè)門店兼作此項生意。
坐月子 婦女生孩子后,一個內(nèi)是不能下炕的,俗稱“坐月子”。坐月子期間,產(chǎn)婦的日常生活有專門人服侍,一般是婆婆或自己的母親伺候月子。為了使孕婦有足夠的乳汁哺育幼兒,有一套約定俗成的飲食方法,月子期間產(chǎn)婦的主要食品是雞蛋、小米稀飯、豬蹄子、老母雞、面條、紅糖、紅棗等傳統(tǒng)食品,不可吃辛辣澀苦等食品與幼嬰生長發(fā)育不利的中西藥物,以保障產(chǎn)婦有足夠的奶水與營養(yǎng)。為了防止母嬰生病、著風,月子期間不能開窗透風,亦很少有給小孩洗澡的;男性長輩不能隨便到炕前看望幼嬰;女性長輩在看望孩子時,要說恭維之言。服侍母嬰除了飲食外,還要不間斷的為小孩換洗用舊衣布制成的尿布和紅布兜;給孩子戴上用紅線牽掛豬“耳驚”,防止受驚。小孩生病時常以嚇著,為其叫魂驅(qū)邪勉災。孩子滿月后,產(chǎn)婦娘家要接嬰兒母子去住幾天,叫“請滿月”。親家要設宴接待,往回走時,姥姥要為外甥做一“面圈”帶回,以圖安康。滿月后,產(chǎn)婦恢復以哺育、喂養(yǎng)孩子的正常生活。
孕婦禁忌 婦女已經(jīng)懷孕不能吃驢肉、狗肉、兔子肉。說吃了驢肉生下的孩子驢性,吃了狗肉愛咬媽媽的奶頭,吃了兔子肉孩子長三瓣嘴;孕婦不能參加別人的婚禮,說新娘見到雙身人一輩子生活不順利;孕婦不能參加葬禮,說葬事是兇事,“兇沖喜”對胎兒不利;孕婦不能在娘家分娩,如實在躲不過則到場院屋或閑屋生產(chǎn)。分娩時,嬰兒不能生在炕上,要在炕旮旯鋪上谷草,生在草上,叫“落草”,說生在炕上會沖了炕神。產(chǎn)婦分娩后三日內(nèi)不能下炕,不出滿月不能隨便外出走動。20世紀80年代以后城鄉(xiāng)孕婦生產(chǎn),都在醫(yī)院,傳統(tǒng)生產(chǎn)習俗逐漸消失。
過百歲 新生孩出生后一百天(實為第九十九天)后,民間稱“過百歲”。過百歲是人生第一次隆重的紀念日,屆時不管家庭窮富榮辱如何都要盡其所有地慶賀一番。邀請一家本當、親戚朋友設宴招待。在親戚朋友中小孩的老爺、老娘要為其打造長命鎖、脖鎖、手鐲和腳鐲;姑姨要為孩子買各種花色新披風、衣裳、鞋帽等衣飾和玩具;老親通常帶大餑餑、肉魚、點心等食品。這天還要將方孔銅錢用紅線穿編起來,掛在櫥門上,以示紀念。長命鎖提前有銀匠專門打造,鎖上鐫有“長命富貴”、“長命百歲”等吉祥語。宴席上要把親戚朋友送來的新衣、新帽、新鞋襪給小孩穿上,將老娘家送來的銀質(zhì)手飾拍掛一新,抱到宴席讓客人夸獎一番。20世紀80年代以后,城鄉(xiāng)居民為新生兒過百歲的習俗則更加盛行,參加“百歲宴”的親戚朋友,除了老娘家為外甥打造銀手飾外,大部分不再送布料或衣物,出現(xiàn)了以錢代物,逐年上升的趨勢。宴請場所也逐漸由家庭籌辦走向飯店和酒店。有許多家庭專門請攝像與照相師,為宴會來客和孩子照相留念。
過生日 為新生兒過生日。孩子出生頭三年過生日,一般要到老娘家過。傳說老娘家是孩子的根,連續(xù)過三個生日后,孩子的根就扎得深了,身子長壯了,便會長命百歲。一歲生日時要舉行“抓賕”慶禮,以昭示其今后成長的命運。慶禮時,陳設各種帶有特定意趣象征的小物品,讓小兒自愿抓取,借以判斷小兒興趣和日后志向、前途。舊時此禮為小兒之盛禮,一般家庭都作此慶禮,親友聚之圍觀。此俗延續(xù)至今。20世紀80年代以后,為小孩過生日常是雙方親人聚到酒店一起祝賀,場面更加熱鬧。不但要給孩子照生日相片,有的還將喜慶宴席拍攝下來與過百歲照片一起形成系統(tǒng)資料。除了有講究地連續(xù)為小孩過三年生日外。民間也很重視過生日
認干爹 舊時由于生產(chǎn)時衛(wèi)生條件差,設施簡陋,孩子的成活率很低,為使新生孩子好養(yǎng),并顯得嬌貴,許多家庭在孩子生日時為孩子認“干爹、干娘” ,以男孩為主女孩則極少,意為壓著好養(yǎng)。干爹多為“王”、“劉”兩姓,取諧音“旺”、“留”之意。認干爹,通常為兩家平日相識,提前說好日子,屆時由孩子親爹帶著饅頭、點心等禮品和寫好的帖子,領著兒子到干爹家認親。孩子叫了“爹、娘”后,對著正北給干爹干媽行大禮。干爹便將“鎖子”掛在孩子胸前,雙方大人交換帖子后入席喝認親酒。認干爹之后,就成為“干親”。每年正月初三要去為干爹干娘拜年;干兒成親時干爹、干媽要參加婚禮;干爹干媽病故時,干兒子也要為其送葬、盡孝、上墳。20世紀80年代以后,城鄉(xiāng)百姓為孩子認干爹的習俗漸少。
第三節(jié) 壽禮
舊時稱,人到五十歲以后,即為上了年紀的人,逐漸開始為其籌辦各種形式的壽禮。如生日壽禮、制作壽衣、打制壽材、修筑壽墳等,據(jù)說為活人所作這些物質(zhì)與精神上的籌辦事宜,是為了老人的健康長壽。
壽誕 50歲以下的人稱“過生日”。到五十歲以上過生日叫“壽日”;60歲以上稱“大壽”,八十歲以上過生日叫“高壽”。
舊時為上了年紀的老人祝壽許多講究,家庭富?;蛏鐣匚伙@赫者,常有設置壽堂者,壽堂正壁用紅紙、綢緞或其它材料繪制成紅色或金色的大“壽”字,中堂、楹柱和門扉上掛貼紅紙壽聯(lián),有的還專門上匾額。壽慶之前,家人親友和來賓,先與壽星見面祝賀,送贈賀壽禮,致祝壽詞。較隆重者還要向壽星行跪拜大禮。為長者慶賀壽誕,一般都是由子女、侄孫、學生、徒弟或其他親友、同學、同事等出面組織舉行。平常家庭為老人祝壽,只是在家里老小相聚小范圍設宴祝賀。民間對生日的年齡大小常常采用不同的祝詞與特定的稱謂,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明,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因舊時以天干地支紀年,六十為一個輪回,為一甲子,故人到六十歲為“滿花甲”,簡稱“花甲”;七十稱“古稀”(人生七十古來?。话耸?、九十稱“耄耋”;百歲稱“期頤”。過生日,這一習俗受到歷代人們的重視,特別是人到七十歲以后,因此在生日與生日宴席上有許多禁忌的用語。如:傳統(tǒng)習俗人活到100歲或100歲以上,在祝詞時一般不提及歲數(shù),如果要提到只能說“祝賀 99歲大壽”或?!捌陬U千秋”,因為古時“百年”是人壽的根限。百年之后意味著人已死去;平度民間有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這實際上是與孔孟二圣所活的年齡相對應有關,故到了這個年齡一般是說虛歲或周歲,躲過這兩個年歲數(shù);還有人到四十一歲生日時不能說這個年齡,原因這是老驢活到的年齡。舊時人們祝壽,除已嫁的閨女給老人買新衣(或衣料)外,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全家聚集在一起以改善生活的方式慶賀。酒宴上吃壽糕、吃壽面、喝慶壽酒,菜蔬要雙數(shù),話要吉利。此俗延續(xù)至今。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城鄉(xiāng)物質(zhì)文化生活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老人的生日禮儀,常有子孫三代聚集一起到酒店安排生日酒宴,女兒女婿為老人購置蛋糕,制作新衣,孫子、外甥為老人買小件紀念品,席間向老人敬酒祝賀,唱生日快樂歌。一家老小歡聚一堂祝老人“福壽祥瑞”,為老人拍攝生日照片和錄像,逗老人高興快樂。生日當天吃面條,俗稱“長壽面”。由于面條拉得長扯不斷,且形瘦細潤,諧音“長壽”,象征著福祿綿長、健康長命。獻壽桃,夏秋季節(jié)送鮮桃,冬春季節(jié)蒸制面食壽桃代替。面制壽桃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用以賀禮頗增喜慶氣氛?,F(xiàn)在做壽桃的風俗已淡化。送壽酒,壽酒既可為祝壽所送之禮酒,又可作為壽筵中飲用酒。壽宴時第一杯酒肴先敬生日者,然后才能賓客共飲。壽糕,也稱“長壽糕”,是小輩們?yōu)榇笕诉^生日專門制作的重要賀禮,因其諧音“壽高”寓意長壽,且味道松軟,宜老人食用,故而成為壽誕不可缺少的食品。20世紀80年代之初為奶油蛋糕,進入21世紀以后,多為鮮奶蛋糕,用精細面粉烤制成賀形底座,上面覆蓋一層固體鮮奶,并用彩色鮮奶、巧克力、果醬等點綴出各種圖案和花紋,給老人送的蛋糕多是仙鶴、松柏等,用果醬寫上祝賀吉語。大盒高檔生日蛋糕,多是生日當天提前到蛋糕店訂做。過生日送蛋糕已成為城鄉(xiāng)居民定俗。隨著吃生日蛋糕的興起,相應產(chǎn)生了唱生日歌、許愿、吹蠟燭等一系列習俗。
做壽衣 家庭為長輩老人籌做死后穿戴的衣物,俗稱“壽衣”或稱做 “送老衣裳”。舊時,一般人過60壽辰,就開始準備布料, 70歲以后將其縫好。壽衣包括衣褲、鞋襪、帽子, 70歲以前亡故的老人,壽衣均為臨時趕制。舊時縫制壽衣所用衣料、數(shù)量、樣式,因家庭貧富、榮辱的差別而有所不同。個別貧寒之家在老人死后臨時縫置壽衣,僅求蔽體而已;民間多數(shù)人家都是提前備辦,普通家庭用一般的布帛,有錢有勢者多做錦衣綢服。傳統(tǒng)習俗,無論亡故于什么季節(jié),都要以棉衣為主,兼用棉、絹,取“綿綿”和“眷眷”之意。衣料忌用皮制品、毛織品,否則死者在陰間被誤認為獸類,下輩子不能托生為人。壽衣布料顏色男女有別,男性多為天藍色,以示死后能著藍色衣服升入天堂成仙;女性則以青藍、古銅、豆綠等顏色為主制作裙。壽衣忌用黑色,因為黑色代表地獄。壽衣套數(shù),一般只做單數(shù),忌諱雙數(shù)。衣褲一般有三套,即內(nèi)衣、中衣、外服,多者可達五套、七套不等。富裕之家多求華美,家貧者以假領、假腰代之,配足其數(shù)。全部衣著用新布制作,少數(shù)家貧者亦用死者生前的舊衣。壽衣的樣式男女有別。男性壽衣,上身為棉襖外衣、夾襖內(nèi)衣,經(jīng)濟寬裕的可做棉袍、外套馬褂;下身為棉褲,另有褲頭、襯褲;帽子為棉帽,多數(shù)是西瓜皮形的六頁瓦單帽,頂部用線縮口;腳穿白棉襪、淺口鞋,系藍色鞋帶,鞋底繡有云彩或蓮花,叫“登彩云”,表示乘云上天。女性壽衣,除了帶大襟棉襖和裙子外,其余與男性基本相同。縫制壽衣多選取黃道吉日或在閏年或閏月縫。暗示壽衣的使用者會健康長壽。兒女做壽衣時,不能啼哭流淚,如果淚水滴到壽衣上,死者穿后會經(jīng)常想念兒女,無法安寧。縫壽衣時的針線,末端不能系疙瘩,以免死者在陰間結疙瘩。無論內(nèi)衣外衣,一律不使用紐扣,只用布帶綁系。做好的壽衣放在衣柜里,留待死時穿用。20世紀80年代以后,鄉(xiāng)村民間為老人縫制壽衣的習俗依然延續(xù);城鎮(zhèn)則到壽衣店臨時購置使用。
做壽材 人死之前打制的棺材,稱“壽棺”或“壽器”。20世紀50年代之前,普通人家待長輩一過70歲壽齡,無論日子多么艱難,只要不淪為乞丐,有老人的家庭都要早早積攢足夠的錢準備壽材。民間有的把棺材視為吉祥物,把壽棺看作“長壽棺”,認為給老人預做壽材可使之健康長壽、長命百歲。還有的認為“一咒十年旺”,老人重病久治不愈時,做喜棺沖一沖病就會好。提前備好棺材,一旦老人去世,應付繁瑣的喪葬儀式可少些麻煩。無兒送終的老人,更是早早為自己做好棺材。
壽材木料質(zhì)量,依家庭貧富情況而定。在平度富戶家庭一般用楸樹木料打造而成,一般人家多用雜木,貧苦人家只能是柳木薄皮材。壽材木料以柏木、桐木為最佳,結實耐漚,經(jīng)久不爛,可長久保護尸體。楸木、椿木、紅松、黃花松次之。楊木、柳木最次,不到十年就會漚爛。壽材忌用槐木、榆木。據(jù)1958年挖墳平整土地時,挖出的棺材木料看,明清與民國時期打造的棺木一般為秋木、柏木居多,棺材厚度都在10-20公分之間,掘開墳堆上面的土層和覆蓋物,墓穴內(nèi)的棺材,有許多保存完好,可另作它用。
壽材的樣式,基本是長2米,兩頭大小不等,前寬后窄、前高(且有傾斜度)后低,大頭寬1.6尺左右,小頭寬1.2尺左右,高約1米,有圓頭和方頭兩種。棺木的規(guī)格,按木板的厚薄,又有不同。
做壽材也多選取黃道吉日。最后一道工序叫“上底”,即棺材插起四幫后,需將棺材底口朝上,把棺底用釘釘牢,然后再翻過來,叫“翻棺”。翻棺時,主家必要犒賞工匠。棺木的油漆也相當講究,多是漆黑色或棗紅色,有的在漆里調(diào)入粗細瓷粉,分期油漆數(shù)遍,烏黑锃亮。打制好的壽材存放于廂房或草棚內(nèi),常在棺材前頭掛一紅布條,以示為“喜棺”,以后每年用桐油刷一遍,有的老人每年親自為自己的棺木上漆。老人不僅自己欣賞壽材,還展示給至親好友,以此炫耀子孫的孝順、生活的美滿。放置壽材最忌敲打棺蓋,民間認為敲棺蓋會驚動判官小鬼來此攝走老人的靈魂,折老人的壽。所以不想活下去的老人往往自己去敲打棺材蓋。除了老人有經(jīng)常欣賞自己壽材的習慣外,青年男女與小孩常常對漆黑的棺材有一種畏懼感,由于放置棺木放置時間過長,廂房或草屋內(nèi)鼠狼、狐貍等常有臥居,加之每年進行一次油漆的味道怪異,平時大人小孩沒有干靠前觀望者,尤其到了夜間漆黑、風雨交加之時,放置棺木場所周圍,以其陰森恐懼的氛圍,令人望而生畏。唯獨是棺木使用者大膽、心細,以此為尚。20世紀50 年代,平度民間許多年長之人,還留有從前做好的棺木。20世紀60年代前后,城鄉(xiāng)居民生活極其艱難困苦,木材匱乏,民間普通百姓死后不僅沒有事先準備好的棺木,就連做一般棺材的木料都沒有,所以一旦老人死后,就將家里的門板摘下,請木匠應急打制薄皮棺材,成殮埋葬,有的連門板也沒有,就用葦席或葫秸脖子卷起來下葬。20世紀70年代前后平度改革舊的喪葬習俗,在城西建第一所火花場,徹底廢除了土葬習俗,實行火花喪葬,1973年火花場火花尸體3800余具。實行火花殯葬不再打造棺材,直接將骨灰盒安葬墓穴中,這樣做既消除了污染,又節(jié)約了木材與殯葬費用,骨灰盒當時僅有20元1只,貴的在100元以內(nèi)1只。21世紀后,在不少農(nóng)村百姓死人后,又開始使用小棺材,不過這種棺材樣式相似,一般長1.2米,木板薄而輕,飾以黑色并繪有彩色圖案,喪主家從火葬場取回骨灰盒后,再將盒內(nèi)的骨灰均勻地灑在小棺材內(nèi),有的直接將骨灰盒放入小棺材內(nèi),用棺材只是一種象征性恢復傳統(tǒng)成殮的形式。
修壽墳 是在人死之前修建的墓穴,亦稱“壽墳”。修建壽墳體現(xiàn)了民間講究死后安身立命的宿命理念和小輩們對壽墳主人健康長壽的祝福。老人如能生前看到自己死后的安身之地,就會心滿意足。修建壽墳比較花費較大,而且有許多講究。舊時民間通常在60歲以上開始籌劃營建壽墳,無子嗣者修建壽墳的時間還要提前。修造壽墳,最重要的是挑選墓地(也稱“陰宅”)。墳墓被視為死者居住的房屋,民間認為墓地風水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家運及子孫后代的命運,所認富家必請陰陽先生勘選一塊風水寶地作為葬身之地,而且還要苦心經(jīng)營墓地和墓室。
墓穴一般為幫砌建造形式。幫砌墓穴呈長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入葬后用磚發(fā)券掩埋。墓穴長寬都要大于棺材兩三尺,留出放棺的空間。均用磚、石壘砌成拱形,底部平鋪一層石灰,一頭留門以備日后進棺。壽墳修好后,里面放入石頭,將墳丘的土埋成平頂,表時這是壽墳。墳墓的建筑用料大體有兩種:一種是發(fā)旋式磚墳,即用磚砌槽,墳頂用磚砌發(fā)旋,是最為普通的用料。一種稱竄棺墳,墓穴四周用磚壘砌,并在一側壘出燈窩,再用石灰摻以青色摱平雕飾圖案,頂部起懸用三和土夯實,一頭留門,下葬時將棺材從開門處推進去;還有全部用石頭砌成,下棺后用石板蓋住。
破孝 俗語說“人到七十古來稀”。七十歲以上的老人,要提前準備死后子孫穿戴的白布料,在農(nóng)村俗稱“破孝”。一些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通常要為子女、侄孫等準備孝服。孝服包括:上衣、褲子、布帶、表鞋布等。一般折合成兩丈白布料,分給小輩們自己制作成衣,一旦長者死后,即可穿用。
孝衣 是用白色面布作底料縫制成的服飾和頭飾。通常是死者的年齡越高,繁衍子孫的人數(shù)就越多。為了區(qū)別喪禮期間死者與后代子孫的關系,除了鞋均掛白布外,孝衣、孝帽的樣式因輩份與男女而有所不同。子(侄)穿戴的孝衣最為講究,通常是粗白布做成有帶無扣且無下擺的上衣和褲管不縫邊的白褲,外罩白長袍,腰系一根粗配麻繩,頭戴用白布縫制成的圓筒尖頂孝帽,扎一條長約2米的孝帶,系結后垂于后背;兒媳穿斜襟白褂、白褲,腰系麻繩,即所謂“披麻戴孝”;女兒(侄女)則穿戴斜襟白色無扣白孝衣與白褲,腰系麻繩,頭戴用白布折成的尖頂搭頭帽,后背垂下系于腰間;孫子(堂孫)穿白衣,頭戴傘狀抽頂圓形帽;外孫穿白衣,頭戴圓筒扇形帽;孫女與外孫女穿白衣,戴搭頭帽,毛尖縫制紅藍三角形小布塊,紅色為孫女,藍色為外孫女;女婿只扎一條白帶,系于腰間。
第四節(jié) 喪葬禮儀
喪禮,是將死去的人按照傳統(tǒng)習俗所辦理的各種復雜的善后事宜。平度民間歷來都重視喪葬禮儀,人們常說“養(yǎng)兒防老、養(yǎng)兒送終”,還有“墳前斷了香火”,這些俗語雖有重男輕女的含義,但主要體現(xiàn)了人死后有沒有自己的血脈,為其進行繁瑣的喪葬禮儀與延續(xù)墳前香火的理念。喪葬禮俗是隨著靈魂不滅觀念在古老的埋葬習俗中誕生,是一種讓人感覺到完全是呼應社會階級差異的完整體系。所謂葬禮的程序主要有:洗身換衣、拖魂下炕、發(fā)倒頭馬、報廟祭奠、盛殮蓋棺、送盤纏、報喪吊唁、出殯下葬、圓墳、“燒七”、過三周年等。土葬曾是平度地區(qū)歷代延續(xù)的傳統(tǒng)喪葬形式,其舊式禮儀過程復雜而繁瑣。1968年平度縣革命委員會發(fā)出通告,要求“破舊俗立新風,徹底改革舊的喪葬習俗。1973年縣革委再次通知,要求“徹底廢除土葬,實行火花”。從20世紀70年代以后,徹底改變了由土葬向火葬轉(zhuǎn)化的喪葬習俗。但死者長逝、生者舉哀,這一民間傳統(tǒng)葬禮習俗仍在延續(xù)。
主喪人 亦稱“扶喪”。死者家人在病人危重之時,就要研究確定主喪人。主喪人,通常是請族中威望較高的人擔任,由于服喪期間兒女們沒有心思處理家務。因此喪者家庭所有的日常生活安排和禮儀打點,都有主喪人與家中長子弟兄商量確定。
更衣下炕 病人死后,要對死者擦洗身體,化裝整容。死者為男性,通常由兒子來料理;死者為女性,則由女兒來料理。為死者洗理主要有:擦洗臉面、身體、手腳,修剪指甲、理發(fā)、梳頭等。然后進行更衣,將事先準備好的壽衣、壽鞋、壽襪、壽帽等一層一層地給死者穿戴身上。壽衣一律訂布帶作扣子,系活結,無論是什么季節(jié)都要為死者穿棉衣。并在其死者手中置放面食和其它信物,以示“不空手”。所有子女圍在死者面前,呼喚著各自的稱謂,將死者的遺體抬到正間地,然后將死者頭朝東安放在提前搭好靈床的被褥上;主喪人用高粱桿夾一黃紙,在死者住的炕上反復地拖拉后,由家中長子,在炕下呈背負狀,將象征靈魂的黃紙背到正間地死者的遺體旁放下;然后用黃裱紙蓋住死者臉。靈床前放置一張供桌,桌上擺放香簍、蠟臺、長明燈和一日三餐更換的飯菜等供品,供桌前放一只灰色陶盆,一切置擺妥當。開始燒紙錢、點長明燈、焚香。挺靈期間嚴禁狗、貓從靈前走過,以防死者“起尸”。安頓好死者挺靈后,子女披頭散發(fā),更換白色孝衣,扎孝繩、戴孝帽、穿白鞋。
燒“倒頭馬” 靈床安點好后,由主喪者帶領喪家子女,主持將事前準備好的紙馬、祭品等拿到街頭上燒“倒頭馬”。主喪人先簡單地擺設供品,點燃谷秸草和紙錢,然后由長子站在高凳子上“指路”,其他人跪臥在地上哭泣,澆點磕頭后返回靈堂,兒女分兩邊為死者守靈。主喪人為死者掛紙幡,紙幡是根據(jù)死者的歲數(shù)來選擇紙張的多少,將白紙裁剪成連在一起的一串串錢狀長條釘在一起,用長桿挑起掛放在街門一旁,隨風飄蕩,死者男性掛放左邊、死者是女性掛放在右邊。
報廟 長輩死后,兒孫一日三次到土地廟“報廟”(俗稱”送漿水”。第一次報廟時,要將亡靈牌位同時送往土地廟。報廟時兒孫等按年齡大小排成一行,由主喪人夾著盤子,帶上香、紙、水酒,挑著漿水罐子(用擔杖挑著灰陶罐,從井中打上清水,放入上米、面),到土地廟后主喪人點燃香紙、澆點磕頭,倒出漿水;兒孫圍繞土地廟跪臥哭泣后,磕頭返回。報廟時要持“孝棒”。孝棒,是由主喪人砍一柳樹大枝回家,再將分支截成若干枝節(jié)條,在柳枝中端用麻繩裹以黃紙,長子持主枝,依次排列,報廟時人手一枝。報廟時男性在前,女性排在后面,去時不哭,回來的路上哀哭。報廟又分報廟和報“全廟”。前兩日一般是由子女、兒媳、堂侄、侄媳、孫子女上廟;第三日出殯時報全廟,所有的家族成員和親戚等都要跟隨報廟。
送盤纏 亦稱“發(fā)盤纏”。長輩死后的第二天晚上,到土地廟前焚燒車馬。送盤纏前,喪主家所有家族成員與親戚報全廟。然后準備送盤纏所需的包袱、錢褡子、車馬、車夫(亦稱童男)。為童男、馬開光。開光時,邊念開光詞,邊用針刺其部位。開光詞一般針對車夫、馬的“五官”、“四支”與“心腦腚臍”等部位,由十三字組成,如“開口光,開口光,開開口光吃四方”;“開腳光,開腳光,開開腳光走四方”。開光后,再為童男起名,一般為“順手”、“金童”等,將起好的名字,用紙條貼在童男背后。送盤纏時,去的來回路上不能哭。由長輩端著放有靈位、香、紙、供品的木盤走在前面。子孫們手持谷秸草、紙錢和提前扎制的車馬、車夫等。在土地廟前,將扎制的車馬“套”起來,將帶來的紙錢寫好封皮,裝入車內(nèi),車夫(童男)置于車前;由主喪人主持在廟前燒香、燒紙、祭酒;家中子女、兒媳圍跪在土地廟前,反復叫喊亡靈的稱謂“吃飯!上車!走吧!”等語。然后將象征靈魂的黃紙片,由長子用托起的長袍慢慢移動送到車上;子女面對車馬,呼喊著童男的名字“要聽話。一路走好!不用害怕”等勸慰詞。一切安頓就緒,由主喪人服侍其長子為亡靈“指路”,同時點燃車馬。指路,是由長子(長子不再由長孫代替),手持紅纓槍長約兩米,站在高板凳上,面對西南方向,大聲呼喊,“爹(娘)!上西南走!光明大道,苦處使錢,甜處安身”。呼喊三遍,念一遍,用槍桿在地上搗三下,念完后,兒孫們開始放聲大哭。車馬焚化后叩頭作揖,從原路返回。送盤纏以后不再每日三次報廟,只有在殯葬前報一次廟。傳言,男性子孫將細羅扣在眼上,向西南方向隔火張望,能看見死者靈魂騎馬或乘車急奔而去。
盛殮 將死者的遺體裝入棺內(nèi),稱“盛殮”。盛殮一般在人死后的第二天天黑之前,將棺內(nèi)被褥、枕頭鋪墊周全,一邊將遺體往棺材里移放,一邊反復呼叫著對死者的稱謂“上炕安身?。 钡劝参吭~語。入棺后,為死者蓋上被子,放入生前喜愛的寵物等。如果死者是女的,一定要有娘家人在場,得不到死者的認可是不能入殮的。盛殮蓋棺之前,子女們要為死者舉行象征性地洗臉儀式,子女們輪換用棉球在死者的臉上反復照量幾下后,然后將用過的棉球隨手放在一側。入殮儀式就緒后,將棺蓋置放一側。20世紀70年代實行火化以后,盛殮一俗成為象征性的禮儀。
銘旌 是死者進入“陰間”世界的“戶口簿”。無論死者的家庭窮富如何,都要在死者第二天由主喪人請村中文化人題寫“銘旌”。銘旌是由約高2米,寬0.8米的綢帛作底料。正中旌表是用金粉加白酒調(diào)合成墨汁狀染料,用毛筆豎寫標有死者姓名、身份、年齡等的銘文。一般有“故先考(妣)*(姓)公諱**(名字)享年**(歲數(shù))之銘旌”文字組成;銘文兩邊為直立的龍蟠立柱,下方為“八仙圖”圖案。因死者的年齡不同,旌表的寫法也不一樣。迎旌時在街頭設供桌擺祭品,如用鼓樂時,吹響鼓樂提醒家中子孫,出來接旌。接旌時先有主喪人扶持長子祭奠磕頭,然后將寫好的銘旌展開置于接旌者頭頂,哀哭著緩緩進入靈堂,將銘旌掛放在靈堂之上。出殯時,將銘旌豎掛在“旌罩樓”正中,由前后兩人抬著把手,走在靈柩的前頭,為死者開路,一直抬到死者的墳邊。當死者的棺材下葬到墳穴后,由專人將“旌”從旌罩樓中取下,平鋪在墳穴中死者的棺材上,隨棺埋入墳中。
報喪 人死以后,主喪人指定專人到死者親戚家中告知某人于何年月日“老了”或稱“歸天”,亦有用訃聞,訃告等書面形式,派人送出去報喪者。擬定何時發(fā)殯等內(nèi)容。報喪者是不能進入家中的。嫡系親戚接到報喪通知,立即整理梳妝趕到死者家中,如是閨女即換白衣、散發(fā),一路哭到靈前;稍遠的親戚趕到后,要在靈堂之前放聲大哭一會,然后由主喪人將其扶起。凡是有親戚朋友靈前吊唁者,守靈之子女均要伴隨哭泣。
吊孝 是親戚朋友對死者悼念的一種祭拜禮儀。吊孝之前要先進行“登禮”。喪家在三日這天專門搭建登禮棚,設專人接受、登記前來登禮的親戚朋友,然后開始叩拜亡靈。一般在上午10時前親戚朋友到齊后開吊。吊唁前要燃紙、燒香、點燃白蠟燭,兒女、兒媳跪拜靈堂兩側。主喪人安排來自各方的吊唁者,輪流磕頭吊唁。兒女隨之慟哭,長子要向吊唁者一一換行跪拜禮,俗稱“謝孝”。
開夼 為死者生前未做壽墳者,定點選擇墓址。下葬當天早晨未出太陽之前,由主喪人帶領身穿孝服,手捧木盤的家中長子,來到本族塋盤,放下牌位、焚燒紙錢、祭酒叩頭。然后手握大镢,在選中的墳地上,一邊刨著土,一邊口中念道著“開夼詞”:“一镢金,二镢銀,三镢刨開俺爹(娘)的‘門’”。刨完三镢后,將镢轉(zhuǎn)交給開夼做墳的工匠,由他們根據(jù)指定尺寸、方向?qū)⑼量泳蚝?,用磚石壘砌。砌墳時,在墳坑的四角放上一枚銅錢墊基,以示房基安在錢堆上,有用不盡的錢財,享不盡的富貴榮華。墳坑一般朝著江河等有風水方向,是約定俗成開夼習慣。并在中午之前將墳做完。提前修好壽墳的死者,也要在日出前將墳上的土石掘開打掃凈墳內(nèi)的土或水,由喪主親家老年人“望墳”。傳說“南方人會看地,北方人會看天”。南方人為了子孫后代致富做官,采的一穴風水好地,提前多年請風水先生采地定點,一旦老人去世,就將骨灰罐子夜間悄悄挖坑深葬。
出殯 一般為死后的第三天(亦有五、七天者)出殯,夜里12點以前咽氣者,為小三日,也算一天。晌飯過后,參加出殯的親友全部集中到死者靈柩前,向棺中死者的遺體作最后告別。所有參加葬禮的族人與親戚朋友,到土地廟報完最后一趟廟,同時將土地廟內(nèi)象征靈魂牌位由主喪人取回。由負責殯葬的主持人指揮蓋好棺蓋,四邊用長棺釘釘死,死者的長子手拖孝棒,頭頂“火盆”(旁有專人雙手端著靠在長子頭頂上),一邊嚎啕大哭著,一邊帶領男性親友走在靈柩前帶路;女性親友在死者女兒、媳婦帶領下跟在死者靈柩后,一邊哭,一邊跟出家門。當死者的棺材抬到大街安放在早已備好的棺梯上,用繩索固定住扣上棺罩后,在死者兒女親友一片嚎哭聲中,樂隊高奏哀樂,隨著起棺的三聲長號,主喪人從長子頭頂拿下陶制 “火盆”朝地上使勁一摔,將“盆子”摔碎(一次摔不碎,不能摔第二次,只能有扶喪人用腳跺破。隨著“盆子”落地破碎的聲音,所有參加出殯的親友,一齊朝著死者的棺材跪拜。然后喪輿起駕,前頭由旗羅、傘旌、童男童女帶路開道,兒孫等男性親友在喪輿之前;女兒、兒媳等女性親友在喪輿后徐徐前進。幫忙者,提前將祭器、食品(一般有雞魚、豬頭、大餑餑、鍋餅)、紙錢等送到墓地。女婿抱著一個鍋餅,走到村外調(diào)翻鍋餅,從另路返回。吹鼓手隨喪輿周圍吹打不停,遇到路口、橋梁時,吹響長號以示落輿,子女們跪臥慟哭。
出殯的同時,在家中料理喪事的人,要點燃死者睡過頭枕內(nèi)芯的“秫毛子”,將一銅盆放在上面,盆里盛水放銅幣,出殯回來的子女,先用盆子里的溫水洗臉,然后從盆里撈出硬幣,回家藏進自己的衣箱中,意喻財源茂盛,日子發(fā)達;煮制由豆腐丁、蔬菜、白面等劃拉的咸湯,等出殯回來的人食用,意喻代代都享福、發(fā)財。
擺茶店 送殯路上客人專門為死者臨時搭建落腳歇息的客餞所行的禮儀習俗。擺茶店時,提前將桌椅與供品置于喪輿經(jīng)過的路右,喪輿到達落座后。由擺茶店者掀開喪輿門簾,叩首行禮將亡靈請出,引坐安頓在椅子上,面對供桌燒香澆點,行三拜九叩大禮,然后再將亡靈緩緩送會喪輿。如果擺茶店的親戚朋友很多,可以在一個茶店同時舉行同一儀式,但供品必須是自己攜帶的。祭畢,喪家長子要為其換跪拜禮。亦有專門請村中文化人代為祭奠者。民間這一習俗延續(xù)至今。如果死者有出嫁的閨女,女婿們則要在主喪人的統(tǒng)一安排下,擺上供桌、供品,身穿孝衣,腰束搭包(白布12尺)先點亮供桌上的白燭兩支,再點燃香,然后點燃紙錢,奠酒,對著死者的棺材行三拜九叩大禮。此時,全體送葬的親友子女都要守著棺材跪拜慟哭。禮拜結束后,隨著長號聲,接著起身向墳地前進。如果有兩個女婿,三個女婿……,則要走一段停一會,直到所有的女婿出資辦的三供桌禮拜結束,才能將棺材抬進墳地。
守靈 老人死后到出殯的這段時間里,子女、兒媳等,要日夜守候在靈前。守靈時不間斷地在火盆里燒紙焚香,隨時迎接陪伴前來吊孝的人一起慟哭。表示盡孝道,臨時百家常常以子女哭聲大小評論是否孝順。民間傳說,如果自己的父母死后子女不哭,哪么后代要出現(xiàn)啞巴。因此受傳統(tǒng)習俗的影響,有許多子女在老人生前并不孝順,而在其死后卻慟哭動情。
下葬 當死者的靈柩抬到墳邊后,死者的親友子孫要全部集中跪到墳穴的四周,男性在墳前,女性在墳后,親友列跪兩邊。死者的長子要手拿預先備好的掃炕苕帚,到死者的墳中去為死者掃墳。點“長明燈”,由主喪人點燃銅制古式油燈,放在墳壁的小窗戶中。兒女們將手中的栗子和紅棗,投放進墓穴中。然后將棺罩從棺材上取下,由幫忙人手拽繩索,將棺材抬到墳穴中,墳穴兩頭各放上兩個磚塊,墊起棺材,抽出抬棺繩索。在棺頂上覆蓋“銘旌”,置放“五谷囤”(一種用細竹篾編制的像征糧囤形的葬品)。然后再有兒女往墳穴拋三把土。同時,所有送葬的子女慟哭決別。主喪人將提前備好的褡子、包袱、紙錢及死者的牌位和童男、童女,統(tǒng)統(tǒng)在墳前焚燒。然后焚香奠酒,全體送葬人先親戚朋友,再兒女子孫,分別向死者叩頭禮拜。而后在死者長子的帶領下,將頭上扎的白孝帶,按男左女右扎活結系在一側,順著來路不回頭地回家。由幫忙者發(fā)懸壘墳、封土形成墳丘。然后壘好火池,并將孝棒插在新墳之上。
設靈堂 死者的遺體埋葬后,子女、侄孫等主要親友,仍然聚集在死者家中。在正間案桌上擺放死者的牌位,牌位前重擺三盤三碟和用五個圓形小餑餑摞起供品。案桌前正中設香爐,左邊擺放打印化開的紙錢,右邊擺上裝有酒或茶的祭壺,
圓墳 死者埋葬后第二天早晨,子女上墳第一次祭奠,稱“圓墳”。圓墳時,子侄、女兒媳婦身穿白衣、頭扎活結白帶系于一側。肩扛木锨、大镢、掃帚和盛放谷黍、高粱、苞米等種子升、錢褡子、祭品等。來到墳前擺上供品,由長子在前,手持大镢,呈刨土動作,次子抱著盛有雜糧的升,并將種子灑向墳墓,依次是用掃帚朝墳墓上掃土,用鐵锨往墳墓上培土。同時,子女們一面圍繞新墳左三圈,右三圈,刨土、撒種、掃土;一面口中反復念叨“一刨金,二刨銀,三刨騾馬成了群”。圓墳儀式結束后,開始點香燒紙,一邊燒紙,一邊呼喊死者的稱謂“出來拿您的錢!”。如果墳中埋的是夫妻兩人的遺骨,或再沒比他(她)們更老的長輩了,則要把墳堆成尖頂。如果夫妻仍有一方健在,或還有他(她)們的長輩健在,那么,墳頭只能埋成平頂,以示對活著的長輩的尊重。紙錢燒完,墳頭上墊好修圓后,便由長子在墳前執(zhí)壺奠酒(茶),帶領眾親友為死者叩頭、作揖禮拜。然后,眾親友各自回自己家中去,喪事才算結束。
戴孝 死者“圓墳”后,子女雖然不再穿白衣、白褲,戴白帽子了,但仍要戴孝三年。
戴孝時,帽子頂上要訂一塊圓形的碗口大的白布,衣領、衣邊、衣袖和褲角上要沿一道白布邊,鞋子表面要縫上一方白布,家中的女性三年以內(nèi)不得穿紅衣花衣,過年時三年不貼紅紙對聯(lián)和過門錢(又叫“門彩”),三年以內(nèi)正月里不得走親訪友,親生兒子在死者死后一百天以內(nèi)不能剪頭理發(fā),以示孝心。從20世紀70年代,人們又以帶黑紗悼念亡者。20世紀90年代后,戴黑紗也逐漸淡化。
燒七 老人去世之日起,每隔七天都要到墳前焚香燒紙祭奠,俗稱“燒七”?!捌咂摺奔赖於Y俗的根源,是中國的民間招魂文化,經(jīng)道家三魂七魄之說的糅合改造,形成七七禮俗的雛形。通常一七—七七,由子女在當日上午墳前祭奠。其中“五七”為大祭之日,俗稱“五七,三周年,不燒不周全”。要事先通知親戚朋友前來“燒五七”。同時扎制“宅子”、“金山”、“銀山” 、“搖錢樹”、 “地庫”、“地柜”、“聚寶盆”等祭品。午前所有參加祭奠的親友,帶著扎制祭品和紙錢、食品、水酒到墳前祭奠焚化。如果燒七時的日期正好與農(nóng)歷的“七”相重,則提前一天。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人們在“五七”祭日時增加了扎制小汽車、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與活人有的電器器具,死者一應俱全。且在紙錢外還增加了冥錢,用以變現(xiàn)子女們的孝心。中午設酒宴招待所有參加祭奠的族人和親友。死者“百日”祭奠只限于子女、堂侄、兒媳等參加。
周年祭奠 死者周年之日,連續(xù)三年到墳前祭奠,其中以三周年最為隆重,祭奠的形式與“五七”相似。三周年過后,平日不再專門為死者舉行祭奠活動。有生日祭奠者,亦連續(xù)三年,由子女、侄孫等參加到墳前祭奠,一般為上供、燒紙、澆點、磕頭,形式較為簡單。
童喪 嬰兒出生夭亡,家里為童尸穿衣后,由族中長者,用炕席卷好,裝入糞簍,帶一堲塊,撅著糞簍子,在天亮之前,到亂葬崗掘空放入堲塊掩埋,不留墳丘。兒童(10歲左右)夭折可留墳頭,但不能進入祖墳,一般埋葬在地邊或亂葬崗。葬時可用一木匣盛殮,尸體上要放一根桑枝和一塊生鐵,鎮(zhèn)住幼童的靈魂,不讓它回到家中。青年(20歲以下)死后,凡是沒結婚的,也算童喪,一般用棺材盛殮,葬在地頭或者在祖墳后的指定地點堆一個小墳頭,俗稱“小喪”。
豎碑 父母雙亡過了三周年后,子女通常在清明節(jié)之前,為雙親豎碑。如果父母有一方仍健在,則不能豎碑。豎碑是子女為死去父母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故受到歷代人們的重視。碑文一般為豎排,正中為男性之姓名“配”女性之姓氏,左側落款為立碑的時間與立碑人。個別有功名的人,要在石碑的后面,刻上死者一生的功名簡介。石碑的式樣與大小各不相同,有齊頭碑,有半圓頂碑,有方形碑,雕龍碑。石質(zhì)通常為花崗巖或大理石兩種。碑座為長方體或水泥底座。立碑時,先將已做好的石碑用紅布把碑面蓋好,立起來后用生鐵片塞牢四周,澆上水泥和醋湯,使其在短時間內(nèi)連成一個整體,不易倒塌。石碑立好后,子女親友要在碑前燒香燒紙、奠酒叩頭、作揖禮拜,并設宴紀念。20世紀50年代末,由于平地起墳,墓碑被砸毀,多用于壘墻或墊街,一度所有墳墓沒有樹碑。20世紀80年代以后,恢復了為故人樹碑的傳統(tǒng)習俗,且石碑的規(guī)格越來越大,50年代損毀的石碑重新豎起。
遷墳 遷墳的原因通常有,后人時運不順,常有病災,經(jīng)風水先生提示為長輩埋葬的地方風水不好,需要找一塊好的風水寶地;夫妻雙方葬在兩地,后代為了將他(她)們的遺骨埋葬在一起,其中的一方必須遷移;因出門在外,死時沒條件將靈柩運回家鄉(xiāng)安葬,暫時寄埋在外地,后來,家中的后代將遺骨運回家,重新安葬。遷墳的具體做法,是重買或訂做一口略小一些的新棺材,外用黑漆或紅漆刷好,棺材內(nèi)兩邊掛上綢子布(不掛也可),當做墻圍,棺材里邊底部鋪上褥子;開墳前,要由死者的子女先在墳前燒香、燒紙、奠酒(茶)、叩頭、作揖,太陽前或在開分之前,搭起棚子遮住光亮,開墳取骨。取骨時用大紅筷子一雙,將死者的遺骨,一塊塊仔細地夾進新做的棺材里,按順序擺好,然后在遺骨頂上蓋上紅布,合起棺蓋,用專用鐵釘釘好。然后,有專人將棺材抬入新墳安葬。遷墳時,婦女不能接近;開墳后,要用白酒一瓶噴灑墳坑。然后,才能入墳取骨;死者的兒女不能親自在墳坑中拾骨,而是由死者的親友或雇人來拾,兒女驗看后,方可蓋棺、釘釘、抬運;遷墳時,一般親友都可參加,但不能哭,不搞大型祭奠活動;新墳遷堆好后,要在墳前燒香燒紙、奠酒叩頭祭奠,并招待前來參加遷墳儀式的所有親友和雇工。夫妻雙雙過世后,子女要在合葬墓前為其豎碑紀念。
新式喪葬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由于全面推行火花,習俗較以前有所改變,總的說沿襲了傳統(tǒng)的習俗。在農(nóng)村人一咽氣,其后代(一般是兒子)首先要為死者指路,指路者手持長棍,站在凳子上,面向西南,一面呼喊對死者的稱謂,一面念念有詞,“大陸西南,甜處安身,苦處使錢(傳說當年從云南、四川遷徙而來,指回老家),接著要為死者凈面,穿壽衣,然后用白布裹緊,隨后要上土地廟(報倒頭廟),然后通知殯儀車,到火花場火花,火花歸來將骨灰盒安放在正堂,曰 “停靈”,改以前停死者遺體為骨灰盒,停靈期間要燒香燒紙,夜間點長明燈,有后代守靈,一般死者去世第二天晚上,扎馬扎車,到土地廟焚燒,名曰“發(fā)盤纏”。第三天出殯,出殯日要早早在大門外插出靈幡,并設吊孝張桌,設來人接待,需在院內(nèi)扎靈棚,將骨灰盒移至靈棚內(nèi),子女親人大哭,在午時前開吊,親朋好友,鄰居百舍,到喪主家送紙、送錢(曰上利),中午所有參與喪事活動者聚餐,下午請殯儀車拉骨灰盒去墓地,(曰出殯),臨行前要“摔盆”(盛紙灰的泥盆),摔盆者一般為死者長子、長孫,死者的女婿要夾著“鍋餅”去墓地。墓穴中應放“五谷囤”、點“長明燈”(實際上掩埋后燈即熄滅),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平度西南部崔家集一帶,興起制作棺木風,將骨灰盒放入棺木中下葬,也有用玻璃做成“水晶棺”,將骨灰盒裝入其內(nèi)下葬者,一是有復古之嫌,二是造成浪費,殯后第二天子女還要去墓地,便燒紙邊嘮叨:“一刨金,二刨銀,三刨騾馬成了群”,曰“圓墳”。然后每七天要到墓地燒紙,曰“燒七”,假若“燒七”這天與農(nóng)歷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遇,稱為“犯天七”,解決辦法:一是提前一天,再是做一小紙旗,插到墳頂,“燒七”以“五七”(死者去世35天)最隆重,除了直系親屬外,所有親戚都要參加,死者的女兒要為其扎金山、銀山、扎車扎馬。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興起扎樓房、電視機、小汽車等現(xiàn)代化生活設施。死者去世一百天,稱“燒百日”。死者去世一周年,曰“燒周年”,以三周年為最隆重,有“五七三周年,兒女要周全”的說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