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從哲學立場出發(fā)來闡述某個問題,很多學者習慣以西方經典哲學作為理論標靶。由于西方經典哲學確實具有內在的理論局限性,因此,有人認為,相比西方經典哲學,現在的文學已經走到它的前面去了。那么,現在的文學跟現在的西方哲學相比,到底誰更厲害呢?
原文 :《“新主體性”文學的理論根源在于哲學》
作者 |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研究所教授 王馥芳
圖片 | 網絡
西方經典哲學:批判從未停止
哲學史源遠流長。英國哲學家羅素認為哲學誕生于公元前6世紀初。“
英國哲學家 伯特蘭·羅素
18世紀末,康德將哲學史概括為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斗爭,理性主義追溯到柏拉圖和萊布尼茨,經驗主義則追溯到亞里士多德和洛克?!?/p>
德國哲學家 伊曼努爾·康德
(哈特費爾德)從理論層面來說,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都面臨困境。理性主義的最大困境主要有二:一是,純粹理性的無可驗證性導致其從“不證自明”的“超驗”原理出發(fā)所達到的是無可驗證的理論深淵。由于一系列經驗的界限問題,康德發(fā)現哲學以這種方式工作“必將永遠停留在未完成狀態(tài),因為這些問題(指理性問題)永遠無法解決”。更為核心的問題是,當理性所使用的那些原理“超出了一切經驗的界限時,就不再承認什么經驗的試金石了”。由此,“人類理性也就跌入到黑暗和矛盾沖突之中”。二是,“二律背反”困境使得理性在有關世界整體的問題上總是提出兩個互相沖突而得不到經驗證實或證偽的命題。
經驗主義的最大理論困境則是無法克服“經驗的界限問題”。經驗主義的基本原理是“強調經驗或感性認識的作用和確實性,認為經驗是人的一切知識或觀念的惟一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1987)。
在康德看來,經驗的界限問題源于“我們的感覺系統(tǒng)里缺少有關的感覺,所以靈魂或心靈本身、即精神實體是經驗所達不到的”?!敖涷灲缦蕖眴栴}的存在,使得我們從經驗主義出發(fā)同樣不可能獲得純粹理性。
雖然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基本原理全然對立,但在關于理性本質這個問題上,認知語言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美國語言學家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認為,兩者所持的本質都是客觀主義立場。
理性主義認為,理性是先天的,與經驗無關,也與人類的心理體驗過程無涉,這實際強調的是理性的客觀性。
經驗主義強調,理性的唯一來源是經驗,因其所理解的經驗本質上是一種客觀感覺(或者感性),故實際上它所理解的理性也是客觀的。
雖然客觀理性是抽象形而上學領域的“王”,但因其缺乏人文關懷,近幾十年來備受詬病,被認為是沒有任何人文關懷溫度的“冰冷理性”。
雖然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一直是西方哲學發(fā)展的兩大主線,但學者們對這兩種哲學理論的質疑、批判和挑戰(zhàn)從未停止過。20世紀80年代初期,一種新的哲學理論——體驗哲學——開始興起,到今天已經發(fā)展成為第三條哲學道路。
第三條哲學道路:體驗哲學
在對待理性來源問題上,與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把人類心理體驗過程排除在理性來源之外的客觀理性論立場不同,20世紀的大陸哲學首次強調人類心理體驗過程之于理性來源的重要性。如Merleau-Ponty 和Dewey強調,我們的心理絕對和我們身體的一切相關,并且是我們的大腦演化使得我們的身體能在世界中起作用,也正是我們的身體與那個物質的、社會的和知識的世界的體驗互動,才使得我們的概念和語言有意義。
到20世紀70年代,隨著認知科學,尤其是認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和完形心理學的興起,人類心理體驗過程之于理性來源的重要性開始得到實證性證據的支持。此后,越來越多的認知科學實證性發(fā)現開始形成匯集性證據,共同指向理性的非客觀性本質。20世紀80年代初,George Lakoff 與Mark Johnson把認知科學研究成果應用于語言學研究,創(chuàng)立了認知語言學。“為解釋認知語言學在顏色、隱喻和意象圖式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新發(fā)現”,他們創(chuàng)立了由實證性證據引導著前行的第三條哲學道路——新經驗主義。后為避免和傳統(tǒng)的經驗主義相混淆而改成“體驗現實主義”。作為一條哲學新道路,體驗現實主義既無意介入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孰優(yōu)孰劣之爭,也無意解決兩種哲學立場內在的各種理論問題;而是試圖從體驗這一嶄新視角來重新考察理性的來源和本質問題。
Lakoff 和 Johnson把“體驗”界定為一種發(fā)生在物理層面上的,人類身體與其所處環(huán)境之間持續(xù)不間斷的、系列性的物理交叉互動。這些互動不但構成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而且構成我們“總的生物能力”和理性的中心。體驗現實主義倡導一種新的理性觀——體驗理性觀。體驗理性觀的提出直接促發(fā)了哲學上的“體驗革命”,導致“體驗哲學”興起。“體驗哲學”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二:一是,理性客觀論看待理性來源的基本觀點是錯誤的。認知科學的匯集性實證證據顯示,理性并非是一個獨立于我們的身體行為和能力的“自治”機制。相反,理性本質上是體驗性的,它源于人類身體與其所處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并受制于我們大腦、身體和身體經驗的本質,與人類的身體行為、能力和人腦的特殊結構密不可分。二是,理性本質上是想象性的,而不是邏輯性或形式化的。首先,思維推理的基本形式源于感知運動和其他以身體為基礎的推理形式。其次,我們賴以思維和行動的概念系統(tǒng)本質上是隱喻性的,即理性本質上是隱喻性的、想象性的。
簡言之,體驗哲學倡導體驗理性而非客觀理性。與冰冷的客觀理性相比,體驗理性被認為是具有人文關懷溫度的“人文理性”。從近四十年來體驗哲學被廣泛應用到人文科學、甚至自然科學領域的情況來看,體驗哲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現在西方哲學的最新發(fā)展。
文學和哲學各有厲害之處
從歷史淵源來說,哲學是最早出現的學科:“哲學根源于人類對這個世界的無窮無盡的‘驚異’和不可遏制的求知欲。在此意義上,哲學的出現先于任何一門科學?!保ń饓坭F,2012)故從歷史淵源來看,可以說哲學比包括文學在內的其他所有學科都更厲害。
可是,現在的哲學和文學到底誰更厲害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20世紀80年代前后體驗哲學開始興起時,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的情況如何。鑒于諾貝爾文學獎的權威性,我們來看看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在那個時期的寫作實踐。韓瑞詳在介紹漢德克的文學成就時說:“進入70年代后,漢德克在‘格拉茨文學社’中的創(chuàng)作率先從語言游戲及語言批判轉向尋求自我的‘新主體性’文學……《無欲的悲歌》開辟了70年代‘格拉茨文學社’從抽象的語言嘗試到自傳性文學傾向的先河。這部小說是德語文壇70年代新主體性文學的巔峰之作,產生了十分廣泛的影響?!?0世紀70年代,漢德克創(chuàng)作了《守門員面對罰點球時的焦慮》《無欲的悲歌》《短信長別》《真實感受的時刻》《左撇子女人》等小說。漢德克這一時期的小說被稱為“新主體性”文學?!靶轮黧w性”文學與傳統(tǒng)上的結構主義文學相比,其顛覆性創(chuàng)新是顯而易見的。一是,“新主體性”文學的文本是開放的。傳統(tǒng)的結構主義文學是在封閉的文本中探討文學意義的。二是,“新主體性”文學倡導的文學主體體驗論顛覆了結構主義文學倡導的文學客觀反映論或者文學現實反映論。
深入分析,我們發(fā)現,“新主體性”文學與哲學的第三條道路——體驗哲學——的基本觀點高度契合,兩者都強調主體的體驗性經驗對社會現實的建構性。鑒于“新主體性”文學的發(fā)生比體驗哲學的誕生早了近十年,似乎可以得出結論:文學確實比哲學更厲害。但進一步探析發(fā)現,“新主體性”文學的理論根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上半葉。英國哲學家羅素在1912年出版的《哲學問題》中指出,第一個提出“我們所感知的當前客體不能獨立于我們存在”的是著名的愛爾蘭哲學家伯克利主教。在《哲學問題》中,羅素進一步論述了物理客體的主體性感知本質。通過對不同觀察對象從不同觀察視角并在不同光線條件下對“桌子”的觀感、形狀、顏色和觸感的不同感知或覺知,羅素指出,桌子的顏色、聲音、氣味、堅硬性、粗糙性等只不過是桌子的“感覺官能資料”,并非桌子本身,甚至不能直接將其看成是桌子的特征。“感覺官能資料”是主體性感知——知覺——的有意識經驗的結果。由此可見,“新主體性”文學的理論根源在于哲學家而非文學家。
基于以上討論可以看出,關于現在的文學和哲學誰更厲害這個問題,其實質非常復雜,沒有簡單的答案。哲學的主要研究目標是在形而上層面探尋那些能夠高度概括自然、社會和思維之普遍性的系統(tǒng)化思想體系。而文學則相反,高質量的文學作品通常會避免直接把哲學或認知意義上的那種質性的普遍性書寫或展示出來:各種普遍性概念內在于文學作品的文字、組織結構或者形式安排之中,而文學意義、價值或規(guī)律又內在于這些普遍性概念的技巧性聯結、整合或組織之中。文學和哲學的基本原理不同、方法論不同、理論目標不同,各有其厲害之處,無法同比。
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重點項目“北京文化對外交流話語體系和國際話語權建構研究”(JDYYA001)階段性成果。文章原載于社會科學報第1693期第5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