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在做的事情嗎?
美業(yè)的管理者們每天都忙著引進各種營銷模式,一被問到“為什么這樣做?”的時候,我想最多回答應該是:因為大家都在做。
這就是為什么部分經營者總抱怨:“現在的美容院越來越難做”的原因,因為這些美容院越來越迷信“跟上營銷模式就能創(chuàng)造業(yè)績”,然而許多過去成功的營銷模式,放在當下,效果卻正在下降。為什么?別人在做營銷的時候,你除了盲目跟風還能做什么?
消費環(huán)境在變,營銷也要變
在過去,產品、技術、信息等稀缺,消費者更多的是“被動選擇”,比如美容院推薦什么,我就買什么。
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消費者由“被動選擇”變成了“主動選擇”,比如我買什么取決于我喜歡什么。
這時候的美容院若依然按照老套路、從自己的銷售目標出發(fā)做營銷,反而會事倍功半:
比如為了增加拓客所做的,朋友圈集贊、體驗卡發(fā)放、老客帶新客的政策等
(而不是站在用戶角度想一想,用戶更可能對什么感興趣)
比如為了增加業(yè)績所做的,找勵志大師發(fā)表演講,告訴員工你一定可以的等
(而不是提出具體的策略,比如尋找差異化的定位,擊敗競爭對手)
比如為了增加利潤所做的,產品渠道控制、使用用量控制、價格控制等
(而不是把思路放在企業(yè)外部,比如在消費者的認知與需求中尋找機會)
再比如某地區(qū)有一家美容院的瘋狂降價吸引了大量關注,其他的店面知道后紛紛效仿也都打上了性價比的旗號,而有一家店例外:
他們四處張貼海報,在社區(qū)群、朋友圈發(fā)文章等,內容大致如下:我們店不降價,不代表我是黑心商,而是我不想因為降價而降低對您的服務質量??吹轿恼碌目腿艘欢芙邮盏竭@樣的信息:一分錢一分貨,低價很可能會等于劣質服務。于是追求服務質量的高端顧客,很可能將跑到這家不降價的店消費。
在被動選擇時代,消費者選擇性小、對美認識程度低。加上大環(huán)境變化較慢,所以有些營銷方法可以在過去行得通,但現在主動選擇時代到來了,選擇性更多,價格更透明、信息科技更發(fā)達……大家都在用老套路,此時你應該繼續(xù)跟風從眾?還是另辟蹊徑?
問題來了:營銷要怎么變?
不管在過去還是現在,美業(yè)營銷都必經籌備、執(zhí)行兩個階段,只是做法開始有了改變:
籌備階段
資源控制VS.吸引激勵
大部分老式營銷模式為達到目標所采用的籌備階段:
店內的裝飾布置 來制造活動的氛圍
分化業(yè)績 定總業(yè)績目標,然后把總業(yè)績根據能力分別分配給美容師
分析目標顧客 把每個美容師的顧客都分成A、B、C類,做著重的銷售
店內的裝飾從擺放堆頭、掛條幅,改變成用戶喜歡或認同的話題
比如:“女人一天24小時,1440分鐘,480分鐘努力工作,240分鐘買菜做飯,大部分時間給了別人,本店這次的活動就是為了提倡女性每天抽出點時間給自己,對自己好點”等方式。
分析目標客戶,把客戶分成A B C類,改成解決客戶的問題,從而吸引客戶
比如:有時候用戶不消費未必是她不想,或許是因為怕他老公不開心,那么你應該通過文章、海報、話術等方面向用戶傳達這樣的信息:“老公為你拼命賺錢,你是否愿意還他一個傾世容顏”。這樣就可以把客戶怕老公生氣的問題解決,變成了愛他就為他變漂亮。
能影響用戶購買的問題還有很多,所以我們需要分析并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客戶才會購買。
執(zhí)行階段
決心VS.策略
老師會用無數語言,堅固美容師的決心,然而此時改變的只有美容師自己,卻改變不了消費者的想法,所以大多數起初的風風火火都會以失敗收場,顧客買不買單不是美容師有沒有決心能決定的,而是取決于美容師有無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
例如別人家的面膜賣50,你家的面膜賣100,你會怎么做?可能依然找老師來為美容師建立決心,或是其他的方法。
但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告訴員工,我們的面膜100元,是科研人員1000個日夜的辛苦付出,用10000人的皮膚做不過敏試驗,每天在全國的銷量高達100000盒。
我想這樣的策略,會讓大多數人放棄與50元一盒的面膜作價格上的對比,當然這只是針對有購買需求的人才有用,但絕對能籠絡到一批需求對口的精準客戶,這才是營銷需要做的事情——把對的東西,賣給有需求的人。
因為:永遠不要奢望把所有人都變成客戶,記住我們只為一部分人服務。
那個人,會是你嗎?
萬藝美妝
值得信賴的美業(yè)平臺
美發(fā)|美甲|美容|彩妝|纖體|養(yǎng)生|紋繡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