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詩道駿言
本系列文章是“格律知識入門篇”的后續(xù),主要講解和分析寫作格律詩方面的一些特殊規(guī)則,加深對格律規(guī)則的理解,提高對格律規(guī)則的認(rèn)識水平,適合已經(jīng)具備格律基礎(chǔ)知識的朋友閱讀。
過去寫格律詩有兩句口訣,叫“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明朝釋真空《貫珠集》說:“平對仄,仄對平,反切要分明。有無虛與實,死活重兼輕。上去入音為仄韻,東西南北是平聲。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對于入門級別的初學(xué)者,這個口訣是有幫助的,它大概在百分之八十的情況下是管用的。但是,這兩句口訣并不是絕對正確,它有它的局限性。就拿“一三五不論”來說,它的意思是五言詩的第一、第三個字,七言詩的第一、第三、第五個字的平仄是可以靈活安排的,可平可仄。大部分情況下,可以相信它,特殊情況下,就不能完全相信了。寫格律詩,在一個句子范圍內(nèi),有兩個禁忌需要注意避免,那就是“孤平”和“三平尾”(三平調(diào))。
“孤平”,按照王力先生的解釋,就是典型律句B式句“平平仄仄平”,第一字不可以隨便變成仄聲字,如果變成了仄聲字,那么全句就形成“仄平仄仄平”,除了韻腳字是平聲以外,全句只有一個平聲字了,這就叫“孤平”,而孤平是寫近體詩的大忌,所以要避免。
如果五言B式句本該是平聲的第一字用了仄聲字,這叫拗字,那么,就要同時把本該仄聲的第三字,變成平聲字,這樣就可以避免孤平的出現(xiàn),這叫做“救”,這樣的安排叫“孤平拗救”。例如:
月光明素盤(仄平平仄平)
恐驚天上人(仄平平仄平)
往來成古今(仄平平仄平)
七言句B式“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如果變成仄,就變成“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韻腳字是平聲以外,全句只有第四字一個平聲字,也是“孤平”,同樣要避免。把第五字由仄變成平,就達到了“救”的目的。例如:
佝僂丈人鄉(xiāng)里賢
仄仄仄平平仄平
可見,B式句第一字、第三字的平仄變動,不是隨便的,是有條件的,需要前后互動:第一字拗,第三字救;第三字拗,第五字救。
五言律句D式:“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是不能隨便“不論”的,如果仄聲字變?yōu)槠铰?,就形成“仄仄平平平”的局面,這是近體詩句的一個大缺陷,所以要盡量避免。下面是一些三平尾的例子:
西下峨嵋峰(平仄平平平)
六合人煙稀(仄平平平平)
未遇知音人(仄仄平平平)
七言句的D式“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如果由仄變平,也會形成三平尾的句子“平平仄仄平平平”。例如:
只今唯有鷓鴣飛(仄平平仄平平平)
高秋爽氣相鮮新(平平仄仄平平平)
花枝欲動春風(fēng)寒(平平仄仄平平平)
以上這些句子,屬于有瑕疵的律句,如果能避免,應(yīng)該盡量避免。
“孤平拗救”句也好,三平尾的句子也好,它們本身都沒有違背“平仄交錯”的律句格局,都屬于律句內(nèi)部的微調(diào)。
孤平拗救,證明了B式五言句的第一字,B式七言句的第三字,“不論”是有條件的,不是隨意的。避免“三平尾”的原則,表明D式五言句的第三字,D式七言句的第五字,還是要“論”的,不能“不論”。
這兩種情況,都證明了“一三五不論”這個口訣,是有局限性的,不是絕對真理。
另外一點,“三仄尾”算不算格律詩的大忌呢?這個是有爭議的,從唐人格律詩的情況看,他們使用三仄尾的句子數(shù)量大大超過三平尾的句子,這表明,唐朝人對三仄尾句子,不是特別忌諱。所以,可以認(rèn)為,三仄尾句子不是格律詩的大忌。例如:
云霞出海曙(平平仄仄仄)
單于莫近塞(平平仄仄仄)
星臨萬戶動(平平仄仄仄)
落花游絲白日盡(仄平平平仄仄仄)
關(guān)于三仄尾問題,我將另寫專文論證。
擴展閱讀:
1.
2.
要當(dāng)格律通,莫做格律控!
??關(guān)注“詩道駿言”,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