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縣 寧津縣之名,源于唐,始于金。據(jù)縣志載,該縣最早稱胡蘇縣,因縣南古有鬲津河,唐天寶元年(742)由胡蘇縣改名臨津縣(駐今保店)。金天會六年(1128)城毀于水,乃徙東北二十五里僑置,為取其安寧之意,將臨津縣改名為寧津縣。
夏津縣 夏津縣之名始于唐。據(jù)縣志載,“邑東有負夏遺跡”,即孟子所謂“舜遷于負夏”處,因而得“夏”。春秋時,此地為齊、晉會盟之要津,而得“津”。因此,該縣得名為夏津。但夏津自西漢至隋皆稱鄃(shu)縣(駐今新盛店),唐始改稱夏津縣,襲用至今。金代遷今址。
武城縣 武城之名,源于春秋,始于戰(zhàn)國。據(jù)明嘉靖《武城縣志》載,今武城縣地春秋時期為晉東鄙地,因“東比強齊,歲飭武備”而建城。戰(zhàn)國時為趙地,為區(qū)別于陜西華縣之武城,名曰“東武城”。西晉置東武城縣。西晉太康年間,正式改稱武城縣。
德州市 德州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與現(xiàn)陵縣互易而得?!暗抡弑疽缘滤疄槊保ㄒ姟堕L河志籍考》,德水即黃河故道的一部分,在今陵縣城東十里,今稱十里河)。據(jù)《史記·封禪書》載,昔秦文公出獵黃河獲黑龍,此為德祥之兆,于是將黃河更名為德水。德州為古九河之地,黃河所經(jīng),漢縣名為安德者,取德水安瀾之意,唐置州時,省去“安”字,故曰德州。
陵 縣 陵縣之名,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與現(xiàn)德州互易而得陵縣之陵,系出自隋開皇十六年(596)分安德縣北境而設的將陵縣。明洪武元年省去“將”字稱陵縣。洪武七年(1374)廢陵縣,遷州治于此,并將安德縣地劃入(安德縣已廢),于安德省去安字,名曰德州。此所謂易陵縣為德州。洪武十三年(1380)于原安德縣境復置縣,不復其原名,反名之曰陵縣。此所謂易德州為陵縣。
樂陵縣 樂陵之“樂”,乃取自《詩經(jīng)》“樂土”、“樂國”、“樂郊”,意為安居樂業(yè)之意。樂陵之“陵”,意指境內(nèi)崇陵如山?!稘细f志》載,“原隰(讀xi)土淖,崇阜如山”。《山東通志》解釋為“大阜”曰陵;樂,取四民足用,國事安樂之意。對于樂陵縣名的由來,不少人誤認為取自三國劉后主安樂王之陵墓在縣境之意??h境內(nèi)的五里冢是不是安樂王之陵墓暫且不說,僅從此地自西漢以來就有樂陵縣之名來講,與三國時期的安樂王墓亦風馬牛不相及。因此這種說法是后人牽強附會,以誤傳誤的結果。但是,今查縣志發(fā)現(xiàn)樂陵故城原為戰(zhàn)國時燕將樂毅所筑,“樂”字是否取自樂毅之姓,尚待考證。
商河縣 商河之名,源于隋,始于宋。隋朝建立后,在商河境內(nèi)置縣,因此地有滳水流經(jīng),故取名曰滳河。相傳漢鴻嘉四年(17)邑患水溢,都尉許商帶領百姓鑿河引水注海,民免其患。人們思其功德,至宋遂將滳河之“滳”改為許商之“商”,而名為商河縣。
齊河縣 齊河縣之名,源于春秋,始于金。據(jù)《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九年(697),諸侯盟于督揚(督揚即祝阿,今長清縣東北之祝阿故城)。因督揚之盟中有此誓言,即“主茍終所不嗣事于齊者猶如河”里面有“齊”、“河”兩字,金據(jù)此于天會八年(1130)置齊河縣。
臨邑縣 臨邑縣原名漯陰縣。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將漯陰縣和著縣(今濟陽縣新市附近)部分土地合并,取漢時東郡臨邑縣(今東阿)之名,僑置。至此,漯陰縣改名臨邑縣。
慶云縣 明洪武以前慶云縣名為無棣縣。明成祖名“棣”,為避諱起見,于洪武初年廢無棣縣。洪武六年(1373)析樂安州北地置慶云縣。據(jù)清崔旭考證,無棣舊有慶云鄉(xiāng),慶云縣名乃是沿用慶云鄉(xiāng)之名。
濟陽縣 濟陽之名,始于金天會七年(1129)。濟陽之治邑,在濟水(今黃河)之北,因地名命名的一般原則是水北為陽,故縣名為濟陽。
平原縣 平原縣之名,由來已久。據(jù)《平原縣志》載,春秋時該地為齊西境下邑,戰(zhàn)國時為趙所并,趙惠文王封公子勝為平原君,食邑于此,平原之名始見。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廢封建置郡縣,正式設平原縣,后歷代因之。
禹城縣 禹城之名,據(jù)《齊乘》云:城南有“禹息”故城(現(xiàn)境內(nèi)存有當時大禹治水遺址具丘和明清時為紀念大禹于具丘上建的禹王亭)?!端?jīng)注》載,“禹以息上填鴻水為名”,這是“禹息”縣名之來源,取其首字禹,而名之曰“禹城”。該縣從春秋至隋,均稱祝阿縣,唐天寶元年(742)更名禹城縣,沿襲至今。(見1986年《德州科普報》)
聯(lián)系客服